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闻敏感可以说是记者最重要的职业素质,甚至可以说是记者的职业生命。那么作为记者如何具有新闻敏感呢?有人认为新闻敏感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依笔者多年在基层从事新闻采访的浅见,新闻敏感是可以通过实践培养出来的。
关键词:记者;培养新闻敏感;职业素质
一、记者找不到新闻可写的主要因由
(1)老记者找不到新闻可写。有的记者刚入行时见到什么都觉得新奇,见什么写什么,不管它什么体裁,也不管它深度不深度。但是,工作了几年以后,见的东西多了,对什么都不感到新奇,加之想法多了,反倒觉得没东西可写了。同行的一句话道出了其中的无奈:“记者为什么不实行换届”。
(2)安排的采访任务能完成,自己找不到新闻写。常有这样一种记者,只要给他安排采访任务,他都会很好地完成。像开会类型的,哪怕一天开三两个会,他也会按期完成采写任务。但如果让他自己找新闻去采写,他就会无所适从。即使新闻与他擦肩而过,他也无法抓住。
我们强调记者新闻敏感的重要,是由于新闻的性质决定的。新闻具有真实性和新鲜性。真实性是新闻的根本;新鲜性则是新闻报道吸引力之所在。例如:日常生活中某处发生重大事故,举办重要活动或者是某棵植物上长出了从来没有长出过的东西,再缺少新闻敏感性的记者也知道这样的事情是新闻,甚至是出采的新闻。在地方台历年获奖的新闻中,这种类型的新闻占有较大比重。
在现实生活中,新闻事件本身具有新鲜性的比较少。而大量的新闻事件反映的是普通的客观事实,需要记者对客观事件进行深刻认识,把客观事件中最有新闻价值的部分挖掘出来。这就需要我们的编辑记者具有新闻敏感。
二、从记者采访的实践中培养新闻敏感
记者要如何培养新闻敏感性?除了比普通人更多的一份勤奋外,首先是要培养社会责任感。1996年,艾丰在文章《最重要的是什么》中强调,“年轻的同行常常问我:‘做记者最重要的是什么?’我总是毫不犹豫地回答:‘社会责任感。’”由此可见社会责任感对于记者培养新闻敏感的重要性。培养社会责任感,记者首先是要熟悉现实生活、了解实际情况,掌握丰富的历史资料,并注意研究、分析。记者接触社会范围广泛,涉及领域多,了解各个方面的情况。掌握、积累的情况越多,思路就越广,触类旁通、选择、比较的天地就越大,新闻敏感就越强。
二是对任何事情都始终保持着好奇心。以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从大同中寻找大不同,从而挖掘出自己想要,别人想听、想看的东西。《彼得·詹宁斯——个记者的生活》一书中,介绍了美国广播公司王牌新闻主播彼得·詹宁斯之所以成功的一大法宝就是“好奇而充满求知欲”。他的一位同事这样评价他:“彼得非常非常好奇,正如每个人说的,他称得上好奇方面的博士。”
三是要善于学习,积累知识。知识积累包括政治知识和文化科技等其它知识。政治知识就是要熟悉各阶段党的方针政策和宣传的中心任务,做到心中有大局,还要了解社情民意。这样才能增强政治敏感。记者的职业特点是需要有广博的知识。积累贫乏的记者,外界的信息再强烈、再珍贵,其思维的空间也是狭隘的,不容易产生联想,更难以产生创新思维。作为记者,涉猎的知识范围越多越广,写作采访就越得心应手,灵感的光顾也会越多。
四是新闻敏感还需要新闻线索和素材的积累。作为基层记者的采访活动主要集中在会议、领导视察、项目实施、节日活动等,其实这些别人“炒”了千遍的“剩饭”是最容易找到新闻线索的。
在会议中抓新闻。著名新闻工作者范敬宜说过:“会议是十分丰富的新闻源,会议上精神最集中,讨论最集中,信息最集中。如果记者留心捕捉,细心研究,几乎每个会议都可以写出好作品来。那种认为会议新闻必然呆板、枯燥的看法是不全面的。”记者参加的会议是多种多样的,有表彰先进的,有布置工作的,有总结的,有时是讨论问题的。在笔者的经验中,参加会议报道的记者要认真听领导讲话、认真看会议材料,在完成会议报道任务的前提下,可以从领导讲话中、会议材料中捕捉到重要的新闻线索。
美学上说,生活中并不缺乏美,缺乏的是发现。同样,生活中缺少的不是新闻,缺少的是发现。只要我们新闻工作者处处留心,对什么都好奇。“发现并记住了一般人容易忽略的事儿”。著名的新闻工作前背穆青说过:“一个好的记者,脑子里、笔记本中应该积累许多新闻线索或主题,像种了许多西红柿一样,有小的、有大的、有青的、有红的,成熟一个摘一个。记者读一本书,和干部群众谈一次话,看一场电影,逛一次大街,都可以从中得到启发,都可以和新闻报道工作联系起来。记者的头脑应该像电子计算机一样,要储存许多线索、信息。然后按轻重缓急安排采访,写作”。
新闻敏感融会了许许多多的知识。记者要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以爱岗敬业的精神脚踏实地融进实际工作中,不断在工作中进行实践,在不断的实践中进行总结。关心身边发生的每件事,随时注重新闻线索的收累,这样,我们的新闻敏感就会不断地增强。
三、电视新闻敏感是电视新闻记者重要的基本功
新闻敏感指的是出现了新事物记者马上就能够知道,知道以后又能准确地作出评价。这里包括两方面的意见:一是耳目灵敏,二是发现新事物能够立即做出正确的评价。因此,从事电视新闻的记者,要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深入实际,深入群众采写有价值的新闻。那么,记者的新闻敏感应该敏感在什么地方,从一定意义上讲,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判断新闻事件是否具有新闻价值。
一是判断新闻事物是否有政治意义。电视新闻是党的喉舌,是代表党、政府和人民讲话的,新闻工作是政治性很强的工作。因此,要求记者要具备较强的政治素质和敏锐的政治眼光。这样才能判断新闻是否符合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二是判断新闻事物是否有较好的宣传作用。我们播发的每一条新闻,都要考虑报道后的影响和宣传效果,要起到好的宣传作用,要求记者要有较强的敏感性,要用分析、比较的方法来鉴别新闻事物,在调查分析中,即要准确、恰如其分地报道成绩,也要实事求是地反应问题和不足,这样才能起到好的宣传效果。
三是判断新闻事物是否有宣传价值。在众多的新闻事件中,有的事件具备宣传价值,有的事件不具备宣传价值,这也是电视新闻记者检验自己的主要方面。四是判断新闻事物是否适合电视新闻宣传。在许多的新闻事件中,有些新闻事件不适宜用电视来报道。比如一些抽象的东西,电视画面是无法表现的。再如一些对观众的思想和精神有著极大刺激性的东西,都不适宜作电视新闻报道。
总之,作为新闻记者是需要有敏感性的,是需要具备新闻敏感能力的,是需要采访提问艺术的。否则,就很难成其为优秀记者,就很难做出精品节目。
关键词:记者;培养新闻敏感;职业素质
一、记者找不到新闻可写的主要因由
(1)老记者找不到新闻可写。有的记者刚入行时见到什么都觉得新奇,见什么写什么,不管它什么体裁,也不管它深度不深度。但是,工作了几年以后,见的东西多了,对什么都不感到新奇,加之想法多了,反倒觉得没东西可写了。同行的一句话道出了其中的无奈:“记者为什么不实行换届”。
(2)安排的采访任务能完成,自己找不到新闻写。常有这样一种记者,只要给他安排采访任务,他都会很好地完成。像开会类型的,哪怕一天开三两个会,他也会按期完成采写任务。但如果让他自己找新闻去采写,他就会无所适从。即使新闻与他擦肩而过,他也无法抓住。
我们强调记者新闻敏感的重要,是由于新闻的性质决定的。新闻具有真实性和新鲜性。真实性是新闻的根本;新鲜性则是新闻报道吸引力之所在。例如:日常生活中某处发生重大事故,举办重要活动或者是某棵植物上长出了从来没有长出过的东西,再缺少新闻敏感性的记者也知道这样的事情是新闻,甚至是出采的新闻。在地方台历年获奖的新闻中,这种类型的新闻占有较大比重。
在现实生活中,新闻事件本身具有新鲜性的比较少。而大量的新闻事件反映的是普通的客观事实,需要记者对客观事件进行深刻认识,把客观事件中最有新闻价值的部分挖掘出来。这就需要我们的编辑记者具有新闻敏感。
二、从记者采访的实践中培养新闻敏感
记者要如何培养新闻敏感性?除了比普通人更多的一份勤奋外,首先是要培养社会责任感。1996年,艾丰在文章《最重要的是什么》中强调,“年轻的同行常常问我:‘做记者最重要的是什么?’我总是毫不犹豫地回答:‘社会责任感。’”由此可见社会责任感对于记者培养新闻敏感的重要性。培养社会责任感,记者首先是要熟悉现实生活、了解实际情况,掌握丰富的历史资料,并注意研究、分析。记者接触社会范围广泛,涉及领域多,了解各个方面的情况。掌握、积累的情况越多,思路就越广,触类旁通、选择、比较的天地就越大,新闻敏感就越强。
二是对任何事情都始终保持着好奇心。以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从大同中寻找大不同,从而挖掘出自己想要,别人想听、想看的东西。《彼得·詹宁斯——个记者的生活》一书中,介绍了美国广播公司王牌新闻主播彼得·詹宁斯之所以成功的一大法宝就是“好奇而充满求知欲”。他的一位同事这样评价他:“彼得非常非常好奇,正如每个人说的,他称得上好奇方面的博士。”
三是要善于学习,积累知识。知识积累包括政治知识和文化科技等其它知识。政治知识就是要熟悉各阶段党的方针政策和宣传的中心任务,做到心中有大局,还要了解社情民意。这样才能增强政治敏感。记者的职业特点是需要有广博的知识。积累贫乏的记者,外界的信息再强烈、再珍贵,其思维的空间也是狭隘的,不容易产生联想,更难以产生创新思维。作为记者,涉猎的知识范围越多越广,写作采访就越得心应手,灵感的光顾也会越多。
四是新闻敏感还需要新闻线索和素材的积累。作为基层记者的采访活动主要集中在会议、领导视察、项目实施、节日活动等,其实这些别人“炒”了千遍的“剩饭”是最容易找到新闻线索的。
在会议中抓新闻。著名新闻工作者范敬宜说过:“会议是十分丰富的新闻源,会议上精神最集中,讨论最集中,信息最集中。如果记者留心捕捉,细心研究,几乎每个会议都可以写出好作品来。那种认为会议新闻必然呆板、枯燥的看法是不全面的。”记者参加的会议是多种多样的,有表彰先进的,有布置工作的,有总结的,有时是讨论问题的。在笔者的经验中,参加会议报道的记者要认真听领导讲话、认真看会议材料,在完成会议报道任务的前提下,可以从领导讲话中、会议材料中捕捉到重要的新闻线索。
美学上说,生活中并不缺乏美,缺乏的是发现。同样,生活中缺少的不是新闻,缺少的是发现。只要我们新闻工作者处处留心,对什么都好奇。“发现并记住了一般人容易忽略的事儿”。著名的新闻工作前背穆青说过:“一个好的记者,脑子里、笔记本中应该积累许多新闻线索或主题,像种了许多西红柿一样,有小的、有大的、有青的、有红的,成熟一个摘一个。记者读一本书,和干部群众谈一次话,看一场电影,逛一次大街,都可以从中得到启发,都可以和新闻报道工作联系起来。记者的头脑应该像电子计算机一样,要储存许多线索、信息。然后按轻重缓急安排采访,写作”。
新闻敏感融会了许许多多的知识。记者要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以爱岗敬业的精神脚踏实地融进实际工作中,不断在工作中进行实践,在不断的实践中进行总结。关心身边发生的每件事,随时注重新闻线索的收累,这样,我们的新闻敏感就会不断地增强。
三、电视新闻敏感是电视新闻记者重要的基本功
新闻敏感指的是出现了新事物记者马上就能够知道,知道以后又能准确地作出评价。这里包括两方面的意见:一是耳目灵敏,二是发现新事物能够立即做出正确的评价。因此,从事电视新闻的记者,要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深入实际,深入群众采写有价值的新闻。那么,记者的新闻敏感应该敏感在什么地方,从一定意义上讲,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判断新闻事件是否具有新闻价值。
一是判断新闻事物是否有政治意义。电视新闻是党的喉舌,是代表党、政府和人民讲话的,新闻工作是政治性很强的工作。因此,要求记者要具备较强的政治素质和敏锐的政治眼光。这样才能判断新闻是否符合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二是判断新闻事物是否有较好的宣传作用。我们播发的每一条新闻,都要考虑报道后的影响和宣传效果,要起到好的宣传作用,要求记者要有较强的敏感性,要用分析、比较的方法来鉴别新闻事物,在调查分析中,即要准确、恰如其分地报道成绩,也要实事求是地反应问题和不足,这样才能起到好的宣传效果。
三是判断新闻事物是否有宣传价值。在众多的新闻事件中,有的事件具备宣传价值,有的事件不具备宣传价值,这也是电视新闻记者检验自己的主要方面。四是判断新闻事物是否适合电视新闻宣传。在许多的新闻事件中,有些新闻事件不适宜用电视来报道。比如一些抽象的东西,电视画面是无法表现的。再如一些对观众的思想和精神有著极大刺激性的东西,都不适宜作电视新闻报道。
总之,作为新闻记者是需要有敏感性的,是需要具备新闻敏感能力的,是需要采访提问艺术的。否则,就很难成其为优秀记者,就很难做出精品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