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组织行为情绪管理的概念可以追溯到80年代初,研究,本篇疏导策略主要针对小学一年级的一位学生作为实际研究对象,对论文的选题、文献、研究方法等构成论文环节的主要方面进行文本分析,对本文的研究对象作出了成因分析,结合所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对研究对象进行了单独的心理辅导,由此该学生在情绪管理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通过本次研究,让我们在与学生的接触中,有了更深层次的启示,那就是教师要通过积极的方式对待学生,使学生有一种充分被认可和被接纳的感觉,让他们在温馨、有爱的氛围里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情绪管理;心理;指导措施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背景简述:
我是负责一年级两个班语文教学的教师,但不负责两个班的班务,所以对两个班的情况不是很了解,在和孩子们相处了三个多月的时间了,两个班的学生在心理方面都没有大的问题,唯独有一个小男孩让我记忆很深刻,同时也对他的情况很头疼。
二、问题表现:
记得,第一次和他交流是在课堂上,他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多次不举手发言,甚至大声叫嚷,对他进行口头教育了后,后在我巡视孩子读课文时,发现他将铅笔斜放于前面座位同学的后脑勺处,我十分吃惊,并快速制止了他的行为,下课后,我请他来到办公室,对他进行教育,询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知道这样有什么危险?他像是没听到我问的询问一样,沉默不语。又过了一会儿,我再次仔细询问他原因。他才开口小声回答说因为他前面的同学曾经将纸屑放进了他的嘴里,一直怀恨在心,加之刚刚又受到老师的批评,心里十分烦躁,也是做出了如此危险的事情,同时我也了解到他家里还有个妹妹,因为妹妹的原因他和爸爸妈妈的关系变得很不好,他觉得所有的人都爱他妹妹,都不怎么关心他了。我开导他说你和妹妹都是爸爸妈妈的宝贝,相比之下你更幸运,因为你得到了爸爸妈妈全部的爱,而妹妹只能得到爸爸妈妈1/2的爱,他问为什么?我说你想,在妹妹出生之前,只有你一个人在爸爸妈妈身边,爸爸妈妈只爱你一个,而妹妹出生了,爸爸妈妈依然爱你,自然就只能分一半的爱给妹妹,他听了后没说话,低下了头。我觉得他可能还有些心结没解开,于是又询问他和妹妹在一起开心吗?他点了点头,说开心。由此可见孩子是很单纯的,他只是单纯地想表达自己的情绪,而没有料想到由于他的任性,导致的结果。在这两种不同情绪的干扰下,他不知道该怎么办,变得越来越敏感,越来越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我和他的一次沟通,算是敲了敲他的心门。
三、问题行为表现概述:
1.性格原因
情绪不稳定,比较浮躁。
2.课堂上
上课易开小差,喜欢在上课时玩学具,管不住自己,举手时,没请他回答,就不愿意再继续听讲或是直接不举手发言。
3.人际交往
不太愿意和人正常交流,爱和别人发生冲突。与同学关系比较紧张。还有老师教育他,他虽然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但就是不改正,教育效果不佳。
四、成因分析:
由于他的父母在要第二胎之前,没有和他没有进行良好的沟通,产生失落和偏差心理。父母工作很忙,都是家里的老人照顾他,加之由于妹妹的降生,致使家长们的重心大部分转移至妹妹身上,所以,严重缺乏正确的父母之爱。他与父母之间也缺乏有效沟通,母亲性格较急,会打他。父亲性格温和,多对他耐心教导,由于父母之间关于孩子教育问题有差异,他养成了一种逆反心理,从而有了破罐子破摔的想法。同时他也很敏感,遇事喜欢往不好的方面想,觉得同学老师都不喜欢他,甚至把同学善意的微笑和关心当成嘲笑,以至于产生报复同学的想法。
学生心理表现的主要原因有以下方面:
1.自我中心的影响
学生自我中心很严重,妹妹出生之前是家里的小霸王。娇生惯养,受到这种自我中心的影响,导致和人交往和沟通不良。
2.不良的情绪和自控力的影响
不良情绪也会造成人际交往障碍。他的情绪自控能力非常差,容易冲动,在人际关系交往中,不能客观地分析问题,经常用别人不经意言行来惩罚自己的情绪。
五、对于小周所表现出的问题,教师应予以重视,并给予具体正确的指导,主要指导方法包括以下几方面:
1.改变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首先,教师和家长在教育学生时,要让学生认真倾听,懂得尊重别人,理解别人;其次,要学会欣赏别人,互相学习。
2.学会正确调控自己情绪,避免与他人发生冲突。当他已与人发生冲突时,要引导他们学会自我调节,缓解自我情绪。
3.教师应教授学生一些基本的沟通技巧,并因应不同情况灵活运用。对于有人际交往障碍学生的教育,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训练,帮助学生掌握适当的沟通技巧,以作出正确处理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创造和谐的人际氛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学习生活的顺利进行。
针对小周的问题,我还对其进行了单独的心理辅导,过程如下:
第一阶段:与学生父母进行了解和沟通,为了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方法教子 - 主要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线,实践他们的”科学方法。对家长和学生坚定地说,在任何情况下,我会和他一起共同努力克服困难,让他树立信心,对老师和同学渐渐消除敌意。周末和放假时,家长应多陪伴孩子,多做亲子互动,孩子放学回家后,多关心孩子,多问孩子在学校有什么开心的事,引导孩子建立积极、乐观的心态。
第二阶段:因为学校、班级是对学生学习成长发展影响最直接的环境。充满敌意的学生,越是指责他,越会让他产生逆反心理,严重的更会自暴自弃。教师要转变思维方式,从指责到激励;从寻找学生的缺点到寻找他的优点;从消极评价到积极评价。在平时指导教育小周的时候,我经常用鼓励的语言让他感受到我对他的爱。如:“你的表现越来越好了哟!”“今天你写的字有进步!” “今天有什么开心的事想和我分享吗?”等等。
辅导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和引导以及小周家人的密切配合,再加上他本人的努力,有了一定的效果。
1.他现在上课时比之前专注的时间增多了,举手发言的次数增多,没有请到他回答时,他也很坦然接受,没有表现出不满。
2.在校,经常和同学一起玩,明显地感觉到他现在比之前开心了很多,偶尔他还会主动到我面前和我说说话、分享自己的心情。
六、通过案例得出的启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教師的言行对儿童的性格含蓄,年幼的孩子,老师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孩子对教师对他的态度是很敏感的,所以我们更应该对孩子更多地给予鼓励和肯定。
2.注重家校配合,共同引导孩子积极健康地成长。教师要经常向家长传授教育孩子的方法和经验。
总而言之,教师要通过积极、带鼓励性的语言以及自己身体进行接触,使学生有一种充分被认可和被接纳的感觉,让他们在温馨、有爱的氛围里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 马向真,《论情绪管理的概念界定》出自《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 邓宇,《浅谈有效帮助学生掌握词汇的技巧》出自《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
关键词:情绪管理;心理;指导措施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背景简述:
我是负责一年级两个班语文教学的教师,但不负责两个班的班务,所以对两个班的情况不是很了解,在和孩子们相处了三个多月的时间了,两个班的学生在心理方面都没有大的问题,唯独有一个小男孩让我记忆很深刻,同时也对他的情况很头疼。
二、问题表现:
记得,第一次和他交流是在课堂上,他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多次不举手发言,甚至大声叫嚷,对他进行口头教育了后,后在我巡视孩子读课文时,发现他将铅笔斜放于前面座位同学的后脑勺处,我十分吃惊,并快速制止了他的行为,下课后,我请他来到办公室,对他进行教育,询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知道这样有什么危险?他像是没听到我问的询问一样,沉默不语。又过了一会儿,我再次仔细询问他原因。他才开口小声回答说因为他前面的同学曾经将纸屑放进了他的嘴里,一直怀恨在心,加之刚刚又受到老师的批评,心里十分烦躁,也是做出了如此危险的事情,同时我也了解到他家里还有个妹妹,因为妹妹的原因他和爸爸妈妈的关系变得很不好,他觉得所有的人都爱他妹妹,都不怎么关心他了。我开导他说你和妹妹都是爸爸妈妈的宝贝,相比之下你更幸运,因为你得到了爸爸妈妈全部的爱,而妹妹只能得到爸爸妈妈1/2的爱,他问为什么?我说你想,在妹妹出生之前,只有你一个人在爸爸妈妈身边,爸爸妈妈只爱你一个,而妹妹出生了,爸爸妈妈依然爱你,自然就只能分一半的爱给妹妹,他听了后没说话,低下了头。我觉得他可能还有些心结没解开,于是又询问他和妹妹在一起开心吗?他点了点头,说开心。由此可见孩子是很单纯的,他只是单纯地想表达自己的情绪,而没有料想到由于他的任性,导致的结果。在这两种不同情绪的干扰下,他不知道该怎么办,变得越来越敏感,越来越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我和他的一次沟通,算是敲了敲他的心门。
三、问题行为表现概述:
1.性格原因
情绪不稳定,比较浮躁。
2.课堂上
上课易开小差,喜欢在上课时玩学具,管不住自己,举手时,没请他回答,就不愿意再继续听讲或是直接不举手发言。
3.人际交往
不太愿意和人正常交流,爱和别人发生冲突。与同学关系比较紧张。还有老师教育他,他虽然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但就是不改正,教育效果不佳。
四、成因分析:
由于他的父母在要第二胎之前,没有和他没有进行良好的沟通,产生失落和偏差心理。父母工作很忙,都是家里的老人照顾他,加之由于妹妹的降生,致使家长们的重心大部分转移至妹妹身上,所以,严重缺乏正确的父母之爱。他与父母之间也缺乏有效沟通,母亲性格较急,会打他。父亲性格温和,多对他耐心教导,由于父母之间关于孩子教育问题有差异,他养成了一种逆反心理,从而有了破罐子破摔的想法。同时他也很敏感,遇事喜欢往不好的方面想,觉得同学老师都不喜欢他,甚至把同学善意的微笑和关心当成嘲笑,以至于产生报复同学的想法。
学生心理表现的主要原因有以下方面:
1.自我中心的影响
学生自我中心很严重,妹妹出生之前是家里的小霸王。娇生惯养,受到这种自我中心的影响,导致和人交往和沟通不良。
2.不良的情绪和自控力的影响
不良情绪也会造成人际交往障碍。他的情绪自控能力非常差,容易冲动,在人际关系交往中,不能客观地分析问题,经常用别人不经意言行来惩罚自己的情绪。
五、对于小周所表现出的问题,教师应予以重视,并给予具体正确的指导,主要指导方法包括以下几方面:
1.改变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首先,教师和家长在教育学生时,要让学生认真倾听,懂得尊重别人,理解别人;其次,要学会欣赏别人,互相学习。
2.学会正确调控自己情绪,避免与他人发生冲突。当他已与人发生冲突时,要引导他们学会自我调节,缓解自我情绪。
3.教师应教授学生一些基本的沟通技巧,并因应不同情况灵活运用。对于有人际交往障碍学生的教育,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训练,帮助学生掌握适当的沟通技巧,以作出正确处理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创造和谐的人际氛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学习生活的顺利进行。
针对小周的问题,我还对其进行了单独的心理辅导,过程如下:
第一阶段:与学生父母进行了解和沟通,为了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方法教子 - 主要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线,实践他们的”科学方法。对家长和学生坚定地说,在任何情况下,我会和他一起共同努力克服困难,让他树立信心,对老师和同学渐渐消除敌意。周末和放假时,家长应多陪伴孩子,多做亲子互动,孩子放学回家后,多关心孩子,多问孩子在学校有什么开心的事,引导孩子建立积极、乐观的心态。
第二阶段:因为学校、班级是对学生学习成长发展影响最直接的环境。充满敌意的学生,越是指责他,越会让他产生逆反心理,严重的更会自暴自弃。教师要转变思维方式,从指责到激励;从寻找学生的缺点到寻找他的优点;从消极评价到积极评价。在平时指导教育小周的时候,我经常用鼓励的语言让他感受到我对他的爱。如:“你的表现越来越好了哟!”“今天你写的字有进步!” “今天有什么开心的事想和我分享吗?”等等。
辅导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和引导以及小周家人的密切配合,再加上他本人的努力,有了一定的效果。
1.他现在上课时比之前专注的时间增多了,举手发言的次数增多,没有请到他回答时,他也很坦然接受,没有表现出不满。
2.在校,经常和同学一起玩,明显地感觉到他现在比之前开心了很多,偶尔他还会主动到我面前和我说说话、分享自己的心情。
六、通过案例得出的启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教師的言行对儿童的性格含蓄,年幼的孩子,老师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孩子对教师对他的态度是很敏感的,所以我们更应该对孩子更多地给予鼓励和肯定。
2.注重家校配合,共同引导孩子积极健康地成长。教师要经常向家长传授教育孩子的方法和经验。
总而言之,教师要通过积极、带鼓励性的语言以及自己身体进行接触,使学生有一种充分被认可和被接纳的感觉,让他们在温馨、有爱的氛围里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 马向真,《论情绪管理的概念界定》出自《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 邓宇,《浅谈有效帮助学生掌握词汇的技巧》出自《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