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美术剪纸的初次尝试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gj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剪纸艺术是植根于民间沃土之中的一朵奇葩。大体来说,这里的“民间”多指农村。中国的农村,毋庸讳言,亦非世间桃源。但是剪纸艺术,却在偏远穷困之地历久不灭,长盛不衰,除了证明他源远流长的历史、顽强的生命力外,便别无他解了。可能正是因为剪纸艺术这种“低下的”出身,它在众多的艺术品种之中,经常被忽略,不能如国画、书法那样登大雅之堂,值万贯金银。问津这门艺术、关注这门艺术、执着这门艺术者,为数不多。所以我们应该在教学中更应该将剪纸的文化内涵继续发扬光大。
  剪纸艺术盛行于农村,取材也大多源于农村。大多是劳动人民为了满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求而进行的一种朴素的表意创造,它存在于劳动人民生活、生产中,从而体现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下面对农村中学剪纸教学谈几点看法,同大家共同探讨:
  一、剪纸教学的必要性
  如今,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学生应该打开视野,不能只局限于课本知识的学习。手工制作是一种充分调动人的手、眼、大脑协调合作,在三维空间进行物质创造的活动,是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最佳手段。在实际操作中,即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操作能力和协调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平心静气、做事细心、耐心的优良品质。是培养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有效活动。
  剪纸可促进肌肉的协调与发展,培养学生敏捷的形象思堆、丰富的想象力。灵活的发散思维,使学生心灵手巧。在美术教学中,以剪纸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一直是我们探索与实践的重点。经验表明,剪纸教学不仅是对民族艺术的弘扬,还对促进学生智力、才能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在农村学校开展剪纸教学的适用性
  根据剪纸艺术的特点,我认为在农村开展剪纸教学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理由如下:
  (1)农村商品流通不发达,如我所执教的乡镇,几乎买不到彩色卡纸、各类颜料、及其他相应的画图所需的工具,而剪纸所需材料相对简单,学生容易准备。
  (2)农村经济水平相对于城市还比较落后,农村的学生难以负担昂贵的材料费用,而剪纸所需的材料一般价格较低,农村学生能够购买。
  (3)农村学校的教学场地相对狭小,设备较为简陋,而剪纸对这方面的要求较低,剪纸不需要宽大的活动场所及较为复杂的工具设备,所有学校都能进行剪纸教学。
  (4)农村的学生接触美术知识较少,对美术的一些材料了解较浅薄,有的学生甚至从未接触过。剪纸技法入门简单、效果立见,这在教学条件差,美术课相对少的农村,很容易吸引学生的参与。
  (5)剪纸的题材大多源于农村,接近于学生生活实际,因此这种艺术形式对农村的孩子具有亲和力,也方便农村学生开展创作。
  三、在农村学校开展剪纸教学的尝试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受剪纸艺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剪纸教学的内在需求。我在剪纸教学前以播放剪纸动画“灰姑娘”导入课题。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在对传统剪纸艺术在深度和广度上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美术素养和民族自豪感。
  (2)将大美术的理念贯穿剪纸教学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在剪纸的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而且还要突破美术教育的边界。结合剪纸的特点,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道德品质贯穿于剪纸教学的全过程。
  学生掌握剪纸技能技巧时必须明确和学习理论基础,除了基本的剪纸技法以外,也需要学生的创新,所以我通过设置分组,以小组为单位分配不同的剪纸内容。让学生选择贴近生活,较为感兴趣的内容,让他们真正从生活着手,感受生活中的艺术,他们才能创作出美好的作品。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还更好地发挥了学生创新能力。
  (3)课后开展形式多样的习作点评,让学生在公开、平等、互助的评价环境中成长。在教学中,针对学生完成的作品或阶段性习作,开展教师点评、学生自评、互评等多种点评方式,帮助学生多角度、全方位认识自己作品的优缺点,从而让学生在这种公开、平等、互助的评价环境中健康成长。
  (4)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加各种美术教育活动,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提供更多机会。
  (5)举办丰富多彩,行式多样的校内美术教育活动。例如:利用班级的黑板报展出本周内班级优秀的作品,遇到重大节目和纪念日举办全校性大型展览。
  在农村初中进行民间剪纸艺术的教学,可以展示学生的个性风采,使学生的精神风貌发生可喜的变化,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通过学生一幅幅精美作品的展示,激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各科知识的积极性,同时也美化了校园文化以及班级文化,给校园文化建设注入無限生机与活力,将使学校的美育氛围也愈加浓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将不断探索在农村中学进行剪纸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我相信,在深化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通过民间剪纸艺术的教学,定能够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接班人!
其他文献
数学日记就是学生以日记的形式,记述自己在数学学习和应用过程中的感受与体会。数学日记不仅真实地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情况,更重要的是它相对客观地再现了教与学的互动情况。通过日记的方式,学生可以对自己所学的数学内容进行总结,写出自己的收获与困惑,还能激发他们用“数学日记”去观察生活。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日记已经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的学习方式。通过写数学日记,让学生学会了思考,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
问题意识是思维能力的动力,创新精神的基石。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它的行为表现是对事物的好奇、喜欢和探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有具备了强烈问题意识的学生,才有可能关注知识方法及其研究过程。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就忽略这点,常常是一堂死气沉沉的教师演说课或是华而不实的气氛活跃的,老师和学生的一问一答。因此,我认为要使在没有现代教学设备的农村小学语文课堂真正的活起来,必须在语文
第二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第一课时)  授课对象:八中初二学生 授课老师:涂和曲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 举例并尝试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2) 学会制作米酒,腐乳的方法。  2.能力目标  (1) 通过做发酵实验和尝试制作甜酒、泡菜、酸奶等食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2) 通过学习和应用制作方法,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及价
摘 要: 音乐是兼有表情性和造型性的艺术,又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在培养情感和联想、想象力方面有很重要的作用。过去的音乐教育忽略了这方面的培养,过多地注重音乐知识和技能的传授,限制了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我们有必要在音乐教学中加强形象思维的训练。  关键词:联想;想象;直觉能力;形象思维  根据形象思维的特点,我们可以通过培养直觉能力、情感、联想和想象,音乐记忆力、创造力五个方面进行形象思维训
摘 要:在小学语文低年级的教学过程中,阅读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任务。在起始阶段对学生的阅读进行培养,其关键是应当让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感受到其中的乐趣。与此同时教师应当更加注重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能力。教师挑选出的阅读内容一定要与儿童的阅读心理特点相符合,并且注重学生在阅读过程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化认识。教师还应当注意阅读教学的效果,对学生语文学习的好坏也有很大的影响,只有对小学语文低年级的阅读教学进行改革,并
摘 要:物理专业培养对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本文对物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深入的探索,提出教学改革要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同时介绍了教学改革的思路和做法,并对实践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  关键词:物理;实践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我国教育在提出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新世纪素质教育”工程的重点。而我国物理专业长期存在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大,逐渐成为各科教师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的采用,大大增强了所教内容的直观性和生动形象性,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手段更是以形式新颖、灵活方便、容量大、效果好受到语文教师的青睐。下面就我的所见、所闻、所用谈谈多媒体手段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以图表意,以声传情,直观形象  语言文学不能像影视文学那样更直接、更形象地反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小学数学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坚持正确的引导,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做到有针对性,实效性,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数学一方法和技能,定能获取自己所需要的数学知识。通过合作交流,将知识融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形成健康向上的学习精神,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会学”。真正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目标体系。可以说,小学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