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节理当从记忆的软盘上“删除”的语文课,有学生的“随笔”(片段)为证:
刘老师走进教室没过几分钟,她便提出了一个问题。我刚要胸有成竹地举手,眼前的景象却使我大为讶异:前面几排简直是一片“荒芜的草原”,林立的小手早已不复存在。寂静的空气环绕着整个教室。我开始犹豫不决,又看了一眼刘老师无奈而又强颜欢笑的表情,还是举起了“纤纤玉手”。但刘老师早已唱起了“独角戏”,把我想说的全都说完了,我无话可说,早已才思枯竭了。(《发言的尴尬》)
对学生来说,这堂课遭遇的是“发言的尴尬”,于我而言则是“唱独角戏”的尴尬,而且那“戏”唱得也实在不怎么样,觉得自己就像一个跳梁小丑,随时都有被观众推下“舞台”的可能。课后突发奇想:“删除”并重新构建这堂课。
师:读书不仅要读进去,还要跳出来。所谓“跳出来”,就是以自己的“火眼金睛”看课文,抓住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写写自己的阅读感受,然后交流。
生1:我喜欢“它似乎借助了大海的支撑,再一次任性地在这张硕大无比的床面上顽皮地蹦跳”这句话。因为它显示了太阳的活泼可爱,将一个贪玩、天真孩子的形象跃然纸上。
生2:我喜欢的句子是“大海失去了原色,像饱饮了玫瑰酒似的,醉醺醺地涨溢出光与彩。”因为大海原来是很蓝很蓝的,蓝得使人担心海鸥的翅尖被蘸蓝,可是,在落日的照耀下,大海变成了玫瑰色,流光溢彩,很漂亮。
师:喜欢这句话的其他同学也来谈谈自己的感受,老师期待听到不同的声音。
生3:我好像就坐在三亚的海滩上,望着那浩瀚的大海,大海仿佛披上了一层彩纱,美丽动人,让我陷入无限的遐想之中。
在这节重新构建的课上,我和学生们完完全全地“打开” 了“状态之门”,恣意地挥洒激情,收获了一份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美妙。同样的教学设计,同样的老师,同样的学生,为什么收到的效果会迥然不同?我的脑中频频回放着两节课的情景,思绪如水墨画般散开。
一、解开学生的心结,给信心插上翅膀
课后,我了解了学生“寂然”的原因。大部分同学的理由居然是怕说错被同学笑话,也有的同学是“从众”心理在作祟。心病还需心药来医,针对这一情况,我对学生进行了心理疏导:“老师给大家讲个真实的故事:有个中国孩子在日本上学,这个孩子的日语不好,但上课发言还非常积极,孩子的父母问他怎么就不怕出错,孩子回答:老师说教室就是出错的地方。同学们,学习是从问题开始的,甚至是从错误开始的。出错是正常的,因为出错,才会有点拨、引导、解惑,你们才会取得长足的进步!”我的一番话像一缕阳光,洒在了学生的心田上;如一声“加油”,让学生焕发出无穷的活力和热情;又似一把锋利的剪子,剪开了束缚学生思维的绳索。有人说,学生的生命如一张白纸,因为有教师书写的心灵文字,他们就是一匹速度最快的白马,跳过污水,跨过沼泽,擦着黑夜的边缘,凭着可见的速度,抵达黎明。因此,作为一名老师,千万别忘了在学生的心灵上书写出最美的文字——自信!
二、营造宽松的气氛,给才思提供土壤
许多学生反映,课堂气氛的冷清,会使原本就胆怯的他们畏惧,从而消损了兴趣,闭塞了聪明,陷入无话可说的绝境。重新构建的课堂上,我怀着美丽而安详的心态等待花苞的绽放,静听花开的声音。课堂上,我为学生营造了“茶馆式”的宽松的学习环境和语言表达环境。因此,学生的思维如草原之风一样舒展自在,他们用饱蘸深情,显现匠心的语言倾诉着对三亚落日的喜爱之情。学生的精妙绝伦的发言获得老师和同学的赞赏后积淀了愉快的体验,为下一次个性化的体验积蓄了足够的力量,而其他胆小怯懦的学生,也会在这争相发言的“一派大好形式”下跃跃欲试,在老师搭建的舞台上尽展自己的风采。于是,课堂气氛犹如钢水出炉,学生智慧的火花四处飞溅。语文就像滋润心田的山泉,应坐在幽谷里静静地听。语文教师只有带领学生沉下去,摒弃浮躁,如农民般辛勤踏实地耕耘,才能收获一份朴实无华、充实饱满的美。
三、接触绿色的文本,让对话实现超越。
第二课伊始,我坦诚地告诉学生上节课的缺憾,并希望他们和老师一起触摸文章的脉搏。听了我的话,学生就像获得了后悔药一样狂喜不己,立即开始了“悦读”。在与原汁原味的绿色文本的亲密接触中,学生拥有了一份随心所欲的畅想,了然于胸的洞察,因此,课堂上生、本之情交融,获得了灵光闪现的顿悟。只有根植于语言土壤中的认识才是真实的、丰满的、鲜活的、向上的。给学生充分的接触绿色文本的时间,让学生浸润书中,用自己的全部感官去感觉、去感受、去感知,他们的心底会流淌出独有的感动、诠释、情感和梦想,从而实现对话的超越。
直面缺憾会使自己更真实,学会反思将使自己更趋完美。删除并重构了一节课,看似浪费了时间,实则实现了可贵的超越。但是,我不可能有更多的时间重新来过,因此,我们要用心演绎每一节课。
刘老师走进教室没过几分钟,她便提出了一个问题。我刚要胸有成竹地举手,眼前的景象却使我大为讶异:前面几排简直是一片“荒芜的草原”,林立的小手早已不复存在。寂静的空气环绕着整个教室。我开始犹豫不决,又看了一眼刘老师无奈而又强颜欢笑的表情,还是举起了“纤纤玉手”。但刘老师早已唱起了“独角戏”,把我想说的全都说完了,我无话可说,早已才思枯竭了。(《发言的尴尬》)
对学生来说,这堂课遭遇的是“发言的尴尬”,于我而言则是“唱独角戏”的尴尬,而且那“戏”唱得也实在不怎么样,觉得自己就像一个跳梁小丑,随时都有被观众推下“舞台”的可能。课后突发奇想:“删除”并重新构建这堂课。
师:读书不仅要读进去,还要跳出来。所谓“跳出来”,就是以自己的“火眼金睛”看课文,抓住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写写自己的阅读感受,然后交流。
生1:我喜欢“它似乎借助了大海的支撑,再一次任性地在这张硕大无比的床面上顽皮地蹦跳”这句话。因为它显示了太阳的活泼可爱,将一个贪玩、天真孩子的形象跃然纸上。
生2:我喜欢的句子是“大海失去了原色,像饱饮了玫瑰酒似的,醉醺醺地涨溢出光与彩。”因为大海原来是很蓝很蓝的,蓝得使人担心海鸥的翅尖被蘸蓝,可是,在落日的照耀下,大海变成了玫瑰色,流光溢彩,很漂亮。
师:喜欢这句话的其他同学也来谈谈自己的感受,老师期待听到不同的声音。
生3:我好像就坐在三亚的海滩上,望着那浩瀚的大海,大海仿佛披上了一层彩纱,美丽动人,让我陷入无限的遐想之中。
在这节重新构建的课上,我和学生们完完全全地“打开” 了“状态之门”,恣意地挥洒激情,收获了一份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美妙。同样的教学设计,同样的老师,同样的学生,为什么收到的效果会迥然不同?我的脑中频频回放着两节课的情景,思绪如水墨画般散开。
一、解开学生的心结,给信心插上翅膀
课后,我了解了学生“寂然”的原因。大部分同学的理由居然是怕说错被同学笑话,也有的同学是“从众”心理在作祟。心病还需心药来医,针对这一情况,我对学生进行了心理疏导:“老师给大家讲个真实的故事:有个中国孩子在日本上学,这个孩子的日语不好,但上课发言还非常积极,孩子的父母问他怎么就不怕出错,孩子回答:老师说教室就是出错的地方。同学们,学习是从问题开始的,甚至是从错误开始的。出错是正常的,因为出错,才会有点拨、引导、解惑,你们才会取得长足的进步!”我的一番话像一缕阳光,洒在了学生的心田上;如一声“加油”,让学生焕发出无穷的活力和热情;又似一把锋利的剪子,剪开了束缚学生思维的绳索。有人说,学生的生命如一张白纸,因为有教师书写的心灵文字,他们就是一匹速度最快的白马,跳过污水,跨过沼泽,擦着黑夜的边缘,凭着可见的速度,抵达黎明。因此,作为一名老师,千万别忘了在学生的心灵上书写出最美的文字——自信!
二、营造宽松的气氛,给才思提供土壤
许多学生反映,课堂气氛的冷清,会使原本就胆怯的他们畏惧,从而消损了兴趣,闭塞了聪明,陷入无话可说的绝境。重新构建的课堂上,我怀着美丽而安详的心态等待花苞的绽放,静听花开的声音。课堂上,我为学生营造了“茶馆式”的宽松的学习环境和语言表达环境。因此,学生的思维如草原之风一样舒展自在,他们用饱蘸深情,显现匠心的语言倾诉着对三亚落日的喜爱之情。学生的精妙绝伦的发言获得老师和同学的赞赏后积淀了愉快的体验,为下一次个性化的体验积蓄了足够的力量,而其他胆小怯懦的学生,也会在这争相发言的“一派大好形式”下跃跃欲试,在老师搭建的舞台上尽展自己的风采。于是,课堂气氛犹如钢水出炉,学生智慧的火花四处飞溅。语文就像滋润心田的山泉,应坐在幽谷里静静地听。语文教师只有带领学生沉下去,摒弃浮躁,如农民般辛勤踏实地耕耘,才能收获一份朴实无华、充实饱满的美。
三、接触绿色的文本,让对话实现超越。
第二课伊始,我坦诚地告诉学生上节课的缺憾,并希望他们和老师一起触摸文章的脉搏。听了我的话,学生就像获得了后悔药一样狂喜不己,立即开始了“悦读”。在与原汁原味的绿色文本的亲密接触中,学生拥有了一份随心所欲的畅想,了然于胸的洞察,因此,课堂上生、本之情交融,获得了灵光闪现的顿悟。只有根植于语言土壤中的认识才是真实的、丰满的、鲜活的、向上的。给学生充分的接触绿色文本的时间,让学生浸润书中,用自己的全部感官去感觉、去感受、去感知,他们的心底会流淌出独有的感动、诠释、情感和梦想,从而实现对话的超越。
直面缺憾会使自己更真实,学会反思将使自己更趋完美。删除并重构了一节课,看似浪费了时间,实则实现了可贵的超越。但是,我不可能有更多的时间重新来过,因此,我们要用心演绎每一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