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构建和谐高效课堂分析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13087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中国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保障,人们的精神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使得素质教育在全国得到大力开展,高中新课标改革进程不断深化,这对于国内高中教育的发展来说既是一种机遇又是一种挑战.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推行需要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实践,高中数学是高中课程体系中最为关键的一环,构建一种和谐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课堂是数学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有利于高中数学教学课堂效率的提高,有利于素质教育的推广,更为中华民族国民素质的提高贡献出一份力,因此如何构建和谐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课堂就成为重中之重.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课堂;和谐;高效
  一、构建和谐高效高中数学教学课堂会面临的困难
  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高中教育新课标改革的推进为构建高中数学教学和谐高效的课堂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平台,和谐高效数学教学课堂的构建是适应新教育理念发展潮流的创新之举,任何创新都一定会经历发展路程的曲折,新事物的发展会遭到旧事物的阻碍,就像新课标实施之初曾遭遇许多批评,甚至是一些教育专家都不太看好新课标改革,许多传统教师习惯了传统教学法,对于新课标的种种变革嗤之以鼻,大多教师还是将考试成绩作为评判学生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在传统数学教学课堂上,教师严格遵循备课内容、开门见山引入教学内容、围绕课本讲范例、在黑板上机械演示等一系列粗线条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对于学生掌握新知识的真实情况缺乏了解,坚持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使新课标改革成为一种空口号,阻碍了新课标改革的推行和素质教育的发展.同时,在构建和谐高效高中数学教学课堂时还会面临另一种极端情况的发生,比如,一部分人完全赞同新课标改革,主张“全盘新化”,导致高中数学教学与传统教学完全脱离,将传统教学方式的精华与糟粕一同抛弃,这同样会阻碍和谐高效高中数学教学课堂的构建.因此,在构建和谐高效高中数学教学课堂时既要避免“盲目守旧”也要避免“全盘新化”.
  二、构建和谐高中数学教学课堂
  高中数学教学课堂的和谐的构建,主要是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素质教育的新课标改革要求数学教师必须从传授知识的角色转变为教育的促进角色,数学教师应该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教学课堂应该是数学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密切融合的有机统一体.
  例如:在教授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学过的相关知识原理独自进行推导,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制作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然后让学生自己讲这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接在一起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正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学生们都会求,而其中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则是这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二分之一,由此学生们就推导出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在高中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要提高数学课堂训练的效率,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课堂训练习题的选择要注重科学性与趣味性的统一,让这些训练可以吸引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思考方法和思维品质,发掘每一名学生学习数学的创造性潜能.教师要灵活运用数学教材,努力提高数学教学课堂效率.
  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需要教师具备正确的教育理念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数学教师要坚持终生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与教师观,保证学生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与学生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要关爱学生,不把试卷考试成绩作为评判学生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关心爱护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积极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另外,要了解不同学生的不同的性格特点,根据学生个人自身情况,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心态,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的经历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发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良好的爱好,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三、构建高效高中数学教学课堂
  构建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课堂要优化数学教学内容,高中数学教学既要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又要使教学内容兼顾每一名学生,适合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有效的高中数学教学内容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的充分体现者,数学教学内容的“量”与“度”是相协调的,数学教学内容中知识、方法、题目的多少要与数学教学内容中培养学生思维量的多少相协调,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必须要钻研数学教材,根据教材的编排与内容制订相应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在数学教学课堂上,要仔细讲教材中的例题,对于例题的讲解要深入,可以举出其他不同的解题思路,使学生举一反三,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主动创设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策略,精心设置问题,激发学生探索数学奥秘,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提升.
  结 语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高低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联系紧密,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高中数学教学课堂的关键,和谐教学课堂又促进了数学教学课堂的高效,构建高中数学教学和谐高效的课堂能够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推进新课标改革的深化,推动素质教育的落实.
  【参考文献】
  [1]娄鹏龙,李双龙.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教学模式构建浅探[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6(02).
  [2]刘蓉.初中英语教学基于文化载体的动态教学模式构建[J].中国校外教育,2011(01).
  [3]曹一鸣.数学教学模式构建的方法与实施步骤[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2(08).
其他文献
【摘要】 随着现代化的改革建设,新时代对初中数学教学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在实际的课堂数学教学中,老师应改变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将“导学互动”运用到课堂的教学中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主动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一个主体. 老师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设计多个环节,让学生在自己探索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学习的乐趣,无形之中提高数学的学习能力. 本文主要从“导学互动”的含义和“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的数学教学
【摘要】 小学探究性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习兴趣,正确引导和指导有助于学生“想和做”,从而达到学有所用、学有所成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 小学数学;探究;引导  所谓“探究性学习”,顾名思义实质是“探究性”,其核心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探究是创新的基础,探究性学习是创新性学习的关键. 数学课程的改革突出了数学观念的转变,倡导教师的教不仅应考虑数学自身
【摘要】 本文为研究初中数学教学的高效性,特提出分层教学法. 核心就是要教师认真分析学生自身特点,根据不同教学对象和不同学生的自身实际需求给予相应的理论指导,因材施教,充分挖掘学生学习潜能. 以期希望为一线初中数学教师高效教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认知能力;过程;兴趣  引 言  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步伐的不断推进与实施,有效进行初中数学教学课程改革就成为当前一线初中
【摘要】 高效的课堂教学从学生的主动参与开始,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交流,在主动摸索中培养建立学生科学的数学思维和态度体验.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为诱发学生兴趣而精心设问,为培养学生兴趣而制造悬念,为发展学生兴趣而让学生动手操作,为巩固学生兴趣而进行多样练习.  【关键词】 激发;学习数学;兴趣  记得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摘要】 教师在提高学生基础数学学习能力的同时,还需要注重对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本文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为例,着重介绍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意识;教学意义;策略  教师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学生进行基础的数学理论知识教授与快速的数学运算演练,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综合数学学习能力的目的.  一、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意义  义务教育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所谓创新就是思维主体的别出心裁、突破常规,首次出现的新颖、独特的思维活动. 在数学教学中,如果遵循思维规律及特点,巧妙地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思考问题,诱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不仅能帮助学生灵活地学好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对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很有必要.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  一、从解题的
【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这也是高中数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现如今的教学过程中,有很多教师在自己的课堂上还没有认识到思维能力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依旧采用注入式的教学模式,这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主要是从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方面入手,通过相关教学方法,不断促进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思维能力;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作为学
【摘要】应用题就是一些实际应用的题目,是用语言或文字把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用某种数量关系表示出来.不得不说,应用题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应用题不仅练习了数学计算,而且将数学和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数学中感悟生活,这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是非常有益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审题;解题;兴趣;态度  很多小学生都非常害怕应用题,觉得自己每次遇到这种题都会做错,产生了畏惧心理,有
【摘要】在高中阶段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至关重要,且已成为课堂教育的核心内容.因而,高度重视反思性教学,为实现数学教育改革目标提供了一种思路.本文旨在通过对反思能力在高中数学教育中的重要意义的阐释,进一步发现高中数学教育中反思能力教育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建设性的改进意见.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反思能力;培养探析  反思能力,即以客观的态度对学习活动进行审视和调整的能力.本文所指的反思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 ”儿童的数学是现实数学,因此,儿童的数学学习组织,应源于他们的数学现实. 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以自己经验为基础的一种认识过程,数学对小学生来说是自己对生活中的数学现象的“解读”,这是儿童学习数学与成人不完全相同之处,这也是当前数学课程改革中特别强调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亲身经历出发,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从而应用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