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信访制度的转型发展

来源 :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gg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信访制度的存在是我国制度体系中的一大特色,在我国拥有较长时间的历史、丰富的实践经验、较为坚实的群众基础。实践表明,信访制度之所以能够继续存在,与我国特殊国情密切相关,当然,信访制度也逐渐显露出一些弊病。信访制度之所以能够继续在我国存在,说明它依旧具有存活的土壤和深厚的群众基础,那么它不应该退出历史舞台,而是应该剔除其弊病,继续为人民服务,成为保障人们权益的一种重要渠道。
  关键词:信访;司法公正;纠纷;权威
  一、我国信访制度的现状
  (一)我国有关信访法律制度规定的现状
  目前,关于信访的法律规定只有《国务院信访条例》,于2005年5月1日起施行,10年的时间让《信访条例》老态龙钟,步履维艰。其他主要城市也制定了相关信访的规范性文件,时间集中在2005年和2006年。不难看出,没有有关信访方面的上位阶的法律规定,信访内容涉及到相关部门法时,则以相应部门法为依据。可见,信访规范性文件的规定与其地位不符,出现脱节现象。
  (二)我国有关信访的实践现状
  信访制度在我国存在时间较久,常年处理纠纷、解决维权问题的信访制度在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积累了大量的群众基础,同样,也积累了大量的“谩骂声”。实践中的信访现状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1.访民集体上访、重复上访现象屡增不减。在涉及到多数人的利益诉求得不到满足时,多数人就会“组团”上访,场面较为震撼,易引起不必要的慌张,也为工作人员增添心理压力。有些访民对纠纷解决方案并不满意,但该解决方案符合法律规定,只是没有达到访民的心理预期,于是出现反复上访的现象;当然,也会出现工作人员没有按照要求进行处理,没有解决当事人的问题。
  2.越级上访现象时有发生。越级上访现象之所以时有发生,是因为访民的心理普遍认为,基层信访工作办公室没有足够的权力解决自己的问题,或者认为基层的信访工作可能会出现徇私舞弊的现象,认为找到上级领导才足以“伸冤”。
  3.上访内容范围逐渐扩大。访民上访的原因往往是其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没得到公正有效的处理,因此,他们希望通过司法途径之外的另一条路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今,访民上访的内容涉及到建议类、举报类等等。
  4.百姓维权意识逐渐增强。随着我国法治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的法律意识逐渐增强,人们对于自己权利的保护观念逐渐增强,人们对于影响其权益的事项开始关注,寻求保护其合法权益的各种途径,信访正是途径之一。
  二、我国信访制度出现的问题
  信访制度是独立于司法审判制度之外的另一条调解纠纷、解决矛盾的官方途径。信访制度自建立以来,取得了喜忧参半的效果:一方面,它的确帮助人们解决了矛盾纠纷,化解人们之间的矛盾,解开人们的心结;另一方面,信访制度给百姓以错觉,似乎信访制度比司法审判制度更加具有权威性,更容易满足其诉求,于是造成了我国权力资源的浪费。具体来说,我国信访制度出现如下问题:
  (一)信访工作部门权责划分不明确,造成政治权威的缺失
  我国政府对信访工作的重视程度很高,我国各级政府、人大、法院等内部都设有信访工作办公室,信访工作网络纵横交错,但我们很难看出各个信访工作部门之间的关系如何,客观上促使百姓倾向于越级上访的现象,也说明了基层信访工作办公室的工作并没有得到百姓的认可。因此,我国各国家机关设置的复杂的信访工作网在客观上已经造成了我国政治权威的缺失。
  (二)信访工作化解矛盾成为业绩指标,造成信访工作的压抑化
  因为信访工作的成效好坏直接影响百姓的权益,影响百姓对官方的认可程度,因此,信访的工作绩效成为各国家机关评判各层级机关工作业绩的指标之一。部分信访工作部门为了能够达到这样的指标,而人为地干涉信访的数量以及处理结果,使得百姓不可上访以及上访不能的现象。于是,原本是人们权利维护和保护的上访途径被阻塞了,不能发挥信访的职能,而且相应上访用户则成为信访指标下面的牺牲品,让百姓闻信访而色变。
  (三)信访工作与司法审判工作并驾齐驱,造成司法公信力的丧失
  信访与司法审判二者的交集主要体现在两种情形上,一是司法机关针对百姓的纠纷已经给出司法审判结果,甚至是已经经过了二审终审的过程,但是百姓依旧对审判的结果不满意,认为司法不公,于是转而走向上访之路,以期望获得内心的期望结果;二是当百姓之间发生纠纷,或者百姓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百姓直接诉求信访,而直接忽略司法审判,因为他们内心并不信任司法审判可以为他们带来公正的结果,因此,司法公信力和权威性被质疑的同时就已经被削弱了。
  三、我国信访制度的转型发展
  (一)信访制度应该具有的功能
  1.信访应是利益表达的渠道:公民政治参与机制的表现。信访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公民可以通过信访的途径来进行利益表达,让国家机关能够了解利益诉求,让公民的意见和建议能够通过信访这条途径得以阐述和表达,这是公民言论自由和政治自由的表现。公民政治参与途径很多,信访制度的特殊性,使得公民政治参与的充分性和效果性更强。
  2.信访应是纠纷化解的途径:社会协调机制的表现。访民上访的目的之一是希望通过信访这条途径来化解纠纷。信访制度有着充分的群众基础,工作人员也拥有与群众沟通的经验,因此,通过信访制度来调解、解决公民之间的纠纷,是社会机制功能协调的表现。
  3.信访应是权利救济的防线:司法救济机制补充功能的表现。访民上访的另一个目的是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希望通过信访来伸张权益,这是除了司法审判系统之外的另一种权利救济机制,在权利救济机制中实现了分流。
  4.信访应是法律服务的工具:信访制度本质体现。信访最核心的目的应是为人民服务,也就是说信访制度应是一种服务性的制度,这也是信访制度的本质体现。不管在发展过程中,它对百姓与国家机关之间关系的影响效果如何,它的本意是为了解决百姓的问题,为百姓服务。
  (二)信访制度应该转型发展的方向
  在十八届四中全会后,我国对法治国家的建设达到了又一高度,我国政府职能也开始逐渐转型,政府从管理型政府逐渐向服务型政府转化,这是我国法治化进程的必然趋势,当然,这也为信访制度功能的重心有所偏移提供了一个机会。
  我国《国务院信访条例》对信访的含义予以界定,①其职能体现在接受建议、意见和投诉请求上,尽管没有明确说明信访制度是一种服务性制度,但该三种功能明确表明信访制度是为了给公民提供服务而存在的一种行政活动。
  信访制度的转型发展需要信访工作办公室要主动向公民抛出“橄榄枝”,主动了解公民的诉求,了解公民想要表述和传达的问题的种类,针对不同种类的问题建立问题数据库,这样可以高效有针对性地解决公民的问题;对于特殊情形的问题,工作人员则根据具体问题采取具体办法进行解决。信访工作向服务型转型,就是主动了解公民存在的问题,主动为其提供法律上的服务和支持,并提供一些前瞻性的服务,以让公民能够“高枕无忧”。信访制度之所以要向服务型方向转型,这与我国的经济实力和法治水平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支撑,以及对依法治国的实践,信访制度也不可能得到向另一高度转型发展的机会。(作者单位:上海政法学院)
  注解:
  ①《国务院信访条例》第2条:“本条例所称信访,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依法由有关行政机关处理的活动。采用前款规定的形式,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称信访人。”
  参考文献:
  [1]冯仕政.国家政权建设与新中国信访制度的形成及演变[J].社会学研究,2012(4).
  [2]童之伟.信访体制在中国先发框架中的合理定位[J].现代法学,2011(1).
  [3]孙大雄.信访制度功能的扭曲与理性回归[J].法商研究,2011(4).
  [4]张泰苏.中国人在行政纠纷中为何偏好信访?[J].社会学研究,2009(3).
  [5]吴超.新中国六十年信访制度的历史考察[J].中共党史研究,2009(11).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通过对内蒙古D村农民上访事件的个案分析,认为,当前我国农村信访形势依然严峻。农民信访无序、高发。本文阐述了农民信访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即农民传统维权观念的束缚、农民整体素质不高、农民信访制度体系存在缺陷、司法权威的缺失、基层干部行为不当,与信访农民缺少沟通。为解决农民信访问题,本文从加强教育和法治宣传、营造和谐信访氛围、建立农民信访代理制度、创制《信访法》四个方面提出对策。  关键词:农民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建立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并通过对1990年-2013年的年度数据进行检验,对我国向韩国的出口总额、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以及我国的人均福利水平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时间序列分析。结论表明:这三个变量存在着较为复杂的关系,且检验结果表明各个变量之间的短期与长期效应并不一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提升对中国向韩国出口情况的影响具有明显的短期正效应,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则对中国向韩国出口量的增加具有长
期刊
摘要:文章以巴拉萨模型来对近20年来中国与东盟的茶叶进出口贸易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从而测算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效应。实证结果发现,存在一定的贸易创造效应。因此,本文针对如何深化我国与东盟的茶叶贸易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茶叶贸易;巴拉萨模型;经济效应  一、中国-东盟茶叶贸易现状  随着2002年11月CAFTA计划的正式启动,中国与东盟的合作不断推进,特别是农产品贸易额迅速增长。中国与东盟出
期刊
摘要:最近,利用“短信保管箱”盗刷客户银行卡的新型案件在北京发生,客户在进行权利救济的过程中发现,现行民事侵权归责与诉讼举证责任对其维权构成了困难。转变传统民事逻辑,纳入商事思维,从避免义务分担的视角出发,能对类似案件中的金融消费者提供更为有力的保护。  关键词:金融消费者保护;银行卡盗刷;商事理念  一、问题的提出——利用“短信保管箱”盗刷银行卡案情回顾  2015年2月,北京梁先生前往中国工商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阶段的到来,老年人日益增加的生活照顾需求和家庭能为老年人提供的服务日益减少的矛盾日渐突出,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等都需要得到社会的关注。我们希望通过此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呼吁更多的人主动关爱老年人,积极为老年人服务。  关键词:关爱老人;老龄化;空巢老人  一、调研背景  当前,我国正在经历世界历史上最大规模和最快速的人口老龄化过程。有关资料显示,目前60岁以上的老年人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社会对复合型人才需求不断地扩大。企业对人才要求不仅局限于专业技能,还要掌握其他相关知识。本文就从高职院校非财会专业《财务管理》课程入手,分析学习重要性,存在问题,并针对此问题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财务管理;非财会专业;教学  当今社会信息瞬息万变,人才需求也不断变化。虽然我国很多高职院校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优秀人才,但复合型人才仍出现严重的短缺。为了解决这种现象,高职院
期刊
摘要:新媒体的发展对报业的影响日益突出显现。为拯救报业,走融合之路和全媒体战略已成必然选择。然而,报业的种种努力却鲜见成功,不得不让人质疑,在媒介融合的大潮流下,报业是否盲目跟风?笔者认为,媒介分化正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纸媒应当更加注重在受众、市场定位、服务与技术等方面的分化,慎做新媒体,重视报业分化。在融合之路上越走越远的报人们,需要重新审视报业转型的新思路。  关键词:报业;转型;融合;分化 
期刊
摘要: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随着中小企业发展,我国上市中小企业增至750余家,成为资本市场中一股活跃的力量。但上市中小企业只是我国数量庞大的中小企业群体中非常小的一部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仍然严峻。本文将结合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选取90家中小企业板上的上市中小企业,通过实证分析影响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的因素,为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提供建议对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
期刊
摘要:以互联网和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打破了大众媒体时代垄断的话语权,传播呈现即时性、互动性、去中心化等特点,这一切都在改变着企业的营销传播环境,传统营销视野下广告与公关的分类已经逐渐难以解释新出现的传播现象。新的传播环境下,广告和公关逐渐将与消费者建立关系作为传播目标,以协同创意作为传播内容,将实时互动作为手段,广告和公关在目标、内容、手段上开始出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现象。  关键词:新媒体营销
期刊
摘要:我国国家领导人习近平的讲话以其独树一帜的“习氏风格”赢得了国内外媒体赞誉。其中,用典艺术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本文试图在认知语言学的识解理论视域下分析探讨习近平用典背后的认知方式,以求更加深刻领悟其思想与艺术魅力。  关键词:识解理论;用典艺术;《习近平用典》  1.引言  习近平作为国家主席,在各大场合发表过不计其数的讲话。不少学者研究发现,习近平的语言具有独特魅力,发人深省,被称为“习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