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FEG未来教育个性化教与学系统”是很好的教与学的平台,这个系统让枯燥无味的课堂学习变得生动有趣,让仅凭经验直觉的教学引导变得科学有效。尤其是对于一年级的学生,可以深入挖掘他们兴趣的潜在因素,充分调动他们对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发展学生能力,使其享受学习乐趣。本文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4单元的课文《秋天》为例,具体谈谈如何让技术“趣化”课堂,用数据“优化”生长。
一、教学构思
统编语文教材的面世,促使语文教师不得不转变教学思路,改变教学方式。由于《秋天》是一篇精读课文,更是学生进入小学后学习的第一篇课文,因此,笔者根据这篇课文隐含的语文要素将其设计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重点是通过认识自然段,读好轻声、儿化音、“一”字的变调,帮助学生建立起“课文”的概念;第二课时重点是借助“树”“叶”等生字的文化内涵,帮助学生了解秋天的特征,感受语言文字的美,以语文的方式开启学生的阅读之旅。
笔者重点谈谈第一课时的教学思路。鉴于一年级学生的思维是形象的,笔者力求利用信息技术将知识形象化,以“趣”贯穿课堂,让学生一直保持学习的热情。这节课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①趣学慕课,奠定学基。教师根据课前检测题得到的学前数据,了解学前基础,及时调整教学策略。②趣读课文,习得能力。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将简单直接的知识转化为生动有趣的学习游戏,通过精确的数据分析,适时优化教学策略。③趣做作业,巩固提升。教师根据学习轨迹,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跟进教学策略,尽量做到因材施教。笔者想,课堂的趣味性、互动性更有利于学习兴趣的激发,自信心的提升;教学的数据性、生成性更有利于知识点的落实,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实践
1.趣化慕课,夯实学基
深入分析教材后,笔者将认识自然段这一语文要素设计为前置性学习,因为这是学生能否有效学习本篇课文的基础。笔者出示自己制作的导学视频,以具体直观的方式、细致入微的示范为学生呈现了标自然段的思维过程,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再以多篇课文让学生实战练习,学生学习伊始就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学生将微视频中学到的标自然段的方法用于本篇课文,教师可以此前测学生起点。从笔者得出的数据可以看出准确率较高,只有5名学生没有掌握标自然段的方法,这预示着在课堂教学中笔者无需再花费时间去讲解,让已会的学生当小老师介绍方法即可,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趣化知识,习得方法
(1)随机抽号,总结方法
通过分析课前数据可知,大部分学生对标自然段掌握较好,利用“tools”的随机抽号功能,调取学生说一说课文是3个自然段的理由,既帮助了前置学习中不会的5名学生,又能让学生自主总结出标自然段的方法,可谓“一举两得”。这样一来,学生初步建立起对自然段的认识,也为接下来的课堂学习奠定了基础。
(2)转盘游戏,分段读文
纵观以往的语文课堂,读课文是很不受学生欢迎的环节。因此,笔者设计了转转盘的游戏,转到哪个自然段,学生就读哪个自然段,既激发了学生朗读课文的兴趣,又让学生加深了对自然段的认识,更重要的是让基础薄弱的学生又一次强化了对自然段的认识,为整节课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趣化评价,破解难点
(1)巧用“talk”,再现过程
低年级的朗读指导主要是让学生从模仿中感受朗读,教师范读就成了非常重要的朗读教学策略,但是“范读过程”往往无法被记录,而“talk”功能则帮助语文教师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在教学中,笔者利用“talk”功能将范读的轻声词语“凉了 黄了 叶子”录下来,让学生挑战读这些词语,学生的朗读热情一下就被点燃了。学生在挑战过程中不断反复播放教师的录音与其朗读进行对比评价,这在无形中让学生习得了读好轻声的方法。同样的方式,小老师挑战读短语“天气凉了 树叶黄了 一片片叶子”并录音,其他学生来挑战他。让学生在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比朗读中具体感知轻声的读法,让枯燥的朗读变得生动有趣,在无形的教育中给学生播种下了“读书的种子”!
(2)互助评价,记录学迹
学生用录音读第1自然段并上传教师端,教师随机点出一名学生的录音,让全班给这条录音打分,再以这名学生录音的得分情况来诊断全班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从这个教学环节,笔者发现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使用可以将有声思维外显化,教师可以监控学生的学习过程,这对于教师把控课堂、调整教学策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由“扶”到“放”是学生内化知识的一个重要过程,对于第2、3自然段带轻声字的句子(天空那么蓝,那么高。啊!秋天来了!),让学生两人一组进行朗读,一人读一句,用“talk”功能录音,然后相互给对方的录音评分。从系统反馈的学生的掌握程度可以看出,学生得分较高,可见学生对这一知识点掌握较好。
4.趣化检测,提高效率
对低年段学生而言,将教学环节游戏化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率。笔者将检测生字读音设计成为“摘苹果”的游戏,将发现“一”字的变调设计为“找朋友”的游戏,教师则通过学生点击的笑脸、平脸、哭脸数量,及时采集学生学习行为数据,快速、准确地掌握学情。在“摘苹果”这个教学环节,笔者得到的数据可以看到36名学生都得到了笑脸,可见此时本课的生字对学生而言不是难点。在“找朋友”这个环节,可以看到有30名学生得到了笑脸,有2名学生没有得到笑脸,说明在给“一”字选正确读音时仍有问题,于是笔者把给“一”字找到正确读音的学习页面推送给这2名学生,同时在课后的分层作业中将“能力提升—我会读”这项作业推送给他们,再次进行工具练习。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朗读句子环节尤其要关注这2名学生。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5.趣化过程,巧用技術
“写好字”是一年级非常重要的教学任务,但是从以往的课堂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对写字的指导“笼统化”,导致学生对写字教学没有兴趣,而信息技术可以让教师从这样的困境中解脱出来。首先,笔者在网上找到了非常好的指导书写“了子”的视频资源,将其用于自己的课堂,顿时让学生有了新鲜感,学习也比平时认真了许多。其次,在这节课中,笔者利用系统的拍照和录制功能,将学生的坐姿、运笔的过程拍摄下来,从在课堂上拍摄的学生书写的图片,可以看到1名学生坐姿很标准,笔者立即进行展示,让其他学生调整坐姿;从这名学生书写时的片段,可以看到他运笔方式非常好,笔者将这么好的教学资源在全班分享,实实在在地教给学生将字写好的方法。这样的指导主观、形象、具体,学生更乐于接受,可让写字教学的过程更具趣味性!
6.趣化作业,分层推送
长期以来,作业都是学生的“老大难”问题,学生不愿做,教师批改难度大,然而信息化教学评价为我们破解了作业之难。教师可以依据系统生成并积累的学生学习行为轨迹,针对每个学生对每个知识点的理解定制个性化的学习计划。本节课后,根据后台统计出的数据,笔者有针对性地给学生推送作业,或是基础巩固,或是能力提升,或是挑战阅读。
每个学生的学生端不仅会收到不同的作业,还可以用多样的形式完成作业。如“基础巩固”题学生就只需做一道选择题,“能力提升”题则可以以录音方式完成,“挑战阅读”题可以用录视频的方式完成。
这样一来,教师就可以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进度,实现不同层次的能力提升,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更适合自己的成长方式。
三、教学思考
这节课后,笔者对信息化教学也有了新的认识。在“互联网+”时代,教师应让信息技术成为教学的有力手段,成为学生的学习工具。笔者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了学生的人人参与、人人交流、人人展示,实现了教师的以学定教、因材施教。笔者认为,“趣”“活”“实”将成为未来教育的新特征,只要我们恰到好处地用好技术,一定能把课堂交给学生,把语文教到学生心里,让学生更优质地成长!
一、教学构思
统编语文教材的面世,促使语文教师不得不转变教学思路,改变教学方式。由于《秋天》是一篇精读课文,更是学生进入小学后学习的第一篇课文,因此,笔者根据这篇课文隐含的语文要素将其设计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重点是通过认识自然段,读好轻声、儿化音、“一”字的变调,帮助学生建立起“课文”的概念;第二课时重点是借助“树”“叶”等生字的文化内涵,帮助学生了解秋天的特征,感受语言文字的美,以语文的方式开启学生的阅读之旅。
笔者重点谈谈第一课时的教学思路。鉴于一年级学生的思维是形象的,笔者力求利用信息技术将知识形象化,以“趣”贯穿课堂,让学生一直保持学习的热情。这节课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①趣学慕课,奠定学基。教师根据课前检测题得到的学前数据,了解学前基础,及时调整教学策略。②趣读课文,习得能力。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将简单直接的知识转化为生动有趣的学习游戏,通过精确的数据分析,适时优化教学策略。③趣做作业,巩固提升。教师根据学习轨迹,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跟进教学策略,尽量做到因材施教。笔者想,课堂的趣味性、互动性更有利于学习兴趣的激发,自信心的提升;教学的数据性、生成性更有利于知识点的落实,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实践
1.趣化慕课,夯实学基
深入分析教材后,笔者将认识自然段这一语文要素设计为前置性学习,因为这是学生能否有效学习本篇课文的基础。笔者出示自己制作的导学视频,以具体直观的方式、细致入微的示范为学生呈现了标自然段的思维过程,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再以多篇课文让学生实战练习,学生学习伊始就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学生将微视频中学到的标自然段的方法用于本篇课文,教师可以此前测学生起点。从笔者得出的数据可以看出准确率较高,只有5名学生没有掌握标自然段的方法,这预示着在课堂教学中笔者无需再花费时间去讲解,让已会的学生当小老师介绍方法即可,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趣化知识,习得方法
(1)随机抽号,总结方法
通过分析课前数据可知,大部分学生对标自然段掌握较好,利用“tools”的随机抽号功能,调取学生说一说课文是3个自然段的理由,既帮助了前置学习中不会的5名学生,又能让学生自主总结出标自然段的方法,可谓“一举两得”。这样一来,学生初步建立起对自然段的认识,也为接下来的课堂学习奠定了基础。
(2)转盘游戏,分段读文
纵观以往的语文课堂,读课文是很不受学生欢迎的环节。因此,笔者设计了转转盘的游戏,转到哪个自然段,学生就读哪个自然段,既激发了学生朗读课文的兴趣,又让学生加深了对自然段的认识,更重要的是让基础薄弱的学生又一次强化了对自然段的认识,为整节课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趣化评价,破解难点
(1)巧用“talk”,再现过程
低年级的朗读指导主要是让学生从模仿中感受朗读,教师范读就成了非常重要的朗读教学策略,但是“范读过程”往往无法被记录,而“talk”功能则帮助语文教师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在教学中,笔者利用“talk”功能将范读的轻声词语“凉了 黄了 叶子”录下来,让学生挑战读这些词语,学生的朗读热情一下就被点燃了。学生在挑战过程中不断反复播放教师的录音与其朗读进行对比评价,这在无形中让学生习得了读好轻声的方法。同样的方式,小老师挑战读短语“天气凉了 树叶黄了 一片片叶子”并录音,其他学生来挑战他。让学生在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比朗读中具体感知轻声的读法,让枯燥的朗读变得生动有趣,在无形的教育中给学生播种下了“读书的种子”!
(2)互助评价,记录学迹
学生用录音读第1自然段并上传教师端,教师随机点出一名学生的录音,让全班给这条录音打分,再以这名学生录音的得分情况来诊断全班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从这个教学环节,笔者发现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使用可以将有声思维外显化,教师可以监控学生的学习过程,这对于教师把控课堂、调整教学策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由“扶”到“放”是学生内化知识的一个重要过程,对于第2、3自然段带轻声字的句子(天空那么蓝,那么高。啊!秋天来了!),让学生两人一组进行朗读,一人读一句,用“talk”功能录音,然后相互给对方的录音评分。从系统反馈的学生的掌握程度可以看出,学生得分较高,可见学生对这一知识点掌握较好。
4.趣化检测,提高效率
对低年段学生而言,将教学环节游戏化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率。笔者将检测生字读音设计成为“摘苹果”的游戏,将发现“一”字的变调设计为“找朋友”的游戏,教师则通过学生点击的笑脸、平脸、哭脸数量,及时采集学生学习行为数据,快速、准确地掌握学情。在“摘苹果”这个教学环节,笔者得到的数据可以看到36名学生都得到了笑脸,可见此时本课的生字对学生而言不是难点。在“找朋友”这个环节,可以看到有30名学生得到了笑脸,有2名学生没有得到笑脸,说明在给“一”字选正确读音时仍有问题,于是笔者把给“一”字找到正确读音的学习页面推送给这2名学生,同时在课后的分层作业中将“能力提升—我会读”这项作业推送给他们,再次进行工具练习。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朗读句子环节尤其要关注这2名学生。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5.趣化过程,巧用技術
“写好字”是一年级非常重要的教学任务,但是从以往的课堂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对写字的指导“笼统化”,导致学生对写字教学没有兴趣,而信息技术可以让教师从这样的困境中解脱出来。首先,笔者在网上找到了非常好的指导书写“了子”的视频资源,将其用于自己的课堂,顿时让学生有了新鲜感,学习也比平时认真了许多。其次,在这节课中,笔者利用系统的拍照和录制功能,将学生的坐姿、运笔的过程拍摄下来,从在课堂上拍摄的学生书写的图片,可以看到1名学生坐姿很标准,笔者立即进行展示,让其他学生调整坐姿;从这名学生书写时的片段,可以看到他运笔方式非常好,笔者将这么好的教学资源在全班分享,实实在在地教给学生将字写好的方法。这样的指导主观、形象、具体,学生更乐于接受,可让写字教学的过程更具趣味性!
6.趣化作业,分层推送
长期以来,作业都是学生的“老大难”问题,学生不愿做,教师批改难度大,然而信息化教学评价为我们破解了作业之难。教师可以依据系统生成并积累的学生学习行为轨迹,针对每个学生对每个知识点的理解定制个性化的学习计划。本节课后,根据后台统计出的数据,笔者有针对性地给学生推送作业,或是基础巩固,或是能力提升,或是挑战阅读。
每个学生的学生端不仅会收到不同的作业,还可以用多样的形式完成作业。如“基础巩固”题学生就只需做一道选择题,“能力提升”题则可以以录音方式完成,“挑战阅读”题可以用录视频的方式完成。
这样一来,教师就可以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进度,实现不同层次的能力提升,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更适合自己的成长方式。
三、教学思考
这节课后,笔者对信息化教学也有了新的认识。在“互联网+”时代,教师应让信息技术成为教学的有力手段,成为学生的学习工具。笔者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了学生的人人参与、人人交流、人人展示,实现了教师的以学定教、因材施教。笔者认为,“趣”“活”“实”将成为未来教育的新特征,只要我们恰到好处地用好技术,一定能把课堂交给学生,把语文教到学生心里,让学生更优质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