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课堂 绽放语文之美

来源 :中国人民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jiu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是一门最具开放性和实践性的学科。广袤美丽的自然、多姿多彩的生活中处处都有语文的影子。语文是纵横捭阖的秦汉文章,是灿若星河的唐诗宋词;语文是地平线上的一次落日,是母亲默默牵挂的眼神;语文是幽渺的岁月痕迹,是跨越时空的剧场……
  德国诗人荷尔德林高声唱道:“充满劳绩,然而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在享有物质生活的同时,能够在精神的家园中“诗意地栖居”,这是一种至上的境界。只有诗意的生活才是真正的生活。语文教学也是如此,诗意地享受语文学习,在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提高生活的品位。
  语文是什么?语文绝不只是一本本教科书,它是一个最具开放性和实践性的学科。广袤美丽的自然、多姿多彩的生活中处处都有语文的影子。语文是纵横捭阖的秦汉文章,是灿若星河的唐诗宋词;语文是地平线上的一次落日,是母亲默默牵挂的眼神;语文是幽渺的岁月痕迹,是跨越时空的剧场;……
  作为传承人类文明的灵魂缔造者——教师,也应该用诗意的课堂去点燃孩子的感情,尤其是语文教师。因为语文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负载着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和人类绵绵不绝的文明。然而放眼我们的语文课堂却是如此的枯燥乏味,为了应付年复一年、月复一月的各级各类考试,我们的语文课堂毫无诗意可言。缺乏诗意的语文教学,无异于干旱的季节没有绿意的枯涩。那么,我们如何浇灌出生命的绿意呢?
  语言是人文的语言,人文是语言负载下的人文,二者水乳交融的关系告诉我们,人文性与科学性的刻意隔离无异于对人的灵与肉的强行肢解。人文是美,是鲜活的生命;科学意义上的语言是美化生命、强健生命、表现生命的皮肤和骨骼。语言总是与人文环境互为关照的、动态的、内容上自足的表达与阐释。
  语文学习学什么?
  语文学习就是对发现美、欣赏美、感悟美、表现美、挖掘美的想往。
  当语文教学把语文的美肢解得越来越细的时候,无异于把美神维纳斯剖解得支离破碎,失去了美,语文就失去了灵魂,也就失去了她诱人的魅力。
  曾几何时,我们对那“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孤寂、“将进酒,杯莫停”的豪迈、“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正气、“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执著守望,已经越来越淡漠,对美的感悟也逐渐失去了激情,取而代之的是对美的剖析分解,对“功利语文”的痛苦选择,美变得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成绩和升学。
  那么语文教学的出路在哪里?
  语文是一种厚实的涵养,是人文的沉淀,是美的升华。考试“考”的就应该是中华民族语言文化动人心魄的美;语文学习就应该是如饥似渴地畅饮华夏文化源远流长的滋养。语文教学就应该流动着美的韵律……
  然而,当我们的教学被考试牵着鼻子走的时候,当课堂沉闷到师生都感到窒息的时候,语文美妙的韵律已经沉沉睡去……。当我们齐声诵读着“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感悟着它的气魄与美丽的时候,我们往往不会忘掉插上一句:这是千古名句,历来是考试的重点。一盆冷水从头上浇下,语文的美也随着流水渗入脚下的尘土。再看我们语文学术界,我们奉为瑰宝的语文教学理论,大多也都是随着考试的转轮,审察着或浅或深的车辙,然后告诉我们:考什么,不考什么,怎么考;学什么,不学什么,怎么学。研究不可谓不深,观点不可谓不新,作用不可谓不大。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却很少有人能完全摆脱“功利语文”的束缚,畅谈、宣扬纯美语文醉人的韵律和魅力。最后看我们的学生,当我们摇头摆脑赏析着“黛玉葬花”凄美情境,引导学生感悟人性的情与理的时候,下面突然冒出一句话:考试会考这个吗?……
  长期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于戴着镣铐跳舞的沉重滋味,我们也习惯了日复一日地拿起剖刀剖解着静止的语文、僵死的语文;我们还不敢去想象脱掉镣铐后的解放的感觉,我们也不敢去体味美的语文的活力与生机。
  语文教学需要解放的感觉,需要弹奏出她那流动着美的韵律……
  语文教学是审美的韵律美,需要用淳厚的文化涵养去发现,发现“祥林嫂之死”背后的传统沉淀与人性悲情,阿Q身上流淌的哲学思辩,以及透视宋江传统的君臣意念而触摸到的中国传统文化值得思考的一面……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智育的成效在不小的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善于通过一些无形的线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他又说:“我们要发现和确立学生的各种能力、天才、禀赋和个人爱好,一个极其重要的条件就是为掌握知识创造一个丰富而广阔的智力背景。”可是,我们语文的学习空间却越来越狭窄,越来越远离时代、社会、家庭、学校等这些补充和强化课堂习得的“丰富而广阔的智力背景”,也越来越疏离语文的本质特性,语文成为“强化训练”,成为“适应性训练”,成为干瘪枯燥僵化的闭门造车。
  我们可以举千万个理由为“功利语文”辩护,但我们却没有一个借口可以推脱让语文“美丽之花”不断凋零的罪过。“功利语文”就一定与“生活”誓不两立?“功利语文”就一定要关起门来反复操练?……
  语文课堂教学需要生活的滋润,美的语文需要生活注入鲜活的血液;生活是语文的生命,是语文课堂蹦跳出的欢快的小河……
  时代是涌动激情的小河,语文是时代的语文。时代是撩拨激情的琴弦,她拨动了学生遐想的音符,她拨动了语文诱人的美丽……
  课堂学习需要社会大背景的充实和洗礼,语文探究活动也需要在实践中获得启示和灵感,上层次的思想内涵、思辩能力、文化品位更是源于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语文学习不是象牙塔里的空想,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学究”;她不是编造故事的矫情,也不是缺乏底气的口号。她是真真切切的对社会、对人、对自然的思考与感悟,是对发现美、感悟美、创造美的情思的升华。
  当我们把语文当作美来教学的时候,当我们用审美的眼光来学习语文的时候,语文的灿烂明天就在眼前……
  诗意地生活着,需要一双智慧的眼睛、一双灵性的耳朵和一颗诗意盎然的心灵。所以,我诗意地引领去感受与体验;感受闹市的一街风景,体验大自然的每一次日出和日落;欣赏初春萌发的每一枚嫩芽;留心身边每一朵花儿的盛开与凋零;关注每一阵秋风的拂面和游走……
  参考文献:
  1.《诗意的栖居》海德格尔
  2.《素质教育论坛》2010年第2期
  3.《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2009年第8期
  4.《高中语文教学考试报(高中版)》2010年第7、8、9期
  5.《超越雅俗》孔庆东,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作者通联:032700山西省和顺县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可见让学生在生活中能保持积极的情绪、愉快的心境、敏锐的智力和具有适应周围环境的行为和心理状态既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小学生身体、心理、人生观等形成的需要。所以,要全面提高孩子们的素质,就必须高度重视对他们进行心理卫生指导和心理健康教育。而语文学科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高度
期刊
农村小学“控辍保学”工作是学校面临的一大重任。要有效控制学生辍学,加大管理工作力度,确保适龄儿童完成义务教育,为巩固和提高“普九”质量和水平做好坚实的基础。  我在农村一线学校工作了十多年,当了多年的班主任,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农村小学生辍学现象较为严重。在我任教的十多年里,各校有不同程度的辍学率,坝区学校辍学率较低,山区学校辍学率相对较高。  今年10月底,九龙镇九龙小学标准化学校集中办学正式招生
期刊
素质教育是一场深层的,全方位的教育革命。它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它对新时代班主任既是智慧和创造的挑战,又是自我发展的新机遇。班主任该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呢?我认为班主任应该具备三种品质。  一.高尚的师德和法制意识  所谓师德,是班主任应有的道德和行为规范,是全社会道德体系的组成部分,是青少年学生道德修养的楷模之一。从实践的角度看,具有高尚情操和人格魅
期刊
“发展知识经济,提高人力素质”对当今教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提高道德修养,丰富自己的学识,尊重关爱学生,不断开拓创新,提升自身形象,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落伍于新的时代。  一.道德高尚,人格完美,是当今教师的从教之基  “学为人师,行为示范”,道德、人格,是全面发展的人的灵魂。因而教师的道德、人格越来越成为新时代教师的一张核心王牌。教师应该首先是学生阅读的道德书
期刊
怎样的语文课才算是一堂好课,许多教师在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仅仅在教学程序、教学方法上做文章,这样容易形成一种观课评教的不良导向,导致个别教师过分追求“教学模式”,甚至蜕变为个人“教学艺术”表演。我认为要上好一堂语文课,可以从以下四点出发。   一.“材料”的选取要合宜  如果没有合宜的教学内容,就很难上成一堂成功的课。合宜的教学内容,我想最少有两个要求:一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内容要有意识,知道自己在
期刊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真正实现以学生为本,就应当把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作为向导。同时,教学时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为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这些理念,在教学实践中,我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创设童话情境,让学生投入学习  翻开苏教版数学教科书,一幅幅学生熟悉的场景图,
期刊
朗读是一种有声的语言艺术,它要求运用清晰的普通话语音,有感情、有技巧地读书,把视觉形象变作听觉形象,准确、鲜明、生动地再现书面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朗读是学习语文的一种十分重要的形式,朗读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然而,当前语文教学中重分析,轻朗读的倾向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不少学生读起书来,拿腔弄调,听起来极不自然,长期下去,如何能引发学生阅读的兴致?那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体
期刊
作文素材来源于现实生活。然而,我们在教学时很难做到边实践边写作。正好音像教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不足,它能创设情景感染学生,很好的反映现实生活,激发学生学习作文的兴趣。  一.直观性情景教学  在教学时通过彩色图像和音响效果,把写作材料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给学生留下较深刻的印象。在指导学生写景状物时,播放录像,随着欢快的乐曲声,屏幕上呈现一片荔枝成熟的丰收景象。学生一下子被吸引住了,个个目不转睛
期刊
【摘 要】将新课程的基本要义落实在课堂教学中,构建高效课堂,是大家经常探讨的问题,本文从激发兴趣,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化学的价值所在,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等方面阐述了新课标下提高化学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做法。  【关键词】效率兴趣主体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以满足社会和个人的受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
期刊
作为一所省级示范性幼儿园,章贡区保育院在日常工作中深深地渗透着新《纲要》的精神和理念,与社会、家庭紧密配合,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让家庭成为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让社会成为孩子们学习的大课堂。在教育过程中,家庭与幼儿园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合作,在家庭、社会、保育院的共同努力下,保育院的工作蒸蒸日上,各项活动开展得多姿多彩、精彩纷呈,“嘉宾有约”、“家教沙龙”、“做客”、“亲子游戏”等令家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