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同课异构是教学型教研的一种模式,是不同的教师基于同一课题呈现不同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结构的一个过程。教师两次进行《螳螂捕蝉》教学,和自己同课异构,找准目标,在古今对照中玩味表达之妙;巧借导图,在“故事套”中还原主体思维;基于语用,在“时空穿越”中引领学生习得了巧劝智慧。
[关键词]同课异构;教学比较;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10-0057-02
《螳螂捕蝉》是一篇寓言故事。第一次执教时,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储备、生活背景等因素,笔者从八字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导入,按照故事叙述的逻辑顺序进行教学,用问题串起学生对少年这一人物的分析,课堂整体气氛不错。课后反思时,感觉教学重心偏高,学生总是在教师的牵引下完成学习任务,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并未得到挑战。
第二次教学,笔者基于儿童立场和综合素养的提升,进行了反思重建,一改第一次教学中循规蹈矩的教学流程,从目标的定位“读故事、尝古文、会实践”三个方面带领学生在古今对话中穿梭,在教材和学生间游走,在课堂和实践中实现了学生的知识扩充和能力提升。课堂不再是热闹的“走过场”,而是学生思辨的“学习场”,成了焕发生命与活力的“学堂”。
一、 找准目标,古今对照玩味表达之妙
《螳螂捕蝉》这篇寓言故事如果仅停留在读懂故事内容、明白其中道理的层面,对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就缺少了思维含量。笔者第二次教学时确定了三个目标。
1. 读故事:借助导图厘清人物关系,明白“不能只顾眼前利益,不顾身后隐患”的道理。
2. 尝古文:初步感知文言文,滋生探究文言文的兴趣。
3. 会实践:通过感悟大臣与少年的不同劝诫,学会智劝。
为了增强“螳螂捕蝉”这个小故事的趣味性,笔者引入了文言文阅读。
(1)出示:“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
师:你们能读懂吗?有没有读不懂的地方?
生1:“蝉高居悲鸣”的意思我不明白。
生2:“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傍”是什么意思?
生3:“螳螂委身曲附”是什么意思?
师:有问题,我们可以请教老师。瞧,老师来了。
(2)出示:“花园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那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要去捕蝉,却不知道有只黄雀在它的身后。黄雀伸长脖子将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我拿着弹弓正在瞄准它呢。”
师:这位老师有没有解开你的疑问呢?
生1:我明白了“蝉高居悲鸣”就是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
生2:“螳螂委身曲附”的意思是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要去捕蝉。
生3:“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我读懂了其意思是不知道黄雀在他的身后。
师:同一个故事,借助白话文我们很容易就读懂了。其实,文言文在表达上还有妙处呢?你们发现了吗?
生4:我发现有“也”字。
师:这是古代汉语的语气词。小眼睛真亮。
生5:我发现文言文字数少。
设置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借用现代汉语对照、注释,提供文言文阅读的支架,进而引领学生有感情地诵读,玩味语言表达之妙,这是本节课教学设计中的大胆尝试。
二、巧借导图,在“故事套”中还原主体思维
《螳螂捕蝉》一课,大故事里套着小故事,少年用“螳螂捕蝉”的小故事,巧妙劝说吴王取消攻打楚国的念头,两个故事之间的关系密切。因此,第二次教学中笔者设计了“读故事,画导图”的方法,巧妙地链接了两个故事。
师:蝉、螳螂、黄雀,这三者之间是什么关系呢?请同学们借助导图厘清三者的关系。
(生画思维导图)
师:能不能添加一些词语,让他们之间的关系更加清晰?
(生完善思维导图)
生:黄雀、螳螂、蝉之间形成了一条食物链。每一种动物捕食的方式都是不同的,因此用上“捕、啄食”,还有蝉“饮”露等词语,使得句子更加生动、准确、有趣。
师:走出小故事,走进大故事。你知道这里的螳螂、蝉、黄雀又分别指谁吗?他们三者又是什么关系呢?
(生又一次画思维导图)
课堂上的思维可视化为学生的推理能力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还原了学生的主体思维,使语文教学真正水到渠成。
三、基于语用,在“时空穿越”中习得巧劝智慧
复述故事是寓言故事教学中的一项任务。在第一次执教中,许多学生复述故事时机械背诵,缺乏讲故事的味道。第二次执教时,笔者设计了四个环节,巧妙地引领学生在古代和现代中“穿越”,使学生创造性地复述了故事,还习得了劝说他人的智慧。
(1)出示《春秋五霸,群雄纷争》的资料包,巧设情境。
师:众爱卿,今日早朝,我要宣布一道命令,吴国准备出兵攻打楚国。大家有何意见啊?
生1:大王,您不能攻打楚国。您看,齐国兵力强盛,国力雄厚,一旦我国攻打楚国,齐国一定会攻打我国的。
生2:大王,万万不可攻打楚国。我国军事防御还不完善,此刻攻打,百姓要遭殃的啊!
(2)出示合作探究学习任务:从吴王、少年、大臣、旁白中选择一个角色,小组合作分角色复述课文,再现劝说的场景。
(师旁白,一生扮演吴王,裝作疑惑的样子;一生扮演少年向吴王鞠了一躬,礼貌回答;师生适时评价)
在表演过程中,学生无论是扮演吴王、大臣还是少年,他们的语言不再是课文中简短的一句话,借助补充资料,他们的言语内容变得丰满、多元起来。学生把分角色朗读课文时的提示语用到了复述课文中,学以致用。小组合作时人人参与了情境表演,评价也让课堂变得开放、多元,少年和吴王的人格特点自然地流露出来。学生从中体会到了复述故事不仅要尊重文本,还可以创造性地进行表演。
和自己同课异构,无论是对教材内容的把握、教学规律的认知,还是对课堂教学的思考,都将经历一个化茧成蝶,螺旋上升的优化、重组的过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实践—反思—重建—总结”这样的教研模式,多种角度,不同策略,在思维碰撞中变革了教与学的形态,能够锻炼教师“教”的思维,学生“学”的品质。
(责编 刘宇帆)
[关键词]同课异构;教学比较;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10-0057-02
《螳螂捕蝉》是一篇寓言故事。第一次执教时,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储备、生活背景等因素,笔者从八字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导入,按照故事叙述的逻辑顺序进行教学,用问题串起学生对少年这一人物的分析,课堂整体气氛不错。课后反思时,感觉教学重心偏高,学生总是在教师的牵引下完成学习任务,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并未得到挑战。
第二次教学,笔者基于儿童立场和综合素养的提升,进行了反思重建,一改第一次教学中循规蹈矩的教学流程,从目标的定位“读故事、尝古文、会实践”三个方面带领学生在古今对话中穿梭,在教材和学生间游走,在课堂和实践中实现了学生的知识扩充和能力提升。课堂不再是热闹的“走过场”,而是学生思辨的“学习场”,成了焕发生命与活力的“学堂”。
一、 找准目标,古今对照玩味表达之妙
《螳螂捕蝉》这篇寓言故事如果仅停留在读懂故事内容、明白其中道理的层面,对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就缺少了思维含量。笔者第二次教学时确定了三个目标。
1. 读故事:借助导图厘清人物关系,明白“不能只顾眼前利益,不顾身后隐患”的道理。
2. 尝古文:初步感知文言文,滋生探究文言文的兴趣。
3. 会实践:通过感悟大臣与少年的不同劝诫,学会智劝。
为了增强“螳螂捕蝉”这个小故事的趣味性,笔者引入了文言文阅读。
(1)出示:“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
师:你们能读懂吗?有没有读不懂的地方?
生1:“蝉高居悲鸣”的意思我不明白。
生2:“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傍”是什么意思?
生3:“螳螂委身曲附”是什么意思?
师:有问题,我们可以请教老师。瞧,老师来了。
(2)出示:“花园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那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要去捕蝉,却不知道有只黄雀在它的身后。黄雀伸长脖子将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我拿着弹弓正在瞄准它呢。”
师:这位老师有没有解开你的疑问呢?
生1:我明白了“蝉高居悲鸣”就是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
生2:“螳螂委身曲附”的意思是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要去捕蝉。
生3:“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我读懂了其意思是不知道黄雀在他的身后。
师:同一个故事,借助白话文我们很容易就读懂了。其实,文言文在表达上还有妙处呢?你们发现了吗?
生4:我发现有“也”字。
师:这是古代汉语的语气词。小眼睛真亮。
生5:我发现文言文字数少。
设置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借用现代汉语对照、注释,提供文言文阅读的支架,进而引领学生有感情地诵读,玩味语言表达之妙,这是本节课教学设计中的大胆尝试。
二、巧借导图,在“故事套”中还原主体思维
《螳螂捕蝉》一课,大故事里套着小故事,少年用“螳螂捕蝉”的小故事,巧妙劝说吴王取消攻打楚国的念头,两个故事之间的关系密切。因此,第二次教学中笔者设计了“读故事,画导图”的方法,巧妙地链接了两个故事。
师:蝉、螳螂、黄雀,这三者之间是什么关系呢?请同学们借助导图厘清三者的关系。
(生画思维导图)
师:能不能添加一些词语,让他们之间的关系更加清晰?
(生完善思维导图)
生:黄雀、螳螂、蝉之间形成了一条食物链。每一种动物捕食的方式都是不同的,因此用上“捕、啄食”,还有蝉“饮”露等词语,使得句子更加生动、准确、有趣。
师:走出小故事,走进大故事。你知道这里的螳螂、蝉、黄雀又分别指谁吗?他们三者又是什么关系呢?
(生又一次画思维导图)
课堂上的思维可视化为学生的推理能力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还原了学生的主体思维,使语文教学真正水到渠成。
三、基于语用,在“时空穿越”中习得巧劝智慧
复述故事是寓言故事教学中的一项任务。在第一次执教中,许多学生复述故事时机械背诵,缺乏讲故事的味道。第二次执教时,笔者设计了四个环节,巧妙地引领学生在古代和现代中“穿越”,使学生创造性地复述了故事,还习得了劝说他人的智慧。
(1)出示《春秋五霸,群雄纷争》的资料包,巧设情境。
师:众爱卿,今日早朝,我要宣布一道命令,吴国准备出兵攻打楚国。大家有何意见啊?
生1:大王,您不能攻打楚国。您看,齐国兵力强盛,国力雄厚,一旦我国攻打楚国,齐国一定会攻打我国的。
生2:大王,万万不可攻打楚国。我国军事防御还不完善,此刻攻打,百姓要遭殃的啊!
(2)出示合作探究学习任务:从吴王、少年、大臣、旁白中选择一个角色,小组合作分角色复述课文,再现劝说的场景。
(师旁白,一生扮演吴王,裝作疑惑的样子;一生扮演少年向吴王鞠了一躬,礼貌回答;师生适时评价)
在表演过程中,学生无论是扮演吴王、大臣还是少年,他们的语言不再是课文中简短的一句话,借助补充资料,他们的言语内容变得丰满、多元起来。学生把分角色朗读课文时的提示语用到了复述课文中,学以致用。小组合作时人人参与了情境表演,评价也让课堂变得开放、多元,少年和吴王的人格特点自然地流露出来。学生从中体会到了复述故事不仅要尊重文本,还可以创造性地进行表演。
和自己同课异构,无论是对教材内容的把握、教学规律的认知,还是对课堂教学的思考,都将经历一个化茧成蝶,螺旋上升的优化、重组的过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实践—反思—重建—总结”这样的教研模式,多种角度,不同策略,在思维碰撞中变革了教与学的形态,能够锻炼教师“教”的思维,学生“学”的品质。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