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2-0067-02
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不仅在于培养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关键能力,而且强调应具有的必备品格,扭转目前愈演愈烈的“唯分数论”的现象,将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落到实处。立德不是一个终结的评价结果,而是根植于学校教育的品格修养贯穿辐射到人生过程中维护和传承人性美好的能力,反映在人生的显性和隐性的智慧和从容。因此,立德是一个持续的动态过程,明理得有个渐进的提升途径。
叶圣陶先生曾说“能力的长进得靠训练,能力的保持得靠熟悉,其间都有个条理、步骤”。培养关键能力靠训练,培养必备品格,除了耳濡目染、言传身教,训练同样也不可或缺,且行之必有方。让我们在思维的训练中,借思辨之慧眼明理立德。
一、拓展空间,换位思考,分辨事实与观点
在刚刚结束的高二期末试题中有一推理题:
合情推理:指从部分可推知整体的推理。以下四项属于合情推理的是:( )
A.坐井观天 B.一叶障目 C.管中窥豹 D.开门见山
这道颇具语文特征而逻辑推理又很明显的试题是哪一学科呢?——数学,参考答案C!同学们对这种学科融合、思辨性强的试题表现出极大的新奇感,在热烈的探讨中也明晰了一个思维的常识:分辨事实与观点。坐井观天、一叶障目、开门见山都是眼见之“事实”,而管中窥豹与盲人摸象一样,所见只是局部,所谓的“豹”“象”都是归纳推理而来的“观点”。归纳观点是否为真,既要看样本的多少,推理的逻辑,还看是否合“情”。当人们说“心静自然凉”时,你非常清楚气温的事实一定是“热”,而人们的主观愿望则是“不要觉得热”,这是主客观上有差别,但人们主观上却在抹杀差别,这就是造成纷扰世界的迷雾之一,其因可能是情感亲疏(如智子疑邻)、角色沉迷或者墨守成规等。
一女生在周记中写到:“老师就是喜欢成绩好的同学,作业上的评语也多些。同样讲话,老师都不提醒A;我一讲话,老师就又是暗示,又是提醒”。她正在委屈中,如果与她共情安抚,可能只解一时之难,而心结难消。讲道理总有些苍白,于是我留给她一个莫高窟壁画“尸毗王本生”的故事:尸毗王某次见一鸽被饿鹰逐。尸毗王护鸽,鹰责问:“你护鸽之命,而我无食亦丧命,你岂能见死不救!”尸毗王乃割自身之肉换鸽喂鹰。鹰要求肉必与鸽等重。于是尸毗王一割肉置天平,而量不足;增割,仍不足;屡割屡不及一鸽重。尸毗王竟起身自置天平中,天平适平!故事结束了,我留下了一个问题:有何启发?她回复:尸毗王能舍己为人。
我抚着她的肩望着她:是的,尸毗王是很伟大,这是以鸽子得生的角度来看。但我们略过尸毗王、鸽子和老鹰,从天平的角度来看,它平衡的标准是什么——每一份生命的份量都是相等的。尊重生命,尊重生命的每一个个体,也是呵护每一个灵魂,无论是尊卑,伟大还是平凡,重要还是渺小。而你,也很重要!批评学生,老师的确应一视同仁。但同样讲话,为什么老师没提醒A而提醒你?也许是因为谁是老师眼中的鸽子,老师就会先救谁,无论你还是A。至于说王、鸽、鹰三者,谁能先自我救赎,谁就能自度成佛。你呢?她眼睛亮了,笑了。
其实,“师”与“生”无论从哪一方来看,都不是事实全部的真相,这是思维的常态视角,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如何突破这种状态?拓展空间,换位思考,透过主观情绪,跳出散乱纷纭的状态,才能横看成岭侧成峰,尽览远近高低于其中。
但理明而情难明,因为情境变化多端,特别在当下互联网大数据环境下,信息来源千头万绪,观点立场针锋相对,所以,情境设置、方法引导才能在明理中四两拔千斤,达到更高效的立德目标。只有理的境界高了,德的格局才能宏大。
二、延伸时间,相机而动,在变化中明辨趋势
美国行为心理学教授威廉·兰斯福德心理学教授德韦克(Carol Dweck)认为,带有固定型思维模式(Fixed Mindset)的孩子觉得努力和困难让他们感到自己很蠢;而具有成长型思维模式(Growth·Mindset)的孩子则认为努力和困难能创造新的神经元连结,能让大脑越来越聪明,拥有面对挫折的良好适应能力;而且它是可以被教育和培养的。这不仅是学业上创新与挑战能力的理论引导,也是品行提升的方向思路。
如班级常规中迟到、欠作业等老问题,我们要常有新的视角、发展的观点。某同学又迟到了,她顺嘴就是“雨太大了”“我时间观念不强”等原因或借口。我撩开她被雨水淋湿的零乱流海,慢慢引导她:“咱出门时预设的结果一定不是迟到,对吧?但咱们倒着来推另一种结果:要迟到。那有哪些原因呢?出门时间晚;路上塞车;忘记拿东西;生病;助人;给家人做事……你能控制的有哪些?不能控制的怎么办?你可以接受因为迟到而失去的是什么?而不可以接受失去的是什么?你为成功达成目标做好了准备,是否也为不成功的结局备好了预案?這样在时间上延伸、在空间上拓展,打开情境设置的思路,以解决具体问题作为驱动品行养成工作的抓手,推动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在教育实践中的落实。最后,这个女生主动完成了一篇高质量的迟到思想分析的反思,我笑说:这是一篇60分的作文。
在时间延伸的变化中明辨趋势,这也是现代人对未来应有的责任。被誉为“试管婴儿之父”的英国科学家罗伯特·爱德华兹获得了2010年的诺贝尔奖。但世界上第一例试管婴儿1978年就诞生了,为什么30多年后才颁奖给他?其中固然有伦理方面的风险,但更主要的是科学方面的严谨和对未来的责任:那些试管婴儿能否正常发育,这需要时间的验证。直到2006年,第一例试管婴儿路易丝自然受孕,成功诞下男婴卡梅龙,这才给试管婴儿的科技成果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春华秋实,沧海桑田,很多时候我们期待时间带来的精彩;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也延展不了传统品质的保质期,如当年的田忌赛马以三等马应对一等马的策略是智慧,而到如今却成了缺少契约精神的反面教材。所以,新时代更需要我们变换角度去拓展广度、探究深度,在研究树木之前先看一眼森林,更全面地去发现世界的多元、丰富和变幻。 三、多元论证,通达权变,增强辩证批判意识
曾经很长一段时间里,影视文学作品中人物一出场,观众心中就有种很强烈的 “好”与“坏”的预期,而作品也常不留遗憾地满足了人们对是非判断标准的需求。后来学校考试的标准化命题,在非此即彼的选择中更强化了这种对世界简单一元化的认知。但世界的真相,却远非非此即彼、非真即假的判断那么干脆利落,“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昨天的旧船票也登不上今日的客船,明天的克隆技术更将挑战今日的伦理道德,所以我们要在多元论证中增强思维辩证观,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让我们以孟子与弟子万章的一次辩论来理解在明理立德的创新意义。
儒家讲孝道,以遵循父母为先。“诗云: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信从这话的,应该没有人比得上舜。但万章却发现舜却是未禀父母就娶妻!而孟子回答:“告则不得娶。男女居室,人之大伦也。如告,则废人之大伦,以怼父母,是以不告也。”原来,万章的是非系统是:娶妻告父母为孝,非此则不孝。而现实中,舜父瞽叟再娶妻,生弟象之后,常欲杀舜。舜若告父母,必不获许。而若不婚,则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无后将来亦可能对父母生怨,这是更大的不孝!故不能废大伦而不婚,只有选择暂时不告父母,以遵人之大伦。在孟子的大是大非系统中,矛盾是多元的,事态是变化的,既有眼前的父子之孝,还有未来传承的家族之孝,孝与不孝是在不同的时空转换的,权宜之下,更要在多元复杂的情况下决断轻重缓急,通达权变。
这种多元论证的批判意识在自媒体时代更是对当下网络虚浮躁动的键盘侠风气是一清凉剂。如某次班会论题是“周末雾霾天学生在校自习”,6位学习共同体成员分别从事件中的相关角色学生、家长、教师、医生、网友和教育局的角度立体感受,表达了对同一事件在不同时间、不同群体赞同或反对的观点,有的为老师牺牲业余时间为学生辅导点赞,有的为家长望子成龙的殷殷希望而动容,有的为勤奋拼搏的同学喝彩,有的为畸形的人才观而振臂一呼,还有同学为改变当今的生态环境而立志……而一改之前一边倒地反对学校的观点,对网络现象的多元解读更显思维的理性、全面和深入。
其实不同的观点并非洪水猛兽,和而不同本身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特质,是更大的丰富,是“美美與共”“止于至善”。主张“性善论”的孟子和主张“性恶论”的荀子,观点虽相左,践行却殊途同归。孟子说“仁义礼智”的本性并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那是否就不必训导了呢?非也,他说“人无有不善”,就好像水性没有不是顺势而下的,但你搏击它,它可以跃过脸颊;你引导它,可以溯流而上山巅。所以“若夫为不善”,并非是它本性的过错,而是自己“弗思耳矣”,是引导使之觉悟的方法未得当。所以孟子认为“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可见,向善的过程就是不断求得的过程。而荀子则认为人性“其善者伪也”,那又如何修炼“仁义礼智”的圣心呢?荀子把人性分作“性”和“伪”两部分,“性”(本性)是恶的动物本能,“伪”(人为)是善的礼乐教化,“礼义法度者,是生于圣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这样,荀子与孟子异曲同工,同样也强调了“学善”之方向与“修善”之方法。
《论语》有言: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立德制礼,让国民知耻有格。《中庸》有道“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并鼓励学者“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思辨,是民族品格致知提升的智识。格物有德,致知有道,相映生辉,相得益彰。
作者简介:
叶红(1969-),女,汉族,湖南衡阳人,本科,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语文多维思辨读写教学。
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不仅在于培养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关键能力,而且强调应具有的必备品格,扭转目前愈演愈烈的“唯分数论”的现象,将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落到实处。立德不是一个终结的评价结果,而是根植于学校教育的品格修养贯穿辐射到人生过程中维护和传承人性美好的能力,反映在人生的显性和隐性的智慧和从容。因此,立德是一个持续的动态过程,明理得有个渐进的提升途径。
叶圣陶先生曾说“能力的长进得靠训练,能力的保持得靠熟悉,其间都有个条理、步骤”。培养关键能力靠训练,培养必备品格,除了耳濡目染、言传身教,训练同样也不可或缺,且行之必有方。让我们在思维的训练中,借思辨之慧眼明理立德。
一、拓展空间,换位思考,分辨事实与观点
在刚刚结束的高二期末试题中有一推理题:
合情推理:指从部分可推知整体的推理。以下四项属于合情推理的是:( )
A.坐井观天 B.一叶障目 C.管中窥豹 D.开门见山
这道颇具语文特征而逻辑推理又很明显的试题是哪一学科呢?——数学,参考答案C!同学们对这种学科融合、思辨性强的试题表现出极大的新奇感,在热烈的探讨中也明晰了一个思维的常识:分辨事实与观点。坐井观天、一叶障目、开门见山都是眼见之“事实”,而管中窥豹与盲人摸象一样,所见只是局部,所谓的“豹”“象”都是归纳推理而来的“观点”。归纳观点是否为真,既要看样本的多少,推理的逻辑,还看是否合“情”。当人们说“心静自然凉”时,你非常清楚气温的事实一定是“热”,而人们的主观愿望则是“不要觉得热”,这是主客观上有差别,但人们主观上却在抹杀差别,这就是造成纷扰世界的迷雾之一,其因可能是情感亲疏(如智子疑邻)、角色沉迷或者墨守成规等。
一女生在周记中写到:“老师就是喜欢成绩好的同学,作业上的评语也多些。同样讲话,老师都不提醒A;我一讲话,老师就又是暗示,又是提醒”。她正在委屈中,如果与她共情安抚,可能只解一时之难,而心结难消。讲道理总有些苍白,于是我留给她一个莫高窟壁画“尸毗王本生”的故事:尸毗王某次见一鸽被饿鹰逐。尸毗王护鸽,鹰责问:“你护鸽之命,而我无食亦丧命,你岂能见死不救!”尸毗王乃割自身之肉换鸽喂鹰。鹰要求肉必与鸽等重。于是尸毗王一割肉置天平,而量不足;增割,仍不足;屡割屡不及一鸽重。尸毗王竟起身自置天平中,天平适平!故事结束了,我留下了一个问题:有何启发?她回复:尸毗王能舍己为人。
我抚着她的肩望着她:是的,尸毗王是很伟大,这是以鸽子得生的角度来看。但我们略过尸毗王、鸽子和老鹰,从天平的角度来看,它平衡的标准是什么——每一份生命的份量都是相等的。尊重生命,尊重生命的每一个个体,也是呵护每一个灵魂,无论是尊卑,伟大还是平凡,重要还是渺小。而你,也很重要!批评学生,老师的确应一视同仁。但同样讲话,为什么老师没提醒A而提醒你?也许是因为谁是老师眼中的鸽子,老师就会先救谁,无论你还是A。至于说王、鸽、鹰三者,谁能先自我救赎,谁就能自度成佛。你呢?她眼睛亮了,笑了。
其实,“师”与“生”无论从哪一方来看,都不是事实全部的真相,这是思维的常态视角,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如何突破这种状态?拓展空间,换位思考,透过主观情绪,跳出散乱纷纭的状态,才能横看成岭侧成峰,尽览远近高低于其中。
但理明而情难明,因为情境变化多端,特别在当下互联网大数据环境下,信息来源千头万绪,观点立场针锋相对,所以,情境设置、方法引导才能在明理中四两拔千斤,达到更高效的立德目标。只有理的境界高了,德的格局才能宏大。
二、延伸时间,相机而动,在变化中明辨趋势
美国行为心理学教授威廉·兰斯福德心理学教授德韦克(Carol Dweck)认为,带有固定型思维模式(Fixed Mindset)的孩子觉得努力和困难让他们感到自己很蠢;而具有成长型思维模式(Growth·Mindset)的孩子则认为努力和困难能创造新的神经元连结,能让大脑越来越聪明,拥有面对挫折的良好适应能力;而且它是可以被教育和培养的。这不仅是学业上创新与挑战能力的理论引导,也是品行提升的方向思路。
如班级常规中迟到、欠作业等老问题,我们要常有新的视角、发展的观点。某同学又迟到了,她顺嘴就是“雨太大了”“我时间观念不强”等原因或借口。我撩开她被雨水淋湿的零乱流海,慢慢引导她:“咱出门时预设的结果一定不是迟到,对吧?但咱们倒着来推另一种结果:要迟到。那有哪些原因呢?出门时间晚;路上塞车;忘记拿东西;生病;助人;给家人做事……你能控制的有哪些?不能控制的怎么办?你可以接受因为迟到而失去的是什么?而不可以接受失去的是什么?你为成功达成目标做好了准备,是否也为不成功的结局备好了预案?這样在时间上延伸、在空间上拓展,打开情境设置的思路,以解决具体问题作为驱动品行养成工作的抓手,推动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在教育实践中的落实。最后,这个女生主动完成了一篇高质量的迟到思想分析的反思,我笑说:这是一篇60分的作文。
在时间延伸的变化中明辨趋势,这也是现代人对未来应有的责任。被誉为“试管婴儿之父”的英国科学家罗伯特·爱德华兹获得了2010年的诺贝尔奖。但世界上第一例试管婴儿1978年就诞生了,为什么30多年后才颁奖给他?其中固然有伦理方面的风险,但更主要的是科学方面的严谨和对未来的责任:那些试管婴儿能否正常发育,这需要时间的验证。直到2006年,第一例试管婴儿路易丝自然受孕,成功诞下男婴卡梅龙,这才给试管婴儿的科技成果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春华秋实,沧海桑田,很多时候我们期待时间带来的精彩;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也延展不了传统品质的保质期,如当年的田忌赛马以三等马应对一等马的策略是智慧,而到如今却成了缺少契约精神的反面教材。所以,新时代更需要我们变换角度去拓展广度、探究深度,在研究树木之前先看一眼森林,更全面地去发现世界的多元、丰富和变幻。 三、多元论证,通达权变,增强辩证批判意识
曾经很长一段时间里,影视文学作品中人物一出场,观众心中就有种很强烈的 “好”与“坏”的预期,而作品也常不留遗憾地满足了人们对是非判断标准的需求。后来学校考试的标准化命题,在非此即彼的选择中更强化了这种对世界简单一元化的认知。但世界的真相,却远非非此即彼、非真即假的判断那么干脆利落,“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昨天的旧船票也登不上今日的客船,明天的克隆技术更将挑战今日的伦理道德,所以我们要在多元论证中增强思维辩证观,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让我们以孟子与弟子万章的一次辩论来理解在明理立德的创新意义。
儒家讲孝道,以遵循父母为先。“诗云: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信从这话的,应该没有人比得上舜。但万章却发现舜却是未禀父母就娶妻!而孟子回答:“告则不得娶。男女居室,人之大伦也。如告,则废人之大伦,以怼父母,是以不告也。”原来,万章的是非系统是:娶妻告父母为孝,非此则不孝。而现实中,舜父瞽叟再娶妻,生弟象之后,常欲杀舜。舜若告父母,必不获许。而若不婚,则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无后将来亦可能对父母生怨,这是更大的不孝!故不能废大伦而不婚,只有选择暂时不告父母,以遵人之大伦。在孟子的大是大非系统中,矛盾是多元的,事态是变化的,既有眼前的父子之孝,还有未来传承的家族之孝,孝与不孝是在不同的时空转换的,权宜之下,更要在多元复杂的情况下决断轻重缓急,通达权变。
这种多元论证的批判意识在自媒体时代更是对当下网络虚浮躁动的键盘侠风气是一清凉剂。如某次班会论题是“周末雾霾天学生在校自习”,6位学习共同体成员分别从事件中的相关角色学生、家长、教师、医生、网友和教育局的角度立体感受,表达了对同一事件在不同时间、不同群体赞同或反对的观点,有的为老师牺牲业余时间为学生辅导点赞,有的为家长望子成龙的殷殷希望而动容,有的为勤奋拼搏的同学喝彩,有的为畸形的人才观而振臂一呼,还有同学为改变当今的生态环境而立志……而一改之前一边倒地反对学校的观点,对网络现象的多元解读更显思维的理性、全面和深入。
其实不同的观点并非洪水猛兽,和而不同本身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特质,是更大的丰富,是“美美與共”“止于至善”。主张“性善论”的孟子和主张“性恶论”的荀子,观点虽相左,践行却殊途同归。孟子说“仁义礼智”的本性并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那是否就不必训导了呢?非也,他说“人无有不善”,就好像水性没有不是顺势而下的,但你搏击它,它可以跃过脸颊;你引导它,可以溯流而上山巅。所以“若夫为不善”,并非是它本性的过错,而是自己“弗思耳矣”,是引导使之觉悟的方法未得当。所以孟子认为“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可见,向善的过程就是不断求得的过程。而荀子则认为人性“其善者伪也”,那又如何修炼“仁义礼智”的圣心呢?荀子把人性分作“性”和“伪”两部分,“性”(本性)是恶的动物本能,“伪”(人为)是善的礼乐教化,“礼义法度者,是生于圣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这样,荀子与孟子异曲同工,同样也强调了“学善”之方向与“修善”之方法。
《论语》有言: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立德制礼,让国民知耻有格。《中庸》有道“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并鼓励学者“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思辨,是民族品格致知提升的智识。格物有德,致知有道,相映生辉,相得益彰。
作者简介:
叶红(1969-),女,汉族,湖南衡阳人,本科,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语文多维思辨读写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