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应只是让学生“读”文本表面的文字,肤浅的理解文字的意思,而应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通过文字表面的意思,解读文本,在解读文本的基础上,悟出蕴涵在文字表面之下的深刻内涵,发现文本之美,进而让学生读出文本中的“本我”,感受到阅读的快乐。
一、整体阅读,发现文本语言之美
所谓整体感知,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舍得花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独立阅读文本,因为只有静静的阅读才会有思考的空间和氛围。在看似寂静的教室内,学生默默地阅读文本,在文本上勾画圈点,发现生动的有表现力的词语、句子和相关段落,在阅读中发现文本的语言之美。
笔者在教学贾平凹散文的代表作《月迹》时候,差不多花了20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整体阅读,并要求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勾画出生动的、有表现力的词语,给人深刻思考和启迪的句子,结构和内容上引导着全文主题和情感走向的的段落等等。如果在阅读中学生自己有了感悟,可在旁边做出批注。就这样,等到学生读完交流的时候,不少学生发现的这语言之美都出乎老师的意料。例如,有的学生发现文中用了二十多处儿化音,这样让文章语言充满童真童趣,既有口语化的特点又有陕西方言特色,读起来亲切自然。还有学生把这篇课文和朱自清的《春》联系起来,发现了运用叠词之美,作者运用大量叠词,读起来朗朗上口,让文章具有音乐般的旋律般之美,很好地表现出月亮、月光的特点。学生品味后发现,能给老师带来一顿感受月迹语言之美的饕餮大宴,真的回味无穷。
二、反复阅读,发现文本构思之美
好文章是读出来的。笔者一直认为一节好的语文课的关键就是成功地进行了“读”,“好文章是读出来的”其精髓就是反复朗读。
还是以《月迹》为例,文章的整个构思是从孩子的童心慧眼去发现月迹,感受月迹,以孩子盼月、寻月、问月和关于月的联想、想象为线索来建构全文的。在起起落落的过程中,写出孩子们由懵懂到领悟的寻找月迹的心理变化的历程。作者一开始起笔淡定:“我们这些孩子,什么都觉得新鲜……”,接着作者没有过多渲染,就把孩子们的情绪调动起来,拉到所要表达主题和情感的那个中秋节的夜晚,孩子们早早就坐在院子里盼月亮。月亮进来了,他们特别惊喜,都屏气不敢出声,“生怕那是个尘影儿变的,会一口气吹跑了”。孩子们由傻傻的、痴情的期待,到凝望而专注的神情,突出孩子们由欣赏月色到沉浸于美妙的月色之中的那种纯真与童趣。
贾平凹是情感调节的高手,适时地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拐弯,即当那月迹悄悄离开那镜子,“亏了,缺了”,末了“全没了踪迹,只留下一个空镜”,也留下了“一个失望”。把孩子们本来高昂的情绪恰到好处地适当调低,作者将孩子们这种心理情绪交替的变化蕴藏在对月迹的描写之中,用月迹的渐变过程来写孩子们的心理感受变化过程,这种心理变化过程则完全是缘于他们对月迹的专注与痴情。而文中的奶奶无疑是一个让孩子们醍醐灌顶的长者,孩子们失望时,奶奶及时出来倒酒、喝酒,在她的热心巧妙的引导下,几个天真纯洁、富于幻想的孩子的心灵不断被她的引导提升,飞越到一个新的境界,孩子们最终发现月亮是属于他们每个人的。院内、院外、河船,河的上湾、下湾,以及同伴眼睛里,孩子们全都发现了月亮,水中映月,水月一色,处处有月,整个景色蔚然壮观,孩子们寻月的天地更为广阔。于是孩子豁然开朗:“月亮竟是这么多的: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这里表现出孩子们都在追求美的事物,都希望自己拥有一份美丽纯洁,孩子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之情跃然纸上。为了得到月亮而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皎洁的月光叠映在孩童的眼瞳之中,如此美好的意境该是多么令人心驰神往。此时人和月交融,行文至此,达到高潮,而作者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再一次升华主题。孩子们的好奇心和追求美的愿望都得到满足,“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孩子们“眼中的月亮”化成了“心中的月亮”,再到成了“我就是月亮”的升华过程,月亮就是因孩子们而生,随孩子们的愿望而存在了。此时此刻,作者才让孩子们甜甜地睡去。孩子们沐浴在朗朗的清辉下,既欣赏到空灵美丽的胶洁月色,又表达了纯洁真挚的愿望——人人都应该享有美好的事物。孩子们在寻月、议月的过程中,心灵不断得到净化,感情不断得到升华。作者就是通过多次运用这样的起起落落,层层递进,细腻地刻画出孩子们心路变化的历程,将孩子们的情绪推向高潮,写出了孩子们对月、对美的渴望与追求,从而将散文的思想升华到一个新的境界。
三、定点阅读,发现文本生成之美
在整体阅读后,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对表现文章主题和情感的关键性词、句、段进行定点阅读,让学生在定点阅读中对文本中的认识、思维、信息、审美情感有新的体验和观点。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互相之间对彼此的观点和体验进行补充、完善、提升,进而引发新的思考和感悟,最终发现基于文本之上的独立观点和体验的生成之美,使得对文本的阅读不断深入。还是以《月迹》为例,文章最后一段与首段呼应,开头说“不觉满足”,结尾说“觉得满足”,作者此时想对读者说的是,孩子们找到了月亮就找到了美好;找到了美好,他们就满足了,甜甜地睡去了。
高明的语文教师和学生一起学到这里时,是不会止步于此的。因为从古至今,似乎只要提到写月的,几乎都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式的对月怀乡,或者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式的对月怀人,亦或是“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的边关愁思,还有就是“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感叹,而在贾平凹的《月迹》中,浑然不见如此的沉重、隐晦、窒息和感慨,有的只是一种令人纯洁愉悦的童心童趣,以及这种童心童趣所表现出的人性的真实和美丽。文章从孩子的心性去寻找月迹,感受月迹,畅想月迹,因此老师到此处不妨引导学生根据文本,将之重新构建生成,让学生重新认识“月”和“月”这个意象背后所蕴涵的新的含义。如此,学生的思路一定会更加开阔明朗,对“月”的理解也会更加全面深入。这样的定点阅读多次进行后,学生视野大为开阔,在不知不觉中语文素质和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
总之,课堂教学就是这样一个回环往复、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学生全面透切地阅读文本。唯其如此,才有可能对文本有新的发现,感受课堂之美、发现文本之美,领悟到人文情感的深刻之美,进而爱上语文课、爱上语文、爱上阅读,让阅读成为学生学习中一件最快乐、最美好的事情。
一、整体阅读,发现文本语言之美
所谓整体感知,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舍得花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独立阅读文本,因为只有静静的阅读才会有思考的空间和氛围。在看似寂静的教室内,学生默默地阅读文本,在文本上勾画圈点,发现生动的有表现力的词语、句子和相关段落,在阅读中发现文本的语言之美。
笔者在教学贾平凹散文的代表作《月迹》时候,差不多花了20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整体阅读,并要求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勾画出生动的、有表现力的词语,给人深刻思考和启迪的句子,结构和内容上引导着全文主题和情感走向的的段落等等。如果在阅读中学生自己有了感悟,可在旁边做出批注。就这样,等到学生读完交流的时候,不少学生发现的这语言之美都出乎老师的意料。例如,有的学生发现文中用了二十多处儿化音,这样让文章语言充满童真童趣,既有口语化的特点又有陕西方言特色,读起来亲切自然。还有学生把这篇课文和朱自清的《春》联系起来,发现了运用叠词之美,作者运用大量叠词,读起来朗朗上口,让文章具有音乐般的旋律般之美,很好地表现出月亮、月光的特点。学生品味后发现,能给老师带来一顿感受月迹语言之美的饕餮大宴,真的回味无穷。
二、反复阅读,发现文本构思之美
好文章是读出来的。笔者一直认为一节好的语文课的关键就是成功地进行了“读”,“好文章是读出来的”其精髓就是反复朗读。
还是以《月迹》为例,文章的整个构思是从孩子的童心慧眼去发现月迹,感受月迹,以孩子盼月、寻月、问月和关于月的联想、想象为线索来建构全文的。在起起落落的过程中,写出孩子们由懵懂到领悟的寻找月迹的心理变化的历程。作者一开始起笔淡定:“我们这些孩子,什么都觉得新鲜……”,接着作者没有过多渲染,就把孩子们的情绪调动起来,拉到所要表达主题和情感的那个中秋节的夜晚,孩子们早早就坐在院子里盼月亮。月亮进来了,他们特别惊喜,都屏气不敢出声,“生怕那是个尘影儿变的,会一口气吹跑了”。孩子们由傻傻的、痴情的期待,到凝望而专注的神情,突出孩子们由欣赏月色到沉浸于美妙的月色之中的那种纯真与童趣。
贾平凹是情感调节的高手,适时地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拐弯,即当那月迹悄悄离开那镜子,“亏了,缺了”,末了“全没了踪迹,只留下一个空镜”,也留下了“一个失望”。把孩子们本来高昂的情绪恰到好处地适当调低,作者将孩子们这种心理情绪交替的变化蕴藏在对月迹的描写之中,用月迹的渐变过程来写孩子们的心理感受变化过程,这种心理变化过程则完全是缘于他们对月迹的专注与痴情。而文中的奶奶无疑是一个让孩子们醍醐灌顶的长者,孩子们失望时,奶奶及时出来倒酒、喝酒,在她的热心巧妙的引导下,几个天真纯洁、富于幻想的孩子的心灵不断被她的引导提升,飞越到一个新的境界,孩子们最终发现月亮是属于他们每个人的。院内、院外、河船,河的上湾、下湾,以及同伴眼睛里,孩子们全都发现了月亮,水中映月,水月一色,处处有月,整个景色蔚然壮观,孩子们寻月的天地更为广阔。于是孩子豁然开朗:“月亮竟是这么多的: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这里表现出孩子们都在追求美的事物,都希望自己拥有一份美丽纯洁,孩子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之情跃然纸上。为了得到月亮而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皎洁的月光叠映在孩童的眼瞳之中,如此美好的意境该是多么令人心驰神往。此时人和月交融,行文至此,达到高潮,而作者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再一次升华主题。孩子们的好奇心和追求美的愿望都得到满足,“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孩子们“眼中的月亮”化成了“心中的月亮”,再到成了“我就是月亮”的升华过程,月亮就是因孩子们而生,随孩子们的愿望而存在了。此时此刻,作者才让孩子们甜甜地睡去。孩子们沐浴在朗朗的清辉下,既欣赏到空灵美丽的胶洁月色,又表达了纯洁真挚的愿望——人人都应该享有美好的事物。孩子们在寻月、议月的过程中,心灵不断得到净化,感情不断得到升华。作者就是通过多次运用这样的起起落落,层层递进,细腻地刻画出孩子们心路变化的历程,将孩子们的情绪推向高潮,写出了孩子们对月、对美的渴望与追求,从而将散文的思想升华到一个新的境界。
三、定点阅读,发现文本生成之美
在整体阅读后,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对表现文章主题和情感的关键性词、句、段进行定点阅读,让学生在定点阅读中对文本中的认识、思维、信息、审美情感有新的体验和观点。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互相之间对彼此的观点和体验进行补充、完善、提升,进而引发新的思考和感悟,最终发现基于文本之上的独立观点和体验的生成之美,使得对文本的阅读不断深入。还是以《月迹》为例,文章最后一段与首段呼应,开头说“不觉满足”,结尾说“觉得满足”,作者此时想对读者说的是,孩子们找到了月亮就找到了美好;找到了美好,他们就满足了,甜甜地睡去了。
高明的语文教师和学生一起学到这里时,是不会止步于此的。因为从古至今,似乎只要提到写月的,几乎都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式的对月怀乡,或者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式的对月怀人,亦或是“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的边关愁思,还有就是“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感叹,而在贾平凹的《月迹》中,浑然不见如此的沉重、隐晦、窒息和感慨,有的只是一种令人纯洁愉悦的童心童趣,以及这种童心童趣所表现出的人性的真实和美丽。文章从孩子的心性去寻找月迹,感受月迹,畅想月迹,因此老师到此处不妨引导学生根据文本,将之重新构建生成,让学生重新认识“月”和“月”这个意象背后所蕴涵的新的含义。如此,学生的思路一定会更加开阔明朗,对“月”的理解也会更加全面深入。这样的定点阅读多次进行后,学生视野大为开阔,在不知不觉中语文素质和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
总之,课堂教学就是这样一个回环往复、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学生全面透切地阅读文本。唯其如此,才有可能对文本有新的发现,感受课堂之美、发现文本之美,领悟到人文情感的深刻之美,进而爱上语文课、爱上语文、爱上阅读,让阅读成为学生学习中一件最快乐、最美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