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古诗词 感悟妙趣乐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uwen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日趋完善,初中语文教学改革也如火如荼。笔者站在三尺讲台上,深感自己的责任重大,为提高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效率作了大胆的革新,现借此平台予以阐述,以供广大同人斧正。
  一、巧妙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语文新课导入是否成功,直接决定着整堂课的教学质量,因为良好的导入能诱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学习兴趣倍增。因此,我们必须注重新课导入技巧,具体可以把握三个环节。
  1 音乐导入,妙趣横生
  初中生有着微妙的音乐心理,而音乐也对学生起着神奇的作用。在初中语文导入新课时,用音乐导入法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笔者在执教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导入时,就先通过多媒体播放了一首王菲演唱的《但愿人长久》,许多学生喜笑颜开,竟然拍着小手跟着唱了起来,从而很自然地进入新课学习之中。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学生的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
  2 成语导入,引人入胜
  假如运用一个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成语导入新课,就能起到抛砖引玉之功效。例如,笔者在执教《陈涉世家》时,先在黑板上写了“揭竿而起”四个大字,并提问:谁晓得这个成语讲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话音刚落,大家迅速翻阅汉语成语词典,片刻,就有一位学生举手回答:秦朝的陈胜和吴广在大泽乡砍了树干当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号召戍边的士卒进行反抗暴秦的农民大起义。如此的导入,虽然简单,但言简意赅,效果显著。
  3 点评导入,别具一格
  当接触到一篇新的古诗词时,首先映入师生眼帘的是作者的姓名。因此,我们在介绍作者生平的基础上,可以借名人对作者的评价进行有效的导入。例如,我们在引导学生学习王维的《山居秋暝》一课时,可以借助苏东坡对王维的经典评价来导入:苏轼曾经在仔细阅读、分析王维的诗和画作之后,评论该诗说:“味摩诘之诗,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学生针对苏东坡的精彩评价,饶有兴趣地继续讨论,找出体现“诗中有画”特点的诗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毋庸置疑,借助名人的评价导入,能使学生在初学时就抓住了作品最显著的特点。
  二、注重诵读,培养学生感悟能力
  美国著名文学评论家考利斯指出:鉴赏文学作品恰似开着许多窗户的一幢楼房,课堂三维教学目标不是让学生被动地顺着教师的那一扇窗户观望文学作品,而是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打开自己心中的窗户。“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诵读是帮助学生打开知识之窗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阅读感受力的重要环节。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诵读时必须把握如下环节。
  1 读通诗句
  学生读通诗词是完成诵读的前提条件,因为只有扫清诗词中的文字障碍,正确辨析多音字,才能准确流畅地进行诵读,为进一步理解作品夯实基础。例如,笔者在执教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时,先让学生自己轻声朗读,找出自己感到不确定的字音,许多学生找到两个多音字:骑(jì)、发(fā)。接着,师生进行互动,分析词性,明确读音,使学生加深印象。最后,让学生准确流畅地齐读,从而初步感知文本的意象美。
  2 读懂内容
  读懂内容,就是在疏通理解词意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探究诗词内涵铺好路。学生在朗读时一定要结合文本中注释初步理解课文,把带有疑虑的字、词、句画上记号,并拿出来供大家讨论解决。例如,在学习《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课时,不少学生提出“聊”是“勉强、姑且”的意思,说明“狂”虽是聊发,但缘自真实感受,突显了作者的豪迈之气。也有学生提出苏轼正值盛年(40岁)之际不算老,但作者自称“老夫”,其实与“少年”两字形成鲜明的对比,形象地流露出他内心郁积的情绪。学生在理解词意的基础上,才能带着相应的语气进行诵读,教学效果更显著。
  3 读透诗意
  “文眼”是指最能概括大意、揭示主旨的关键性字词,它往往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古诗词与现代文一样都有“文眼”,因此,学生只有抓住“文眼”进行仔细斟酌,才能品味古诗词的深刻内涵。例如,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最能体现豪情的是一个“狂”字,怎样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作者的狂放状态和意气风发的豪情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我们必须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找出突显豪情壮志的语句,不断感受到气势恢宏的场面、声势浩大的阵容和作者气宇轩昂的雄姿,逐步感悟到作者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
  三、用多媒体,培养学生人文精神
  古诗词意蕴深邃,初中生全面掌握其深刻含义是有一定难度的。在古诗词教学中,合理渗透多媒体技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全方位感知古人的思想情感,有利于获得更深启迪。例如,针对南唐后主李煜,我们通过网络渠道初步了解其人。李煜不仅是“五代”最有成就的词人,而且是整个词史上的杰出代表。作为南唐的国君,他在前半生的统治生涯中生活极其奢侈豪华,因而创作的题材比较狭窄,大部分反映宫廷生活、男女恋情和离愁别恨等内容。亡国后,悲凉孤寂的逆境使他的词作向思乡之情和亡国之恨转化,具有很高的造诣。李煜的绝命词《虞美人》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篇,作品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无限思绪。为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笔者就用多媒体播放邓丽君演唱的《几多愁》(由《虞美人》改编),学生在悦耳的音乐声中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对作者描述的形象有一种真实的体验,并驾驭想象来领略自然流畅、和谐完美的意境,凸显了人世间喜怒哀乐的人文情怀。
  四、品味修辞,领悟作者写作技巧
  诗词与一般的散文体文章相比,尤其讲究修辞手法,如果学生对古诗词的修辞手法只是一知半解,那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鉴赏效果。古诗词的作者往往采用比喻、夸张和拟人等修辞手法把自己的情感形象外化出来。学生在鉴赏作品时,如果能仔细分析修辞的具体运用,就更能领悟作者丰富的意蕴。例如,杜甫《春望》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就是运用对比手法描绘山何依旧、世事全非的凄凉景象。春天本应鸟语花香,杨柳依依,花红柳绿,令人赏心悦目,但诗中描写的是草木丛生、凄风苦雨的境地。如此的对比运用,更强烈地流露出诗人忧国爱国的情怀。学生只有把握住诗词中的修辞手法,才能真正领悟作者的写作技巧,才能体会作品表露的真情实感。
  春风杨柳,绿水涟漪;世间百态,是非曲直;阴晴圆缺,悲欢离合。初中生如果能认真学习、鉴赏古诗词,就能领略璀璨的中华文化,就能陶冶爱国情操。我们必须注重培养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为构建气势磅礴的中华文学大厦而不懈努力。
其他文献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课堂上他们发言的积极性越来越低。课堂上经常会出现“万马齐喑”的现象,一个问题下去,石沉大海,让讲课老师不无尴尬。学生沉默已成为当前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沉默的定义及分类  人们交流时可利用的方法和手段不仅有言语行为,还有内容极为丰富的非言语行为。在会话过程中的各个阶段,除了目光、表情、动作和声音特征以外,还有一条主要非言语交流渠道不可忽视,这便是沉默。沉默有时与讲话相对,
期刊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提倡学生自主学习。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怎样加强学生自主学习,不断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呢?以下是笔者对这一问题的一些看法。  一、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  1创造自由和谐的课堂气氛  教师要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将“微笑”、“信任”、“赏识”、“竞争”带进课堂,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实践,相信学生的发展潜力,瞄准“最近发展区”,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自主发展。凡学
期刊
课后作业是教学环节的延伸,是复习巩固课堂知识的重要手段,是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信息通道。作业的反馈,不但能够反映学生对这节课知识的接收情况,而且还能够反映出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对于作业的设计形式,笔者进行了一些尝试。学完七年级上册“多彩四季”后,笔者选择“走进冬季”为主题,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了以下语文作业。  爱好文学的同学:收集有关冬天的古今诗词、名家名篇、谚语、成语,或
期刊
课堂导入作为教学的一个首要环节,是一堂课的开端。好的导入能够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激活相关知识的链接,从而吸引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情趣,为下一步教学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  近几年来,语文课导入的方法也是层出不穷。这些导入的方法好不好,只有自己尝试了才知道,就像鞋子好不好穿,只有自己脚试了才知道一样。为什么这么说,这种说法是本人一次上八年级下册《再塑生命》时偶创导入后得出的。  记得讲这
期刊
一、主体参与式教学模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是主动的施教者,学生是受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从目前的初中语文教学实际来看,多数教师依旧采取这一传统的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虽以讲解知识为主要目标,能有效地提升课堂容量,但它常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不能发挥其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提高,与国家提出的素质教育方针相悖。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模
期刊
当前,中学语文教师对语文教材资源的利用十分有限,大多仅将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拿出来教给学生,对于教材其他资源视而不见。对此,笔者认为应该对文本的多元价值进行分析和研究,进行开发和利用,以提升中学语文文本教学的效率,使老师努力做一个智慧的教者。  一、教材文本价值的“俯拾即是”  中学语文教材内容涉及到各类题材、各类体裁,所含内容十分丰富。即便是同一篇文章,我们也可从不同角度来解读,因此,教材文本本身的
期刊
常听人感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实则不然,初中语文课本就是我们中学生习作的不竭粮仓。笔者在指导学生进行诗意写作时,以朱自清的散文《春》为赏析范本,带学生一路领略满园春色,让学生的习作充满诗意。  一、用心捕捉《春》中的动态美  美文好比天籁,细细品味其用心雕琢的词语,总给人以绕梁三日、余韵袅袅的回味。《春》中传神的动态美描绘了物象的形象,突出了物象的本质特点,从而更好地传达出作者对春强烈的喜爱赞美情
期刊
叙事文本是初中阅读教学中的常见教学题材,常见的表现形式有小说、叙事散文、寓言故事。叙事话语、叙事声音是叙事文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文本的外在形式。解读文本即是通过文本的外在形式探究内在意象的过程。内在意象即为隐藏于文本外在形式之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它包括文本作者及文本本身所具有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两个方面的内容。遵循叙事文本的构成规律,从文本的外在形式角度切入是解读文本内在意象的一条捷径。  
期刊
新课程提出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去设计课程目标。三维教学目标的提出反映了我国基础教育价值取向的重大转型:从知识传授到对人的重视,从技能、技巧的掌握到对人的精神、心理的关怀。因此,教师应该考虑如何将实现三维教学目标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有机地结合起来。下面笔者就以讲授课文《父与子》为例,对此问题作一肤浅的探究。  一、从知识与技能方面谈起  笔者将本课的知识
期刊
所谓诗者,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表明其意:“根情、苗言、华声、实义”,即诗以情为根茎,以义为果实,发乎于情,止于意。这与“诗言志”的古训不谋而合。但情为根茎,何为发情的种子?这又引申出“境”和“象”,“境生于象而又高于象”,“象”是引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境”是安置情意所构造的空间环境。所以在吟哦一首诗或词时,眼前浮现“境”和“象”,而细咂味,总能从表现出的“象”中寻访到意和志。因此教师在语文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