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没有准备的导入引发的思考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xuan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导入作为教学的一个首要环节,是一堂课的开端。好的导入能够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激活相关知识的链接,从而吸引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情趣,为下一步教学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
  近几年来,语文课导入的方法也是层出不穷。这些导入的方法好不好,只有自己尝试了才知道,就像鞋子好不好穿,只有自己脚试了才知道一样。为什么这么说,这种说法是本人一次上八年级下册《再塑生命》时偶创导入后得出的。
  记得讲这篇课文的时间是周四上午第三节课和第四节课,第三节在初二(4)班,第四节是在初二(3)班。“叮叮铃铃,叮叮铃铃”,一阵铃声响后,笔者走进二(4)班课堂,进行师生互问后,就开始上课了。笔者是这样导入的: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海伦凯勒这个人吗?
  生:知道,是一个聋哑人。
  师:是的,海伦凯勒,一个在无光、无声的黑暗世界里摸索的弱女子,以惊人的毅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创造了奇迹。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海伦凯勒的文章《再塑生命》。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5课。
  学生纷纷把书翻到第5课,有的同学还没有打开书。
  师:检查课前预习。哪个同学介绍一下作者?
  生:海伦凯勒是……
  师:还有同学了解海伦凯勒吗?
  沉默,等一会儿,还是沉默,笔者有点生气。
  师:你们是怎么预习的?一个残疾人取得了如此惊人的成绩,难道大家不想了解其中的奥密吗?不想跟别人学一学吗?
  不问则已,一问更加僵化了课堂气氛。讲得有气无力,勉强完成了课堂任务。下课铃声终于响了。
  下一节课是在初二(3)班,上午最后一节课,课前有一个眼保健操活动。由于上午已经上了三节课,当时笔者发现学生在做眼保健操时就有点困了,等大家做完后,笔者发现他们一个个睡眼惺忪,精神不振。上节课笔者也精神不振,怎么办?按平常规矩笔者也就对付上课了,也不管学生的状态如何了。不知怎的,今天看到这种情况,笔者突然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与上节课不一样的导入。没想到这个突发奇想立马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获得了与上节课截然不同的轻松与精彩。
  师:上课。
  生:起立,老师好。(声音软绵绵的)
  师:上课之前我想请五位同学来做一个游戏。考考大家的胆量。
  生:游戏?胆量?(很多同学来劲了,以为不要上课了。)
  师:这个游戏很简单,不过需要全班同学的配合。大家愿意吗?
  生:愿意。(大家齐声高呼,劲头更足了。)
  师:就是请五位同学闭眼从自己的座位上走到讲台上,面对黑板静静的站三分钟,这期间不准睁开眼睛,不准说话,全班其他同学不准发出一点响声。看看哪些同学胆大?不怕困难。
  生:我……我……我……
  由于游戏难度系数小,大家踊跃报名。后来就选了三位男同学和两位女同学来完成游戏。由于是闭眼离开座位,有些同学从来没有尝试过,即使是在自己熟悉的教室,也不免磕磕碰碰,引得大家忍不住想笑。三分钟过去了,笔者请五位同学慢慢转过身来,睁开眼睛,请他们说说这三分钟的感受。
  生1:感觉好黑,周围好静,不舒服。
  生2:我感到头晕晕,站不住,快要倒了。
  生3:我也头晕,就想睡觉。(该生一说,全班大笑。)
  生4:我好像到了一个黑洞里,整个人都飘了起来,没有重心,不知要飘到哪里去,很恐怖。
  生5:我好像到了一个沙漠里,身边什么也没有,太空旷了,安静的可怕。。
  师:好,请大家回到座位,谢谢。
  师:刚才这五位同学稍稍体验了没有光明、没有声音的生活感受,大家也听到了,他们的感受基本上都是不好受的。如果一个人真的一辈子就生活在无声无光的世界里,大家能想想一下吗?
  生:不可思议,不可想象,生不如死……
  师:真的吗?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5课,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的主人公就是这样的一位看不见、听不见而且还不会说话的人,我们看看她的感受是怎样的……
  通过这个“不一样的导入”,接下来同学们快速地走进了课文。如果按照笔者之前的备课,首先提问,接着预习检查,然后生字词排疑,然后整体感知,大家的积极性绝没有这么高。
  课后笔者对自己的这两堂课进行了深刻反思。同样一节课,同样一篇课文,同样的内容,同样一个老师教,几乎是在相同的时间里,取得的效果大不一样。为何?追根究底就是两节课的导入模式不同,一个死板,一个有趣,仅此而已。因此,一堂精彩的课不仅仅是课文分析准确深入,教师讲解清晰、有条理,师生互动活跃,学生积极回答、踊跃表现等等,而且是具有一个吸引人的导入,能点燃学生学习的兴趣。第一堂课导入,平铺直叙,毫无兴趣可言,所以不能使学生迅速地集中注意力,不能激发求知欲,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乐趣。第二堂课的导入,通过游戏模式,马上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在很短的时间内使学生迅速地集中注意力,激发了求知欲,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力。
  根据以上经验,在以后的教学中笔者不断尝试着运用一些新的导入方法,有精彩,有失败。不过付出了总归有收获,通过不断学习和总结,笔者认为好的导入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导入要针对教学内容和目标。
  每一节课都有一个明确的教学内容和要达到的目标,不同的内容及目标需要与之相称的教学方法。这就要求课堂导入要与教学内容相匹配。只有如此,方能表现导入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密切关系。当教学内容发生变化时,课堂导入的策略、方法也应当发生相应的变化。所以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讲评课等不同类型的课,由于教学目地不同,所需要的课堂导入也不同,只有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都兼容的导入才是最好的导入。
  其次,导入要针对学生的实际。
  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之上。导入要针对学生实际指的是要针对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水平和知识储备的情况来制定导入策略。因为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导入的效果要通过学生表现出来,所以无论采取怎样的导入,都不能不考虑学生的实际。
  再次,导入要针对教师自身的特点。
  教师们在性格、气质、知识水平、教学能力、职业素养等方面都存在着种种差异,这些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对教学产生一定影响,也势必会影响课堂导入方式的选择。如某些老师可能对某几种导入方式格外喜爱,而且运用起来也得心应手;而对某几种导入方式可能就会感觉不适应。因此,老师们要正确认识自身的特点,结合实际情况,既要扬长避短,又要勇于探索,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其他文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第四学段(7~9年级)作文方面的要求是“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次,其他练笔不少于一万字”可见,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据不可小觑的地位,如何帮助学生寻找写作的方法,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就成了语文教师长期思考的问题。《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第四学段(7~9年级)“学段目标和内容”的作文方面提出要求“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
期刊
当前有一些教师对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专题教学,不够重视。他们认为,专题涉及的内容太多,在语文课堂上根本无法把一些问题处理清楚。于是,他们把专题课教学当成可有可无的课,这种做法延误了对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培养。  在此,笔者以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专题“长城”的教学为例,来谈谈如何在专题学习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一、梳理出本专题的教学目标  教材中本专题设置了以下四个教学目标:  第一,引
期刊
为适应学生毕业和升学考试,九年级语文教学与七年级和八年级相比,教学容量大,教学速度也比较快,尤其是文言文教学,老师和学生都是苦不堪言。自我反省:不知不觉中,我们的文言文教学竟然如同编了“程序”一样,扫清字词障碍,顺畅朗读文章,完成古汉语知识的积累,再阅读探究文章的主题和写作方法。一学期下来,学生觉得头疼,老师觉得枯燥。可怕的是,因为我们所编的“程序”,学生会渐渐失去学习语文的热情。  痛定思痛:与
期刊
初中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阅历增加,逐渐脱离了儿童时期的经验型思维模式。他们随着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记忆力的显著提高,逻辑思维开始向理论型发展,独立思考能力加强,具有个性主张。简单的灌输式教育、说教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塑造学生品格的诉求。可见,点燃学生的智慧,教会学生识人论世之道,是这一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方向。  一、体悟亲情,学会感恩  随着身体发育急剧变化,初中生的心理开始向成人化
期刊
曾在西藏看到过这样一幅难忘的画面:寒风凛冽,铅云欲堕,一行朝圣者蠕动在旷野雪地上,双手扬起,落下,身体倏然扑地,额头叩撞泥土,如一条青藤蜿蜒于大地。木板摩擦冻土发出的声响,混合着绵绵不绝的诵经声,在山谷的上空如薄荷悠扬。  曾经很不明白这样的苦行,直到读了舒婷的《滴水观音》:  为了把自己斟满了  交给太阳  先投身  如渊的黑暗  猛然醒悟:这乃是一种强大的信念,一种最至诚的情有独钟,一种真正的
期刊
在现实教学中,我们可能更多的是满足于对学生的倾听,而这种倾听往往是单向的,难以体现课堂对话的真正目的。本人在暑期网络研修期间观摩了《生命 生命》的教学案例,现针对课堂教师倾听,谈一点个人想法。  【案例再现】  教者首先让学生自主感悟“飞蛾求生”、“瓜苗生长”、“聆听心跳”三件事,而后进行汇报交流。  片断一:  师:我们先来看飞蛾求生这一段,作者有怎样的感受呢?说说你们的感悟。  生1:我从“挣
期刊
语文学科具有其独特的人文特质。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充分挖掘文本中的真善美,以此潜移默化地影响、熏陶、感染学生。  一、《我的叔叔于勒》真善美透视  《我的叔叔于勒》是一篇揭示并讽刺阶级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的文章。从文章中可以看出,经济的世界,金钱的关系,毁灭了像于勒这样没有金钱意识的人的生活,把他们推向了人生悲剧的深渊,使他们失去了亲人的爱和社会的关心;经济的社会,金钱的关系,扭
期刊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课堂上他们发言的积极性越来越低。课堂上经常会出现“万马齐喑”的现象,一个问题下去,石沉大海,让讲课老师不无尴尬。学生沉默已成为当前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沉默的定义及分类  人们交流时可利用的方法和手段不仅有言语行为,还有内容极为丰富的非言语行为。在会话过程中的各个阶段,除了目光、表情、动作和声音特征以外,还有一条主要非言语交流渠道不可忽视,这便是沉默。沉默有时与讲话相对,
期刊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提倡学生自主学习。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怎样加强学生自主学习,不断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呢?以下是笔者对这一问题的一些看法。  一、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  1创造自由和谐的课堂气氛  教师要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将“微笑”、“信任”、“赏识”、“竞争”带进课堂,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实践,相信学生的发展潜力,瞄准“最近发展区”,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自主发展。凡学
期刊
课后作业是教学环节的延伸,是复习巩固课堂知识的重要手段,是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信息通道。作业的反馈,不但能够反映学生对这节课知识的接收情况,而且还能够反映出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对于作业的设计形式,笔者进行了一些尝试。学完七年级上册“多彩四季”后,笔者选择“走进冬季”为主题,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了以下语文作业。  爱好文学的同学:收集有关冬天的古今诗词、名家名篇、谚语、成语,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