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诗者,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表明其意:“根情、苗言、华声、实义”,即诗以情为根茎,以义为果实,发乎于情,止于意。这与“诗言志”的古训不谋而合。但情为根茎,何为发情的种子?这又引申出“境”和“象”,“境生于象而又高于象”,“象”是引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境”是安置情意所构造的空间环境。所以在吟哦一首诗或词时,眼前浮现“境”和“象”,而细咂味,总能从表现出的“象”中寻访到意和志。因此教师在语文诗词教学中,要着重引导学生去分析关乎于情的“境”和“象”,从“境”和“象”的结构中进入诗的骨髓。
一、“根情”,探“境”与“象”
华兹华斯说:“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诗不是凭空出世,而是以情感为根茎生发出来的。因为有了主观层面上的情意感慨,诗人才见花不是花,见云不是云,一切的“境”与“象”成了为情服务,随时听命于笔墨的小吏。而情感的偶发也是需要种种契机的。总的来说,这一契机便是诗人当下的人生际遇,正因如此,初唐、盛唐、末唐之诗人的诗风才大相径庭,各领风骚。人生际遇引发诗人的感情和思想,而这种思想和感情又如同内心的毒液,诗人不将其挤出就痛苦难耐。他们吟哦的欲望即生,于是将织密的境象交叉在文字之中,以此排遣内心的孤寂,释放存于心中的感情。所以鲁迅才说:“人感到寂寞时,会创作”。
可以说,伟大的创作都富有真挚的感情,而感情生发的背后都是有背景可循的。鲁迅曾说:“一感到干净时,即无创作。创作总根于爱”。爱是一切创作涓涓不竭的源头,而爱之产生是作者主观意念和客观处境的双重附加。所以,对于语文教师来说,在诗词教学的过程中,要以创作者的情感作为探索“境”与“象”的追踪器,而情感必出于人生际遇,所以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作者,了解言诗这一阶段和促使作者灵光一闪的背景。这样一来,学生找到诗人感情流溢的源头,诗文主题便不再飘忽不定,而所构造的“境”和“象”也有了依附的归宿。另外,感情有了依托,所述的文辞便脱离了无病呻吟的嫌疑,增强了诗文感情思想的真挚程度。所以教师要对诗人的写作背景尤为注重,并以它做敲门砖,分析关乎于情的境与象的运用。
“诗者,根情”。情发于所系之事,为言志表意,境象成为笔下点墨。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知事”,知事便知情,知情便知所写之境之物。以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脍炙人口的词为例,该词词艺精湛,富有浓烈的怀思之感。其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甚是微妙、深刻真挚。但苏轼这种“把酒问青天”的怀思之感并不是无根无据平白偶发的,而是在特定的人生际遇中熔铸的。所以,在了解“境”与“象”的运用之前,教师要让学生了解词的产生背景,知背景便知作者之心境,知心境便知作者眼中的“境”和“象”之意义。这首词写于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恰与当权变法者王安石政见有异,所以便求被外放到与兄弟苏辙相距不远的地方做官,但是事常常与愿违,苏轼被调任密州仍不能与兄弟相聚畅饮。因此,在中秋时节,苏轼独自一人“对影成三”,举杯望月,心生诸多惆怅之感,便吟作此词。通过教师对该词写作背景的阐明,学生更加能体悟出词中所承载的怀思之情。通过对情所感,词中的“明月”、“清影”、“朱阁”等意象场景就不说而明了。
二、“苗言”,探“境”与“象”
诗中所放置的“境”和“象”需要字词句来织构和体现,这正如萧统在《文选论》中所说的那样:“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诗人要提炼和撷取自己内心的情感思想,以较为理想化的形象体系来表现、创作富有艺术意蕴的“象”和“境”,就必须要以较为凝练、富有表现力和韵律感的语言娓娓道来。可以说诗歌的语言是与日常生活中所用的语言相背离的。通感、夸张、比喻、拟人、象征等等,技法所能用者何其多。如苏轼的《浣溪沙》,其中一句“休将白发唱黄鸡”表现时光飞逝,感伤衰老,由于“黄鸡”报晓的特点,诗人便将其用来象征时光飞逝。另外,为了表现韵律之美,突出意象,诗人常常“破坏”规范句法,灵活运用主谓宾位置,改变词序、句序。如辛弃疾的《西江月》“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这两句诗,若写成“天外七八个星,山前两三点雨”,无论在韵律上,还是在意象的描绘上都略逊了一筹,所以言语的安排极为重要。关于这类诗比比皆是,所以教师在诗词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先咀嚼其语言,再观“境”和象。
“诗者,苗言”。语言是诗词的苗木,苗木即形体。知形体,才能进而去咂味融于形体中的“境”和“象”。所以教师在诗词教学中,若要探其诗境和语象,首先必须了解诗语言的结构和技法。例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前两句“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很容易理解,是说巴东的夜雨涨满秋池,可君的归期还尚不知何时。但在读到第三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学生却是一头雾水,“西窗烛”如何能剪得?这时教师应对学生加以引导:前两句显然是对君的思念,而作者并不是空有满心怀思之情的,他还申明了自己的夙愿,一个“共”字便能阐明此意。为了诗意安排,诗人用了借代和象征的技法,语言上说“共剪西窗烛”,实质上是说彼此促膝夜谈。学生明白诗人为明其情志,而用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之后,便会根据诗文的主旨,咂味诗境和象。
三、“实义”,探“境”与“象”
“诗言志”。志是诗的果实,是诗最终的指向。正如华兹华斯所说:“诗人以人的热情去思考和感受”。在诗中,诗人将自己的人生体验和生命感受融入其中,并以诗化的语言用一些客观存在的景物和环境做替身委婉地表达出来,所以王弼说:“象出于意,故寻象以观意”。“意”和“象”相互指涉,互为表达。所以“象”生意,“意”归“象”,知“意”便能知“象”。因此,教师在诗词教学中,在探讨“境”与“象”的运用之时,必先使其了解全诗的感情基调及整体主旨。在了解整体的基础上再分部嵌入,分析每一个所设的境、每一个所用的“象”的特点。
“诗者,实义”。义即是所谓的“意”,“意”是诗的果实,知“意”才能明了为申明意而设置的“境”和“象”。所以教师必先引导学生知整体,而后窥一斑,见分晓。以李商隐的《无题》为例,这首诗较为晦涩,从表面的言辞上,如东风、百花、春蚕、丝、蜡炬、灰、泪、青鸟并不能得知作者想要表明的主题,主题不知,情思不理,诗中的“境”和“象”便也成了谜。所以教师应首先表其“意”,然后再对每一个意象和境界进行剖析。
诗歌表现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想,而这种表现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丰富的想象来支撑,所以诗中多有奇谲的意象和境界。那么如何分析这些意象和境界呢?这需要教师在诗词的教学中对学生加以引导,从作者的所处环境、笔下之言、文中之志着眼,把握诗人“境”与“象”的运用。
一、“根情”,探“境”与“象”
华兹华斯说:“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诗不是凭空出世,而是以情感为根茎生发出来的。因为有了主观层面上的情意感慨,诗人才见花不是花,见云不是云,一切的“境”与“象”成了为情服务,随时听命于笔墨的小吏。而情感的偶发也是需要种种契机的。总的来说,这一契机便是诗人当下的人生际遇,正因如此,初唐、盛唐、末唐之诗人的诗风才大相径庭,各领风骚。人生际遇引发诗人的感情和思想,而这种思想和感情又如同内心的毒液,诗人不将其挤出就痛苦难耐。他们吟哦的欲望即生,于是将织密的境象交叉在文字之中,以此排遣内心的孤寂,释放存于心中的感情。所以鲁迅才说:“人感到寂寞时,会创作”。
可以说,伟大的创作都富有真挚的感情,而感情生发的背后都是有背景可循的。鲁迅曾说:“一感到干净时,即无创作。创作总根于爱”。爱是一切创作涓涓不竭的源头,而爱之产生是作者主观意念和客观处境的双重附加。所以,对于语文教师来说,在诗词教学的过程中,要以创作者的情感作为探索“境”与“象”的追踪器,而情感必出于人生际遇,所以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作者,了解言诗这一阶段和促使作者灵光一闪的背景。这样一来,学生找到诗人感情流溢的源头,诗文主题便不再飘忽不定,而所构造的“境”和“象”也有了依附的归宿。另外,感情有了依托,所述的文辞便脱离了无病呻吟的嫌疑,增强了诗文感情思想的真挚程度。所以教师要对诗人的写作背景尤为注重,并以它做敲门砖,分析关乎于情的境与象的运用。
“诗者,根情”。情发于所系之事,为言志表意,境象成为笔下点墨。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知事”,知事便知情,知情便知所写之境之物。以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脍炙人口的词为例,该词词艺精湛,富有浓烈的怀思之感。其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甚是微妙、深刻真挚。但苏轼这种“把酒问青天”的怀思之感并不是无根无据平白偶发的,而是在特定的人生际遇中熔铸的。所以,在了解“境”与“象”的运用之前,教师要让学生了解词的产生背景,知背景便知作者之心境,知心境便知作者眼中的“境”和“象”之意义。这首词写于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恰与当权变法者王安石政见有异,所以便求被外放到与兄弟苏辙相距不远的地方做官,但是事常常与愿违,苏轼被调任密州仍不能与兄弟相聚畅饮。因此,在中秋时节,苏轼独自一人“对影成三”,举杯望月,心生诸多惆怅之感,便吟作此词。通过教师对该词写作背景的阐明,学生更加能体悟出词中所承载的怀思之情。通过对情所感,词中的“明月”、“清影”、“朱阁”等意象场景就不说而明了。
二、“苗言”,探“境”与“象”
诗中所放置的“境”和“象”需要字词句来织构和体现,这正如萧统在《文选论》中所说的那样:“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诗人要提炼和撷取自己内心的情感思想,以较为理想化的形象体系来表现、创作富有艺术意蕴的“象”和“境”,就必须要以较为凝练、富有表现力和韵律感的语言娓娓道来。可以说诗歌的语言是与日常生活中所用的语言相背离的。通感、夸张、比喻、拟人、象征等等,技法所能用者何其多。如苏轼的《浣溪沙》,其中一句“休将白发唱黄鸡”表现时光飞逝,感伤衰老,由于“黄鸡”报晓的特点,诗人便将其用来象征时光飞逝。另外,为了表现韵律之美,突出意象,诗人常常“破坏”规范句法,灵活运用主谓宾位置,改变词序、句序。如辛弃疾的《西江月》“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这两句诗,若写成“天外七八个星,山前两三点雨”,无论在韵律上,还是在意象的描绘上都略逊了一筹,所以言语的安排极为重要。关于这类诗比比皆是,所以教师在诗词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先咀嚼其语言,再观“境”和象。
“诗者,苗言”。语言是诗词的苗木,苗木即形体。知形体,才能进而去咂味融于形体中的“境”和“象”。所以教师在诗词教学中,若要探其诗境和语象,首先必须了解诗语言的结构和技法。例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前两句“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很容易理解,是说巴东的夜雨涨满秋池,可君的归期还尚不知何时。但在读到第三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学生却是一头雾水,“西窗烛”如何能剪得?这时教师应对学生加以引导:前两句显然是对君的思念,而作者并不是空有满心怀思之情的,他还申明了自己的夙愿,一个“共”字便能阐明此意。为了诗意安排,诗人用了借代和象征的技法,语言上说“共剪西窗烛”,实质上是说彼此促膝夜谈。学生明白诗人为明其情志,而用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之后,便会根据诗文的主旨,咂味诗境和象。
三、“实义”,探“境”与“象”
“诗言志”。志是诗的果实,是诗最终的指向。正如华兹华斯所说:“诗人以人的热情去思考和感受”。在诗中,诗人将自己的人生体验和生命感受融入其中,并以诗化的语言用一些客观存在的景物和环境做替身委婉地表达出来,所以王弼说:“象出于意,故寻象以观意”。“意”和“象”相互指涉,互为表达。所以“象”生意,“意”归“象”,知“意”便能知“象”。因此,教师在诗词教学中,在探讨“境”与“象”的运用之时,必先使其了解全诗的感情基调及整体主旨。在了解整体的基础上再分部嵌入,分析每一个所设的境、每一个所用的“象”的特点。
“诗者,实义”。义即是所谓的“意”,“意”是诗的果实,知“意”才能明了为申明意而设置的“境”和“象”。所以教师必先引导学生知整体,而后窥一斑,见分晓。以李商隐的《无题》为例,这首诗较为晦涩,从表面的言辞上,如东风、百花、春蚕、丝、蜡炬、灰、泪、青鸟并不能得知作者想要表明的主题,主题不知,情思不理,诗中的“境”和“象”便也成了谜。所以教师应首先表其“意”,然后再对每一个意象和境界进行剖析。
诗歌表现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想,而这种表现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丰富的想象来支撑,所以诗中多有奇谲的意象和境界。那么如何分析这些意象和境界呢?这需要教师在诗词的教学中对学生加以引导,从作者的所处环境、笔下之言、文中之志着眼,把握诗人“境”与“象”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