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音乐

来源 :教师·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ia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音乐综合教学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合理地进行学科综合,不仅能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给学生广阔的体验和表现音乐的空间,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然而,当观看完一幕幕热闹非凡的公开课后,我们不得不反思:这是音乐课吗?这是不是偏离了新课程的轨道?那么,我们应如何找回迷失的音乐课,在我们的音乐课中做到以音乐为本呢? \
  关键词:音乐课程标准;学科综合;留住音乐;音乐为本
  新《音乐课程标准》提出:音乐教学应当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特点。在音乐教学的各个领域、音乐教学的全过程中,都要体现以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1.在引导学生聆听、感受、体验音乐的过程中留住音乐
  我们知道音乐是一种声音的艺术、听觉的艺术。因此让学生在表演音乐和创作音乐的过程中,不能忽视聆听、感受、体验音乐的重要性,这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基础。
  在发展学生听力能力的同时,留住音乐是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即在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旋律感、调式感、和声感、音色感、速度感、力度感等的过程中要留住音乐,运用音乐语言,以音乐为载体来进行音乐教学活动。
  我曾听过一节课——《草原就是我的家》。教师从课的导入开始就运用游戏的方法,让学生乘坐小火车到内蒙古去,在小火车上进行各种节奏游戏,在游戏中学跳各种蒙古族舞蹈,学习“骑马”……初步学会歌曲后,让学生分组表演,让学生根据对蒙古族的风俗了解创编自己喜欢的活动。教师一宣布,学生兴致勃勃,积极谋划。大约5分钟后,老师宣布一起表演,在老师的指挥下,一组唱,一组用打击乐伴奏,一组跳起了自己创编的舞蹈。表演结束后,教师小结:“大家表演得很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学到这里。”
  这位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通过表演活动对蒙古族歌曲进行多方面的认识,却忽视了对音乐的关注和学习,造成表演闹而乱、杂而散。通过表演,让不敢唱的孩子唱起来,让不敢奏的孩子奏起来,让不敢跳的孩子动起来,让不敢说的孩子表达出来。但这一切要以音乐为载体,因为这是音乐课。
  2.在引导学生理解音乐内涵、体验音乐性的过程中留住音乐
  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艺术。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强调感受、体验音乐的情感,理解音乐的情感内涵。为此,要引导学生感受、体验、理解音乐要素的艺术作用,明白音乐语言所抒发的情感内涵,进而还要通过感受、体验,理解音乐的情感、格调、思想倾向、人文内涵。
  曾听过一节课——《躲猫猫》。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课时的小部分用于学唱歌曲,而将大部分时间用于让学生玩躲猫猫的游戏。在玩游戏时,虽然音乐反复播放,教师也竭力鼓动学生边唱歌曲边观看几位学生的表演,但收效甚微。孩子们的注意力完全被吸引在了游戏本身,此时的音乐成了一种可有可无的背景信息,学生玩得很开心,但一节课下来仍有许多学生不会唱歌曲。
  这位教师试图用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但忽视了基本技能与知识的掌握,忽视了以审美为中心的基本理念,以至于音乐课变成了游戏课。不可否认,游戏进课堂可以活跃气氛,但它必须是适度的。教师应该把游戏作为音乐课堂的“点缀”,而不是把游戏硬塞进音乐课堂 。
  3.在引导学生认识音乐与其他文化之间的关系的过程中留住音乐
  音乐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文化现象。因此,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引导学生认识各种音乐文化现象与地理条件、生活环境、历史沿革、语言特征、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化传承、文化交流之间的渊源关系,引导学生认识音乐与社会生活、音乐与姊妹艺术、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相关文化之间的关系。但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过分注重对地理条件、生活环境、历史沿革等问题的介绍,而忽略了这是一堂音乐课。要体现音乐为主体,关键是在教学过程中留住音乐,以音乐为载体开展教学活动。
  曾听过一节课——《游击队之歌》。上课时,教师先检查学生是否在课前搜集了有关抗战时期的资料,然后师生一起讨论抗战时期的故事,日本侵略者如何侵略中国,等等。接着老师让学生观看抗战时期的影像资料,看完后学生讨论并进行演说。离下课时间还有8分钟时,才进入歌曲欣赏环节,教师简单介绍了一下词曲作者就下课了。
  这位教师的出发点是好的,他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查阅了资料,制作了课件,图文并茂的教学也确实吸引了学生的眼球。但是,教师的教学把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引向了探究历史的方向,挤掉了探究音乐的时间,使音乐课变成了历史课。这样的课堂教学是对音乐学科综合的一种曲解。
  留住音乐,使音乐课回归自然本色。让我们在新课程标准的舞台上,随着音乐,舞动青春,不断收获,不断前进!
其他文献
摘 要:辨析题作为测试评价辨析式学习的一种有效考试题型受到重视。辨析题在立意、辨点、思维三个方面颇具特色,是其命题的三大要素。以“一核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为指导,研读高考全国Ⅳ卷历年政治高考辨析题,可见其在立意的表达、辨点的结构、思维的方式等方面都体现了命题思路上的一些变化。  关键词:高考政治海南卷;辨析題;立意;辨点;思维  作为测试评价辨析式学习的一种有效题型,辨析题具有独特的优势受到命
摘 要: “整体阅读教学”是指在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过程中对课文侧重整体把握、整体理解的一种教学法。它着眼于文章的整体,注重理清文章内部的相互关系,领会文章的主旨内涵,吸收文章的精髓。通过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从而使学生提高理性感知、审美鉴赏、探究评价的阅读能力。本文试就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论的改革问题作一粗浅的探讨。从“整体感知—主体研读—语言品味—迁移拓展”四个环节来实施语文整体阅读教学
当前中学语文的名著导读,尤其是小说的导读,存在一个明显误区——导而不读,即重在情节的介绍以应付考试,忽视了文学审美层次的需求,是一种虚假阅读。究其原因,应试的价值取向固然有所影响,但更重要的是教师没有恰切地把握文本和分析学生的学情,无法引导学生进行“少而重要”的真实阅读。  结合教学实践,本文以《边城》为例,谈谈导读的问题。  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其内部的认知系统会与文本产生信息的交换(简单的说,也
摘?要:教师,作为学生身心的塑造者之一,不仅体现在教学课堂里,更体现在日常师生活动、言传身教中。本文就是从这样的角度——生活教育——来探讨作者认为成功的一位教师,并进一步从社会角色理论来分析其扮演的角色,最后阐述其成功的原因。希望这样探讨,能够让我们及社会大众对教师这个职业有新的认识。  关键词:教师;生活教育;社会角色  一、描述一个普通而不平凡的教师  他,一位普通而不平凡的教师,一位可亲可爱
摘 要:从2016年起,初中起始年级开始使用《道德与法治》教材。教材从名称的变化、内容的编排、素材的选取、栏目的设置、版面的创新等方面无不体现着编者们“工于精,具匠心”的工匠精神。他们立足于情境创设的精致真实、问题设计的精巧思辨、栏目设置的精美新颖,力图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敬畏之心、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之心、对实践素养提升的探究之心。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情境创设;栏目设置;问题设计  2014
摘 要:案例教学有助于培养本科生的专业分析能力。文章针对地方性财经院校财政学课堂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从培养和提高学生专业综合能力的角度,详细探讨了课堂案例教学的设计思路和具体形式。  关键词:财政学;综合能力;教学方法    课题项目:本文为2009年湖南商学院教研教改课题“专业能力导向——我校财政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温桂荣(1970—),女,陕西户县人
作者简介:马 宏(1961—),女,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教师口语、幼儿文学。  (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苏徐州 221004)  摘 要: 口语修辞包含语音修饰、辞格运用、态势语运用三方面,幼儿教师口语中注重语音调适、辞格运用、情态渲染,可以增强语言表现力,提升口语魅力。  关键词: 幼儿教师口语;口语修辞;口语魅力  口语是幼儿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时最基本、最重要
摘要:教学方法要与时俱进,写教学日记也是教学改革的有效探索。教学日记主要是记录教师在教学中的成功体验和不足之处,对于教师的成长以及完善下一次教学具有重要作用。本人通过自己的教学经验,就教师为何写英语教学日记以及它的优势在哪里进行了相应的阐述,以期抛砖引玉。  关键词:教学日记;教学反思;教学方法    新形势下, 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学校也必须与时俱进,更新观念,改革培养模式,更新教学方法,努力提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教师价值引导和学生自主建构的辩证统一。从《鸦片战争》一课的教学反思中,本人以为,历史教学需科学设计、组织、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丰富生动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一种内在的精神解放状态中完成学习对象与自我发展的双向建构。   一、科学设计学生的学习目标  (1)注重可接受性。教学中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首先得让学生能够比较容易地把握学习目标,进入学习状态。如本节课的
摘 要:单元备课是以单元主题为核心,以单元目标为导向,对一个单元进行整体构思设计的过程。主题单元备课可以从“形”“神”“法”三个维度进行,即从整体架构,到分块学习,再到方法渗透。这样的备课方式,可以为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提升课堂活力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主题单元;“三维”备课  主题单元备课并不是什么新生事物,这在传统教学要求中也是有的。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很多学校提倡教研组或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