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年级的语文教学,承担了指导学生作文入门的重任。这是件令农村语文老师头疼的工作。一提起作文,农村三年级的孩子就谈虎色变。他们怕作文,不会写作文,对习作缺少兴趣,写出来的作文,要么照搬照抄,东拼西凑;要么言之无物,像记流水账一般。因而,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让他们走上习作的康庄大道,并在这条路上走稳、走好,越走越远,是每个小学语文老师一直关心的话题。我在此谈谈自己在这一方面所做的探索。
一、搀一搀,让学生乐于走上习作之路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章。”可现在的孩子,尤其是农村孩子,他们生活圈子窄,见识少,知识积累有限,思维过程简单,让他们作文,他们觉得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教师要设法帮助学生解决“写什么”的问题,搀着学生走上习作之路。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山清水秀、桃红柳绿、鸟语花香;鸡鸭成群、牛羊遍地、五谷兴旺、瓜果飘香;家人团结、邻里和睦、民风朴实、人民勤劳……面对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我常常带领孩子们走出校门,走进自然,回归社会,教给他们观察的方法、技巧,帮助他们养成留心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这样一来,他们脑中积累的写作素材多了,见到作文的题目、要求之后,就不再感到无话可说,无东西可写了,畏惧作文的心理也慢慢消失了。
如在指导学生写家务劳动时,我先布置学生回家洗碗,要求学生在洗碗的时候注意观察。同时,我通过家校通平台通知家长,让家长配合学生。第二天的作文指导课上,经过梳理,我抓住几个问题和学生一起交流前一天刷碗的过程。
1.刷碗的过程,用上“首先……接着……然后……最后……”这些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并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
2.整个刷碗过程还算顺利吗?若不顺利,家人是怎样指导你的?
3.通过这次刷碗,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孩子们都有真切而独特的感受,个个高举小手,争先恐后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习作的结果出乎我的预料。
十几年来,我都是这样小心翼翼、心平气和地搀着一批又一批学生,让他们无忧无虑、喜笑颜开、信心十足地走上习作之路。
二、扶一扶,让学生走好习作之路
教师要带领学生走向社会,回归自然,引导学生在看、听、想、说中积累素材,帮助学生解决入门写作的两大难题——“写什么”和“怎么写”。
于漪老师曾说:“每个人头脑里都有一个活仓库,教师要善于给他们抽个线头,插个路标,启发他们到仓库里去找,找自己最熟悉、最有感情的东西。”于老师的这段话,不仅对我们指导学生“写什么”有启示,对我们指导学生“怎么写”也有启发。“抽线头”、“插路标”,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扶一扶,启发他们将最熟悉、最有感情的东西表达出来,能使他们在习作路上走稳、走好。
人们常说“文无定法”,但“文有规循”。小学生模仿力强,借用写人、写事和写物的典型范文引路,将抽象难懂的作文知识化难为易,不失为指导学生写好作文的一条有效途径。比如,我在指导学生进行写景训练时,借用《北大荒的秋天》一文做范文,让学生模仿范文总分总的结构特点写作,结果学生写出了一篇篇理想的习作,如《家乡的春天》《故乡的秋色》等。在训练写人的作文时,我用《爱迪生》做范文,让学生模仿其用典型事例塑造人物的方法,通过外表和内心的描写突出人物的性格,最后用一两句画龙点睛的话语赞美人物的品质,点明文章的中心。结果学生写的《难忘的王老师》、《勤劳的邻居》等文章,层次清楚,结构合理,人物形象鲜明。
三、帮一帮,让学生在习作之路上走得更轻松
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又要培养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由此可见,积累词汇,用准用好词语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
三年级的学生词汇量少,因此,在作文时常常出现词穷句缺的现象,导致习作平淡无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用早读、晚自习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组织学生阅读课外书。我要求班上每个人都准备一本“采蜜集”,每天记录阅读时发现的好词佳句、优美段落。为了避免流于形式,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我在阅读中引进小组竞赛机制,每天抽出十分钟作为“采蜜成果展示”时间。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展示两个好词、一个佳句、一个优美段落,就能为小组分别赢得一、二、三分,若能不看资料展示出来,就能再加一分。有了量的积累,自然就有了质的飞跃。学生的书读多了,词记多了,书本语言就丰富了,写作时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套用这些字词。尽管有些词一时运用得还不够准确得体,一些句子也写得不通顺简洁,但所描写的对象比过去更形象,更感人了。这怎能不让人心花怒放呢?
除了引导学生从书本中积累语言外,我还鼓励学生积累生活语言,如俗语、谚语、歇后语和一些有地方生活特色的语言。这些语言形象、生动、幽默。我要求他们将平时收集的这些语言,抄写在一个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一有时间就拿出来看看,写作时尽量灵活、巧妙地运用到作文中,让自己的习作更形象贴切。
有人说,作家脑子里须有千万个词汇,才能著书立说。这是经验之谈。教师要想让自己的学生在习作之路上走得更轻松、更愉快,就得想方设法帮一帮他们,指导、鼓励他们不断地丰富、积累书本语言和生活语言。
四、带一带,让学生在习作之路上走得更远
学生的习作是写出来的,更是改出来的。契诃夫曾说:“写作的艺术,其实并不是写的艺术,而是删去写得不好的东西的艺术。”古今中外的著名作家,都注重文章的修改。大作家托尔斯泰写《复活》时,不知改了多少遍,出版社都印出了样本,他还打电话去修改。鲁迅先生每写一篇文章都要进行反复修改,有时能将草稿上的文字修改得一字不留。修改能力是写作的基本能力,修改是写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道工序。要让学生在习作之路上走得更远,教师就必须重视学生修改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修改能力,首先要教师带一带,教给学生修改习作的方法和技巧。对已经打好的习作草稿,我要求他们先整体浏览,纵观全篇,看作文是否偏离了主题,偏离了要求;看中心是否明确,有新意;看所选材料是否紧扣中心,布局是否合理,过渡是否自然,然后才让他们看语句是否通顺,用词是否准确,有没有错别字等。在学生动笔修改之前,我会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修改符号,或给学生印发一些范本。
在指导学生修改作文的过程中,我引进了小组合作机制,让学生通过阅读他人的作文,增强思维的发散性,拓展自己的习作思路;通过评定他人作文的优劣,学会欣赏和评价,为写好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给他人的习作写评语,进一步培养自己的书面表达能力。
学生自己修改,小组合作修改,誊写上交之后,我再一一批改。对学生作文和互相批改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我用作文评讲课的时间给予集体辅导、纠正。对学生作文和互相批改中存在的个别问题,我采用面批的形式,和他们一对一地交流。最后,我将作文本发下去,要求每个同学都认真阅读他人的评语,潜心琢磨他人的修改意见和建议,然后将作文再写一遍,从中获取经验和教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水平。
常言道,文不厌改。教育家叶圣陶也曾说,优秀作文是改出来的。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带一带,让学生重视并学会批改作文,在批改中取长补短,掌握写作的方法、技巧,在批改中培养写作能力和鉴赏能力,使学生在习作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语文是学生走进社会后使用频率最高的一门学科。作文教学又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因此,教师要耐心搀、扶、帮、带,使他们掌握习作的技能、技巧,爱上作文,会写作文,写好作文,为今后的人生发展夯实习作基础。
(责编 莫彩凤)
一、搀一搀,让学生乐于走上习作之路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章。”可现在的孩子,尤其是农村孩子,他们生活圈子窄,见识少,知识积累有限,思维过程简单,让他们作文,他们觉得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教师要设法帮助学生解决“写什么”的问题,搀着学生走上习作之路。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山清水秀、桃红柳绿、鸟语花香;鸡鸭成群、牛羊遍地、五谷兴旺、瓜果飘香;家人团结、邻里和睦、民风朴实、人民勤劳……面对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我常常带领孩子们走出校门,走进自然,回归社会,教给他们观察的方法、技巧,帮助他们养成留心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这样一来,他们脑中积累的写作素材多了,见到作文的题目、要求之后,就不再感到无话可说,无东西可写了,畏惧作文的心理也慢慢消失了。
如在指导学生写家务劳动时,我先布置学生回家洗碗,要求学生在洗碗的时候注意观察。同时,我通过家校通平台通知家长,让家长配合学生。第二天的作文指导课上,经过梳理,我抓住几个问题和学生一起交流前一天刷碗的过程。
1.刷碗的过程,用上“首先……接着……然后……最后……”这些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并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
2.整个刷碗过程还算顺利吗?若不顺利,家人是怎样指导你的?
3.通过这次刷碗,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孩子们都有真切而独特的感受,个个高举小手,争先恐后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习作的结果出乎我的预料。
十几年来,我都是这样小心翼翼、心平气和地搀着一批又一批学生,让他们无忧无虑、喜笑颜开、信心十足地走上习作之路。
二、扶一扶,让学生走好习作之路
教师要带领学生走向社会,回归自然,引导学生在看、听、想、说中积累素材,帮助学生解决入门写作的两大难题——“写什么”和“怎么写”。
于漪老师曾说:“每个人头脑里都有一个活仓库,教师要善于给他们抽个线头,插个路标,启发他们到仓库里去找,找自己最熟悉、最有感情的东西。”于老师的这段话,不仅对我们指导学生“写什么”有启示,对我们指导学生“怎么写”也有启发。“抽线头”、“插路标”,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扶一扶,启发他们将最熟悉、最有感情的东西表达出来,能使他们在习作路上走稳、走好。
人们常说“文无定法”,但“文有规循”。小学生模仿力强,借用写人、写事和写物的典型范文引路,将抽象难懂的作文知识化难为易,不失为指导学生写好作文的一条有效途径。比如,我在指导学生进行写景训练时,借用《北大荒的秋天》一文做范文,让学生模仿范文总分总的结构特点写作,结果学生写出了一篇篇理想的习作,如《家乡的春天》《故乡的秋色》等。在训练写人的作文时,我用《爱迪生》做范文,让学生模仿其用典型事例塑造人物的方法,通过外表和内心的描写突出人物的性格,最后用一两句画龙点睛的话语赞美人物的品质,点明文章的中心。结果学生写的《难忘的王老师》、《勤劳的邻居》等文章,层次清楚,结构合理,人物形象鲜明。
三、帮一帮,让学生在习作之路上走得更轻松
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又要培养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由此可见,积累词汇,用准用好词语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
三年级的学生词汇量少,因此,在作文时常常出现词穷句缺的现象,导致习作平淡无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用早读、晚自习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组织学生阅读课外书。我要求班上每个人都准备一本“采蜜集”,每天记录阅读时发现的好词佳句、优美段落。为了避免流于形式,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我在阅读中引进小组竞赛机制,每天抽出十分钟作为“采蜜成果展示”时间。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展示两个好词、一个佳句、一个优美段落,就能为小组分别赢得一、二、三分,若能不看资料展示出来,就能再加一分。有了量的积累,自然就有了质的飞跃。学生的书读多了,词记多了,书本语言就丰富了,写作时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套用这些字词。尽管有些词一时运用得还不够准确得体,一些句子也写得不通顺简洁,但所描写的对象比过去更形象,更感人了。这怎能不让人心花怒放呢?
除了引导学生从书本中积累语言外,我还鼓励学生积累生活语言,如俗语、谚语、歇后语和一些有地方生活特色的语言。这些语言形象、生动、幽默。我要求他们将平时收集的这些语言,抄写在一个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一有时间就拿出来看看,写作时尽量灵活、巧妙地运用到作文中,让自己的习作更形象贴切。
有人说,作家脑子里须有千万个词汇,才能著书立说。这是经验之谈。教师要想让自己的学生在习作之路上走得更轻松、更愉快,就得想方设法帮一帮他们,指导、鼓励他们不断地丰富、积累书本语言和生活语言。
四、带一带,让学生在习作之路上走得更远
学生的习作是写出来的,更是改出来的。契诃夫曾说:“写作的艺术,其实并不是写的艺术,而是删去写得不好的东西的艺术。”古今中外的著名作家,都注重文章的修改。大作家托尔斯泰写《复活》时,不知改了多少遍,出版社都印出了样本,他还打电话去修改。鲁迅先生每写一篇文章都要进行反复修改,有时能将草稿上的文字修改得一字不留。修改能力是写作的基本能力,修改是写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道工序。要让学生在习作之路上走得更远,教师就必须重视学生修改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修改能力,首先要教师带一带,教给学生修改习作的方法和技巧。对已经打好的习作草稿,我要求他们先整体浏览,纵观全篇,看作文是否偏离了主题,偏离了要求;看中心是否明确,有新意;看所选材料是否紧扣中心,布局是否合理,过渡是否自然,然后才让他们看语句是否通顺,用词是否准确,有没有错别字等。在学生动笔修改之前,我会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修改符号,或给学生印发一些范本。
在指导学生修改作文的过程中,我引进了小组合作机制,让学生通过阅读他人的作文,增强思维的发散性,拓展自己的习作思路;通过评定他人作文的优劣,学会欣赏和评价,为写好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给他人的习作写评语,进一步培养自己的书面表达能力。
学生自己修改,小组合作修改,誊写上交之后,我再一一批改。对学生作文和互相批改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我用作文评讲课的时间给予集体辅导、纠正。对学生作文和互相批改中存在的个别问题,我采用面批的形式,和他们一对一地交流。最后,我将作文本发下去,要求每个同学都认真阅读他人的评语,潜心琢磨他人的修改意见和建议,然后将作文再写一遍,从中获取经验和教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水平。
常言道,文不厌改。教育家叶圣陶也曾说,优秀作文是改出来的。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带一带,让学生重视并学会批改作文,在批改中取长补短,掌握写作的方法、技巧,在批改中培养写作能力和鉴赏能力,使学生在习作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语文是学生走进社会后使用频率最高的一门学科。作文教学又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因此,教师要耐心搀、扶、帮、带,使他们掌握习作的技能、技巧,爱上作文,会写作文,写好作文,为今后的人生发展夯实习作基础。
(责编 莫彩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