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诞生于文学大师笔下的经典读物,名著以复杂的情感、动人的笔触为读者描绘了全新的世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入名著导读,实现名著阅读与教学活动的呼应,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本文立足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以《简·爱》为例,探究借助经典名著导读活动提高初中生的思维品质的策略。
【关键词】名著导读;初中语文;思维品质;《简·爱》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1)24-0084-02
孙中山说:“我的一生只有两件事不能放弃,一是阅读,一是革命。”孙中山先生如此强调阅读的重要性,正是因为其看到了书籍背后的文化知识与人文智慧。教师对经典名著导读活动投入足够的重视,正视名著文本展现出来的文化内涵与创作灵感,并付诸于教学实践,能够进一步拓展语文的教学价值。借由经典名著导读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必将充分发挥语文教学活动的育人功能。
一、《简·爱》的文学价值与阅读价值分析
(一)《简·爱》的文学价值与创作背景
《简·爱》创作于英国工业文明的鼎盛时期,在这一阶段,社会经济虽然在不断发展,但女性的“附属品”地位并没有改变。这一时期,女性的独立性无法表现出来,女性不具备平等交往、参与社会活动的基本人权。嫁入豪门,依靠婚姻获得财富和地位,成为一个好母亲、好妻子,是当时英国女性实现价值的唯一途径。在这一时代背景下,《简·爱》应运而生。作者夏洛蒂·勃朗特借由虚拟的人物表现现实,在《简·爱》中,主人公简·爱受尽折磨,命运凄苦,但她具备独立、坚韧、善良等品质,她有追求爱情的信念与决心。对一些读者来说,简·爱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人物,《简·爱》是一部饱含人文情感的作品。
(二)《简·爱》的名著导读价值
《简·爱》已经被纳入初中语文推荐书目当中。《简·爱》独特的表达技巧与丰富的人文情感为其进入语文课堂创造了条件,也为学生提供了新的文化养料。在初中阶段,生理与心理的发育使学生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学习、生活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外在表现,也要让学生的情感世界得到丰富和发展。初中阶段,爱情、同情、伦理、法律等概念正不断地出现在学生的视野中,教师要做的就是让其从全新的角度看待文化知识,分析文化作品[1]。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围绕《简·爱》开展名著导读,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与思想品质。一方面,《简·爱》围绕爱情、人生、独立意识以及目标等话题展开论述,能对学生起到情感引导的作用,文中给出的观点或被学生认同,或与学生的观点相悖,这种双向选择的情感教育机制都能为学生萌发情感、确定情感提供方向,在一定程度上能带动学生情感的发展。另一方面,《简·爱》中的表达手法、修辞手法都是学生所需要学习的,能够在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的同时,帮助学生掌握新的表达方式、抒情手法等,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部分学生认为,西方文学偏执拗口,表达方式与我国文学的表达方式不同。但从笔者的教学经验来看,《简·爱》中的爱情观、独立意识等要素符合初中生的情感认知需求,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作用。
二、借助《简·爱》的名著导读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的策略
(一)强调情感,培养学生人文关怀意识
雨果认为,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其具有同情、怜悯、独立等美好品质,其不吝啬向同伴展示关怀,也不会刻意掩盖自己的脆弱。丰富的情感构成了个体的思想世界,能使个体不断成长、发展。强调在教学中发挥情感的作用,站在人文思想的高度上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能使学生进一步感受语文的文化教育价值,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感[2]。通过名著导读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能为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奠定基础。
笔者在教學中从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人文情感入手,对学生开展思想上、情感上的再教育,依靠情感、文学之间的有机互动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紫藤萝瀑布》的教学为例,作品中作者看见了生活的美好,笔者希望借助该作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意识。借由个人的审美意识、积极心态和文学创作热情三大元素的共同配合,笔者针对有关文本开展教学活动。首先将这种自然之美过渡到《简·爱》中的情感美,并向学生提问:“《简·爱》描写了简·爱勇敢追求爱情的故事,其表达与《紫藤萝瀑布》是否存在着相似之处?”结合教材与名著内容提出的导读问题,能引导学生尝试了解《简·爱》,感受《简·爱》的情感。在完成阅读预热之后,学生对这一问题作出回答:“《简·爱》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描绘了个体的挣扎、希望、痛苦与快乐,《紫藤萝瀑布》则表达人对自然的情感,行文自由而明朗。”借由名著导读,学生能进一步了解到人文情感的多样性特点:人的情感是复杂且生动的,正是这些情感互相交融,才形成了优秀的文学作品。以教材为阶梯,在文学作品与人文情感的引导下开展名著导读活动,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二)讲述故事,培养坚强意志
初中生正处于人生的交叉路口,在这一阶段,情感上与能力上的变化都会为初中生带来不同的学习体验,使其形成新的技能与认知。努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使其形成直面挫折、挑战的良好品质,能进一步发挥语文的教育作用。但单一的教材内容需要学生花费较长的时间理解,难以实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目标,因此转换教学方向就显得尤为重要。
借助经典名著导读,教师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使其在文学作品中看见不一样的世界[3]。在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富贵不能淫》的教学中,学生提出了这样的疑问:“生命的意义在于创造价值,如果无法积累资本,怎么实现‘富贵不能淫’呢?况且,为富贵暂时低头也不是什么不可饶恕的错误。”这是价值观的偏差,证明金钱至上的思想正在学生的脑海中萌芽,笔者尝试借助《简·爱》的名著导读活动端正学生的价值观,对主人公经历进行分析:简·爱自幼父母双亡,被寄养于舅母家中,饱受虐待,后被舅母送入孤儿院,孤儿院环境恶劣,简·爱经常食不果腹,但她依旧顽强地活了下来,还应聘了家庭教师,主动追求向往的爱情。简·爱一直在为了爱而奋斗,即使心爱的人失明,简·爱依旧不离不弃。简·爱不幸的遭遇能使学生对其产生同情,并审视其身上的良好品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借由名著了解到了简·爱的坚韧、勇敢、追求自由,理解了创造价值的方式有很多,并对自身的不足进行反思。与单纯的教材内容讲解相比,借由名著导读开展教学工作更加具有说服力。 (三)交流感想,允许学生表达
初中生的价值观与思想意识是在不断表达、积累中形成的,在教学指导环节,教师不仅要对初中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进行管理,更要积极与学生交流阅读感想,在完成阅读任务后解读有关文化知识。要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教师不仅要注重“教”,更要强调学生的“学”,实现从学到用的有效转换,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情感意识。
在完成名著导读活动后,笔者带领学生结合《简·爱》交流感想,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文学作品中所表现出的情感与现实,进而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在《简·爱》中,主人公最终得到了叔父留给她的一大笔遗产,罗切斯特的疯妻被烧死,罗切斯特在与简·爱结婚后,被烧瞎的双眼得到救治,医治好了一只眼睛,两人缔结良缘,生下了一个男孩。学生认为这种表述符合大团圆结局的特点,但笔者给出了不同的答案:作品的前半段在描述简·爱的抗争,但这种大团圆结局落入了俗套,与作者所追求的自由、平等与抗争并不相符,并没有摒弃对于物质、地位的追求,可见作者的创作有局限性。笔者围绕这一内涵开展名著导读活动,以探究《简·爱》的优点与不足为核心,发起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动。在交流过程中,学生结合审美品位对有关作品进行赏析,进而完成文本解读工作[4]。借由文学作品鼓励学生表达情感,能够为思维品质的提升提供有力的支持。
在名著导读活动中,笔者从创作背景、人物经历、学生情感等角度发起互动,对《简·爱》的情感价值、文学地位进行鉴赏,在文字中感受作者与人物的情感。依靠教学活动与文学文本相互配合,学生能从《简·爱》中看见不一样的文学世界,能以更为丰富的情感参与语文阅读活动。
【参考文献】
[1]干小花.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谈学生语文思维品质的培养[J].读与写(上,下旬),2019(33).
[2]周敏成.語文思维品质提升之策略探究[J].高考,2017(21).
[3]刘佳佳.开启名著之窗激发语文阅读兴趣——浅谈初中语文名著导读的有效阅读[J].读书文摘,2017(14).
[4]叶兆忠.以名著导读提高初中生语文素养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美术),2018(11).
【作者简介】
罗爱萍(1976~),女,汉族,陕西咸阳人,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语文教学。
【关键词】名著导读;初中语文;思维品质;《简·爱》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1)24-0084-02
孙中山说:“我的一生只有两件事不能放弃,一是阅读,一是革命。”孙中山先生如此强调阅读的重要性,正是因为其看到了书籍背后的文化知识与人文智慧。教师对经典名著导读活动投入足够的重视,正视名著文本展现出来的文化内涵与创作灵感,并付诸于教学实践,能够进一步拓展语文的教学价值。借由经典名著导读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必将充分发挥语文教学活动的育人功能。
一、《简·爱》的文学价值与阅读价值分析
(一)《简·爱》的文学价值与创作背景
《简·爱》创作于英国工业文明的鼎盛时期,在这一阶段,社会经济虽然在不断发展,但女性的“附属品”地位并没有改变。这一时期,女性的独立性无法表现出来,女性不具备平等交往、参与社会活动的基本人权。嫁入豪门,依靠婚姻获得财富和地位,成为一个好母亲、好妻子,是当时英国女性实现价值的唯一途径。在这一时代背景下,《简·爱》应运而生。作者夏洛蒂·勃朗特借由虚拟的人物表现现实,在《简·爱》中,主人公简·爱受尽折磨,命运凄苦,但她具备独立、坚韧、善良等品质,她有追求爱情的信念与决心。对一些读者来说,简·爱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人物,《简·爱》是一部饱含人文情感的作品。
(二)《简·爱》的名著导读价值
《简·爱》已经被纳入初中语文推荐书目当中。《简·爱》独特的表达技巧与丰富的人文情感为其进入语文课堂创造了条件,也为学生提供了新的文化养料。在初中阶段,生理与心理的发育使学生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学习、生活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外在表现,也要让学生的情感世界得到丰富和发展。初中阶段,爱情、同情、伦理、法律等概念正不断地出现在学生的视野中,教师要做的就是让其从全新的角度看待文化知识,分析文化作品[1]。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围绕《简·爱》开展名著导读,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与思想品质。一方面,《简·爱》围绕爱情、人生、独立意识以及目标等话题展开论述,能对学生起到情感引导的作用,文中给出的观点或被学生认同,或与学生的观点相悖,这种双向选择的情感教育机制都能为学生萌发情感、确定情感提供方向,在一定程度上能带动学生情感的发展。另一方面,《简·爱》中的表达手法、修辞手法都是学生所需要学习的,能够在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的同时,帮助学生掌握新的表达方式、抒情手法等,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部分学生认为,西方文学偏执拗口,表达方式与我国文学的表达方式不同。但从笔者的教学经验来看,《简·爱》中的爱情观、独立意识等要素符合初中生的情感认知需求,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作用。
二、借助《简·爱》的名著导读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的策略
(一)强调情感,培养学生人文关怀意识
雨果认为,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其具有同情、怜悯、独立等美好品质,其不吝啬向同伴展示关怀,也不会刻意掩盖自己的脆弱。丰富的情感构成了个体的思想世界,能使个体不断成长、发展。强调在教学中发挥情感的作用,站在人文思想的高度上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能使学生进一步感受语文的文化教育价值,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感[2]。通过名著导读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能为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奠定基础。
笔者在教學中从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人文情感入手,对学生开展思想上、情感上的再教育,依靠情感、文学之间的有机互动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紫藤萝瀑布》的教学为例,作品中作者看见了生活的美好,笔者希望借助该作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意识。借由个人的审美意识、积极心态和文学创作热情三大元素的共同配合,笔者针对有关文本开展教学活动。首先将这种自然之美过渡到《简·爱》中的情感美,并向学生提问:“《简·爱》描写了简·爱勇敢追求爱情的故事,其表达与《紫藤萝瀑布》是否存在着相似之处?”结合教材与名著内容提出的导读问题,能引导学生尝试了解《简·爱》,感受《简·爱》的情感。在完成阅读预热之后,学生对这一问题作出回答:“《简·爱》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描绘了个体的挣扎、希望、痛苦与快乐,《紫藤萝瀑布》则表达人对自然的情感,行文自由而明朗。”借由名著导读,学生能进一步了解到人文情感的多样性特点:人的情感是复杂且生动的,正是这些情感互相交融,才形成了优秀的文学作品。以教材为阶梯,在文学作品与人文情感的引导下开展名著导读活动,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二)讲述故事,培养坚强意志
初中生正处于人生的交叉路口,在这一阶段,情感上与能力上的变化都会为初中生带来不同的学习体验,使其形成新的技能与认知。努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使其形成直面挫折、挑战的良好品质,能进一步发挥语文的教育作用。但单一的教材内容需要学生花费较长的时间理解,难以实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目标,因此转换教学方向就显得尤为重要。
借助经典名著导读,教师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使其在文学作品中看见不一样的世界[3]。在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富贵不能淫》的教学中,学生提出了这样的疑问:“生命的意义在于创造价值,如果无法积累资本,怎么实现‘富贵不能淫’呢?况且,为富贵暂时低头也不是什么不可饶恕的错误。”这是价值观的偏差,证明金钱至上的思想正在学生的脑海中萌芽,笔者尝试借助《简·爱》的名著导读活动端正学生的价值观,对主人公经历进行分析:简·爱自幼父母双亡,被寄养于舅母家中,饱受虐待,后被舅母送入孤儿院,孤儿院环境恶劣,简·爱经常食不果腹,但她依旧顽强地活了下来,还应聘了家庭教师,主动追求向往的爱情。简·爱一直在为了爱而奋斗,即使心爱的人失明,简·爱依旧不离不弃。简·爱不幸的遭遇能使学生对其产生同情,并审视其身上的良好品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借由名著了解到了简·爱的坚韧、勇敢、追求自由,理解了创造价值的方式有很多,并对自身的不足进行反思。与单纯的教材内容讲解相比,借由名著导读开展教学工作更加具有说服力。 (三)交流感想,允许学生表达
初中生的价值观与思想意识是在不断表达、积累中形成的,在教学指导环节,教师不仅要对初中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进行管理,更要积极与学生交流阅读感想,在完成阅读任务后解读有关文化知识。要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教师不仅要注重“教”,更要强调学生的“学”,实现从学到用的有效转换,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情感意识。
在完成名著导读活动后,笔者带领学生结合《简·爱》交流感想,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文学作品中所表现出的情感与现实,进而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在《简·爱》中,主人公最终得到了叔父留给她的一大笔遗产,罗切斯特的疯妻被烧死,罗切斯特在与简·爱结婚后,被烧瞎的双眼得到救治,医治好了一只眼睛,两人缔结良缘,生下了一个男孩。学生认为这种表述符合大团圆结局的特点,但笔者给出了不同的答案:作品的前半段在描述简·爱的抗争,但这种大团圆结局落入了俗套,与作者所追求的自由、平等与抗争并不相符,并没有摒弃对于物质、地位的追求,可见作者的创作有局限性。笔者围绕这一内涵开展名著导读活动,以探究《简·爱》的优点与不足为核心,发起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动。在交流过程中,学生结合审美品位对有关作品进行赏析,进而完成文本解读工作[4]。借由文学作品鼓励学生表达情感,能够为思维品质的提升提供有力的支持。
在名著导读活动中,笔者从创作背景、人物经历、学生情感等角度发起互动,对《简·爱》的情感价值、文学地位进行鉴赏,在文字中感受作者与人物的情感。依靠教学活动与文学文本相互配合,学生能从《简·爱》中看见不一样的文学世界,能以更为丰富的情感参与语文阅读活动。
【参考文献】
[1]干小花.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谈学生语文思维品质的培养[J].读与写(上,下旬),2019(33).
[2]周敏成.語文思维品质提升之策略探究[J].高考,2017(21).
[3]刘佳佳.开启名著之窗激发语文阅读兴趣——浅谈初中语文名著导读的有效阅读[J].读书文摘,2017(14).
[4]叶兆忠.以名著导读提高初中生语文素养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美术),2018(11).
【作者简介】
罗爱萍(1976~),女,汉族,陕西咸阳人,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