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安徽颍上教研室王勇老师的《小学生“造句”教学谈》(见2014 年《小学语文教学》会刊第12期),得到不少有益的启示,同时产生一些不同的看法。这里就该文涉及的几个问题阐述个人见解,不当之处,请专家指正。
一、虚构人名有必要吃惊吗?
【原文】
比如用“已经”造句,“小红已经上学了”。“小明已经把作业做好了”。句子中的人物都是虚构的,学生的生活可以说是丰富多彩的,他们身边“已经”发生的真人真事也一定很多,为什么造句的主体都是小明、小红这些虚构的人名?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而所有的学生都如此忽略我们的现实生活,以至于连人名都惊人的雷同式的虚构?
【分析】
的确,小学生造句多用小明、小红、小刚、小花等作主语,用真名的较少。笔者认为,此题检测的是会不会运用副词“已经”,平时造句主语可以写真名,但虚构人名也没有必要吃惊。如果期中或期末考试,每个学生造句都用真名,教师阅卷时就可以判断这一本本卷子各是哪个班的,试卷密封线就失去了作用。习作也是这样,应该立足现实生活,求真,求新,但考试中的习作,若涉及学校、班级、学生的名,我们还是要求用××代替,这也是为了避免批习作打感情分,产生一些“矛盾”。
二、一个句子为何能“打天下”?
【原文】
一个句子“打天下”。有这样一位老师,三年级时指导学生造一个比喻句“妹妹的脸像苹果一样红”来应试,告诉学生只要是比喻句就这样写,就能得满分。果然,三年级考试“造句”,学生写了这个比喻句,得到了满分;四年级还是这样命题,学生还是这样的造句,还是满分;五年级也还是这样命题,他的学生还是这样的答卷,照样还是得到满分。试问,这样的造句怎么能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怎能为学生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呢?
【分析】
一个句子“打天下”之说虽然有点夸张,但能说明教师在比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观念陈旧、教法死板,忽视发展。为何三年“还是这样命题”?为何试题没有变化,难易没有梯度?三年级用“像”造比喻句,四、五年级可改为用“像……似的”“像……像……”“仿佛”“犹如”等造比喻句,也可照课文例句仿写比喻句。(1)不久就只见鹅毛般的雪花,从彤云密布的天空中飘落下来。(2)大虫……把铁棒似的虎尾倒竖起来一剪。(3)天安门广场已成了人的海洋。还可照歌词、诗句仿写。(1)天大地大不如党的恩情大。(2)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样变化命题,由易到难,“妹妹的脸像苹果一样红”还能“打天下”吗?
三、造句的范畴包括写句群、写小段吗?
【原文】
一、变写一个通顺的句子,转为写具体、写生动的句群。
二年级写一个通顺的句子;三年级写一个句群;高年级就要写一个小段。
比如用“美丽”一词造句,二年级的学生造句是“秋天的景色很美丽”。三年级就要写具体,也就是具体地写写秋天的景色如何美丽。
秋天,天那么高,那么蓝,几朵白云悠闲地飘着。蓝天下是一眼望不到边的稻田,地里的稻子成熟了,金灿灿的。秋天的景色真的很美丽啊!
四年级及以上就要求写生动、形象。
秋天来了。果园里,苹果红了,柿子像一个个小灯笼挂在枝头,梨树上果实累累,像是许多小葫芦在说:“秋天来了,秋天来了!”农田里稻子笑弯了腰,高粱乐红了脸,农民伯伯正在收割。花园里菊花开了,桂花也开了,菊花梳着漂亮的头发,桂花还散发出淡淡的清香。秋天真是一幅美丽的图画!
【分析】
何谓造句?把词组织成句子。教学生造句,一般要求学生用提供的词语写一个完整、通顺的句子,先学造单句,后学习运用关联词语造句(感知复句)。而王老师的改造“造句”,是从单句(概括)到句群(具体),再到小段(生动、形象)。笔者认为,王老师说的“造句”太过开放,超出了造句的范畴。写句群、写小段属于片段训练,是第二学段习作常用的一种训练形式,就是第三学段有时也练写片段。用“美丽”造句,写成句群、小段,是错误的,考试不得分。
四、“变用词造句”有道理吗?
【原文】
二、变用词造句,仿写课文中或课外读物中出现的优秀句子。
1.课文中的“变式句”(摘一例)。
在繁华的巴黎大街的路旁,坐着一个衣衫褴褛、头发花白、双目失明的老人。
2.富有诗意的句子(摘一例)。
春天在进攻,冬天在撤退。
3.学写警策性的句子(摘一例)。
眼因多流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风霜而愈益温厚。
【分析】
“变用词造句”的说法欠妥,与后半句也不连贯。用词造句,是小学生学说话、习作最基础的一种训练,不能丢。仿写句子,是句子训练早就有的一种形式。王老师与众不同的是,提出了三种类型的句子仿写,给笔者的感觉是有创意,只是有些句子似乎不适合仿写。先说“变式句”,王老师说的“状语前置,凸显了盲老人坐的位置”。笔者认为,这类写作技法有一定难度,仿写要求不宜提示“状语前置”,可采用另一种形式让学生感知:把句子补充完整,并与原句比较哪句表达效果好。一个衣衫褴褛、头发花白、双目失明的老人坐________________ 。再说“警策句”,是名人、作家多年对生活的体验感悟,才锤炼出来的语言,含义深邃,学生多是朦胧理解,如例句的“愈益温厚”,孩子能读懂吗?读不懂,仿写就难,难度大的句子还是让学生阅读积累吧。
王老师提示的三类句子有的可仿写,只是缺少具体要求,不便于学生实践。这里各摘一例设计并说明如下:
读下面的句子,用带点词语各仿写一个句子。
(1)渐渐它胆子大了,就落在我的书桌上。(带点词用在句首)
(2)春天在进攻,冬天在撤退。(带点词用在句中间)
(3)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这样引导仿写,没有突破用词造句的范畴,只是用词语加点的办法扶了学生一下,有助提升用词造句的能力。
(山东省莱州市实验小学 261400
山东省莱州市教学研究室 261400)
一、虚构人名有必要吃惊吗?
【原文】
比如用“已经”造句,“小红已经上学了”。“小明已经把作业做好了”。句子中的人物都是虚构的,学生的生活可以说是丰富多彩的,他们身边“已经”发生的真人真事也一定很多,为什么造句的主体都是小明、小红这些虚构的人名?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而所有的学生都如此忽略我们的现实生活,以至于连人名都惊人的雷同式的虚构?
【分析】
的确,小学生造句多用小明、小红、小刚、小花等作主语,用真名的较少。笔者认为,此题检测的是会不会运用副词“已经”,平时造句主语可以写真名,但虚构人名也没有必要吃惊。如果期中或期末考试,每个学生造句都用真名,教师阅卷时就可以判断这一本本卷子各是哪个班的,试卷密封线就失去了作用。习作也是这样,应该立足现实生活,求真,求新,但考试中的习作,若涉及学校、班级、学生的名,我们还是要求用××代替,这也是为了避免批习作打感情分,产生一些“矛盾”。
二、一个句子为何能“打天下”?
【原文】
一个句子“打天下”。有这样一位老师,三年级时指导学生造一个比喻句“妹妹的脸像苹果一样红”来应试,告诉学生只要是比喻句就这样写,就能得满分。果然,三年级考试“造句”,学生写了这个比喻句,得到了满分;四年级还是这样命题,学生还是这样的造句,还是满分;五年级也还是这样命题,他的学生还是这样的答卷,照样还是得到满分。试问,这样的造句怎么能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怎能为学生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呢?
【分析】
一个句子“打天下”之说虽然有点夸张,但能说明教师在比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观念陈旧、教法死板,忽视发展。为何三年“还是这样命题”?为何试题没有变化,难易没有梯度?三年级用“像”造比喻句,四、五年级可改为用“像……似的”“像……像……”“仿佛”“犹如”等造比喻句,也可照课文例句仿写比喻句。(1)不久就只见鹅毛般的雪花,从彤云密布的天空中飘落下来。(2)大虫……把铁棒似的虎尾倒竖起来一剪。(3)天安门广场已成了人的海洋。还可照歌词、诗句仿写。(1)天大地大不如党的恩情大。(2)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样变化命题,由易到难,“妹妹的脸像苹果一样红”还能“打天下”吗?
三、造句的范畴包括写句群、写小段吗?
【原文】
一、变写一个通顺的句子,转为写具体、写生动的句群。
二年级写一个通顺的句子;三年级写一个句群;高年级就要写一个小段。
比如用“美丽”一词造句,二年级的学生造句是“秋天的景色很美丽”。三年级就要写具体,也就是具体地写写秋天的景色如何美丽。
秋天,天那么高,那么蓝,几朵白云悠闲地飘着。蓝天下是一眼望不到边的稻田,地里的稻子成熟了,金灿灿的。秋天的景色真的很美丽啊!
四年级及以上就要求写生动、形象。
秋天来了。果园里,苹果红了,柿子像一个个小灯笼挂在枝头,梨树上果实累累,像是许多小葫芦在说:“秋天来了,秋天来了!”农田里稻子笑弯了腰,高粱乐红了脸,农民伯伯正在收割。花园里菊花开了,桂花也开了,菊花梳着漂亮的头发,桂花还散发出淡淡的清香。秋天真是一幅美丽的图画!
【分析】
何谓造句?把词组织成句子。教学生造句,一般要求学生用提供的词语写一个完整、通顺的句子,先学造单句,后学习运用关联词语造句(感知复句)。而王老师的改造“造句”,是从单句(概括)到句群(具体),再到小段(生动、形象)。笔者认为,王老师说的“造句”太过开放,超出了造句的范畴。写句群、写小段属于片段训练,是第二学段习作常用的一种训练形式,就是第三学段有时也练写片段。用“美丽”造句,写成句群、小段,是错误的,考试不得分。
四、“变用词造句”有道理吗?
【原文】
二、变用词造句,仿写课文中或课外读物中出现的优秀句子。
1.课文中的“变式句”(摘一例)。
在繁华的巴黎大街的路旁,坐着一个衣衫褴褛、头发花白、双目失明的老人。
2.富有诗意的句子(摘一例)。
春天在进攻,冬天在撤退。
3.学写警策性的句子(摘一例)。
眼因多流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风霜而愈益温厚。
【分析】
“变用词造句”的说法欠妥,与后半句也不连贯。用词造句,是小学生学说话、习作最基础的一种训练,不能丢。仿写句子,是句子训练早就有的一种形式。王老师与众不同的是,提出了三种类型的句子仿写,给笔者的感觉是有创意,只是有些句子似乎不适合仿写。先说“变式句”,王老师说的“状语前置,凸显了盲老人坐的位置”。笔者认为,这类写作技法有一定难度,仿写要求不宜提示“状语前置”,可采用另一种形式让学生感知:把句子补充完整,并与原句比较哪句表达效果好。一个衣衫褴褛、头发花白、双目失明的老人坐________________ 。再说“警策句”,是名人、作家多年对生活的体验感悟,才锤炼出来的语言,含义深邃,学生多是朦胧理解,如例句的“愈益温厚”,孩子能读懂吗?读不懂,仿写就难,难度大的句子还是让学生阅读积累吧。
王老师提示的三类句子有的可仿写,只是缺少具体要求,不便于学生实践。这里各摘一例设计并说明如下:
读下面的句子,用带点词语各仿写一个句子。
(1)渐渐它胆子大了,就落在我的书桌上。(带点词用在句首)
(2)春天在进攻,冬天在撤退。(带点词用在句中间)
(3)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这样引导仿写,没有突破用词造句的范畴,只是用词语加点的办法扶了学生一下,有助提升用词造句的能力。
(山东省莱州市实验小学 261400
山东省莱州市教学研究室 26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