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一年级阶段是儿童形成各种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在这一阶段重视培养学生专心倾听、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动手操作、合作探究、“认真作业”的良好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能力、性格的发展,更使学生终身受益。
【关键词】一年级学生;学习习惯;养成
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曾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一年级阶段是儿童养成各种习惯的最佳时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提高学习效率,更能使学生终身受益。
一、专心倾听的习惯
听讲是课堂上接受信息的第一道大门。专心倾听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考的基础,也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教师要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倾听的习惯,就要从看、听、想、做四个方面着手。
看:就是看老师演示、板书和动作;
听:就是注意倾听老师的讲解和同学的回答;
想:就是想所学的内容,自己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与别人不同的见解;
做:就是动手操作学具和做练习。
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上课专心听讲,笔者认为教师讲课时一定要精神饱满,而且语言要生动有趣,条理要分明,方法要灵活多样,力求使课堂教学引人入胜,使每个同学都乐意听。
二、积极思考的习惯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笔者不是单纯地“教”知识,而是通过引导帮助学生去做、去想知识,让他们意识到多问几个“为什么”比直接知道答案有意义得多。如在教学《猜数游戏》时,笔者先告诉学生一共有几颗珠子,左手有几颗,让学生猜猜右手有几颗,这样反复进行几次,学生就在“猜”中掌握了数的分解和组成以及加、减法,加深了对数的认识,为今后学习用数学做好了铺垫。
三、大胆发言的习惯
在教学中加强说的训练,培养说的习惯,有利于学生学习信息的反馈,能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理解问题的概况。比如,当敢说者发表了自己的想法后,笔者都会给予及时的表扬:“××同学胆子真大,回答问题时声音真响亮;××同学真爱动脑筋;你说得棒极了!”等等。接着就把复述、模仿的机会让给怕发言者,并给予鼓励:“你也说得很好。”即便他们回答错了,也应该说:“你能大胆发言了,虽然回答得不完全正确,但已有进步了,老师相信你下次一定能回答正确。”对于一年级刚入学的孩子来说,老师能表扬、鼓励他,他会觉得非常开心,非常光荣,由此增加说的勇气和信心。
四、动手操作的习惯
动手操作是儿童认识事物的重要手段。为了让一年级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教材安排了“分一分”“摆一摆”“画一画”“圈一圈”“数一数”等大量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在直观具体的操作活动中积累学习的“关键经验”。
如,在教学“分与合”时,教师让学生借助学具,将4个桃放在两个盘里:一盘放1个,另一盘放3个;一盘放2个,另一盘也放2个;一盘放3个,另一盘放1个。有了这一操作的过程,再抽象成数的分与合,这就有了清晰的表象,实现了由形象到抽象的过渡。
五、合作探究的习惯
一年级刚入学的新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缺乏集体观念,自我中心主义较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创设合作交流的机会,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对学习起始阶段的小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就十几减9教学为例,笔者为每个学生准备了一套学具(盒内10个桃,盒外3个桃),让学生先独立操作,自主探究,怎样从13 个桃中拿掉9个桃,要求边操作边轻声讲述拿桃过程。在此基础上,笔者再让学生进行组内交流。有的说:“我是一个一个地减,1、2、3……9,还剩4个。”有的说:“我是先从一盒10个桃中拿掉9个,再把盒内剩下的1个和盒外3 个合起来得4个。”有的说:“我是先拿去了盒外的3个,再拿去盒内的6个,还剩4个。”共同探究,使学生习得了多种算法。
良好的个体学习习惯和群体合作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六、“认真作业”的习惯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升华,作业可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巩固课堂学到的知识,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对于作业,笔者会要求学生做到:
(一)认真审题
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前提。我们在课堂上教给学生读题方法,要求学生边指边读,强调他们多读,弄懂题目具体有几个已知条件和问题,读中画重点字、词,养成用符号标记的习惯,同时对难度较大的题目,要求学生在草稿纸上画图或把其它解题的思路记录在草稿纸上,培养学生用草稿纸细心解题的习惯,提高解题能力。
(二)规范书写
教给学生写作业方法(从写数字清楚,书写整齐、美观到格式正确,都有规范要求),限时要求学生完成作业(如时间比赛会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三)细心演算
演算是小学生数学学习中最基本的技能。我们要训练学生沉着、冷静的学习态度,不管题目难易都要认真对待。强调计算必须慎重,切勿草率从事。对认真演算、有进步的同学给予鼓励表扬。
(四)检验改错
在数学知识的探索中,有错误是难免的。笔者要求学生在做完作业以后再认真检查,发现并改正错误。
总之,一年级学生由于特殊的年龄特征,光靠老师的工作是不够的,家长的力量不容忽视。所以,教师还得借助每一次家长会向家长说明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性,让他们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和家长交流一些辅导学生学习的方法,争取家庭辅导与学校教育和谐统一。只有多渠道、坚持不懈地抓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工作,才能培养出大批具有良好数学素质的有用人才。
【关键词】一年级学生;学习习惯;养成
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曾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一年级阶段是儿童养成各种习惯的最佳时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提高学习效率,更能使学生终身受益。
一、专心倾听的习惯
听讲是课堂上接受信息的第一道大门。专心倾听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考的基础,也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教师要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倾听的习惯,就要从看、听、想、做四个方面着手。
看:就是看老师演示、板书和动作;
听:就是注意倾听老师的讲解和同学的回答;
想:就是想所学的内容,自己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与别人不同的见解;
做:就是动手操作学具和做练习。
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上课专心听讲,笔者认为教师讲课时一定要精神饱满,而且语言要生动有趣,条理要分明,方法要灵活多样,力求使课堂教学引人入胜,使每个同学都乐意听。
二、积极思考的习惯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笔者不是单纯地“教”知识,而是通过引导帮助学生去做、去想知识,让他们意识到多问几个“为什么”比直接知道答案有意义得多。如在教学《猜数游戏》时,笔者先告诉学生一共有几颗珠子,左手有几颗,让学生猜猜右手有几颗,这样反复进行几次,学生就在“猜”中掌握了数的分解和组成以及加、减法,加深了对数的认识,为今后学习用数学做好了铺垫。
三、大胆发言的习惯
在教学中加强说的训练,培养说的习惯,有利于学生学习信息的反馈,能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理解问题的概况。比如,当敢说者发表了自己的想法后,笔者都会给予及时的表扬:“××同学胆子真大,回答问题时声音真响亮;××同学真爱动脑筋;你说得棒极了!”等等。接着就把复述、模仿的机会让给怕发言者,并给予鼓励:“你也说得很好。”即便他们回答错了,也应该说:“你能大胆发言了,虽然回答得不完全正确,但已有进步了,老师相信你下次一定能回答正确。”对于一年级刚入学的孩子来说,老师能表扬、鼓励他,他会觉得非常开心,非常光荣,由此增加说的勇气和信心。
四、动手操作的习惯
动手操作是儿童认识事物的重要手段。为了让一年级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教材安排了“分一分”“摆一摆”“画一画”“圈一圈”“数一数”等大量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在直观具体的操作活动中积累学习的“关键经验”。
如,在教学“分与合”时,教师让学生借助学具,将4个桃放在两个盘里:一盘放1个,另一盘放3个;一盘放2个,另一盘也放2个;一盘放3个,另一盘放1个。有了这一操作的过程,再抽象成数的分与合,这就有了清晰的表象,实现了由形象到抽象的过渡。
五、合作探究的习惯
一年级刚入学的新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缺乏集体观念,自我中心主义较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创设合作交流的机会,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对学习起始阶段的小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就十几减9教学为例,笔者为每个学生准备了一套学具(盒内10个桃,盒外3个桃),让学生先独立操作,自主探究,怎样从13 个桃中拿掉9个桃,要求边操作边轻声讲述拿桃过程。在此基础上,笔者再让学生进行组内交流。有的说:“我是一个一个地减,1、2、3……9,还剩4个。”有的说:“我是先从一盒10个桃中拿掉9个,再把盒内剩下的1个和盒外3 个合起来得4个。”有的说:“我是先拿去了盒外的3个,再拿去盒内的6个,还剩4个。”共同探究,使学生习得了多种算法。
良好的个体学习习惯和群体合作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六、“认真作业”的习惯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升华,作业可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巩固课堂学到的知识,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对于作业,笔者会要求学生做到:
(一)认真审题
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前提。我们在课堂上教给学生读题方法,要求学生边指边读,强调他们多读,弄懂题目具体有几个已知条件和问题,读中画重点字、词,养成用符号标记的习惯,同时对难度较大的题目,要求学生在草稿纸上画图或把其它解题的思路记录在草稿纸上,培养学生用草稿纸细心解题的习惯,提高解题能力。
(二)规范书写
教给学生写作业方法(从写数字清楚,书写整齐、美观到格式正确,都有规范要求),限时要求学生完成作业(如时间比赛会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三)细心演算
演算是小学生数学学习中最基本的技能。我们要训练学生沉着、冷静的学习态度,不管题目难易都要认真对待。强调计算必须慎重,切勿草率从事。对认真演算、有进步的同学给予鼓励表扬。
(四)检验改错
在数学知识的探索中,有错误是难免的。笔者要求学生在做完作业以后再认真检查,发现并改正错误。
总之,一年级学生由于特殊的年龄特征,光靠老师的工作是不够的,家长的力量不容忽视。所以,教师还得借助每一次家长会向家长说明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性,让他们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和家长交流一些辅导学生学习的方法,争取家庭辅导与学校教育和谐统一。只有多渠道、坚持不懈地抓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工作,才能培养出大批具有良好数学素质的有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