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沙湾镇实验小学结合沙坑村的区域特色,形成了以武道为核心的弘义教育特色。弘义教育以“弘义”为核心理念,意味着教育就是弘义的过程,教育的目的就是弘义。在弘义特色教育下,相关的特色课程让弘义教育更加丰满和充实。通过弘义特色教育,创建“武德治校、武德兴校”的学校德育工作模式。
【关键词】弘义;武德;特色教育;课程
沙湾镇实验小学位于沙湾镇沙坑村,创建于1975。学校结合沙坑村的区域特色,武德育人、武德兴校,赋予教育更多的人文精神,提升立德树人的实效,形成了以武道为核心的弘义教育特色。弘义教育模式实现了文化立校、上品教化,学校的影响力、辐射力不断增强,实现了特色发展、品牌发展。
一、“弘义”底蕴的历史探究
沙湾镇实验小学践行上品教化的理念,挖掘和弘扬沙湾优秀的历史文化,弘扬尚武文化,全校师生内修文德、外治武功,弘义教育特色鲜明。
武德即武术道德,是从事武术活动的人在社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所应有的道德品质。它的内容虽然随着各个不同时期的发展而不断的补充和丰富,本质表现为:豁达的胸怀和依靠强大的实力来赢得别人敬重的气度。在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一直奉行的核心价值观“仁、义、礼、智、信”中,“义”是习武报国先贤们恪守的基本准则,是武德的核心内容。
作为广府文化的源头,沙湾文化滋养出一代代贤人。沙湾音乐的杰出“何氏三杰”、两弹一星的功勋人物何炳林等,无不处处体现出浓郁的人文气息。承传沙湾文化的优秀传统,沙湾镇实验小学以人为本,将人的成长和发展作为办学的终极目标,将立德树人作为学校发展的核心和根本,较好地实现了人的发展与学校发展的融合。沙湾镇的沙坑村起源于明末清初。1953年,因修建佛山机场,南海县沙堤乡上坑村部分村民由政府安排迁至广州市番禺区沙湾东村之东,建村落户定居,南海是黄飞鸿的故乡,邑人好习武,乐舞狮,沙坑村村民把这一传统也带到了沙湾,并使之发扬光大。沙坑村民人人爱习武,周家拳、周家棍是祖传武术。近年沙坑龙狮团参加全国、世界赛事成绩显赫,举世瞩目。醒狮和武术一脉相承,闻名遐迩,历久不衰。为了弘扬国粹精华,发扬传统,富有创新精神的原村委书记周镇隆提出了“弘扬武术,强身健体”的口号,积极推进沙坑村武术和醒狮的发展。沙坑村民习武,遵守着传统武术的道德要求:仁义礼智信。并在每次的训练中、外出比赛和演出中恪守,得到中外的肯定。同时,已经举办了多年的初八“生菜会”,招呼着珠三角地区的醒狮的爱好者,在进行技艺比拼的过程中还把武德的精神传扬开去,至今,在沙湾镇实验小学的舞台上,还留着醒目的“以武会友”的背景,把传统的武德精神刻在人们的脑海中。同时,沙坑村的醒狮队也多次受邀表演,让沙坑醒狮的名声和沙湾人的正气、吃苦耐劳、奋勇争先的形象树立起来。
沙湾镇实验小学的前身是沙坑小学。2005年,沙湾镇政府投入巨资,重新改造沙坑小学,同时更名“沙湾镇实验小学”。我校所在的沙坑村历史悠久,自元、明朝起,沙坑人就以高超的醒狮艺术威震南海,几百年来舞龙舞狮绵延至今。上世纪90年代开始,学校结合沙坑人都热衷于舞龙舞狮的传统,把武德文化融入到村民的特色文化中去,确立了“武德治校、武德兴校”的育人理念,把“仁、义、礼、智、信”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通过学校的教育让“宽容”、“谦让”、“孝道”、“自律”潜移默化地教育孩子,影响家长,带动社区的精神文明发展。学校学生面貌发生了很大转变,树立了良好的校风、学风,学生文武双全,彬彬有礼。
二、弘义教育的内涵阐释
(一)弘义教育的本质
“义”,指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合乎正义或公益的思想和行为。
“弘”有两层含义,《尔雅》:“弘,大也”,“弘”有宽广宏大之意,故“弘义”就可理解为大义。此时,“弘义”是一个理想,一种境界,一个目标。“弘”又可解作弘扬,《字汇》有云“弘,大之也”,也即是弘扬、光大之意。它是一种积极的态度,一种进取的精神,所以弘义从纵向上看可以理解为发展个人心中的大义,从横向上看可以理解为让义从个体向群体普及和推广,是内心有一份执着的“让世界更美好”的高尚情怀。
弘义不仅是一种操守,更是一种担当,一种内心良善充溢后必须践行的境界,它不再停留在思想情感和兴趣爱好层面,而更要求建立高度自觉的心智和行动,或立言,或立功,或立德,去发现和改善家国天下存在的问题。具体来讲,就是要有这样一颗心:它能洞悉社会问题,然后能尽己心力去改善社会,改善人心;让人道畅行,让公义普行。在生活实践中,从保护周围的环境开始,从用切实的行动关心孤寡老人开始等等。弘义让世界更多的保存真善美,更少的沾染假丑恶。
弘义教育以“弘义”为核心理念,意味着教育就是弘义的过程,教育的目的就是弘义。教育应该是充满道义、正义的,弘义是教育的灵魂,只有培育、呵护道义、正义,人才会对知识、智慧乃至生活都能长葆热情和好奇心,才会有是非判断、善恶判断,才会有真感情可以表达、可以传递,也才会知道应该怎样去表达、怎样去传递。故弘义教育意味要树立弘义的教育灵魂,让教育过程渗透着情感的表达与交融,并认为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教育。此时,弘义教育就是学校教育的过程、生命成长的过程、境界提升的过程以及相互感染和传递的过程。
(二)弘义教育的基本理念
1. 教育的过程就是弘义的过程
教育过程是教师根据教育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
教育应该是充满道义、正义的,弘义是教育的灵魂,只有培育、呵护道义、正义,人才会对知识、智慧乃至生活都能长葆热情和好奇心,才会有是非判断、善恶判断,才会有真感情可以表达、可以传递,也才会知道应该怎样去表达、怎样去传递。所以弘义教育意味要树立弘义的教育灵魂,让教育过程渗透着情感的表达与交融,并认为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教育。此时,弘义教育就是学校教育的过程、生命成长的过程、境界提升的过程以及相互感染和传递的过程。 2. 教师真诚的爱是弘义的关键
师爱就是贯穿教育教学过程始终的教师对学生的一种崇高情感,是教师以其奉献牺牲的方式与学生密切相处并在相处中完善自己、完善学生的教育活动。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把全部心灵和才智都献给孩子的真诚。这种爱是无私的,它要毫无保留地献给所有的学生。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学生。”弘义,是一种积极的态度,一种进取的精神,所以弘义从纵向上看可以理解为发展个人心中的大义,从横向上看可以理解为让义从个体向群体普及和推广,是内心有一份执着的“让世界更美好”的高尚情怀。只有通过教师那种无私的师爱,从教育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完善自我,才能让学生体会到弘义教育里面那种正大光明的内涵思想,只有通过真诚的师爱,才能让学生切身感受老师榜样作用,在潜移默化和知识传输中得以成长。
3. 传承核心价值是弘义的根本
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里面提到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体要求,正是弘义教育中的武德精神:仁义礼智信内涵的现代表现。作为个人的道德要求和核心价值观,它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思想传统和民族精神。爱国的核心精神是无条件地爱本民族的文化,一个民族的文化是这个民族的精神家园,是凝聚一个民族使之无论经历何种患难都不会涣散的最为伟大的精神力量。诚信和友善,古人早已论述过。可以说,传承了两千多年的以孔孟之道为核心精神的中华传统文明,内含了极为丰富的诚信和友善的思想资源。所以,践行和传承核心价值就是弘义的根本。
三、聚焦课程,培育弘义特色
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老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学校的特色建设离不开课程,课程及教材,在弘义特色教育下,相关的特色课程让弘义教育更加丰满、更加充实。
(一)弘义教育课程
弘义教育,指引着学生向着公正、光明的道路前进,弘义教育需要用课程来进行体现,只有融入到课程里面,弘义教育才能深入到学生的骨髓中去。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拟编制《弘义教育》的校本教材,由个人修养、群体生活、心理品质、文化认同四个板块构成,每个板块都分成了低、中、高三个年段,每个版块都分为不同的课程进行学习。如在个人修养的板块中就分成了礼貌、诚信、友善三个部分,每个部分在不同的年段都有不同的要求。比如礼貌,低年段要求的是讲文明、学礼仪;中年段要求的是懂礼仪、律于己;高年段要求是重礼仪、善待人。不同的年段,不同的要求,但是都指向个人修养的不同层面、指向正义、光明的弘义教育理念。课程的延续,既加强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的提升,又为在不同年龄特点的学生渗透着武德的精髓。
(二)活动体验课程
教育家杜威认为:课程即活动,以活动为取向的课程,注意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在弘义特色教育下,结合沙湾文化和沙坑的地域特点,我校开展的弘义活动体验课程舞龙、舞狮、舞凤。舞龙、醒狮和武术是一脉相承的。舞龙、舞狮、舞凤采用精英组的方式进行。利用下午第三节课开展相关的表演,有集体群狮表演和难度极高狮子走桩采青表演艺术,有10人龙,有3人龙和高难度的3人轮滑龙表演艺术。通过活动让学生对武术、舞龙、舞狮、舞凤的了解更加深入,活动中修炼武德,弘扬武德。同时,通过编制校本教材《弘义醒狮》和《弘义舞龙》,让学生能够从中学习到层次螺旋上升的技法,同时以习武人的要求来严格要求自己,达到弘义的教育目的。
(三)传统文化课程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我国将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指导纲要明确了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具体方向,即开展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开展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开展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这与我校的弘义特色教育高度吻合,开展弘义特色教育,就是迎合了我校现在的发展趋势。学校通过《弘义书法》、《弘义美文》和《弘义歌曲》等校本课程来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承。校本教材通过年级来分段。
(四)尚武弘义课程
其中,武术活动课程是普及课程,全校学生都参与进去,校本教材《弘义武术(壮志骄阳)》共分成五个阶段进行,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体发育规律进行设计,其中一二年级学习拳术、三年级学习棍术、四年级学习刀术、五年级学习剑术、六年级学习太极拳。由于结合了学生的实际和地域的特点,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基本掌握了武术的几大部分,为强身健体、弘扬中华武术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弘义特色教育效果
通过弘义特色教育,创建“武德治校、武德兴校”的学校德育工作模式;打造一支在课堂上善于点拨思路和想法,养成学生思考的习惯,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开启和丰富学生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师队伍;培养出热爱学习、乐于探究、积极主动、充满自信、乐于学习,又能在学习中寻找快乐的实验小学学生;提炼出一批以武术为基础,以舞龙、舞狮、舞凤等地域特色明显的活动课程;编制出一批融合国家课程、融入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把学生培养成公正、正义、有理想的学生,成为祖国未来的栋梁。
【关键词】弘义;武德;特色教育;课程
沙湾镇实验小学位于沙湾镇沙坑村,创建于1975。学校结合沙坑村的区域特色,武德育人、武德兴校,赋予教育更多的人文精神,提升立德树人的实效,形成了以武道为核心的弘义教育特色。弘义教育模式实现了文化立校、上品教化,学校的影响力、辐射力不断增强,实现了特色发展、品牌发展。
一、“弘义”底蕴的历史探究
沙湾镇实验小学践行上品教化的理念,挖掘和弘扬沙湾优秀的历史文化,弘扬尚武文化,全校师生内修文德、外治武功,弘义教育特色鲜明。
武德即武术道德,是从事武术活动的人在社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所应有的道德品质。它的内容虽然随着各个不同时期的发展而不断的补充和丰富,本质表现为:豁达的胸怀和依靠强大的实力来赢得别人敬重的气度。在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一直奉行的核心价值观“仁、义、礼、智、信”中,“义”是习武报国先贤们恪守的基本准则,是武德的核心内容。
作为广府文化的源头,沙湾文化滋养出一代代贤人。沙湾音乐的杰出“何氏三杰”、两弹一星的功勋人物何炳林等,无不处处体现出浓郁的人文气息。承传沙湾文化的优秀传统,沙湾镇实验小学以人为本,将人的成长和发展作为办学的终极目标,将立德树人作为学校发展的核心和根本,较好地实现了人的发展与学校发展的融合。沙湾镇的沙坑村起源于明末清初。1953年,因修建佛山机场,南海县沙堤乡上坑村部分村民由政府安排迁至广州市番禺区沙湾东村之东,建村落户定居,南海是黄飞鸿的故乡,邑人好习武,乐舞狮,沙坑村村民把这一传统也带到了沙湾,并使之发扬光大。沙坑村民人人爱习武,周家拳、周家棍是祖传武术。近年沙坑龙狮团参加全国、世界赛事成绩显赫,举世瞩目。醒狮和武术一脉相承,闻名遐迩,历久不衰。为了弘扬国粹精华,发扬传统,富有创新精神的原村委书记周镇隆提出了“弘扬武术,强身健体”的口号,积极推进沙坑村武术和醒狮的发展。沙坑村民习武,遵守着传统武术的道德要求:仁义礼智信。并在每次的训练中、外出比赛和演出中恪守,得到中外的肯定。同时,已经举办了多年的初八“生菜会”,招呼着珠三角地区的醒狮的爱好者,在进行技艺比拼的过程中还把武德的精神传扬开去,至今,在沙湾镇实验小学的舞台上,还留着醒目的“以武会友”的背景,把传统的武德精神刻在人们的脑海中。同时,沙坑村的醒狮队也多次受邀表演,让沙坑醒狮的名声和沙湾人的正气、吃苦耐劳、奋勇争先的形象树立起来。
沙湾镇实验小学的前身是沙坑小学。2005年,沙湾镇政府投入巨资,重新改造沙坑小学,同时更名“沙湾镇实验小学”。我校所在的沙坑村历史悠久,自元、明朝起,沙坑人就以高超的醒狮艺术威震南海,几百年来舞龙舞狮绵延至今。上世纪90年代开始,学校结合沙坑人都热衷于舞龙舞狮的传统,把武德文化融入到村民的特色文化中去,确立了“武德治校、武德兴校”的育人理念,把“仁、义、礼、智、信”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通过学校的教育让“宽容”、“谦让”、“孝道”、“自律”潜移默化地教育孩子,影响家长,带动社区的精神文明发展。学校学生面貌发生了很大转变,树立了良好的校风、学风,学生文武双全,彬彬有礼。
二、弘义教育的内涵阐释
(一)弘义教育的本质
“义”,指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合乎正义或公益的思想和行为。
“弘”有两层含义,《尔雅》:“弘,大也”,“弘”有宽广宏大之意,故“弘义”就可理解为大义。此时,“弘义”是一个理想,一种境界,一个目标。“弘”又可解作弘扬,《字汇》有云“弘,大之也”,也即是弘扬、光大之意。它是一种积极的态度,一种进取的精神,所以弘义从纵向上看可以理解为发展个人心中的大义,从横向上看可以理解为让义从个体向群体普及和推广,是内心有一份执着的“让世界更美好”的高尚情怀。
弘义不仅是一种操守,更是一种担当,一种内心良善充溢后必须践行的境界,它不再停留在思想情感和兴趣爱好层面,而更要求建立高度自觉的心智和行动,或立言,或立功,或立德,去发现和改善家国天下存在的问题。具体来讲,就是要有这样一颗心:它能洞悉社会问题,然后能尽己心力去改善社会,改善人心;让人道畅行,让公义普行。在生活实践中,从保护周围的环境开始,从用切实的行动关心孤寡老人开始等等。弘义让世界更多的保存真善美,更少的沾染假丑恶。
弘义教育以“弘义”为核心理念,意味着教育就是弘义的过程,教育的目的就是弘义。教育应该是充满道义、正义的,弘义是教育的灵魂,只有培育、呵护道义、正义,人才会对知识、智慧乃至生活都能长葆热情和好奇心,才会有是非判断、善恶判断,才会有真感情可以表达、可以传递,也才会知道应该怎样去表达、怎样去传递。故弘义教育意味要树立弘义的教育灵魂,让教育过程渗透着情感的表达与交融,并认为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教育。此时,弘义教育就是学校教育的过程、生命成长的过程、境界提升的过程以及相互感染和传递的过程。
(二)弘义教育的基本理念
1. 教育的过程就是弘义的过程
教育过程是教师根据教育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
教育应该是充满道义、正义的,弘义是教育的灵魂,只有培育、呵护道义、正义,人才会对知识、智慧乃至生活都能长葆热情和好奇心,才会有是非判断、善恶判断,才会有真感情可以表达、可以传递,也才会知道应该怎样去表达、怎样去传递。所以弘义教育意味要树立弘义的教育灵魂,让教育过程渗透着情感的表达与交融,并认为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教育。此时,弘义教育就是学校教育的过程、生命成长的过程、境界提升的过程以及相互感染和传递的过程。 2. 教师真诚的爱是弘义的关键
师爱就是贯穿教育教学过程始终的教师对学生的一种崇高情感,是教师以其奉献牺牲的方式与学生密切相处并在相处中完善自己、完善学生的教育活动。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把全部心灵和才智都献给孩子的真诚。这种爱是无私的,它要毫无保留地献给所有的学生。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学生。”弘义,是一种积极的态度,一种进取的精神,所以弘义从纵向上看可以理解为发展个人心中的大义,从横向上看可以理解为让义从个体向群体普及和推广,是内心有一份执着的“让世界更美好”的高尚情怀。只有通过教师那种无私的师爱,从教育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完善自我,才能让学生体会到弘义教育里面那种正大光明的内涵思想,只有通过真诚的师爱,才能让学生切身感受老师榜样作用,在潜移默化和知识传输中得以成长。
3. 传承核心价值是弘义的根本
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里面提到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体要求,正是弘义教育中的武德精神:仁义礼智信内涵的现代表现。作为个人的道德要求和核心价值观,它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思想传统和民族精神。爱国的核心精神是无条件地爱本民族的文化,一个民族的文化是这个民族的精神家园,是凝聚一个民族使之无论经历何种患难都不会涣散的最为伟大的精神力量。诚信和友善,古人早已论述过。可以说,传承了两千多年的以孔孟之道为核心精神的中华传统文明,内含了极为丰富的诚信和友善的思想资源。所以,践行和传承核心价值就是弘义的根本。
三、聚焦课程,培育弘义特色
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老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学校的特色建设离不开课程,课程及教材,在弘义特色教育下,相关的特色课程让弘义教育更加丰满、更加充实。
(一)弘义教育课程
弘义教育,指引着学生向着公正、光明的道路前进,弘义教育需要用课程来进行体现,只有融入到课程里面,弘义教育才能深入到学生的骨髓中去。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拟编制《弘义教育》的校本教材,由个人修养、群体生活、心理品质、文化认同四个板块构成,每个板块都分成了低、中、高三个年段,每个版块都分为不同的课程进行学习。如在个人修养的板块中就分成了礼貌、诚信、友善三个部分,每个部分在不同的年段都有不同的要求。比如礼貌,低年段要求的是讲文明、学礼仪;中年段要求的是懂礼仪、律于己;高年段要求是重礼仪、善待人。不同的年段,不同的要求,但是都指向个人修养的不同层面、指向正义、光明的弘义教育理念。课程的延续,既加强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的提升,又为在不同年龄特点的学生渗透着武德的精髓。
(二)活动体验课程
教育家杜威认为:课程即活动,以活动为取向的课程,注意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在弘义特色教育下,结合沙湾文化和沙坑的地域特点,我校开展的弘义活动体验课程舞龙、舞狮、舞凤。舞龙、醒狮和武术是一脉相承的。舞龙、舞狮、舞凤采用精英组的方式进行。利用下午第三节课开展相关的表演,有集体群狮表演和难度极高狮子走桩采青表演艺术,有10人龙,有3人龙和高难度的3人轮滑龙表演艺术。通过活动让学生对武术、舞龙、舞狮、舞凤的了解更加深入,活动中修炼武德,弘扬武德。同时,通过编制校本教材《弘义醒狮》和《弘义舞龙》,让学生能够从中学习到层次螺旋上升的技法,同时以习武人的要求来严格要求自己,达到弘义的教育目的。
(三)传统文化课程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我国将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指导纲要明确了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具体方向,即开展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开展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开展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这与我校的弘义特色教育高度吻合,开展弘义特色教育,就是迎合了我校现在的发展趋势。学校通过《弘义书法》、《弘义美文》和《弘义歌曲》等校本课程来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承。校本教材通过年级来分段。
(四)尚武弘义课程
其中,武术活动课程是普及课程,全校学生都参与进去,校本教材《弘义武术(壮志骄阳)》共分成五个阶段进行,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体发育规律进行设计,其中一二年级学习拳术、三年级学习棍术、四年级学习刀术、五年级学习剑术、六年级学习太极拳。由于结合了学生的实际和地域的特点,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基本掌握了武术的几大部分,为强身健体、弘扬中华武术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弘义特色教育效果
通过弘义特色教育,创建“武德治校、武德兴校”的学校德育工作模式;打造一支在课堂上善于点拨思路和想法,养成学生思考的习惯,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开启和丰富学生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师队伍;培养出热爱学习、乐于探究、积极主动、充满自信、乐于学习,又能在学习中寻找快乐的实验小学学生;提炼出一批以武术为基础,以舞龙、舞狮、舞凤等地域特色明显的活动课程;编制出一批融合国家课程、融入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把学生培养成公正、正义、有理想的学生,成为祖国未来的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