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美文化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ilor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英语语言的学习离不开对英美文化的了解。本文主要从文化与语言的关系方面探讨英美文化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即英美文化与词汇教学、听说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和教育方法的关系。
  关键词:英美文化 英语教学 语言 文化差异 文化背景
  长期以来,无论学英语,还是教英语的人,都知道英语教学要注重听、说、读、写等几项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而对英语语言所表现的英美文化因素,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因此,学生虽然学习了语音、语法、词汇,有相当的听、说、读、写能力和一定的知识面但并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英语。其实仅仅学习某种语言是不够的,还必须学习怎样使用该种语言,因此,成功的外语教学还必须使学生具备语言的社会运用规则的知识并能够实际运用它们,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不了解英美文化,要学好英语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既要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又要教给他们外来文化。
  一、英美文化与词汇教学
  英语中有许多文化内涵丰富的词,中国英语学习者往往望词生义,或根据中国的文化传统加以理解,要么感到迷惑不解,要么闹出笑话,因此,在词汇教学中,除教给学生词的发音、拼写、词义、用法等之外,应对其所含的文化意义给予一定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其文化背景知识,真正掌握该词。以Breakfast一词为例,词本身的意义是很清楚的:早上的第一顿饭。但是他认为如果不了解Breakfast,包括哪些东西,在哪里吃,和谁一起吃,在什么时间吃,就仍然不能充分理解这个词的意义。欧洲大陆早餐与英国早餐不同,美国人早餐与英国人早餐也不一样。不用说,中国人的早餐与英美人的早餐更是两样。没有来过中国,不了解中国风俗习惯的英美人很难想象什么是Spring Festival。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尽量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除只教这一个孤零零的单词外,稍稍扩大一下范围,把中式早餐与西式早餐加以比较,则会把词汇教学置于文化背景之中,一举两得,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英美文化与听说教学
  在英语听力教学中,我们发现不少学生常常抱怨用于听力训练的时间不少,可进步并不快。其中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对英美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了解太少。听力与英美文化、政治、经济等情况的熟悉程度有密切关系。判断一个人的听力,实际上是对一个人的英语水平、知识面、分析及联想能力的综合检验。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听一些自己熟悉的事件的材料时,一般都能够根据上下文猜出它们的意思。但当遇到一些不熟悉或与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关系密切的材料时,尽管有些材料比较简单,也听懂了字面意思,但却不能理解其中的真正含意。这都是由于缺乏对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所致。因此,在英语听力课教学中,需要进行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和传授,否则,听力的提高将会受到严重阻碍。例如,让学生听美国人常讲的两个笑话:(1) A: Where are you from? B: I’Il ask her. (Alaska)A: Why do you ask her?…(2) A: Where are you from? B : How are you. (Hawaii)如果学生不了解美国的地理概况,不知道美国有两个远离大陆的州:阿拉斯加(Alaska)和夏威夷(Hawaii),那么,就不会理解这两个笑话的可笑之处。因为,这两个笑话的可笑之处在于:A正因为对此文化背景不了解,才闹出了把“Alaska”听成了"I''ll ask her.",把“Hawaii”听成了“How are you?"的笑话。因此,在让学生听这两个笑话时,教师应对有关的美国地理背景知识加以简单地介绍,以帮助学生理解该笑话。同样,说的能力也不仅仅是语音语调的问题。学生只有在通过大量的阅读,掌握丰富的语言材料,了解西方文化的情况下才能提高口头表达能力,达到交际目的。因此,口语训练中,要加强真实性,注重生活用语,采用按生活内容分类编写的并配有录音磁带的对话课本、会话课本等。因为这些材料来自现实生活,有助于学生正确掌握说话的场合,熟识语音语调,了解英美民族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等。否则,即使你训练有素,英语讲得正确无误,也会由于缺乏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而难免造成误会和不愉快。例一:英语中婉转语很多,以至于有时很难听出对方真实心情,因而回答时应特别注意。如问“How do you like the film?”对方回答“I think it'' s very interesting.”这往往表示对方不怎么喜欢,而不是字面意思“很有趣”。例二:“What do you think of my new coat?”对方回答"I think the pocket is very nice.”表示对方不太喜欢。英美国家的人们一般不当面说不好,所以尽量只说好的,否则就该推说不知道或不了解。如“Do you like our teacher?”可以回答“Well, I don''t know him very well.”有时出于礼貌,遇到不熟悉的人时可以不言真情,例如A问B" How are you?”尽管B患了重感冒但还是回答“Fine, thank you.”一般不说“Not very well, I''m afraid.”之类的话。
  三、英美文化与阅读教学
  阅读可以说是一个人的语言知识、文化背景知识以及其他专业知识共同起作用的过程,阅读英语,首先要有一定的英语语言基础,但阅读理解能力的高低,不完全是语言水平的问题,文化背景知识也十分重要。因为中西文化的差异往往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困难。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在讲解语言难点的同时,加强文化背景知识的讲解,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教师应选择一些能够使学生们在短时间内有助于提高交际技能的文章,其中词汇和结构能与学生本族语形成鲜明对比的及学生本族的社会文化因素与他们所学的社会文化因素有一定差异的。教师应有效地利用好所选的文章,这里的information往往是教科书中所缺少的。
  四、英美文化与写作教学
  从批改一届届学生的英语作文中,笔者发现其中一个最普通也较顽固的问题就是Chinglish,也就是说,从语法上来说,写出的句子也没有什么错误,但选词和表达方式却不符合标准英语用法,是纯粹的汉语式英语。比如:(1) His body is very healthy.(2)We are difficult to finish all this tonight.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东西思维方式的不同。我们常说要用地道的英语表达思想,就要用英语进行思维。“用英语思维实际上是用英语文化进行思维。”如果用地道的英语去思维,上面两个句子表达出来应是这样的:(3)He is very healthy.(4)It’11 be difficult for us to finish all this tonight.另外,不知道东西方文体的差异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如果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多给学生讲解一些有关这方面的英汉文化差异,让学生多了解些与写作有关的英语文化信息,那么,英语句子的Chinglish现象就会得到有效的改善。另外,在英语各科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必须注意语言形式的正确,还必须重视语言运用得是否恰当,也就是说,教师自己必须有较高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英美文化素养。同时,在教学中,还可通过充分利用图片、幻灯片、电影、电视等直观教具进行教学,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英美文化差异,使学生学到真正实用的地道英语。
  总之,在多层次英语教学中系统引入和加强英美文化教育,是英语教学中所必需的。只有尽量消除英语教学中民族的文化差异,克服文化交际中“文化休克”现象,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交际能力的目的才能真正实现。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流与融和也是全球化大趋势下文化互补与融合的时代需求的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
  [1]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3]胡文仲,英美文化辞典,北京,外研出版社
其他文献
一、无痕中寻迹  数学的渗透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并不是无迹可循。只要教师用心去发现、仔细去钻研,我们也是可以从所谓“枯燥”的概念、定义、计算等中发现德育的结合点来。通过我一年来的教育教学实践总结、发现,德育的痕迹可以追寻到以下几处:  1.阳光迹象——数学学科的痕迹  数学是一门科学,是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科学,是科学的科学。由于数学本身的特点(严谨性、抽象性、广泛的应用性),这就要求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多媒体教学已是必不可少的了。它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活跃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想象力,而且在提高课堂效果,优化课堂结构等方面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俗话说,听到的不如看到的,由于数学知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谨的逻辑性,而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又是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教学当中,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丰富的教学材料,借助事物的具体形象进行思维,变有意注
【摘要】本文就如何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怎样教育下一代能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生存,是教育工作者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运用先进的教学技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应用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高职 计算机教学 创新能力  我们正处在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创新素质。创新素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是简易方程,记得我们上小学的时候,解最简单的方程的方法是这样的,比如:3+X=10 可以根据四则的意义,求一个加数,就要用和减去另一个加数,也就是X=10-3 X=7,很好理解的一种方法,而现在五年级课本的解方程是这样的,3+X-3=10-3 X=7,我刚开始看教参的时候,看到例题的解法感觉很奇怪,经过深入研究原来是求方程的解法就要根据天平的平衡原理来进行解答,
内容摘要: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高职数学教学现状,并就高等数学教学中内容体系与教学目的,教育思想与教学方法改革,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高职 高等数学 改革 探析  高等数学课程是高职高专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学习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数学知识和工具,更重要的是通过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整体素质。随
音乐是通过音响的艺术形象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和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音乐也可以说是一种情感艺术。音乐教学应通过音乐作品的鲜明艺术形象来诱发学生的情绪,引起美感,产生共鸣。因此,在唱歌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音乐作品,应从调动学生的内心情感出发,使学生的情感融化于音乐艺术中,受到音乐作品思想情感的诱发,进而达到“寓教于情”。  一、分 析 歌 词 内 容,掌 握 作 品 情 感  歌曲是抒情的,
在王维画史地位的变迁中,北宋后期是重要的分水岭.此前,无论释道、山水画风格的变迁,还是“水墨晕章”[ 1]之成就,王维所起到的作用并不如吴道子、李思训父子乃至张璪.宋仁宗
随着课堂改革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等教学理念,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但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还是较多地考虑如何教,很少涉及学生如何学,尤其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一个人若没有疑问,哪来的研究、创新可言?所以要使学生真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首先要保护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认为课堂教学应该是真实生活的问题解决的实验室,他鼓励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