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德国驻华大使馆介绍,层出不穷的创新、不断推进的国际化和对尖端研究的强力扶持,是德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特色。据悉,德国高等教育非常普及,各类高等院校共有390多所,分布在16个联邦州,注册学生总人数约250万。其中综合大学110所;应用科学大学228所;艺术、音乐院校58所。
据悉,各类大学共设专业17000多个。近几年德国大学中外国留学生人数逐步增长。外国留学生人数约为30万人,占学生总数的12%左右。
据了解,德国的高等院校绝大部分都坐落在人文环境良好、自然环境优美的城市,优越的教学、科研和生活设施为学生顺利完成大学学业提供了客观和物质上的保证。
自1999年欧洲“博洛尼亚改革”协定签署后,绝大多数德国高校已实行与国际接轨的学士硕士制,增强了德国高校毕业生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这当中也有许多与外国高校合作开展的学位课程,以及1000多个特别面向国际学生、用英语授课的国际化课程。据德国驻华大使馆介绍,德国高校的优势还包括:优质的服务,提供辅导,不收学费等。
务实的德国高校
德国许多大学均有数百年的历史。德国近代高等教育改革的先驱者威廉·冯·洪堡提出的“研究与教学相统一”的思想至今仍被推崇为大学治学的指导原则。综合大学主要是培养科学后备力量,强调专业理论知识的系统化,其毕业生通常都有较强的独立工作和科学研究能力。
伴随现代工业经济的飞速发展,需要培养大量具有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能力的专门人才。因此,近几十年应用科学大学应运而生,其教学密切联系实际,毕业生除掌握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外,还具备很强的实践能力,因此非常受企业界的欢迎。
另外,艺术院校提倡发展个性和创作自由,最大限度地培养和发挥个人的创造性。德国高校享有一定程度的“自主权”,可自行决定聘任教授和招收学生。
中国同样重视创新技术
刚上任不久的德国驻华大使馆经济总处参赞杜博海(Burkhard Ducoffre)是第二次被德国政府委任为外交官。杜博海之前来过中国多次,从1998年便在德国驻华大使馆工作,直到2001年。
再次回到中国,杜博海看到了北京近些年的飞速发展。他说,在大约15年前,我在北京还能看到很多小的城乡结合部,但而今现代化的建筑遍地都是,如今中国已是可以创造出先进的科学技术、享誉国际盛名、极富竞争力的经济体了。
在他看来,中国已经度过了工业化的第一阶段,现在是中国在经历工业化的第二阶段,重视知识和创新技术的发展,这是德中两国可以开展深化合作的方面。
双元制在中国发展
杜博海介绍称,德国在双元制教育方面同中国的合作已经开展起来,有很多有名的德国企业如西门子,奥迪在中国建立了自己的子公司,将德国双元制教育的理念、体系带入到了中国。他同时指出,希望双元制教育体系在中国可以得到良好的发展,得到中国政府的支持。
杜博海指出,双元制教育着重在工作的技能层面和学术层面上培养学生的整体水平。据他介绍,双元制教学在德国的情况是这样的,德国的不少公司出资给学生当学费,学生之后毕业再到这家公司来上班。
德国大学生活
德国大学实行“学术自由”。 据德国驻华大使馆介绍,在课程设置上除少数必修课外,学生完全可以根据专业要求和自己的兴趣安排学习计划和选修课程。想到德国去读大学并学有所成,除基本的经济条件外一定要有优良的学习成绩,较强的独立生活和工作能力,高度的学习自觉性;当然,扎实的德语知识和熟练的运用能力更是必不可少的。
德国高校类型
德国的高等院校根据其任务性质分为三类:综合大学,这是一种学科较多、专业齐全、特别强调系统理论知识、教学科研并重的高等院校;应用科学大学,此类大学大部分建校时间较短,规模不大,一般只设有几个专业,但其特色极为突出;艺术学院:其中包括戏剧学院和电影学院等。此类大学相对来说数量不多,规模不大,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实行小班或个别教学,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和艺术才能。
据德国驻华大使馆介绍,在德国,不论是重实践的“应用科学大学”,还是传统的“综合大学”,或是“职业院校”,都在全世界享有不错的口碑。各种高校机构遍布整个德国:无论是在城市还是郊区,历史悠久的老城还是高度现代化的新城,僻静小镇还是繁荣都市。
经济学科最火 科技专业或成热门
杜博海指出,到目前为止,经济学科在德国高校里非常火热,非常吸引中国学生。但随着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不断推进,科技类的专业可能将会成为热门。商业经理人经营公司是一件事,但研究自己公司的创新产品则是其另一大挑战,这就需要很多高科技知识人才的引入。杜博海称,德国很愿意为中国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有帮助的科技知识。
公立与私立大学
据了解,德国大部分高校是由国家资助,还有几所由基督教会或天主教会资助的高校。除此之外,目前还有国家承认学历的约110多所私立大学,其中大部分是应用科学大学。但是,目前德国绝大部分的学生选择了在公立高校注册学习,只有百分之五的学生选择进入私立大学学习。其原因主要在于部分私立学校需要学生缴纳高昂的学费,但两类高校的教学质量并无差异。
德国大学排名
据德国驻华大使馆介绍,德国大学没有官方排名,也没有重点大学与普通大学之分,每所大学都有自己的特点,在专业设置上都有自己的强项。德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心联合德国时代周报从第三方的角度对德国大学现状进行了评比,分别按专业、师资力量、学校的软硬件等进行排列。
德国大学学费
在德国,大部分学生上的是公立学校。大部分公立学校通常不向攻读第一个学位和硕士课程的学生收取学费。个别联邦州对攻读第二个学位或者学习时间超长的学生收取学费。某些特定的硕士课程也可能是收费的,有的学费超过10000欧元/学期。 另外,一部分德国私立高校也收取相对高的学费。在德国,学费的高低不能说明教学质量,即便是免收学费的专业也具有十分良好的品质。
据悉,德国大学生每月的生活费用大约在600-800 欧元。其中包括房租(学生宿舍)、伙食费、医疗保险费(80欧元左右)、福利费、注册费、学期优惠乘车票、书籍、文具、生活用品以及零用等。
在德国打工
据介绍,在德国大学正式注册的学生可以利用寒、暑假时间打工,挣得一些收入作为生活费用的补充。按有关规定,学生每年打工时间不得超过4个月即120个全天或240个半天。
但德国驻华大使馆建议新的留学生,初到德国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安排学习和生活,有的学生还须在短期内通过语言考试,这时打工会顾此失彼,对学习非常不利,是不可取的。
据悉,由于种种原因,现在许多城市往往在假期不能及时或根本不能找到工作,故不可将打工收入作为维持正常学习和生活的唯一经济来源。另外,有的学生只顾打工挣钱而荒废了学业,得不偿失,结果如饮鸩止渴,后悔已晚。有必要在这里提醒大家不要轻信某些商业性的夸大宣传和空洞许诺,以免失望,使自己陷入尴尬的困难境地。
多种奖学金提供帮助
德国大学通常不设奖学金,主要由 DAAD 等组织和各类基金会提供。据德国驻华大使馆介绍,DAAD是全球最大的资助学生学者国际交流的促进机构。2013年,DAAD向5万多名外国学生和高校教师提供了资助。其资助项目为数众多,有目的地和有针对性地为希望前来留学的外国学生提供帮助。例如,资助项目中有传统的博士生奖学金,还有短期科研奖学金,以及学年、学期、短期奖学金等。提供奖学金的还有很多其他的基金会,它们会根据各自的标准和重点对申请人进行选择。
对于博士生、学者和所有希望在高校从事尖端研究的人来说,在“精英计划”竞争中胜出的德国大学尤为重要:据悉,2012年,共有45所“研究生院”、43个“精英集群”和11个“未来构想”获得了为期五年的资助。
了解德国文化
对于加强德中两国间的文化交流,杜博海表示,“两国间需要加强互访,中国有句老话,百闻不如一见,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有更好的理解;我们要鼓励更多的代表互访,只有彼此距离更近,更加了解,才能更进一步地加深双方的友谊。”
而谈到那些对于出国生活还很陌生的留学生,杜博海建议,学生们可以先通过旅游或是进修一些预备课程来熟悉异国新的环境,这样他们就会进行思考,拥有长期学习的目标规划。
据悉,各类大学共设专业17000多个。近几年德国大学中外国留学生人数逐步增长。外国留学生人数约为30万人,占学生总数的12%左右。
据了解,德国的高等院校绝大部分都坐落在人文环境良好、自然环境优美的城市,优越的教学、科研和生活设施为学生顺利完成大学学业提供了客观和物质上的保证。
自1999年欧洲“博洛尼亚改革”协定签署后,绝大多数德国高校已实行与国际接轨的学士硕士制,增强了德国高校毕业生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这当中也有许多与外国高校合作开展的学位课程,以及1000多个特别面向国际学生、用英语授课的国际化课程。据德国驻华大使馆介绍,德国高校的优势还包括:优质的服务,提供辅导,不收学费等。
务实的德国高校
德国许多大学均有数百年的历史。德国近代高等教育改革的先驱者威廉·冯·洪堡提出的“研究与教学相统一”的思想至今仍被推崇为大学治学的指导原则。综合大学主要是培养科学后备力量,强调专业理论知识的系统化,其毕业生通常都有较强的独立工作和科学研究能力。
伴随现代工业经济的飞速发展,需要培养大量具有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能力的专门人才。因此,近几十年应用科学大学应运而生,其教学密切联系实际,毕业生除掌握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外,还具备很强的实践能力,因此非常受企业界的欢迎。
另外,艺术院校提倡发展个性和创作自由,最大限度地培养和发挥个人的创造性。德国高校享有一定程度的“自主权”,可自行决定聘任教授和招收学生。
中国同样重视创新技术
刚上任不久的德国驻华大使馆经济总处参赞杜博海(Burkhard Ducoffre)是第二次被德国政府委任为外交官。杜博海之前来过中国多次,从1998年便在德国驻华大使馆工作,直到2001年。
再次回到中国,杜博海看到了北京近些年的飞速发展。他说,在大约15年前,我在北京还能看到很多小的城乡结合部,但而今现代化的建筑遍地都是,如今中国已是可以创造出先进的科学技术、享誉国际盛名、极富竞争力的经济体了。
在他看来,中国已经度过了工业化的第一阶段,现在是中国在经历工业化的第二阶段,重视知识和创新技术的发展,这是德中两国可以开展深化合作的方面。
双元制在中国发展
杜博海介绍称,德国在双元制教育方面同中国的合作已经开展起来,有很多有名的德国企业如西门子,奥迪在中国建立了自己的子公司,将德国双元制教育的理念、体系带入到了中国。他同时指出,希望双元制教育体系在中国可以得到良好的发展,得到中国政府的支持。
杜博海指出,双元制教育着重在工作的技能层面和学术层面上培养学生的整体水平。据他介绍,双元制教学在德国的情况是这样的,德国的不少公司出资给学生当学费,学生之后毕业再到这家公司来上班。
德国大学生活
德国大学实行“学术自由”。 据德国驻华大使馆介绍,在课程设置上除少数必修课外,学生完全可以根据专业要求和自己的兴趣安排学习计划和选修课程。想到德国去读大学并学有所成,除基本的经济条件外一定要有优良的学习成绩,较强的独立生活和工作能力,高度的学习自觉性;当然,扎实的德语知识和熟练的运用能力更是必不可少的。
德国高校类型
德国的高等院校根据其任务性质分为三类:综合大学,这是一种学科较多、专业齐全、特别强调系统理论知识、教学科研并重的高等院校;应用科学大学,此类大学大部分建校时间较短,规模不大,一般只设有几个专业,但其特色极为突出;艺术学院:其中包括戏剧学院和电影学院等。此类大学相对来说数量不多,规模不大,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实行小班或个别教学,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和艺术才能。
据德国驻华大使馆介绍,在德国,不论是重实践的“应用科学大学”,还是传统的“综合大学”,或是“职业院校”,都在全世界享有不错的口碑。各种高校机构遍布整个德国:无论是在城市还是郊区,历史悠久的老城还是高度现代化的新城,僻静小镇还是繁荣都市。
经济学科最火 科技专业或成热门
杜博海指出,到目前为止,经济学科在德国高校里非常火热,非常吸引中国学生。但随着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不断推进,科技类的专业可能将会成为热门。商业经理人经营公司是一件事,但研究自己公司的创新产品则是其另一大挑战,这就需要很多高科技知识人才的引入。杜博海称,德国很愿意为中国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有帮助的科技知识。
公立与私立大学
据了解,德国大部分高校是由国家资助,还有几所由基督教会或天主教会资助的高校。除此之外,目前还有国家承认学历的约110多所私立大学,其中大部分是应用科学大学。但是,目前德国绝大部分的学生选择了在公立高校注册学习,只有百分之五的学生选择进入私立大学学习。其原因主要在于部分私立学校需要学生缴纳高昂的学费,但两类高校的教学质量并无差异。
德国大学排名
据德国驻华大使馆介绍,德国大学没有官方排名,也没有重点大学与普通大学之分,每所大学都有自己的特点,在专业设置上都有自己的强项。德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心联合德国时代周报从第三方的角度对德国大学现状进行了评比,分别按专业、师资力量、学校的软硬件等进行排列。
德国大学学费
在德国,大部分学生上的是公立学校。大部分公立学校通常不向攻读第一个学位和硕士课程的学生收取学费。个别联邦州对攻读第二个学位或者学习时间超长的学生收取学费。某些特定的硕士课程也可能是收费的,有的学费超过10000欧元/学期。 另外,一部分德国私立高校也收取相对高的学费。在德国,学费的高低不能说明教学质量,即便是免收学费的专业也具有十分良好的品质。
据悉,德国大学生每月的生活费用大约在600-800 欧元。其中包括房租(学生宿舍)、伙食费、医疗保险费(80欧元左右)、福利费、注册费、学期优惠乘车票、书籍、文具、生活用品以及零用等。
在德国打工
据介绍,在德国大学正式注册的学生可以利用寒、暑假时间打工,挣得一些收入作为生活费用的补充。按有关规定,学生每年打工时间不得超过4个月即120个全天或240个半天。
但德国驻华大使馆建议新的留学生,初到德国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安排学习和生活,有的学生还须在短期内通过语言考试,这时打工会顾此失彼,对学习非常不利,是不可取的。
据悉,由于种种原因,现在许多城市往往在假期不能及时或根本不能找到工作,故不可将打工收入作为维持正常学习和生活的唯一经济来源。另外,有的学生只顾打工挣钱而荒废了学业,得不偿失,结果如饮鸩止渴,后悔已晚。有必要在这里提醒大家不要轻信某些商业性的夸大宣传和空洞许诺,以免失望,使自己陷入尴尬的困难境地。
多种奖学金提供帮助
德国大学通常不设奖学金,主要由 DAAD 等组织和各类基金会提供。据德国驻华大使馆介绍,DAAD是全球最大的资助学生学者国际交流的促进机构。2013年,DAAD向5万多名外国学生和高校教师提供了资助。其资助项目为数众多,有目的地和有针对性地为希望前来留学的外国学生提供帮助。例如,资助项目中有传统的博士生奖学金,还有短期科研奖学金,以及学年、学期、短期奖学金等。提供奖学金的还有很多其他的基金会,它们会根据各自的标准和重点对申请人进行选择。
对于博士生、学者和所有希望在高校从事尖端研究的人来说,在“精英计划”竞争中胜出的德国大学尤为重要:据悉,2012年,共有45所“研究生院”、43个“精英集群”和11个“未来构想”获得了为期五年的资助。
了解德国文化
对于加强德中两国间的文化交流,杜博海表示,“两国间需要加强互访,中国有句老话,百闻不如一见,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有更好的理解;我们要鼓励更多的代表互访,只有彼此距离更近,更加了解,才能更进一步地加深双方的友谊。”
而谈到那些对于出国生活还很陌生的留学生,杜博海建议,学生们可以先通过旅游或是进修一些预备课程来熟悉异国新的环境,这样他们就会进行思考,拥有长期学习的目标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