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魏国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天津风筝魏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天津市工艺美术大师,中国艺术研究院民间创作研究员,曾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1961生于天津“风筝魏”世家,从事风筝技艺50余年,系统地继承了“风筝魏”的制作技术,并进一步提高创新。其制作的风筝最大可达千米,形象生动;微型风筝又可把玩于掌上,栩栩如生。携带作品先后出访过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参加过各类文化和经济展览,多件作品被博物馆收藏。
制作风筝是魏国秋一生专注做的一件事。缘由自有其对风筝的兴趣与热爱,也有他从长辈手中承接的延续『风筝魏』的责任与担当。传承,是一种前赴后继的使命,也是一份炙热不倦的精益求精。
风筝的历史在一众传统工艺中可数悠久。2000多年前,墨翟以木头制成飞鸟,即为风筝最早的起源;其后公输般以竹子替代木头;东汉造纸术改进后又以纸相代,成为后人熟知的纸鸢。从最初用于军事上传递信息,到唐宋以后日益成为人们喜爱的休闲娱乐活动,风筝的扎制和装饰有了很大发展,制作风筝逐渐成为一项专门的手工艺门类。明清时期,各地风筝在大小、造型、制作、装饰、放飞等环节上产生了巨大进步,并逐渐形成不同的地域特色。到如今,潍坊、天津、北京、南通已成为风筝的四大产地。而其中,提起天津风筝,最有名的就要数传承百年的“风筝魏”。
百年传承“风筝魏”
魏国秋开办的工作室坐落在天津著名的鼓楼街道。曾经,他的曾叔祖魏元泰就是在这条街上创办了“长清斋扎彩铺”,以制作风筝闻名津门,自此诞生了“风筝魏”这一名号。其制作的10丈(约33.3米)长的蜈蚣风筝,开创了串式风筝的先河。1915年,他的11件作品被当时的北洋政府农商部选送美国旧金山,参加在那里举办的首届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荣获了金牌奖章和奖状。第一次,风筝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
其后,代代相承,第二代魏慎行,第三代魏永昌、魏永珍,“风筝魏”在几代传承人手中走过坎坷百年,到了魏国秋已是第四代,而今“风筝魏”的风筝已有千余个品种。
出生并成长于风筝世家,魏国秋对风筝制作技艺耳濡目染,从小对风筝就抱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小时候家里没什么玩具,我做出的风筝就是我的玩具。”从小喜欢画画的他在父亲的指导下,从瓦块风筝学着做起,各种图案、造型的风筝被他放飞天空,这让他颇受鼓舞。虽然经常割到手,但魏国秋从不在意,一心只琢磨怎么把风筝做轻,绘画做美,让风筝飞得更高。在不断地学习和研究下,他的风筝制作技艺逐渐精进,陆续斩获全国风筝大赛的奖项。
风筝结构看似简单,实则要制作一件适合放飞的风筝十分讲究,需要经过创意、设计、选料、扎架、彩绘、裱糊、总装、试飞等众多流程。与潍坊、北京等地区的风筝相比,以“风筝魏”为代表的天津风筝,极具特色地采用打眼扣榫的方法制作骨架。据魏国秋介绍,骨架通常选用生长于福建和四川地区2年至5年的毛竹,这样的竹子纤维密度大,韧性好。然后经过自然阴干,再历经火烤、削平等工序,进行弯制定型。其后以榫卯结构进行连接,不用一针一线、一钉一铆,无论多大的风筝都可以自由拆散折叠,方便携带和收藏。制好骨架后,便需要对风筝进行装饰,风筝面多采用无纺布或绸面,在其上作画与宣纸不同,墨迹容易晕染,对线条和色彩不好把握。魏国秋借鑒传统绘画手法,采用退晕法和动线勾线法,所绘图案线条简练,色彩丰富,造型逼真,一线一角都十分细腻,动可以放飞,静可以观赏。“每一只做好的风筝都像是我自己的孩子,每次卖出去后总感觉失去了什么。”魏国秋对自己的作品十分珍视。
让风筝翱翔于世界各地
与家中长辈一样,魏国秋也一直致力于将风筝这门中国的传统手工艺传播到世界各地。“我先后走访过30多个国家,在外国人眼中,我们的风筝可折叠又轻便,在空中飞行轨迹平稳,对他们平时娱乐或工业制作都很有启发。”魏国秋认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不仅要在国内将这种纯手工技术传承下去,而且要积极地向外传播,向世界友人展示中国精巧的风筝制作技艺和悠久的风筝文化。
在美国迪士尼乐园,两名摄影记者负责拍摄魏国秋制作风筝的过程,这打破了以往他们认为这些风筝是由机器制作的错误印象。惊叹于魏国秋制作工艺的精湛和所制风筝的栩栩如生,他们当即决定买下这些风筝。在北京慕田峪长城脚下,魏国秋受邀参加与法国航空公司的联欢活动。起初,会场上的外国人沉浸于品酒聊天,对魏国秋和其风筝并不关注。魏国秋默默地在一旁拿出3米的大鹰风筝开始放飞,奇迹乍现,山中一些野生的鸟竟被吸引而来,开始围绕风筝飞翔。奇异的场景顿时吸引了许多外国人的注意,法航的老板表示要买下这只风筝,魏国秋带去的其他作品也迅速被抢购一空。
这两件小事让魏国秋至今难忘。这是“风筝魏”又一次在国际上获得认可,得到外国友人的喜爱。“近些年,外国朋友来买风筝、学做风筝的越来越多。我记得有位英国来的女士,特意来中国旅游,到我的店里学着亲手做了个风筝,作为送给自己的生日礼物。”魏国秋感慨地说道。特别是最近通过网络渠道的宣传,许多国内外的风筝迷慕名前来,有买走收藏的,有拿去送礼的,有放在房间作为装饰的……这些情景让魏国秋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更多了份荣誉感,每当有机会向外国友人宣传中国文化时,他的心里都特别自豪。
传承是使命也是担当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我们做每一只风筝都必须做到横平竖直,跟做人一样,行得正走得端,才能把风筝做好。这一生,我们只做一件事。”这是魏国秋从家中长辈处学到的道理。从小祖父就告诉他,风筝制作技艺是魏家的传家宝,一定要好好地传承下去,将它发扬光大。他始终谨记着祖父的话,坚守着“风筝魏”老字号的传承,这不只是技艺的承递,也是对家族精神的坚守。魏国秋并没有把过多精力放在扩大经营上,而是脚踏实地地做好自己的事。求精、求纯,在他看来才是“风筝魏”发展的根本。
对于风筝,魏国秋始终坚持精工细作,一丝不苟,在继承传统之余也不乏创新。“创新是‘风筝魏’的生命”,自魏元泰起,“风筝魏”正是凭借做工精细和不断迭新才承续至今。福字、寿字型风筝,9只大雁串联到一起的“九九归一”,用丝绢制成、献礼祖国百年华诞的“百鸟朝凤”,游戏里的机械鸟,具有室内健身功能的鹰形风筝……最大的千米巨龙,最小的直径仅几厘米的蜻蜓风筝,魏国秋都勇于尝试,大胆挑战。
目前,魏国秋开办的工作室除了面向大众的风筝定制销售,还针对技艺传承,开展了面向儿童的手工课程。“孩子们好奇风筝是怎么飞起来的,传统风筝是怎么制作的,为什么会有弯儿,用的材料是什么,等等,我特别乐意一一介绍给他们。”魏国秋坦言道。与此同时,他也会不定期地到小学、中学、大学、社区等处讲解风筝制作技艺,多方面地传播和发扬我国的传统工艺。
让魏国秋感到高兴的是,他的儿子魏博文大学毕业后,也跟着他从事风筝工作。魏博文不仅跟着父亲一起制作风筝,还身兼财务、策划、经营、司机等数职。看到父亲对风筝的由衷热爱,以及风筝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所起到的作用,魏博文感动地表示愿意接过“风筝魏”的荣光和责任,将家族手艺传承下去。
制作风筝是魏国秋一生专注做的一件事。缘由自有其对风筝的兴趣与热爱,也有他从长辈手中承接的延续『风筝魏』的责任与担当。传承,是一种前赴后继的使命,也是一份炙热不倦的精益求精。
风筝的历史在一众传统工艺中可数悠久。2000多年前,墨翟以木头制成飞鸟,即为风筝最早的起源;其后公输般以竹子替代木头;东汉造纸术改进后又以纸相代,成为后人熟知的纸鸢。从最初用于军事上传递信息,到唐宋以后日益成为人们喜爱的休闲娱乐活动,风筝的扎制和装饰有了很大发展,制作风筝逐渐成为一项专门的手工艺门类。明清时期,各地风筝在大小、造型、制作、装饰、放飞等环节上产生了巨大进步,并逐渐形成不同的地域特色。到如今,潍坊、天津、北京、南通已成为风筝的四大产地。而其中,提起天津风筝,最有名的就要数传承百年的“风筝魏”。
百年传承“风筝魏”
魏国秋开办的工作室坐落在天津著名的鼓楼街道。曾经,他的曾叔祖魏元泰就是在这条街上创办了“长清斋扎彩铺”,以制作风筝闻名津门,自此诞生了“风筝魏”这一名号。其制作的10丈(约33.3米)长的蜈蚣风筝,开创了串式风筝的先河。1915年,他的11件作品被当时的北洋政府农商部选送美国旧金山,参加在那里举办的首届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荣获了金牌奖章和奖状。第一次,风筝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
其后,代代相承,第二代魏慎行,第三代魏永昌、魏永珍,“风筝魏”在几代传承人手中走过坎坷百年,到了魏国秋已是第四代,而今“风筝魏”的风筝已有千余个品种。
出生并成长于风筝世家,魏国秋对风筝制作技艺耳濡目染,从小对风筝就抱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小时候家里没什么玩具,我做出的风筝就是我的玩具。”从小喜欢画画的他在父亲的指导下,从瓦块风筝学着做起,各种图案、造型的风筝被他放飞天空,这让他颇受鼓舞。虽然经常割到手,但魏国秋从不在意,一心只琢磨怎么把风筝做轻,绘画做美,让风筝飞得更高。在不断地学习和研究下,他的风筝制作技艺逐渐精进,陆续斩获全国风筝大赛的奖项。
风筝结构看似简单,实则要制作一件适合放飞的风筝十分讲究,需要经过创意、设计、选料、扎架、彩绘、裱糊、总装、试飞等众多流程。与潍坊、北京等地区的风筝相比,以“风筝魏”为代表的天津风筝,极具特色地采用打眼扣榫的方法制作骨架。据魏国秋介绍,骨架通常选用生长于福建和四川地区2年至5年的毛竹,这样的竹子纤维密度大,韧性好。然后经过自然阴干,再历经火烤、削平等工序,进行弯制定型。其后以榫卯结构进行连接,不用一针一线、一钉一铆,无论多大的风筝都可以自由拆散折叠,方便携带和收藏。制好骨架后,便需要对风筝进行装饰,风筝面多采用无纺布或绸面,在其上作画与宣纸不同,墨迹容易晕染,对线条和色彩不好把握。魏国秋借鑒传统绘画手法,采用退晕法和动线勾线法,所绘图案线条简练,色彩丰富,造型逼真,一线一角都十分细腻,动可以放飞,静可以观赏。“每一只做好的风筝都像是我自己的孩子,每次卖出去后总感觉失去了什么。”魏国秋对自己的作品十分珍视。
让风筝翱翔于世界各地
与家中长辈一样,魏国秋也一直致力于将风筝这门中国的传统手工艺传播到世界各地。“我先后走访过30多个国家,在外国人眼中,我们的风筝可折叠又轻便,在空中飞行轨迹平稳,对他们平时娱乐或工业制作都很有启发。”魏国秋认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不仅要在国内将这种纯手工技术传承下去,而且要积极地向外传播,向世界友人展示中国精巧的风筝制作技艺和悠久的风筝文化。
在美国迪士尼乐园,两名摄影记者负责拍摄魏国秋制作风筝的过程,这打破了以往他们认为这些风筝是由机器制作的错误印象。惊叹于魏国秋制作工艺的精湛和所制风筝的栩栩如生,他们当即决定买下这些风筝。在北京慕田峪长城脚下,魏国秋受邀参加与法国航空公司的联欢活动。起初,会场上的外国人沉浸于品酒聊天,对魏国秋和其风筝并不关注。魏国秋默默地在一旁拿出3米的大鹰风筝开始放飞,奇迹乍现,山中一些野生的鸟竟被吸引而来,开始围绕风筝飞翔。奇异的场景顿时吸引了许多外国人的注意,法航的老板表示要买下这只风筝,魏国秋带去的其他作品也迅速被抢购一空。
这两件小事让魏国秋至今难忘。这是“风筝魏”又一次在国际上获得认可,得到外国友人的喜爱。“近些年,外国朋友来买风筝、学做风筝的越来越多。我记得有位英国来的女士,特意来中国旅游,到我的店里学着亲手做了个风筝,作为送给自己的生日礼物。”魏国秋感慨地说道。特别是最近通过网络渠道的宣传,许多国内外的风筝迷慕名前来,有买走收藏的,有拿去送礼的,有放在房间作为装饰的……这些情景让魏国秋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更多了份荣誉感,每当有机会向外国友人宣传中国文化时,他的心里都特别自豪。
传承是使命也是担当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我们做每一只风筝都必须做到横平竖直,跟做人一样,行得正走得端,才能把风筝做好。这一生,我们只做一件事。”这是魏国秋从家中长辈处学到的道理。从小祖父就告诉他,风筝制作技艺是魏家的传家宝,一定要好好地传承下去,将它发扬光大。他始终谨记着祖父的话,坚守着“风筝魏”老字号的传承,这不只是技艺的承递,也是对家族精神的坚守。魏国秋并没有把过多精力放在扩大经营上,而是脚踏实地地做好自己的事。求精、求纯,在他看来才是“风筝魏”发展的根本。
对于风筝,魏国秋始终坚持精工细作,一丝不苟,在继承传统之余也不乏创新。“创新是‘风筝魏’的生命”,自魏元泰起,“风筝魏”正是凭借做工精细和不断迭新才承续至今。福字、寿字型风筝,9只大雁串联到一起的“九九归一”,用丝绢制成、献礼祖国百年华诞的“百鸟朝凤”,游戏里的机械鸟,具有室内健身功能的鹰形风筝……最大的千米巨龙,最小的直径仅几厘米的蜻蜓风筝,魏国秋都勇于尝试,大胆挑战。
目前,魏国秋开办的工作室除了面向大众的风筝定制销售,还针对技艺传承,开展了面向儿童的手工课程。“孩子们好奇风筝是怎么飞起来的,传统风筝是怎么制作的,为什么会有弯儿,用的材料是什么,等等,我特别乐意一一介绍给他们。”魏国秋坦言道。与此同时,他也会不定期地到小学、中学、大学、社区等处讲解风筝制作技艺,多方面地传播和发扬我国的传统工艺。
让魏国秋感到高兴的是,他的儿子魏博文大学毕业后,也跟着他从事风筝工作。魏博文不仅跟着父亲一起制作风筝,还身兼财务、策划、经营、司机等数职。看到父亲对风筝的由衷热爱,以及风筝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所起到的作用,魏博文感动地表示愿意接过“风筝魏”的荣光和责任,将家族手艺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