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国家概况》 教学与思辨能力的培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ovegigi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当今社会是高度信息化的,在高度信息化的社会,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比传授专业知识更为重要,其原因在于知识可以从多渠道获得,而思辨能力必须有目的、有策略地逐步培养。《英语国家概况》一课的教学传统采取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知识的输入和语言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关注不足。本文旨在探讨教师应该如何在此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以及以思辨能力的培养为导向,从课程内容、课程设计及课堂活动等方面提出可行性的培养方法。
  关键词: 思辨能力 教学现状 教学模式
  “思辨能力”这个概念的提出是20世纪之初的事情。美国教育家杜威在《我们如何思考》这部著作中较早提出了critical thinking这个概念。思辨能力一直是西方大学教育的重要培养目标,“思辨”的重要作用毋庸置疑。国家教育部于2000年修订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中提出:21世纪是一个国际化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决定了21世纪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规格:这些人才应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也就是要在打好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牢固掌握英语专业知识的前提下,拓宽人文科学知识和科技知识,掌握与毕业后所从事工作有关的专业基础知识,注重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在大学教育应培养的学生的各项能力中,思辨能力应该说是最重要的,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的最典型特征,因而应该成为大学全部教学活动的核心目标。
  《英语国家概况》(一下简称《概况》)是高等院校英语专业本科的一门专业知识课,课程比较系统地介绍以英国和美国为主的英语国家政治、经济、历史、地理、宗教等国家层面上的文化知识,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知识反映出来的英语国家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以此增强学生对所学语言的文化现象的识别力、理解力和综合评价能力,并使其能从文化和社会的角度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然而,受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影响,这门课在教学实践中通常注重的是知识的输入和语言技能的培养,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活动以教师讲授为主,对学生的主动性学习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关注不足。长期以来,这门课程的教学始终没有超越对知识点的“识记”和“理解”,学生不能就有关社会文化问题产生好奇并进行独立思考、分析、评价及解决问题。黄源深指出,这种能力的缺失就是“思辨缺席”。
  我认为《概况》一课应该更加重视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拟针对英语专业学生“思辨缺席”的问题,以《概况》课程教学为研究对象,探索培养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的办法。
  1.理论依据
  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国内外许多学者对思辨能力的框架进行了界定,各类研究成果甚多。思辨能力培养是“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的观点对问题进行正确的分析、综合、判断,从而提出自己的认识,达到问题的妥善解决”(钱坤强,1996)。思辨能力是“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思考,辨析能力”(黄源深,1998);思辨能力是“反思思维”和“人类自校正现象”(Facione,1990),包括“认知能力和情感特质”(Delphi,1990)。Delphi的思辨能力模式体现二维性:认知能力(cognitive ability),包括阐释、分析、评价、推理、说明、自我矫正等思辨认知技能;情感特质(affective dispositions),包括好学、博学、信任的理由、思想开放、灵活、公正、诚实、稳重、思考、清晰、有序、勤奋、合理、专注、持久、合理等思辨品质。思辨能力的另一个经典模式是Anderson六级模式,Lorin Anderson和David Krathwohl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修订了Bloom的理论,在B.Bloom认知能力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六级层次,即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新。
  在国内,思辨能力理论或模型建设比较有影响力的学者有林崇德教授和文秋芳教授。林教授提出了三棱结构模型,包括六个因素:思维目的,思维过程,思维材料,思维自我监控,思维品质,思维中的认知与非认知因素。文教授认为这六个因素与Paul和Elder提出的三元模型有较多相似之处,该模型的优点是将自我调节置于顶部,突出了主观能动性的重要作用(文秋芳等,2009)。文教授在借鉴了双维模型、三元模型和三棱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层级模型。层级模型主张将思辨能力细化为两个层次:元思辨能力和思辨能力。第一层次元思辨能力是指对自己的思辨计划、检查、调整与评估的技能;第二层次思辨能力包括与认知相关的技能和标准,以及与思辨品质相关的情感特质。处于第二层次的思辨能力受第一层次的元思辨能力的管理与监控。将这两种思辨能力置于上下层关系,目的是为了突出思辨者的主观能动性在思辨能力中的主导作用(文秋芳等,2009)。
  在上述模型中,文秋芳教授的思辨能力层级理论模型以其直观性和可操作性引起较多关注,值得我们借鉴。
  2.教学现状
  《概况》属于英语专业知识课程中的社会文化课程,课堂教学大多是在对英语国家社会文化等知识的识记和理解层面展开的,教学现状不容乐观。首先,从教学原则上说,《概况》这门课程重知识面的拓展和语言基础的巩固而轻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其次,该门课程内容庞杂,信息量大,课时不足。国内高校的英语专业常用的教材,虽然内容覆盖了主要英语国家的各个方面,但是章节内容的构成以知识内容加练习为主。现在的高校因为专业为培养复合型人才而增开技能课程缩减知识性课程,为了在规定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对学生主要以知识传授为主,强调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而很少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长期的应试教育以传授、记忆知识为主,忽略了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甚至连TEM8对英语国家概况和文学的常识的考查也属于这一类,不能很好地体现教学大纲的要求(卢晓仙,2008)。   3.培养方法
  根据思辨能力层级理论,思辨能力是可以培训和训练的。基于思辨能力的层次性可以将思辨能力的培养分为三个阶段:基础阶段、提高阶段和高级阶段。初级阶段用问答的方式进行,学生在思考老师提出问题的同时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第二阶段由老师提出专题,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最后一个阶段在第二个阶段的基础上进行,由教师组织案例,学生用presentation的方式进行展示,用自己的观点评价相关事件或人物,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点评,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此外在教学进行过程中,课堂教学模式也根据这三个阶段进行一些适当的改变,由教师传授为主改为以学生为中心。比如在学习英国政治这个章节时,先设计问题,比如:英国议会的构成,议会的功能,王室的功能等。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阅读及把握该章节学习内容的重点知识,同时可以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在学生阅读此章节,对章节内容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之后,教师适当进行引导,利用课件、视频等教学手段深入拓展授课内容。在这个章节中,教师深入介绍英国议会选举的原则及过程,给学生播放现任英国首相就职演说视频片段,还有首相质询时间辩论的视频片段,结合实际让学生了解英国政治选举的过程。同时布置专题任务:比较英国同中国选举的不同。引导学生通过查阅信息、小组讨论做出调查报告,最后让学生以presentation的方式展示讨论结果。此外,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之外,学生课外的学习可以以读书报告、辩论或者演讲的方式进行,《概况》这门课涵盖的知识面非常广,有限的课堂教学并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
  孙有中提出教学方法的改革,认为应该通过启发式提问与相互辩驳的方式开展教学,而不是单向地传授知识。同时他认为教师的角色应该进行相应改变,要做一个优秀的老师而不是“秀优”的老师。《概况》这门课程也是要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性,淡化教师的主导作用。
  4.结语
  思辨能力的培养是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随着时代的改变,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也在发生改变。期望在以思辨能力培养为目的的教学改革方向下,《英语国家概况》这门课程能进行教学上的改革,激发学生思辨能力的潜能,改变“思辨缺席”的现状,增强他们的能力,成为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莉莉.英语专业文学课程与思辨能力培养[C].英语知识课程教学与思辨能力培养研究,2014:61-70.
  [2]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3]黄源深.思辨缺席症[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7):16-19
  [4]黄源深.英语专业课程必须彻底改革——再谈“思辨缺席”[J].外语界,2010(1):11-16.
  [5]孙有中.突出思辨能力培养,将英语专业教学改革引向深入[J].中国外语,2011(3):49-58.
  [6]文秋芳,等.构建我国外语类大学生思辨能力量具的理论框架[J].2009(1):37-43.
  [7]刘丹.以学生思辨能力培养为导向的美国历史文化课程教学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2012(5):13-16.
  [8]蓝玲.以思辨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英语国家概况》课程教学改革[J].课程研究,2015(76):21-25.
  [9]孙雪波.学生presentation在《英语国家概况》课程中的应用与思考——以宁波教育学院为例[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4(3):24-26.
  [10]张卫东,初胜华.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分层培养的改革探索——以《英美概况》课程为例[J].教学研究,2015(1):22-28.
  该论文为武昌首义学院教研项目1.“培养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的课程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014Y08);2.“以培养英语专业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核心能力研究”(项目编号2014Y10)两个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其他文献
传统的企业经营理论强调竞争。在信息和通讯技术迅速发展以及这些技术在经营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的形势下,一个全球性的电子工商业正在出现,跨企业信息系统等新技术正在对传统的
摘 要: 教学中“冷处理”并不是说不处理,而是把这一热点内容暂时先放一放,等到学生的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再引导学生探究这个问题,使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使学生能主动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更喜欢自主学习与探究,这不仅能掌握所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了学习方法,提高了对知识的思维和运用能力。作者根据两次教学实录,结合自己对《数学课程标准》的解读,阐述适时使用“冷处理”的妙处。  关键词:
商务英语在国际贸易中占主导地位,它是沟通的纽带,因此把贸易往来的信函、商务谈判的内容、接待国际合伙人的礼仪等环节处理的精准有细致,对贸易的稳定发展会如虎添翼,而在这
在日常教学中,我不断实践着这一理论,渐渐的,数学课堂变得有活力了,实效提高了。我认为老师要成为学习的引路人,必须做到精心备课,全心上课,潜心反思。学生要成为学习的小主人,必须做到静心前置,专心探究,慧心反思,细心练习。下面以《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的教学实践为例,从四个方面阐述如何“教学做合一,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在前置作业中自主唤醒相关的旧知和技能  《2011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
实施新课标以来,我们看到了数学课堂内产生了一个很普通的问题:由于课改后对计算教学的目标进行了调整,降低了计算教学的要求,因此计算的正确率下降、简便运算方法不够灵活、口算速度变慢等。计算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数学能力,培养小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因而学生计算能力的强弱将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起到很大的影响。计算在生活中随时都可以用到,在小学,计算教学更是贯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把注意力放在了教学过程的结构、教学设计和氛围等上,却没有真正倾听学生的心声,捕捉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一些细节,忽视对这些最细微的环节处理,导致了种种不完美。课堂教学中的细节问题虽相当细小,但在课堂教学过程和促进学生发展中却有着举足轻重的功能和价值。所以绝不可忽视细节,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国际间的交流日益密切。在这种环境下,我国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高素质、高能力的综合型英语人才是必不可少的。作为培养英语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高校应当更注重探究服务于英语专业的新型的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良好的实践能力,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很多大学虽然设置了一些实践性的课程,但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和课程模式限制了课程实
摘 要: 现代大学教育改革旨在实现受教育者素质的全面发展,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英美文学作品对提高受教育者人文素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片面强调语言的工具性,会使语言教学的功能变得单一,语言学习也会变得枯燥乏味。学习英美文学对在校大学生英语学习实践和文化交流能力、思辨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大有裨益的。目前,随着学生群体的变化,大学英语教学课堂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应该构建并实践基于经典文学作品上的大学英语生态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