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与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对比分析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wx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与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3月-6月在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修期间收治的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分为介入组(35例)和静脉组(35例),本次分析对介入组采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方法,而静脉组采用静脉溶栓治疗,经过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患者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成功几率、再通率和死亡率情况。结果:比较介入组与静脉组记录情况,介入组患者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静脉组,手术成功几率、再通率情况均明显优于静脉组。结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效果明显,可以准确有效地将梗死的相关动脉开通,恢复心肌功能,对心肌梗死的治疗快速、成效显著,可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方面作为首选治疗方法[1]。
  关键词: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静脉溶栓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是对人类健康有极大威胁的一种疾病,如何做到准确明显、效果持久的治疗是开通梗死相关动脉治疗的研究目标,同时也在挽救濒死的心肌,实现再灌注,减少心衰的发生,降低病死率方面有重大意义。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传统治疗只能达到保护未梗死心肌的效果,其已梗死部位坏死彻底,导致大量并发症,病人在急性期的病死率高,心功能衰退明显[2]。应用与临床的药物静脉溶栓治疗可以使梗死血管再通,为患者生命的延续打下基础,而效果更显著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临床上可以还更好地达到上述效果。为了研究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效果,对采用上述两种治疗方法的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成效进行了比较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4年3月-6月在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修期间收治的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分为介入组(35例)和静脉组(35例),35名患者采用静脉溶栓治疗(静脉组,男性19例,女性16例,年龄区间为37~72,平均年龄为59.4岁);35例患者采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介入组,男性18例,女性17例,年龄区间为35~70,平均年龄57.2岁),患者发病6小时内均以入院进行系统治疗,经过统计学分析,两组年龄、性别比较得到P>0.05,统计学上无差异。
  1.2 方法
  1.2.1  介入治疗组
   入院后要求患者卧床休息,并立即嚼服肠溶阿司匹林,使用氯比格雷;若患者出现剧烈胸痛情况需对其进行吗啡静脉注射[3],为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对造影结果显示的梗死相关动脉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右冠状动脉近端完全阻塞或高度传导阻滞的患者采取右室起搏导管/电极治疗;出现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给予静脉利多卡因方法治疗;出现血压低于80 /50 mmHg症状的患,进行静脉注射多巴胺治疗。手术过程中为动脉鞘管注射肝素钠。手术过后进行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治疗,一日两次,持续5-7天。
  1.2.2 静脉溶栓组
   对静脉组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患者入院治疗时,要求立即嚼服肠溶阿司匹林,滴注与生理盐水按比例调定的尿激酶,30 min左右滴注完毕,并进行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一日两次,持续注射5-7天。
  1.3 评价标准
   (1)两组方案分别采用以上方法进行治疗,按上述标准判定灌注成功率、死亡率。
   (2)在患者进行治疗的3、7、12、24、48h进行标准12导联心电图比较[4]。
   (3)患者在住院以及出院的6个月和12个月内的主要心血管不良情况发生率和病死率记录。
   (4)对两种方法治疗后的患者反馈进行对比,检查患者住院及出院后第2、4、6、12、24个月的行二维超声心动图结果,对左室大小以和左室射血分数进行记录。
  1.4 统计学分析
   本文所有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检验,对计量数据进行卡方检验,其他数据进行t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组35例,其中仅1例出现术中无复流症状,导致心源性休克致死,另外的34例均完成再灌注,再通率达到97.1%。静脉溶栓组35例,也有1例因血源性休克死亡,23例再灌注成功,再通率达65.7%。两组研究对象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介入组与静脉组治疗记过比较间表1;介入组与静脉组患者的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见表2。
  表1 介入组与静脉组治疗结果比较
  表2 介入组与静脉组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
  3  讨论
   心肌梗死的发病原因是冠状动脉突发闭塞,以致血流中断,从而导致严重的缺血性心肌坏死,在临床上的表现常见的是突发情况。治疗心肌梗死的主要方向是达到及时、准确、充分、无再现地恢复梗死相关血管血流,恢复濒死心肌功能,使受损的左室功能得以好转,稳定并维持心脏电生理,控制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情并使其得以后续维持[5]。在过去对心肌梗死的治疗历史中,静脉溶栓一直作为主要的治疗方法,试验中心的试验也证明静脉溶栓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但是静脉溶栓治疗的再通率低,仅能达到65.7%。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恢复濒死心肌,提高心脏血液的再灌注率和改善心脏功能,抑制心血管事件复发方面优于溶栓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再通率高达97.1%,这也直观说明介入治疗的效果显著。提早对急性心肌梗死作出准确诊断和及时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可以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的致死率,也可有效控制梗死的复发率。
   综上所述,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方面行之有效,是使患者达到再灌注成效的有效方法,与静脉溶栓治疗方法相比,其有较少的并发症[6]。介入治疗的入院成功抢救几率高,可以快速使心肌梗死患者梗死相关血管灌通, 血流前向流通得以恢复,梗死后心室重构减少,在保护心脏功能方面效果卓著,心肌梗死的致死率从而降低。因此,医疗条件允许的医院应重视介入治疗,并将其列为心肌梗死治疗的首选方案。
  参考文献:
  [1]吕冬燕,朱艳彬,荆雪冰,韩海玲,姜欣. 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与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对比研究[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6,09:1409-1411.
  [2]汪雁博. ST段抬高心肌梗死溶栓后早期冠脉介入治疗对心肌灌注的影响及山莨菪碱的心肾保护作用[D].河北医科大学,2012.
  [3]张瑞环. 高龄冠心病患者脂类代谢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分析及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近期疗效分析[D].南方医科大学,2012.
  [4]陈玉国. 经皮冠脉内介入治疗与经静脉溶栓疗法急性心肌梗死的对比研究[D].山东大学,2003.
  [5]胡静涛,李洪浩.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PCI)及静脉溶栓两种治疗方式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临床疗效[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09:1-2.
  [6]牛玉玉. 瑞替普酶溶栓再通后早期与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对比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1.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对莫西沙星联合甲硝唑致剥脱性皮炎实施静脉滴注的治疗过程进行探讨以及药学分析。方法: 将我院2014年4月至2014年10月间收治的采用莫西沙星联合甲硝唑进行治疗的60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莫西沙星联合甲硝唑致剥脱性皮炎现象应用静脉滴注,并对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药学分析。通过统计与回顾我院600例采用莫西沙星联合甲硝唑进行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来探讨与规范莫西沙星联合甲硝唑的使用方法。
期刊
1.背景:  1.1七氟醚吸入麻醉和丙泊酚静脉麻醉广泛的应用与临床,两种麻醉都能影响肝脏血流、氧供和肝功能[1]。研究表明:麻醉可影响健康SD大鼠肝脏许多基因的表达[2]。小分子核糖核酸(micRNA)能降低信使RNA活性从而抑制蛋白的表达,micRNA能调节和控制细胞内超过30%的基因,并在细胞炎症反应、新陈代谢和增殖中发挥关键作用[3]。因此推测:麻醉剂能影响肝脏细胞micRNA的表达,所以通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和探讨盐酸利托君在先兆早产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了2014年1月-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6例先兆早产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硫酸镁加舒喘灵治疗,而实验组患者给予了盐酸利托君,一段时间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100.0%)明显好于对照组(82.14%),治疗后实验组孕妇的延长孕期时间
期刊
摘要:目的: 研究对脑梗死患者采用依达拉奉与奥扎格雷钠两种药物联用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脑梗死患者共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单纯采用奥扎格雷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另加用依达拉奉,对比两组患者BI指数及NIHS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两组BI指数及NIHSS评分治疗前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三个月后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p0.05).?Af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在对心律失常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参松养心胶囊与胺碘酮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比较。方法: 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心律失常治疗的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患者,观察组患者给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胺碘酮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和心电图改善有效率以
期刊
摘要: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治疗胎盘胎膜残留所致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8月到2014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102例胎盘胎膜残留所致产后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观察组(常规治疗+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16%,对照组为76.47%,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500ml[1]。产后出血是造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塞血浆B型脑钠肽前体表达的差异及预后相关性分析。方法:纳入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1月确诊为急性脑梗塞的患者100例,对照组50例,观察入院时患者血浆B型脑钠肽前体的表达水平和脑梗塞的情况,根据脑梗塞面积、是否存在意识障碍以及疾病是否好转,再次比较血浆B型脑钠肽前体的表达水平。结果:入院时脑梗塞组血浆B型脑钠肽前体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大面积脑梗塞组的血浆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途径应用乌司他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我院诊断为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住院单双号顺序分为2组,研究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研究组接受区域动脉灌注乌司他丁治疗,对照组接受静脉滴注乌司他丁治疗。 对比:(1)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及治疗后血淀粉酶、脂肪酶、乳酸脱氢酶、血钙、血糖水平。(2)研究组和对照组死亡率及总住院时间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心血管心力衰竭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44例老年心血管心理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诊断和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针对性的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患者治疗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45%、72.72%,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满意率为
期刊
摘 要:目的:分析美罗培南治疗神经外科手术后颅内感染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神经外科手术后颅内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把90例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给予美罗培南的静脉滴注与鞘内注射的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其他抗生素静脉滴注与鞘内注射的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感染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率88.9%,对照组治愈率5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