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心血管心力衰竭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44例老年心血管心理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诊断和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针对性的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患者治疗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45%、72.72%,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满意率为100%,较对照组的77.27%高。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老年心血管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中,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治疗效果良好,在治疗中可加以采用。
关键词:老年心血管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效果
心力衰竭是常见的内科疾病,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具有病情发展快、病死率较高等特点,随着人口老年化的加剧,心力衰竭患者也在逐年增加,在社会上也引起了很大的关注[1]。因老年心血管心力衰竭受到多种慢性疾病综合作用于影响,因此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需要对疾病之间的病理、并且发展等做全面了解,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作有针对性的治疗。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44例老年心血管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过程,分析针对性治疗对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作用。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44例老年心血管心力衰竭患者,本文所选取患者进临床诊断均符合心血管心力衰竭疾病标准,主要临床表现为: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疲乏感和肺水肿等,胸闷、气促及运动耐量降低等现象,其中主要病因有:12例为冠心病、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8例、肺心病9例、其他5例。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22例,观察组中男性13例,女性9例,患者年龄60~82岁,平均年龄(72.56±3.26)岁;对照组中男性11例,女性11例,患者年龄60~83岁,平均年龄(74.2±4.56)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比较中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患者临床症状进行检查,测量患者的血压等常规值,采用药物降低患者心脏负荷、改善患者心功能;
1.2.2 观察组诊断中,在观察组对患者身体状况做检查后,了解患者的疾病史、用药情况、检查中仔细询问患者找出病因,对患者的血压、血糖、肝功能进行检测,观察患者心电图,多途径辅助找出患者患病原因;治疗中,在治疗方案的选择上,根据患者疾病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如用利尿剂减少患者血容量,有效降低患者心脏前负荷,注意利尿剂的用量不宜过高。同时用强心苷草类药物复制治疗,改善患者心律失常症状,如卡维地洛等。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调查患者的治疗满意度。
1.3 评价指标
对患者临床疗效的评价包括治愈、有效、无效三个等级。治愈: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改善,体能得到恢复;有效:症状有一定改善;无效:患者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病情加重。痊愈率与有效率之和为治疗总有效率。患者治疗满意度的评价分满意,一般,不满意三个等级。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所记录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并用X2检验,组间比较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如下表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72%,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情况对比[n(%)]
2.2 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调查情况如下表2,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满意率分别为100%、77.2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表2 两组患者满意度情况比较[n(%)]
3、 讨论
社会老年化现象的不断加重,引起老年心血管疾病的因素也表现出多样化趋势,老年心血管是其中较典型的老年疾病[2]。临床中具有易出现感染,导致病情加重的特点。通常会伴随呼吸道感染等症状的出现,也会出现有效血液循环血量不足,诱发老年心力衰竭,致使心律失常等现象发生[3];另外,发生心力衰竭后,患者心慌、气促、咳嗽等症状并不显著,易出现精神错乱、食欲不振等现象;此外,该疾病还具有复发率高、治疗难度较大等特点。因此,及时准确的临床诊断和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在老年心血管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治疗中,对患者的临床指标进行检测后,要结合患者的患病史及临床具体表现,做出正确的临床评估,临床实践证明很多心力衰竭患者会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并发症[4]。因此,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和临床诊断的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本组研究显示,采用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72%;同时,两组患者治疗满意率比较中,观察组满意率为100%,较对照组77.27%高。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老年心血管心力衰竭病因较为复杂,因此治疗过程需要针对具体病因加以具体分析,部分患者在治疗中需要同时采用多种药物配合治疗,因此,在药物的选择和用法用量上,需要考虑多种药物相互作用导致不良反应的出现等问题,重视加强做好临床护理工作,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关注老年人心理问题,注意指导患者的饮食、运动等;加强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的宣传,重视与患者家属的沟通,指导患者家庭护理及个人护理技能的提高等,通过多种途径降低老年心血管等疾病的发生率,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
综上所述,在老年心血管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要及时对患者进行准确的诊断,并结合患者的发病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减少治疗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不断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韩松兰.老年心血管心力衰竭56例临床诊断方法和治疗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2014,33(07):32+34.
[2]古力扎哈力克.老年心血管心力衰竭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2012,03(11):32-33.
[3]孙一兵.剖析42例临床老年心血管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及其治疗[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11(04):73-74.
[4]何凤娟.住院高龄老人心力衰竭临床特点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4.
关键词:老年心血管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效果
心力衰竭是常见的内科疾病,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具有病情发展快、病死率较高等特点,随着人口老年化的加剧,心力衰竭患者也在逐年增加,在社会上也引起了很大的关注[1]。因老年心血管心力衰竭受到多种慢性疾病综合作用于影响,因此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需要对疾病之间的病理、并且发展等做全面了解,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作有针对性的治疗。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44例老年心血管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过程,分析针对性治疗对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作用。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44例老年心血管心力衰竭患者,本文所选取患者进临床诊断均符合心血管心力衰竭疾病标准,主要临床表现为: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疲乏感和肺水肿等,胸闷、气促及运动耐量降低等现象,其中主要病因有:12例为冠心病、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8例、肺心病9例、其他5例。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22例,观察组中男性13例,女性9例,患者年龄60~82岁,平均年龄(72.56±3.26)岁;对照组中男性11例,女性11例,患者年龄60~83岁,平均年龄(74.2±4.56)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比较中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患者临床症状进行检查,测量患者的血压等常规值,采用药物降低患者心脏负荷、改善患者心功能;
1.2.2 观察组诊断中,在观察组对患者身体状况做检查后,了解患者的疾病史、用药情况、检查中仔细询问患者找出病因,对患者的血压、血糖、肝功能进行检测,观察患者心电图,多途径辅助找出患者患病原因;治疗中,在治疗方案的选择上,根据患者疾病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如用利尿剂减少患者血容量,有效降低患者心脏前负荷,注意利尿剂的用量不宜过高。同时用强心苷草类药物复制治疗,改善患者心律失常症状,如卡维地洛等。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调查患者的治疗满意度。
1.3 评价指标
对患者临床疗效的评价包括治愈、有效、无效三个等级。治愈: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改善,体能得到恢复;有效:症状有一定改善;无效:患者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病情加重。痊愈率与有效率之和为治疗总有效率。患者治疗满意度的评价分满意,一般,不满意三个等级。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所记录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并用X2检验,组间比较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如下表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72%,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情况对比[n(%)]
2.2 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调查情况如下表2,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满意率分别为100%、77.2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表2 两组患者满意度情况比较[n(%)]
3、 讨论
社会老年化现象的不断加重,引起老年心血管疾病的因素也表现出多样化趋势,老年心血管是其中较典型的老年疾病[2]。临床中具有易出现感染,导致病情加重的特点。通常会伴随呼吸道感染等症状的出现,也会出现有效血液循环血量不足,诱发老年心力衰竭,致使心律失常等现象发生[3];另外,发生心力衰竭后,患者心慌、气促、咳嗽等症状并不显著,易出现精神错乱、食欲不振等现象;此外,该疾病还具有复发率高、治疗难度较大等特点。因此,及时准确的临床诊断和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在老年心血管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治疗中,对患者的临床指标进行检测后,要结合患者的患病史及临床具体表现,做出正确的临床评估,临床实践证明很多心力衰竭患者会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并发症[4]。因此,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和临床诊断的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本组研究显示,采用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72%;同时,两组患者治疗满意率比较中,观察组满意率为100%,较对照组77.27%高。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老年心血管心力衰竭病因较为复杂,因此治疗过程需要针对具体病因加以具体分析,部分患者在治疗中需要同时采用多种药物配合治疗,因此,在药物的选择和用法用量上,需要考虑多种药物相互作用导致不良反应的出现等问题,重视加强做好临床护理工作,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关注老年人心理问题,注意指导患者的饮食、运动等;加强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的宣传,重视与患者家属的沟通,指导患者家庭护理及个人护理技能的提高等,通过多种途径降低老年心血管等疾病的发生率,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
综上所述,在老年心血管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要及时对患者进行准确的诊断,并结合患者的发病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减少治疗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不断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韩松兰.老年心血管心力衰竭56例临床诊断方法和治疗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2014,33(07):32+34.
[2]古力扎哈力克.老年心血管心力衰竭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2012,03(11):32-33.
[3]孙一兵.剖析42例临床老年心血管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及其治疗[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11(04):73-74.
[4]何凤娟.住院高龄老人心力衰竭临床特点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