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途径应用乌司他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我院诊断为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住院单双号顺序分为2组,研究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研究组接受区域动脉灌注乌司他丁治疗,对照组接受静脉滴注乌司他丁治疗。 对比:(1)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及治疗后血淀粉酶、脂肪酶、乳酸脱氢酶、血钙、血糖水平。(2)研究组和对照组死亡率及总住院时间。结果:(1)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血淀粉酶、脂肪酶、乳酸脱氢酶、血钙、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血淀粉酶、脂肪酶、乳酸脱氢酶、血钙、血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和对照组死亡率及总住院时间分别为(12.5±2.6天、0%)、(15.8±3.4天、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动脉灌注乌司他丁能迅速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症状,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 乌司他丁;急性胰腺炎;疗效
急性胰腺炎起病急,发展迅速,常伴有多脏器功能衰竭。乌司他丁是一种蛋白酶抑制剂,由143个氨基酸组成,相对分子质量约67000。对胰蛋白酶、α-糜蛋白酶等丝氨酸蛋白酶及粒细胞弹性蛋白酶、透明质酸酶、巯基酶、纤溶酶等多种酶有抑制作用。乌司他丁目前广泛应用于治疗急性胰腺炎、慢性复发性胰腺炎等炎症疾病中。因此我们拟收集2012年5月~2014年5月我院诊断为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患者,探讨区域动脉灌注乌司他丁与微泵输入乌司他丁的疗效差异。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我院诊断为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住院单双号顺序分为2组,研究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研究组接受区域动脉灌注乌司他丁治疗,对照组接受静脉滴注乌司他丁治疗。研究组平均年龄(41.3±16.5)岁,男性26人,女性19人;对照组平均年龄(40.8±15.7)岁,其中男性25人,女性20人。2组人员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入选标准 (1)年龄大于18周岁,入院后临床资料完整。(2)急性重症胰腺炎的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消化内科学分会关于急性重症胰腺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临床表现为急性、持续性腹痛,血清淀粉增高,CT提示胰腺有形态改变。(3)自愿参加试验,能按时用药,签订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指标 (1)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药物有过敏者。(2)严重消化道出血,肠梗阻者。
1.4 治疗方法
1.4.1 研究组 经股动脉插管,进行动脉灌注,首先观察动脉期及实质期胰腺血管形态,结合术前CT定位,导管留置在脾动脉,导管鞘固定在体外并连接微泵。每日使用30万单位乌司他丁(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9990134,生产厂家:广东天普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微泵推注,泵入速度为4ml/h,总治疗疗程为5天。
1.4.2 对照组 每日静脉微泵给予30万单位乌司他丁,泵入速度为4ml/h,总治疗疗程为5天。
1.5 评价标准 对比(1)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及治疗后血淀粉酶、脂肪酶、乳酸脱氢酶、血钙、血糖水平。(2)研究组和对照组死亡率及总住院时间。
1.6 统计分析方法 将资料录入 Econometrics Views6.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_(_软)X±s描述,使用t检验。两样本率用χ2检验法,当P<0.05时,判断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及治疗后血淀粉酶、脂肪酶、乳酸脱氢酶、血钙、血糖水平对比 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血淀粉酶、脂肪酶、乳酸脱氢酶、血钙、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血淀粉酶、脂肪酶、乳酸脱氢酶、血钙、血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研究组和对照组死亡率及总住院时间比较 研究组和对照组死亡率及总住院时间分别为(12.5±2.6天、0%)、(15.8±3.4天、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胰腺炎是胰腺因胰蛋白酶的自身消化作用而引起的疾病,重症急性胰腺炎时激活弹性硬蛋白酶及磷脂酶A,大量细胞因子及炎性介质释放增多,对胰腺血管壁及胰腺导管产生强烈的破坏,造成全身炎性反应,病情严重时可以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
乌司他丁为广谱蛋白酶抑制剂,可抑制胰蛋白酶、弹性蛋白酶、透明质酸酶等水解酶的活性,稳定细胞脂肪膜和线粒体膜,抑制弹性蛋白酶胰腺导致的胰腺自身消化作用,此外还可以抑制炎性因子对组织的损伤。此外乌司他丁使用后还可以纠正重症急性胰腺炎导致的败血症休克,减少肠源性内毒素的吸收[1,2]。
本次研究发现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血淀粉酶、脂肪酶、乳酸脱氢酶、血钙、血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研究组死亡率及总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我们考虑乌司他丁半衰期短,静脉给药不能达到有效的血药浓度。而通过置管可以直接将乌司他丁输入病变的胰腺动脉内,提高胰腺组织内浓度,提高抑制胰腺水解酶,稳定溶酶体膜的疗效。有研究[3]显示通过置管法,胰腺组织中的乌司他丁浓度可达静脉途径的5倍以上。而且静脉乌司他丁用药时,会在肝脏产生蓄积,导致较低浓度的乌司他丁不易通过血-胰屏障,降低药物药效[4]。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认为动脉灌注乌司他丁能迅速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症状,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死亡率。
参考文献:
[1]姚榛祥.重症胰腺炎现代治疗的认识[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4,5(4):76-77.
[2]秦仁义,王春友,邹声泉.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实验及临床研究[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1,10(6):292-385.
[3]王晓琳刘荣,王和玫,等.蛋白酶抑制剂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2,14(1):356-358.
[4]于金贵,周广利,孟冬梅,等.乌司他丁对心脏直视手术患者围体外循环期炎性细胞因子和自由基的影响[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1,21(12):724-726.
关键词: 乌司他丁;急性胰腺炎;疗效
急性胰腺炎起病急,发展迅速,常伴有多脏器功能衰竭。乌司他丁是一种蛋白酶抑制剂,由143个氨基酸组成,相对分子质量约67000。对胰蛋白酶、α-糜蛋白酶等丝氨酸蛋白酶及粒细胞弹性蛋白酶、透明质酸酶、巯基酶、纤溶酶等多种酶有抑制作用。乌司他丁目前广泛应用于治疗急性胰腺炎、慢性复发性胰腺炎等炎症疾病中。因此我们拟收集2012年5月~2014年5月我院诊断为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患者,探讨区域动脉灌注乌司他丁与微泵输入乌司他丁的疗效差异。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我院诊断为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住院单双号顺序分为2组,研究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研究组接受区域动脉灌注乌司他丁治疗,对照组接受静脉滴注乌司他丁治疗。研究组平均年龄(41.3±16.5)岁,男性26人,女性19人;对照组平均年龄(40.8±15.7)岁,其中男性25人,女性20人。2组人员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入选标准 (1)年龄大于18周岁,入院后临床资料完整。(2)急性重症胰腺炎的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消化内科学分会关于急性重症胰腺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临床表现为急性、持续性腹痛,血清淀粉增高,CT提示胰腺有形态改变。(3)自愿参加试验,能按时用药,签订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指标 (1)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药物有过敏者。(2)严重消化道出血,肠梗阻者。
1.4 治疗方法
1.4.1 研究组 经股动脉插管,进行动脉灌注,首先观察动脉期及实质期胰腺血管形态,结合术前CT定位,导管留置在脾动脉,导管鞘固定在体外并连接微泵。每日使用30万单位乌司他丁(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9990134,生产厂家:广东天普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微泵推注,泵入速度为4ml/h,总治疗疗程为5天。
1.4.2 对照组 每日静脉微泵给予30万单位乌司他丁,泵入速度为4ml/h,总治疗疗程为5天。
1.5 评价标准 对比(1)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及治疗后血淀粉酶、脂肪酶、乳酸脱氢酶、血钙、血糖水平。(2)研究组和对照组死亡率及总住院时间。
1.6 统计分析方法 将资料录入 Econometrics Views6.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_(_软)X±s描述,使用t检验。两样本率用χ2检验法,当P<0.05时,判断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及治疗后血淀粉酶、脂肪酶、乳酸脱氢酶、血钙、血糖水平对比 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血淀粉酶、脂肪酶、乳酸脱氢酶、血钙、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血淀粉酶、脂肪酶、乳酸脱氢酶、血钙、血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研究组和对照组死亡率及总住院时间比较 研究组和对照组死亡率及总住院时间分别为(12.5±2.6天、0%)、(15.8±3.4天、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胰腺炎是胰腺因胰蛋白酶的自身消化作用而引起的疾病,重症急性胰腺炎时激活弹性硬蛋白酶及磷脂酶A,大量细胞因子及炎性介质释放增多,对胰腺血管壁及胰腺导管产生强烈的破坏,造成全身炎性反应,病情严重时可以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
乌司他丁为广谱蛋白酶抑制剂,可抑制胰蛋白酶、弹性蛋白酶、透明质酸酶等水解酶的活性,稳定细胞脂肪膜和线粒体膜,抑制弹性蛋白酶胰腺导致的胰腺自身消化作用,此外还可以抑制炎性因子对组织的损伤。此外乌司他丁使用后还可以纠正重症急性胰腺炎导致的败血症休克,减少肠源性内毒素的吸收[1,2]。
本次研究发现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血淀粉酶、脂肪酶、乳酸脱氢酶、血钙、血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研究组死亡率及总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我们考虑乌司他丁半衰期短,静脉给药不能达到有效的血药浓度。而通过置管可以直接将乌司他丁输入病变的胰腺动脉内,提高胰腺组织内浓度,提高抑制胰腺水解酶,稳定溶酶体膜的疗效。有研究[3]显示通过置管法,胰腺组织中的乌司他丁浓度可达静脉途径的5倍以上。而且静脉乌司他丁用药时,会在肝脏产生蓄积,导致较低浓度的乌司他丁不易通过血-胰屏障,降低药物药效[4]。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认为动脉灌注乌司他丁能迅速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症状,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死亡率。
参考文献:
[1]姚榛祥.重症胰腺炎现代治疗的认识[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4,5(4):76-77.
[2]秦仁义,王春友,邹声泉.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实验及临床研究[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1,10(6):292-385.
[3]王晓琳刘荣,王和玫,等.蛋白酶抑制剂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2,14(1):356-358.
[4]于金贵,周广利,孟冬梅,等.乌司他丁对心脏直视手术患者围体外循环期炎性细胞因子和自由基的影响[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1,21(12):724-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