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老师觉得难教,学生普遍觉得难学;不少学生感叹自己的物理学习情况是“一听就懂、一点就通、一教就会、一做就错”。虽然有些问题老师已作反复讲解,但学生还是考不好。尽管考题难度不大,且有些考题平时都讲过,但是就以为每次都完成任务了。其实不然,教师讲清了,并不等于学生就听懂了;学生自以为听懂了,其实未必真懂,即使听懂了,也未必就会应用。我们习惯于以自己的判断来估计学生,以自己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很少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顾及学生的感受。有时我们像保姆一样,对学生的一切包办代替。因此,物理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上,放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上,给学生留有足够的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体验和感悟的过程,掌握科学的方法,培养科学态度和创新能力。基于以上的认识,谈谈在物理教学的实践中主要做法。
一、突出一个“理”字
爱因斯坦说:“结论总以完成的形式出现,读者体会不到探索和发现的喜悦。感觉不到思想形成的生动过程也就很难达到清楚、全面理解的境界。”可见物理教学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教师教学应“以物讲理、据理释物”,学生学习物理要“见物思理,明理析物”。物理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学会“悟理”。
二、充分发挥形象思维的作用,重视物理情景教学
物理学习是从形象思维开始的。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形象思维易于开展而逻辑思维能力不强;重视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可以说是解决物理难教难学的有效途径。学生学习物理的第一步就是建立正确的物理情景,很多学生感到物理难学,难于做题,实际上就是难以弄清物理知识和物理问题所包含的物理情景。教学中要尽可能把物理概念和规律与具体的物理图像、实际背景、实验事实相结合,力求“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在进行习题教学时让学生明确解题首先要全面想象题目所展现的物理情景,能画示意图尽量要画出示意图来,从而弄清物理量之间的等量或不等量关系。
三、充分展现物理思维流程,让学生会“想”物理
任何一个物理概念的形成、物理规律的得出以及物理问题的解决,都必然存在着物理思维过程。教学中要特别注意理清教材各部分知识形成和发展的潜在的思维过程,展现教师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暴露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和解决物理问题的思维过程。对于学生来说,要学好物理,关键是要学会思路和方法。平时教学中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物理概念,描述物理规律所揭示的物理现象以及它应用时的思路。在进行习题教学时,首先是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说题”,然后采用快节奏加“慢镜头”的方式进行剖析。在布置那些思维容量比较大的作业题时,要求学生写出分析推理的过程。当学生问不会的问题时,可先让他说一说他是怎么想的,已经思考到什么程度了,让学生暴露出思维障碍。从教学实效来看,这样做增强了学生的物理意识,提高了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学生具备了物理眼光,形成了一定的物理观点,掌握了物理思想和方法。
四、突破典型的物理模型,重视物理模型教学
钱学森说:“模型就是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利用我们考察的机理,吸取一切主要因素,略去一切次要因素所创造出来的一幅图画。”从物理教学本质来讲,其实很多时候就是物理模型的教学。物理课本上出现的物理模型大多都是一些理想化模型,而隐含在鲜活的实际问题中的物理模型往往难以识别。对于一些新情景问题,学生普遍感到难以下手,其实是难以从实际的物理问题中抽象出相应的物理模型,即难以识别出是属于哪种类型的问题。因此重视模型教学是提高学生物理思维能力的根本保证。
五、充分发挥情感作用,有效促进师生交流与互动
教育教学活动,说到底,是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成功的教育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信任以及和谐师生关系。学生对待教学的态度往往取决于师生间情感认同的程度。作为教师,不能是高高在上的指挥者,而应该是与学生平等交流的参与者。教师的首要职责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作为学生,他们期待着老师的帮助,他们非常在乎老师的关爱,哪怕是一点点真诚的关爱和鼓励都会对他们的学习产生强大的动力。发现学生没学好,考试成绩不理想,教师首先要从自身找原因,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让自己的教学适应学生的实际,而不是把责任全部推到学生身上。学困生一般都很少与老师接触,而老师更要主动与他们交流,了解他们在学习物理过程中的困惑、障碍和需求,站在学生的角度研究如何教。对于起始年级的学生,先从培养学生良好的物理学习习惯人手,进行学习心理指导和学习方法指导,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应试能力。由于学生的基础薄弱,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自制力都较差,笔者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低起点、小步子、缓坡度、慢镜头、快反馈、勤督促、善辅导”的教学路子,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突出一个“理”字
爱因斯坦说:“结论总以完成的形式出现,读者体会不到探索和发现的喜悦。感觉不到思想形成的生动过程也就很难达到清楚、全面理解的境界。”可见物理教学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教师教学应“以物讲理、据理释物”,学生学习物理要“见物思理,明理析物”。物理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学会“悟理”。
二、充分发挥形象思维的作用,重视物理情景教学
物理学习是从形象思维开始的。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形象思维易于开展而逻辑思维能力不强;重视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可以说是解决物理难教难学的有效途径。学生学习物理的第一步就是建立正确的物理情景,很多学生感到物理难学,难于做题,实际上就是难以弄清物理知识和物理问题所包含的物理情景。教学中要尽可能把物理概念和规律与具体的物理图像、实际背景、实验事实相结合,力求“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在进行习题教学时让学生明确解题首先要全面想象题目所展现的物理情景,能画示意图尽量要画出示意图来,从而弄清物理量之间的等量或不等量关系。
三、充分展现物理思维流程,让学生会“想”物理
任何一个物理概念的形成、物理规律的得出以及物理问题的解决,都必然存在着物理思维过程。教学中要特别注意理清教材各部分知识形成和发展的潜在的思维过程,展现教师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暴露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和解决物理问题的思维过程。对于学生来说,要学好物理,关键是要学会思路和方法。平时教学中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物理概念,描述物理规律所揭示的物理现象以及它应用时的思路。在进行习题教学时,首先是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说题”,然后采用快节奏加“慢镜头”的方式进行剖析。在布置那些思维容量比较大的作业题时,要求学生写出分析推理的过程。当学生问不会的问题时,可先让他说一说他是怎么想的,已经思考到什么程度了,让学生暴露出思维障碍。从教学实效来看,这样做增强了学生的物理意识,提高了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学生具备了物理眼光,形成了一定的物理观点,掌握了物理思想和方法。
四、突破典型的物理模型,重视物理模型教学
钱学森说:“模型就是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利用我们考察的机理,吸取一切主要因素,略去一切次要因素所创造出来的一幅图画。”从物理教学本质来讲,其实很多时候就是物理模型的教学。物理课本上出现的物理模型大多都是一些理想化模型,而隐含在鲜活的实际问题中的物理模型往往难以识别。对于一些新情景问题,学生普遍感到难以下手,其实是难以从实际的物理问题中抽象出相应的物理模型,即难以识别出是属于哪种类型的问题。因此重视模型教学是提高学生物理思维能力的根本保证。
五、充分发挥情感作用,有效促进师生交流与互动
教育教学活动,说到底,是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成功的教育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信任以及和谐师生关系。学生对待教学的态度往往取决于师生间情感认同的程度。作为教师,不能是高高在上的指挥者,而应该是与学生平等交流的参与者。教师的首要职责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作为学生,他们期待着老师的帮助,他们非常在乎老师的关爱,哪怕是一点点真诚的关爱和鼓励都会对他们的学习产生强大的动力。发现学生没学好,考试成绩不理想,教师首先要从自身找原因,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让自己的教学适应学生的实际,而不是把责任全部推到学生身上。学困生一般都很少与老师接触,而老师更要主动与他们交流,了解他们在学习物理过程中的困惑、障碍和需求,站在学生的角度研究如何教。对于起始年级的学生,先从培养学生良好的物理学习习惯人手,进行学习心理指导和学习方法指导,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应试能力。由于学生的基础薄弱,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自制力都较差,笔者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低起点、小步子、缓坡度、慢镜头、快反馈、勤督促、善辅导”的教学路子,取得了一定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