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生态纺织品与绿色染整技术”课程为案例,通过论题型教学模式的注入,使染整工程方向的教学过程由外部教学刺激转化为学生对知识的主动索取和积极掌握,在素质教育教学上积累了一定经验。
关键词论题型 生态纺织品 染整工程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Topic Teaching Mode Analysis of Dyeing and Finishing Engineering
——Take the Ecological Textile and Dyeing Green Technologies Course As An Example
HU Yi, YU Zhicheng, ZHENG Jinhuan
(Materials and Textile Institute, Zhe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310018)
AbstractThis paper takes the Ecological textile and dyeing green technologies course as an example, and through the input of topic teaching mode to change the teaching process direction of dyeing and finishing engineering from external teaching stimulating into cultivating the students search for knowledge themselves, which helps for accumulating some experience for quality education.
Key wordstopic type;ecological textiles; dyeing and finishing engineering
浙江省作为国内染整企业最为集中的省份,其印染产量已连续数年位居全国第一,在拉动省经济增长的同时,如何降低染整污染的问题,一直受到政府和企业的关注。大力宣传和发展生态纺织品,提高绿色染化料在企业加工中的使用比例,是当前迫切的要求和任务。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将生态纺织品与绿色染整技术知识内容作为染整工程方向教学的一个重点,开设相关的选修课程,对于培养合格的染整科技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个没有生态纺织品意识的技术人员是不合格的染整工作者,一个没有绿色染整技术应用基础的技术人员必将阻碍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和进步。
论题型教学是当代教育顺应社会对创造性人才需求的教学新尝试。论题型教学的宗旨,是在教学中激发、推动、引导学生主动、自觉、积极地投入学习,尤其是促使学生学会善于运用自己的实际能力去思考、判断和决定,整个教学模式,学生要素处于核心地位,其他各个要素均需围绕学生这一要素去设计并发生作用。
染整工程方向涉及到的课程类别较多,若一一论之,则工作量浩大,效果也不一定显著,而生态纺织品与绿色染整技术在染整工程方向课程设置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内容涉及到染整工艺、染料、助剂和行业污染治理,尤其对生态纺织品相关标准、概念、术语和条例等知识点都有明确的内容部署,内容整体凸显出理论性强,条例繁多杂乱的特点,易造成学生认知上的困难和态度上的消极。由此,基于生态纺织品与绿色染整技术为研究平台,开展染整工程方向论题型教学模式研究工作,通过以点带面,突出重点,来达到整个专业论题型教学模式的建立和探究,成为我们开展此工作的思路和出发点。
1 论题型教学模式探究的可行性
染整工程方向中的生态纺织品与绿色染整技术作为染整本科生的选修内容,在大学四年级第一学期开展,课程的设置主要考虑到学生已具备系统的专业知识基础,如染整工艺理论、染料化学理论等,这样编排,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尤其在专业基础课的教学过程中提到的加工染化料的环境污染相关问题,有助于学生对清洁生产和生态纺织品的了解产生一定的好奇心,易于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对生态纺织品标准、概念产生求知欲,更加投入的积极学习。
传统的染整工程方向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抑制了具有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的成长。“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模式的心理学基础是行为主义,主张把个体的学习行为归结为个体适应外部环境的反应系统, 认为学习的起因是对外部刺激的反应。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显而易见,参考和借鉴其他相关课程教学模式的经验,采纳相关课程教学模式的优点,打破所教课程教师教学为中心的传统模式,依据此方向的知识特点,建立以学生为核心的染整工程方向的论题型教学模式完全具有可行性。
2 论题型教学模式的特点和创新性
目前,国内染整工程方向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由于课程设置问题,还未有相关生态纺织品与绿色染整技术方面的教学计划和任务,由此,在我校开展这门课程具有一定的意义,本身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而与此同时,开展以学生为核心的论题型教学模式,不仅对生态纺织品与绿色染整技术的知识普及和标准的掌握具有实效性,而且,这种新尝试突破了传统的染整工程方向理论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新颖性,使学生获取知识的意愿从被动变为主动。
3 论题型教学模式涉及的改革内容
3.1 教学内容改革
(1)对染整工程方向涉及到的生态纺织品与绿色染整技术教学日历序列进行调整。由浅入深,从标准类别到检测项目内容教学,均遵循循序渐进规律,促使学生对知识体系进行全面、系统的掌握。(2)对现有大纲内容进行调整和更新。通过大量资料阅读和信息归纳,使大纲内容涉及到的生态纺织品标准条例和新型染整技术知识点与国际前沿接轨。(3)将检测项目知识单元作为课程重点。
3.2 教学手段改革
利用多媒体教学为主、板书为辅的形式,增加案例分析、实物展示、录像辅助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要求客观准确、生动有趣;讲究教学语气,停顿合理,重点突出。
3.3 教学方法改革
教学方法以理论教学和实践认知相结合,尤其对于生态纺织品检测技术和仪器教学环节,要求检测方法与检测仪器一一对应,结合校内外的情况,尽可能组织学生到相关检测机构进行参观实践,并通过专业人士的系统介绍,从检测必要性和实用性上使学生体会到检测方法教学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其仪器认知和操作水平。
3.4 论题型教学模式的注入
在上述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设计出合理的研究型论题,编列子项目,对学生进行分组,做任务分工,鼓励学生进行相关课题的资料查询准备,资料要求新颖,前沿,不同组别可以以演讲或辩论的形式进行论题的阐述和讨论,老师和学生作评论。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从而打破知识获取完全依靠老师课堂讲授的单一途径,通过论题开展,不仅扩充出每个知识单元的教学内容和知识含量,也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计划设置上获取更多的信心和创造力。
4 论题型教学模式的重点环节和实施步骤
重点环节:(1)论题的设置。从教学内容体系和学生兴趣角度筛选的论题要与行业的应用和研究热点相联系,教师本身要对大量资料和信息进行凝练和抽提,做好最充分的准备。(2)论题讨论的开展。以小组为单元,对小组成员进行合理搭配,通过各小组成员优势互补,使每一小组各成员的知识水平都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
实施步骤:通过论题设置,小组准备,运用幻灯片演讲,组织辩论等方式对论题进行讨论、研究,并作总结归纳。具体如下:
第一,确定具有研究价值的论题名称。对教学大纲,课件进行系统更新和完善,依据教学日历安排,对每一知识单元创立合理的论题任务。部分论题如下:(1)纺织品中重金属和AOX的来源和解决途径;(2)环境激素在纺织品中的存在类型和危害;(3)从结构上分析活性染料的生态环保问题;(4)生态纺织品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
第二,根据学生人数,确立论题小组成员名单。确保每一小组成员的素质在同一水平,以保证活动开展的公平性。
第三,论题型教学模式实践过程控制步骤:(1)论题开始阶段:论题创设,确立目标。(2)信息收集阶段:任务分工,自主学习。(3)综合研究阶段:小组协作,解决问题。(4)成果展示阶段:方法多样,多元评价。
第四,总结反思阶段。通过演讲或辩论后的评论,认真总结归纳,使论题型教学模式最大化的扩充知识点和体现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造能力,同时对教学大纲、课件及教学方法做进一步的完善和更新。
5 小结
作为教学内容上的新尝试,“生态纺织品与绿色染整技术”除了本校以外,在全国其他纺织类院校中还未曾出现相关课程的介绍和信息,教材缺乏,课件和教学大纲不完善的不足,成为最初我校开展此内容教学的瓶颈。然而,经过本专业相关教师的共同努力,经过对两届轻化工程染整方向学生(共计132人)的组织论题型教学实践,即针对学生接受事物的规律,通过加大教学思路更新和教学策略调整,尤其论题型教学模式方案的实施,使学生对染料和助剂的生态问题、生态标准和检测方法有了全面深刻的认识和积累,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基金项目:浙江理工大学校级教育教学改革课题“染整工程方向论题型教学模式研究(yb1008)”
参考文献
[1]陈荣圻,王建平.生态纺织品与环保染化料[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
[2]陈荣圻,王建平.禁用染料及其代用(第二版)[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98.
[3]董新蕾.生态纺织品新标准的解读及应对措施[J].上海纺织科技,2010(10):51-54.
[4]王芳,冯昭燕.我国生态纺织品标准与Oeko-Tex标准对比[J].印染,2009(10):41-43.
[5]高树珍.《染料化学》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与探索[J].黑龙江纺织,2010(1):8-10.
关键词论题型 生态纺织品 染整工程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Topic Teaching Mode Analysis of Dyeing and Finishing Engineering
——Take the Ecological Textile and Dyeing Green Technologies Course As An Example
HU Yi, YU Zhicheng, ZHENG Jinhuan
(Materials and Textile Institute, Zhe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310018)
AbstractThis paper takes the Ecological textile and dyeing green technologies course as an example, and through the input of topic teaching mode to change the teaching process direction of dyeing and finishing engineering from external teaching stimulating into cultivating the students search for knowledge themselves, which helps for accumulating some experience for quality education.
Key wordstopic type;ecological textiles; dyeing and finishing engineering
浙江省作为国内染整企业最为集中的省份,其印染产量已连续数年位居全国第一,在拉动省经济增长的同时,如何降低染整污染的问题,一直受到政府和企业的关注。大力宣传和发展生态纺织品,提高绿色染化料在企业加工中的使用比例,是当前迫切的要求和任务。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将生态纺织品与绿色染整技术知识内容作为染整工程方向教学的一个重点,开设相关的选修课程,对于培养合格的染整科技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个没有生态纺织品意识的技术人员是不合格的染整工作者,一个没有绿色染整技术应用基础的技术人员必将阻碍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和进步。
论题型教学是当代教育顺应社会对创造性人才需求的教学新尝试。论题型教学的宗旨,是在教学中激发、推动、引导学生主动、自觉、积极地投入学习,尤其是促使学生学会善于运用自己的实际能力去思考、判断和决定,整个教学模式,学生要素处于核心地位,其他各个要素均需围绕学生这一要素去设计并发生作用。
染整工程方向涉及到的课程类别较多,若一一论之,则工作量浩大,效果也不一定显著,而生态纺织品与绿色染整技术在染整工程方向课程设置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内容涉及到染整工艺、染料、助剂和行业污染治理,尤其对生态纺织品相关标准、概念、术语和条例等知识点都有明确的内容部署,内容整体凸显出理论性强,条例繁多杂乱的特点,易造成学生认知上的困难和态度上的消极。由此,基于生态纺织品与绿色染整技术为研究平台,开展染整工程方向论题型教学模式研究工作,通过以点带面,突出重点,来达到整个专业论题型教学模式的建立和探究,成为我们开展此工作的思路和出发点。
1 论题型教学模式探究的可行性
染整工程方向中的生态纺织品与绿色染整技术作为染整本科生的选修内容,在大学四年级第一学期开展,课程的设置主要考虑到学生已具备系统的专业知识基础,如染整工艺理论、染料化学理论等,这样编排,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尤其在专业基础课的教学过程中提到的加工染化料的环境污染相关问题,有助于学生对清洁生产和生态纺织品的了解产生一定的好奇心,易于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对生态纺织品标准、概念产生求知欲,更加投入的积极学习。
传统的染整工程方向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抑制了具有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的成长。“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模式的心理学基础是行为主义,主张把个体的学习行为归结为个体适应外部环境的反应系统, 认为学习的起因是对外部刺激的反应。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显而易见,参考和借鉴其他相关课程教学模式的经验,采纳相关课程教学模式的优点,打破所教课程教师教学为中心的传统模式,依据此方向的知识特点,建立以学生为核心的染整工程方向的论题型教学模式完全具有可行性。
2 论题型教学模式的特点和创新性
目前,国内染整工程方向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由于课程设置问题,还未有相关生态纺织品与绿色染整技术方面的教学计划和任务,由此,在我校开展这门课程具有一定的意义,本身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而与此同时,开展以学生为核心的论题型教学模式,不仅对生态纺织品与绿色染整技术的知识普及和标准的掌握具有实效性,而且,这种新尝试突破了传统的染整工程方向理论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新颖性,使学生获取知识的意愿从被动变为主动。
3 论题型教学模式涉及的改革内容
3.1 教学内容改革
(1)对染整工程方向涉及到的生态纺织品与绿色染整技术教学日历序列进行调整。由浅入深,从标准类别到检测项目内容教学,均遵循循序渐进规律,促使学生对知识体系进行全面、系统的掌握。(2)对现有大纲内容进行调整和更新。通过大量资料阅读和信息归纳,使大纲内容涉及到的生态纺织品标准条例和新型染整技术知识点与国际前沿接轨。(3)将检测项目知识单元作为课程重点。
3.2 教学手段改革
利用多媒体教学为主、板书为辅的形式,增加案例分析、实物展示、录像辅助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要求客观准确、生动有趣;讲究教学语气,停顿合理,重点突出。
3.3 教学方法改革
教学方法以理论教学和实践认知相结合,尤其对于生态纺织品检测技术和仪器教学环节,要求检测方法与检测仪器一一对应,结合校内外的情况,尽可能组织学生到相关检测机构进行参观实践,并通过专业人士的系统介绍,从检测必要性和实用性上使学生体会到检测方法教学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其仪器认知和操作水平。
3.4 论题型教学模式的注入
在上述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设计出合理的研究型论题,编列子项目,对学生进行分组,做任务分工,鼓励学生进行相关课题的资料查询准备,资料要求新颖,前沿,不同组别可以以演讲或辩论的形式进行论题的阐述和讨论,老师和学生作评论。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从而打破知识获取完全依靠老师课堂讲授的单一途径,通过论题开展,不仅扩充出每个知识单元的教学内容和知识含量,也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计划设置上获取更多的信心和创造力。
4 论题型教学模式的重点环节和实施步骤
重点环节:(1)论题的设置。从教学内容体系和学生兴趣角度筛选的论题要与行业的应用和研究热点相联系,教师本身要对大量资料和信息进行凝练和抽提,做好最充分的准备。(2)论题讨论的开展。以小组为单元,对小组成员进行合理搭配,通过各小组成员优势互补,使每一小组各成员的知识水平都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
实施步骤:通过论题设置,小组准备,运用幻灯片演讲,组织辩论等方式对论题进行讨论、研究,并作总结归纳。具体如下:
第一,确定具有研究价值的论题名称。对教学大纲,课件进行系统更新和完善,依据教学日历安排,对每一知识单元创立合理的论题任务。部分论题如下:(1)纺织品中重金属和AOX的来源和解决途径;(2)环境激素在纺织品中的存在类型和危害;(3)从结构上分析活性染料的生态环保问题;(4)生态纺织品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
第二,根据学生人数,确立论题小组成员名单。确保每一小组成员的素质在同一水平,以保证活动开展的公平性。
第三,论题型教学模式实践过程控制步骤:(1)论题开始阶段:论题创设,确立目标。(2)信息收集阶段:任务分工,自主学习。(3)综合研究阶段:小组协作,解决问题。(4)成果展示阶段:方法多样,多元评价。
第四,总结反思阶段。通过演讲或辩论后的评论,认真总结归纳,使论题型教学模式最大化的扩充知识点和体现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造能力,同时对教学大纲、课件及教学方法做进一步的完善和更新。
5 小结
作为教学内容上的新尝试,“生态纺织品与绿色染整技术”除了本校以外,在全国其他纺织类院校中还未曾出现相关课程的介绍和信息,教材缺乏,课件和教学大纲不完善的不足,成为最初我校开展此内容教学的瓶颈。然而,经过本专业相关教师的共同努力,经过对两届轻化工程染整方向学生(共计132人)的组织论题型教学实践,即针对学生接受事物的规律,通过加大教学思路更新和教学策略调整,尤其论题型教学模式方案的实施,使学生对染料和助剂的生态问题、生态标准和检测方法有了全面深刻的认识和积累,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基金项目:浙江理工大学校级教育教学改革课题“染整工程方向论题型教学模式研究(yb1008)”
参考文献
[1]陈荣圻,王建平.生态纺织品与环保染化料[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
[2]陈荣圻,王建平.禁用染料及其代用(第二版)[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98.
[3]董新蕾.生态纺织品新标准的解读及应对措施[J].上海纺织科技,2010(10):51-54.
[4]王芳,冯昭燕.我国生态纺织品标准与Oeko-Tex标准对比[J].印染,2009(10):41-43.
[5]高树珍.《染料化学》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与探索[J].黑龙江纺织,201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