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德育是素质教育的关键内容,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灵魂。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当前,学校德育工作主要靠班主任落实。本文通过对德育工作的研究,分析阐述了在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中的一些创新性方法。
关键词:班主任;德育工作;原则;方法
一、德育工作的含义
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
二、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德育教育并不是最近才流行的话题,德育教育有着很悠久的历史。从春秋时期,我国的大教育家孔子就对自己的学生进行过德育教育,比如面对自己的学生时孔子就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给学生讲授不同的与人处事方式;我国的总理周恩来曾说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话,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周总理的德育思想很正确,他把读书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结合起来;同样的我们的邓小平声明过学生发展应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德育为首。以上这些可见德育教育的重要性。目前,我们的社会上出现了很多道德沦丧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我们国家人民的德育水平不够,就像鲁迅当年写《狂人日记》与弃笔从文一样,我们的初中班主任要唤醒学生的思想,要做好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这样子才能为社会培养出高水平、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各个校园的德育建设与改革势在必行。新课程改革要求在班主任的引领下对学生的德育教育需要继承传统,还要突破传统积极创新。努力实现知识教学与德育教育的和谐共存与发展,从而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
三、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目标与措施
1.目标
德育工作要深入了解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弄清楚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以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为出发点,切合时代与社会的发展需要,清晰的弄弄德育工作的目标。这个目标应该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它不仅决定了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2.策略
第一,创造优美的环境为德育工作提供条件。作为学生他们的自制力不强,随环境的影响很大。良好的教学环境除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之外,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也会起到一定影响。班主任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并努力在班级文化、环境上下功夫,创造出一个拥有浓厚文化底蕴、人文素养的大氛围。在此环境中进行德育工作,学生的文化知识得到充实,自身品行素养得以升华,道德认知在深重的文化底蕴中受到熏陶,让他们在德育环境中享受学习的同时,进而端正生活态度、规范日常行为、提升全面素质。比如:在班级空白墙壁上设计道德专栏,对先進个人行为进行表彰,宣传现代先进道德理念,以此促进学生道德水准的提升。
第二,将德育工作从封闭转化为开放,结合学校的有限的课堂和社会的这个大讲堂。把户外实践、社会调研、多校合作等活动由班主任组织并带领学生参加,通过给学生切身的实地感受体验和一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理论和实践,使学生的政治理念、道德水准、思想价值与社会行为能够适应市场的需要,培养学生能够做到开拓进取,勇于创新,达到让学生的心理素质能够适应社会需要的目的。
第三,德育方法要随着德育内容的优化更新朝着科学性、创新性方向发展,只有多样化、科学化的德育方法才能让学生德育的方向更趋近于社会化、生活化。班主任可带领学生到博物馆、图书馆等地方,让他们了解历史并热爱家乡,通过他们的自主学习,达到德育的目的。
第四,学生正是个性显现的时候,千篇一律的德育方法显然不适应这个时期的学生,这就需要因材施教。班主任需要帮助各种类型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当的方式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并给予积极的引导,达到由心而发的德育培养。遇到学生的德育问题时,班主任可先适当提醒,让学生自己发现这个道德事件存在的问题,分析出应该如何做更好,进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这种方法学生印象会很深刻,以后遇到类似事件会成熟地处理,充分激发出他们的道德潜质,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第五,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运用锻炼坚持每周定期举办主题班会。主题班会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参与性于一体,寓教于乐,能陶冶学生的情操,转变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各种类型的主题班会课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艺术审美能力、心理素质的提高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要求每位同学都参与进来:每周一次,同桌两人一组,负责选材、制作课件、黑板布置、活动组织、主持、总结等。实践证明所有小组都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来完成此项活动,整个过程中学生的活动策划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计算机专业PPT制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主持能力以及合作能力都有了提升,也为我们班带来了活力,丰富了班级课间活动气氛,为同学们带来了无数欢乐。
四、总结
总之,如果想从根本上提高教学的效率,完成对高中学生人格以及价值观的培养。这不仅是对班主任老师的挑战,同时也能加强班主任的自身素养,班主任只有持续地提升自身的知识积累,并且不断地纠正自己的性格缺点、总结失败经验、创新教育方法的前提下,结合社会、家庭、校园与学生的密切关系,进行科学、有针对性的道德素养培育,才能真正实现道德素养教育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尹丽.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与探索[J].才智,2011(34)
[2]金朝洪.浅谈如何增强高中德育教育工作的实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4(6):158
[3]张巧英.提高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分析[J].时代教育,2013(10):128
[4]刘平.做好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J].时代报告(下半月),2011(11):330
关键词:班主任;德育工作;原则;方法
一、德育工作的含义
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
二、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德育教育并不是最近才流行的话题,德育教育有着很悠久的历史。从春秋时期,我国的大教育家孔子就对自己的学生进行过德育教育,比如面对自己的学生时孔子就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给学生讲授不同的与人处事方式;我国的总理周恩来曾说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话,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周总理的德育思想很正确,他把读书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结合起来;同样的我们的邓小平声明过学生发展应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德育为首。以上这些可见德育教育的重要性。目前,我们的社会上出现了很多道德沦丧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我们国家人民的德育水平不够,就像鲁迅当年写《狂人日记》与弃笔从文一样,我们的初中班主任要唤醒学生的思想,要做好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这样子才能为社会培养出高水平、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各个校园的德育建设与改革势在必行。新课程改革要求在班主任的引领下对学生的德育教育需要继承传统,还要突破传统积极创新。努力实现知识教学与德育教育的和谐共存与发展,从而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
三、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目标与措施
1.目标
德育工作要深入了解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弄清楚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以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为出发点,切合时代与社会的发展需要,清晰的弄弄德育工作的目标。这个目标应该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它不仅决定了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2.策略
第一,创造优美的环境为德育工作提供条件。作为学生他们的自制力不强,随环境的影响很大。良好的教学环境除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之外,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也会起到一定影响。班主任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并努力在班级文化、环境上下功夫,创造出一个拥有浓厚文化底蕴、人文素养的大氛围。在此环境中进行德育工作,学生的文化知识得到充实,自身品行素养得以升华,道德认知在深重的文化底蕴中受到熏陶,让他们在德育环境中享受学习的同时,进而端正生活态度、规范日常行为、提升全面素质。比如:在班级空白墙壁上设计道德专栏,对先進个人行为进行表彰,宣传现代先进道德理念,以此促进学生道德水准的提升。
第二,将德育工作从封闭转化为开放,结合学校的有限的课堂和社会的这个大讲堂。把户外实践、社会调研、多校合作等活动由班主任组织并带领学生参加,通过给学生切身的实地感受体验和一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理论和实践,使学生的政治理念、道德水准、思想价值与社会行为能够适应市场的需要,培养学生能够做到开拓进取,勇于创新,达到让学生的心理素质能够适应社会需要的目的。
第三,德育方法要随着德育内容的优化更新朝着科学性、创新性方向发展,只有多样化、科学化的德育方法才能让学生德育的方向更趋近于社会化、生活化。班主任可带领学生到博物馆、图书馆等地方,让他们了解历史并热爱家乡,通过他们的自主学习,达到德育的目的。
第四,学生正是个性显现的时候,千篇一律的德育方法显然不适应这个时期的学生,这就需要因材施教。班主任需要帮助各种类型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当的方式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并给予积极的引导,达到由心而发的德育培养。遇到学生的德育问题时,班主任可先适当提醒,让学生自己发现这个道德事件存在的问题,分析出应该如何做更好,进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这种方法学生印象会很深刻,以后遇到类似事件会成熟地处理,充分激发出他们的道德潜质,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第五,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运用锻炼坚持每周定期举办主题班会。主题班会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参与性于一体,寓教于乐,能陶冶学生的情操,转变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各种类型的主题班会课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艺术审美能力、心理素质的提高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要求每位同学都参与进来:每周一次,同桌两人一组,负责选材、制作课件、黑板布置、活动组织、主持、总结等。实践证明所有小组都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来完成此项活动,整个过程中学生的活动策划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计算机专业PPT制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主持能力以及合作能力都有了提升,也为我们班带来了活力,丰富了班级课间活动气氛,为同学们带来了无数欢乐。
四、总结
总之,如果想从根本上提高教学的效率,完成对高中学生人格以及价值观的培养。这不仅是对班主任老师的挑战,同时也能加强班主任的自身素养,班主任只有持续地提升自身的知识积累,并且不断地纠正自己的性格缺点、总结失败经验、创新教育方法的前提下,结合社会、家庭、校园与学生的密切关系,进行科学、有针对性的道德素养培育,才能真正实现道德素养教育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尹丽.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与探索[J].才智,2011(34)
[2]金朝洪.浅谈如何增强高中德育教育工作的实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4(6):158
[3]张巧英.提高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分析[J].时代教育,2013(10):128
[4]刘平.做好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J].时代报告(下半月),2011(11):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