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导育”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wtz0x8u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蔡海生
  福建省云霄立人学校校长,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2008年荣获“全国民办教育杰出校长”称号,2009年荣获“全国优秀民办学校校长”称号,2013年荣获“全国教育改革创新杰出校长”称号。
  :蔡校长,您好。很高兴有机会就“分层导育”这一全新的教育话题向您请教。早在2012年,您就提出了“分层导育”这一育人理念,当时提出这个理念是基于怎样的思考?
  :要办一所既让学生喜欢,又让家长满意,具有社会责任担当的好学校,就必须准确定位学校办学理念,为学生今天的学习、明天的升学和终身发展负责。目前,许多学校已经有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各地的教改也如火如荼,取得了相当好的成果。然而,在育人方面还有改进和发展的空间。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一个学生,促进每一个学生主动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如何提供“适合的教育”呢?这个问题相信是教育工作者每天都在实践与思考的课题,也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长期面对的难题。我自1981年8月加入教师队伍,至今已有35个年头。由于工作需要,我经常与学生、家长和教师接触,也了解到他们在学习、工作中的一些困惑。基于长期的教育实践,我大胆提出了“分层导育”教育理论,并付诸实施。
  :“分层导育”育人理念中的“分层”指的是什么?这一理念如何落地实施?
  :“分层”贯穿德育过程的每个环节,具体分为五点。
  一是内容分层。我们将养成教育作为教育的起点,把亲情、法制、心理等教育作为过程教育,把培养正确的“三德”“三观”作为学校教育的根本。
  二是年龄分层。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其个性和心理特征不同。我们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年级、性别等特点,选择不同的教育内容,以适应他们的心理承受力和生理接受力。
  三是目标分层。这里有两个关键,一是从低到高的要求。即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让学生感受“步步攀升”的教育过程。二是从人性出发,分三步培养学生。第一步,培养学生为人善良,懂得感恩,学会宽容,与人合作;第二步,培养学生守规则、懂道理和讲诚信;第三步,培养学生讲道德,有志向。
  四是教学分层。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对学生提出不同层级的要求。一是C层(基础层),即从零开始,培养兴趣,从易到难,注重示范,简单应用,关注差异;二是B层(中间层),即狠抓基础,举一反三,既要示范,又要引导;三是A层(最高层),即打好基础,提高能力,训练思维,注重方法,自主探究,培养创新。
  五是评价分层。评价分层要求教师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遵循评价内容多元性、评价方法多样性、评价过程发展性、评价结果激励性原则。无论是什么层次的学生,在评价时教师都要做到及时、客观、公正,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功能和激励功能。
  :“分层导育”是一个全新的教育理念,“导”和“育”在教学中如何有机结合?在具体实践中包括哪些重要环节?
  :“导”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就是引导、指导。“导”包括“导听、导讲、导写、导心、导悟、导学、导做”等,也就是要求学生调动各种感官,感受身边的每件平凡小事,并感悟其中蕴含的生活哲理。“育”是教育、培育、帮助、引导、培训、参与,具体包括“育心”“育德”“育行”“育智”。这样,我们通过“导”与“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生动、健康、活泼地成长。
  “分层导育”包括五个重要环节。一是学生自主管理。我们倡导“人人都是管理者,个个都是服务员”的理念,提出“让学生从‘他管’走向‘自律’”的教育观。我觉得,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必须从学生自治入手,班级取消原来的“班干部体制”,建立“班级自主管理体制”,成立了“纪律部”“卫生部”“课改部”“食堂部”“宿舍部”“物品部”等十几个部门,坚持“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五自”方针。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部门,人人参与其中。学生自己制订部门制度,共同自治。各年段则配合学校学生会,成立主席团(学生组成),制订年段学生会自主管理制度,如每周例会制、执勤站岗制、定期和突击检查制、每天通报制、流动红旗制等,对年段学生的纪律、卫生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全面监督和评价。
  二是教师全员德育。我们倡导“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人人都是常规执行者”的理念,提出“教育就是‘随时而教,随地而育’”的教育观。我们提倡教师不仅“行动德育”,更要“示范德育”和“人人德育”,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自我完善和自我升华。例如,教师不仅要参与课间执勤,还要经常与学生交流、沟通,缓解他们的心理焦虑,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三是重视家庭教育,加强家校沟通。我们提出“让学校成为‘既让家长满意又有社会担当’的好学校”的教育观。学校中学部和小学部都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定期开会,听取家长心声。学校和家长一起探讨,共同确定学生培养目标。
  四是开发校本课程。我们提出“从课堂育人走向课程育人”的教育观,依据“课题课程化,课程校本化”原则,分别开设了学科拓展课程、研究性课程、生活课程、成长课程、活动课程、安全课程、特色课程、家长课程、隐性课程等。
  五是环境育人。我们提出“让校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成为文化”的教育观。环境文化包括历史人文环境和地理环境,它是一所学校历史传统、精神面貌、文化底蕴、人文关怀的综合反映,校园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可以“注入”和“挖掘”校园的文化内涵。
  :贵校一直倡导学习“周恩来精神”。请问,“以伟人精神育人”的德育特色与“分层导育”的育人理念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伟人精神育人”是我们学校的德育特色。我们为此创建了“周恩来班”,并得到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邓颖超研究中心”的批准和支持,这在全省是首创的。我们希望通过创建“周恩来班”,传承周恩来精神,激励青年学生以周恩来为榜样,增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树立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立志成才。
  我们把“伟人精神”具体化,把“六个特别”即“特别懂礼貌、特别守纪律、特别讲团结、特别能吃苦、特别勤读书、特别有作为”作为“周恩来班”学生行动指南和基本要求。
  对学生来说,这“六个特别”很难一步做到。于是,我们把“六个特别”从低到高设计成五步,分级实施。比如,“特别讲团结”可以分五步走:“不打架—不吵架—和谐相处—互相帮忙—特别讲团结”。这就是“育人目标分层”。
  将教育的起点和目标终点进行连接,然后在过程中选择几个或多个分段点,在过程中科学地设计由易到难、由基础向高级的教育内容。这就是“教育内容分层”。
  这样一来,对不同的学生就可以有不同的要求,做起来也容易些。学期初,每位学生都要制订个人目标,班级制订育人总目标,德育处进行跟踪考核,学期末根据积分验收。“分层导育”并没有脱离“伟人精神”,而是操作性更强了,让“伟人精神”更接地气了。
  :“分层导育”经过几年的实践与探讨,您认为“分层导育”具有哪些积极作用?
  :“分层导育”是针对学校的办学理念以及学校德育特色的总体要求,以适应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征需要,采用分主题、分阶段、分年龄,按照能力、个性差别有所侧重地开展教育工作与实践活动的育人形式,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多元化发展。
  回眸云霄立人学校的发展历程,虽然一路坎坷,风雨兼程,但“分层导育”的实施在我们学校已取得了较好的育人效果。师生的幸福指数在提升,教学质量在提高,“分层导育”育人理念得到了师生以及家长的一致认可,受到了社会的广泛欢迎。
  “分层导育”的积极作用,首先体现为针对性强。作为一所从小学到高中十二年一贯制的私立学校,学生要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小学到中学的过渡,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分层导育”恰好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不同的教育目标逐步实施,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做到有的放矢。
  其次,重点突出,侧重性强。学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分层导育”强调目标实现的过程与方式,有助于目标的逐步落实与最终实现。侧重性优势在于将目标分解,以便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承受力逐步展开,让处于不同年龄阶段和发展时期的学生都能顺利接受,做到“自觉自愿”。
  最后,逐步推进,体现系统性。学校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分阶段、分步骤循序推进,不能急于求成,拔苗助长。“分层导育”体现了过程和结果之间的联系,使受教育者在体验教育的过程中从易到难、从基本到特殊,做到“一步一个台阶”。
  “分层导育”育人理念的提出与探索,既为学校德育工作提供了全新的发展理念,又让德育工作日臻完善。“分层导育”育人理念是理念与实践的统一,是一种创新的育人形式,它让不同层次、不同基础、不同性格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空间,帮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精神、吃苦精神、创新精神。
  责任编辑:江丽莉
  [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针对当前教育领域教师失范行为频出的问题,教育部出台了《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不久前,针对教育领域教师收礼行为屡禁不止的状况,笔者曾做过一个有关家长给教师送礼原因的调研。从调研结果看,作为一部针对社会热点问题出台的规章,《办法》的出台既有合理性,同时也存在可供讨论之处。出于对现实的考虑,《办法》的继续推行以及完善是必然的。同时相关部门也不应将问题的解决仅仅局限于惩
百年前,鲁迅、胡适等先贤曾高擎“文学革命”与“文学救国”的大旗号召人们用“新文学”提振民族志气,重构中国文学版图,从而开启了20余年的“新文学”黄金时代。今日之中国,过度的商业化打开了人欲的潘多拉魔盒,各式各样的商业写作侵蚀着文学之树的基干,文学使命不昌,文学价值式微,有人呼喊着“文学已死”。为了在这个文学枯寂的年代,利用互联网之发达,重新让社会的心灵与精神回归纯文学,2014年4月1日,北京师范
山东省荣成市实验中学以“为生命添彩”为办学理念,以“绿色生命教育”为创建特色学校的主题,通过阳光教师团队的构建、绿色生命课程的开发、绿色生命课堂的打造、绿色生命活动的开展和绿色评价体系的实施,凸显学校的绿色精神文化内涵,让师生在认识生命、尊重生命、顺遂生命和成就生命的过程中体验生命历程,提升生命质量,从而推进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  一、绿色环境濡染——润物无声  1.美化校园,陶冶情操  在校园中
“教育管理抓两头”,一个班集体中的“两头”是“优等生”和“学困生”。抓住了“优等生”,可以带动“中等生”;转化了“学困生”,既可防止“中等生”受到负面影响,又可促进“中等生”向“优等生”看齐。因此,“学困生”的转化成为教育管理和教育教学中的关键。  “学困生”主要指在思想品德和学习能力等方面达不到同年级其他学生平均水平的学生。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接触并深入了解了一些“学困生”,初步掌握了转化
“学生们做相似的动作,跳相似的舞蹈,不停地重复,一班又一班的学生不停地学……”这就是我们要教的舞蹈吗?为什么每个人表达出来的都是一样的?我们现今的舞蹈教育如何做到让孩子有感而发地跳舞呢?  现在无论是小学还是社会上的少儿舞蹈培训,大多以教授各类舞蹈考级教材或成品小舞蹈为主。教材多以组合形式呈现,教学内容给孩子独立思考的空间较小。再或者是以形体基本功训练为主,压腿、下腰、压胯……各种柔韧性训练,犹如
:感谢您接受采访!我们今天访谈的主题是职前教师。对于他们而言,您认为最大的挑战和动力是什么?  安东尼:我认为对于职前教师来说,爱孩子是最大的动力之一。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的一些学生去外面实习时总是抱怨,他们并不爱孩子。然后,作为一位“新教师”,我们无法在一年的教学活动中教给他们太多的东西,因此他们需要很好地掌握知识并能将这些知识转换到课堂中去,这是最大的挑战之一。接下来,他们需要思考的是课堂里的
梅州市梅江区鸿都小学(以下简称“鸿都小学”)自2005年建校以来,便以“抓基础、争一流、出特色、育英才”为目标,在“人本、合作、和谐、创新”的办学理念指引下,传承经验,超越自我,坚持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坚持“以人为本”,实施“精细管理”,深化“素质教育”,以求快速而有益地发展。  一、以人为本,规范办学  “以人为本”是新课程的核心思想。只有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
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后人汲取文学营养的源泉。在物质文明日益发达的今天,精神文明同样需要发展,弘扬传统文化是发展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经典的古诗词中所熔铸的民族精神和对生活的思考,对现代人有着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对小学生而言,诗词中的魅力能够深深地感染纯真而幼小的心灵,对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接下来,笔者将从三个方面来探讨如何在鉴赏诗词中提高小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  下课了,走到楼梯口时,那个女孩子追上来,有些怯怯地拽住我:老师,我想跟你说……  我停下了脚步,每每这时候,心里总会涌起一种莫名的感动,就像刚刚过去的那段夜晚时光,和这些年轻的男孩女孩们一起在光影音画中流连徜徉,间或听着他们年轻的毫无遮拦的笑声,或者在黑暗中感受他们无声的啜泣……坐在讲台一侧的我,会不由地转过头去,借着投影的光亮,看他们眼神里的清亮,面庞上的悲喜。  就是在这样一些不经意的瞬
陈罡,安徽省合肥市屯溪路小学党总支书记、校长,安徽省特级教师。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安徽省小学校长研究会秘书长。先后被评为安徽省教坛新星、安徽省模范教师、合肥市学科带头人。  安徽省合肥市屯溪路小学建于1958年,近些年来,屯溪路小学发展迅猛,目前已是一校三区的办学规模。屯溪路小学确立了“博雅教育”的办学理念和“博雅学园,儿童世界”的办学目标。在陈罡校长的带领下,屯溪路小学的办学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