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风景的当代意义

来源 :世界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hecha_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继云南现当代美术在20世纪80、90年代迅速扩张发展,当下的云南风景画创作,同样有着一派繁荣景象。在乐观情绪的感染下,很多人都将风景画创作视为云南绘画复兴的契机。但是,同样有声音质疑:一个广泛而持久的群众绘画运动,是否真的能够让一个地域的美术再次复兴?即使是现当代美术,在剥去贴在西南美术群体上的“生命冲动”的标签,挣断了与地域美术、民族美术的关联,大家发现最终成就的仅仅是个体,而不是群体。当绘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且最终成为个体在不经意间划定的范围内自我艺术实现的方式,类别化的审视风景画创作,是我们再次提问自己的契机:何谓风景,以及风景画的价值取向何如?自绘画而生的精神指向何处?
  西格德· F·奥尔森在《为什么需要荒野》一文中指出:“荒野……是一种精神的需要,一种现代生活高度压力的矫正法,一种重获平衡和安宁的方式。”荒野,无非是风景的一种极致存在。在远离人类群体生活的场域,作为个体的人,往往会感受到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异样,但真实。对于这种力量的感受是如此强烈,让我们意识到,其实现今的人类,精神失衡已久。西格德·F·奥尔森在奎迪克—苏必利尔荒原游走,基于自身失而复得的精神平衡而获得的莫大幸福感和满足感,他自问自答:我们为什么需要荒野?现今我们也应该自问:我们为什么需要风景?
  景物之所以能够成为风景,基于人类历史上的两次革命性跃进:劳动生产力的跃进,使得人类可以征服更加广阔的自然,某些特定的领域——亦即当下所谓的自然奇观,不再被人类视之为畏途,由此被人类的视阈所容纳;而审美意识的跃进,使得人类脱离感官的快感进入到思维的快感。由此,外在的景物不再是冷冰冰的物质存在,在人类思想的润泽下,变得柔软。当我们的情感一再得以积累和传递,景物于是成为人类生存中的风景,可以一再眺望,一再感怀。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千古不易的自然景象,赋予了人生的精神体验,于是,十六个普普通通的汉字变得动人心扉。由景物而至风景,并不意味着视觉被动的反应产生根本性的变化——而是取决于景物与自身的人生经验或者情绪状态发生了多大程度的关联。地域和时空变换,精神体验却不尽相同。
  风景提供我们两种截然不同的精神体验:新奇,抑或怀旧。面对陌生的“风景”,人类会通过自己的想象力,来建构某种虚拟的图景。即使我们深刻地意识到,这样的图景最终会在真实的风景中被彻底瓦解,但这种想象是我们保有新奇的一种方式。当人类最终体验到了真实存在的“新奇”,亦即是虚构的“新奇”终结之时,怀旧会在任何一种风景中得以重现。因为风景中总有某个细节——不仅仅是视觉的被动反应,让观者对特定时间、特定地点发生过的人生经验,得以再次体验,于是,被终结了的 “新奇”,此刻完全有可能变成怀旧的线索。所以,新奇是一时的,怀旧却是永恒的。
  需要强调的是,写生风景和创作风景的分野,其实就是基于对“新奇”和“怀旧”的价值判断。的确,写生风景可以让画家的“新奇”得以记录乃至分享,而观者的视觉与精神体验,亦可以在此基础上再次发生。写生满足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图像的构建,但其中可以分享的“新奇”感,会渐次弱化。即使是画家本人,写生仅仅是去享受这个过程的存在感,而创作风景从来不会弱化风景之上的任何精神体验,而是去强化它。“新奇”仅仅是创作风景的一个次级体验,而不是全部体验——因为任何“怀旧”的情绪,同样可以生发出“新奇”的体验。任何画家都有权利去选择写生,抑或创作,但是对观者而言,无疑创作风景的宽容度更高。形而上,让人类的思想可以任意驰骋,而作为硬币的两面,形而下是人类思想的基础。风景之上,是人类无所依傍的灵魂——而创作风景无疑是两者发生联系的载体。创作风景具有的张力,并不是我们一再体认的“新奇”,而是当我们思想沉淀下来的时候,那种萦绕不去的“怀旧”。
  雅各布·凡·雷斯达尔和梅因德尔特·霍贝玛是风景画的确立者,正是他们二人的努力,使得风景画从之前神话题材作品的背景角色中独立出来,成为人们寄寓自身情感的绘画样式。值得我们注意的是,除了印象派基于色彩和光线研究的科学推动,弱化了绘画的精神性转而强调绘画的科学性之外,其实风景绘画还有一条精神脉络,或明或暗地流转至今。这也体现了西方艺术家的一种警惕。美国艺术史学家伯纳德·贝伦森曾经指出:欧洲艺术有一种成为科学的致命倾向。而对于这种倾向的反拨,那就是在精确测量、科学透视、自然光线运用同时,加入主观的精神因素。辜鸿铭在《中国人的精神》一文中,延伸了贝伦森的论述,指出欧洲艺术“一方面是科学和艺术的分割利益的不息战争。另一方面是信仰和哲学的战争;事实上这是头脑和心灵,灵魂和心智不断冲突的战场。”辜鸿铭额手相庆:“在中国文明中,至少在最近的2500年,没有这样的冲突。”的确,中国山水画的画面呈现,一直是个人存在和宇宙空间的某种调和样式。这种本质的不同,也导致了在风景画创作中,中国人总是试图被动地去表现外部世界(写生风景),而缺乏进入头脑和心灵、灵魂和心智不断冲突的战场(创作风景)的勇气。
  更为致命的是,当我们试图表现的外部世界的直观呈现是如此多样、多元、多维,那么写生风景就会成为创作的一种惯性。我怀疑,最终让画家出门写生的潜在诱因,变成了享受郊外的阳光和新鲜空气,而不是绘画的本身。图像的泛滥,导致世界上任何壮阔的景观离我们的距离,仅仅就是眼球的视网膜和平板电脑视网膜屏幕之间的距离。遗憾的是,风景写生的阶段性呈现的视觉效果,依旧停留在数百年前的水准。色彩和笔触的瞬间感受,的确可以打动某些具备绘画基本常识的观者,但是我们依然会被淹没在图像的海洋中。
  形而下可以满足我们的快感,但是形而上有时候是我们救赎的需求。如果我说创作风景是抵御我们沉沦的救生衣,并不是在刻意贬低写生风景的重要性。和奥尔森在《为什么需要荒野》一文中说的一样,这仅仅是“一种重获平衡和安宁的方式”。
  德国画家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的作品第一次将我们的视线引向风景之上。强烈的宗教色彩,让弗里德里希的风景的叙事语言带有明显的主观情绪化反应。作品《死岛》有着一种令人隐忧的图景,白色长袍(抑或就是基督)留给人类一个坚定的背影,巨大的岩石和茂密的树林在这样的氛围中,变得阴森诡异。《海边修道士》这一类型的作品,让人深刻地体会到个体被放逐之后的无所依傍。《林间修道院》以晨曦中修道院废墟的景象,揭示了信仰垮塌之后人类的境遇。
  也只有德国画家,始终将揭示风景之上的精神世界当作自己创作的源动力:安塞姆·基弗以风景绘画反思德意志民族的历史和思想,和弗里德里希相比,基弗用更为粗粝的笔触和丰富的肌理形成绘画语言,用强调来抵消画面的沉重——无疑,他的画面是一种带有悖论性的呈现,但是,根植其中的冲突出人意表地调和,这是基弗最让人着迷的地方。
  写实,抑或极度写实,并不意味着画面呈现的一定是写生风景的属性。随着岁月的流逝,人们开始发现俄国现实主义画家伊萨克·伊里奇·列维坦作品中蕴涵的精神性。而美国画家安德鲁·怀斯更是坦言:我骨子里是一个抽象主义。怀斯的画面,让人们的视线深入到形象和画面背后蕴涵的意味,这种牵引的产生,也就是他自认为的“提炼出来的抽象”天然具备的引力。有趣的是,弗里德里希《雾海漫游者》中主人翁的俯视,和怀斯《克里斯蒂娜的世界中》克里斯蒂娜的眺望,交集在了某个层面。或许我该明确地说,这个层面就是:风景之上。
其他文献
百度搜索马德升,很快跳出:马德升(1952—)北京人。文化大革命期间获派任绘图工人。1979年,中国开始改革开放;马德升与“星星画会”成员亦在北京展示现代派作品,率先以个人化、表现主义手法创作,开始了中国现代派艺术的进程。  马德升的名字是与星星美展开端的中国当代艺术相连。在当年一张关于艺术自由的游行图片中他的图像极为突出。画面里一个酷如乡下农民的矮个子男人穿着一套军装,拄着双拐,站在人群前面大声
期刊
面对绘画,人们总是重新开始,从空白开始,但这块画布本身却有着历史。古往今来的绘画似乎都是在这块“无意识”的画布上反复不停地抹除,因为既然无意识不可能成为明确的意识语言,既然原初创伤不可能当场被感知,那就只能是事后,而事后一定是事后之事后的再次追忆,那就只能在画布上反复抹去踪迹。因此,这层看似原始而粗糙的画布或者纸张,就承载着历史与个体无数的记忆,只是有待于绘画者个体发明自己涂抹的手法,留下个体微弱
期刊
三十年听来是很长的一段时间,但1979年的北京就像茶几旁边未读完的昨天的报纸;里面那段宣布改革开放的新闻,仍叫人半信半疑。中国挣扎了百多年,忽然在朦胧间露出一线拐点。然后,会往何处去?  马德升正出现在这个关头上。这就是命数,他跑不掉,中国当代艺术的转折也跑不掉。就在北京西单民主墙前面,他和一群“星星”点了火,就不可收拾,烧红了整整一代中国艺术家的心。接着,我们有“85新潮”,以及后来的种种。马德
期刊
欣赏雅公的画作,有耳目一新之感。北宋黄休复在《益州名画录》有云:“拙规矩于方圆,鄙精研于彩绘。笔简形具,得之自然。莫可楷模,出于意表。故目之曰逸格尔。”用以形如其画,可谓契合无间。中国画坛到现在可以说是百家争鸣,流派林立,名家辈出。南有岭南画派的雅致清秀,北有长安画派的沉郁苍茫,各家各派亦各有特点。可品读雅公之画,却无任何明显的流派渊源,可谓独成一家。他的画构图奇特,用笔或简淡、或苍秀、或遒劲,不
期刊
金黄,也许是徐晓燕最喜欢的色彩。它好像骄阳下的烈火,将希望和理想慢慢燃尽。这燃烧的过程,是如此灿烂、辉煌、波澜不惊,又如此残酷......  浮世华光,是属于徐晓燕的时代,也是属于我们的时代。  上世纪90年代,当徐晓燕与家人从河北闯进京城起,她即开启了自由个体与这个急速变化着的城市之间的博弈。她被时代发展的洪流卷入而不得不直面关于生存、荣誉、诱惑、亲情、迁徙、挫折等一连串问题;当然,这里首当其冲
期刊
从方法论的角度看,艺术家周虹肯定是受了美国波普艺术的启示。熟悉艺术史的人都知道,所谓波普艺术是20世纪后现代主义艺术中势力最大、最为风行、传播最广、最有影响的一个艺术流派。其最早为英国评论家劳伦斯?阿洛韦所创名。据史料记载,波普艺术兴起于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在英国举办的两个展览:一个是 “拼贴与物品展”;另一个则是“人类、机器和运动”展,代表性艺术家为汉弥尔顿。之后,也就是在60年代,波普艺术奇异
期刊
首次看到苏梓寒的画是被其色彩打动的,干净、冷峻、艳丽不俗,但有吸魂的气场牵引。我有些愕然。身在宋庄这个藏龙卧虎、良莠不齐的大染缸里绝然没有宋庄格式般的血腥和狂躁,我很兴奋;于是,我走进了他的艺术里。  梓寒的画多是对过去时光的记忆和追述,无线索、片段式的。没有那些空洞、虚无、高大上的教条和做作习气,完全依赖自己的成长经历和情感心绪来经营自己的画面。然而,这画面绝不是写实的、记录性的客观摹写。这些记
期刊
白明个展对于法中两国的艺术、文化界而言意义重大。世界顶尖的亚洲艺术博物馆为一位当代中国艺术家奉上了至高礼遇。集水墨、陶瓷、雕塑创作于一身的中国艺术家白明在巴黎亚洲艺术博物馆的个人专展,将其最传统却又最当代的艺术以极高雅的姿态进入世界的视野,在最严苛的艺术审视下接受世人的赞誉。  中国从不缺乏艺术的土壤,扎根于几千年文化土壤的中国艺术一度令世界为之痴迷,然而在19世纪,聚集到法国的艺术家们开创了当代
期刊
在中国当代雕塑艺术史上,王克平的《沉默》无疑是最重要的开山力作,和同时期的《猛士-献给为真理而斗争的人》(唐大禧)堪称中国当代雕塑史上的姊妹篇作品,在80年代初期石破惊天、遥相呼应载入中国当代艺术的典籍里。在万马齐喑的时代唤醒了人类的良知和激情,引发了那个特殊阶段中国全社会人们对国家、社会的关注、集体反思乃至鞭挞。以致在苏立文的文章中曾讲到:王克平的雕塑给中国的当代雕塑打开了一个门。影响了那个阶段
期刊
创作的思维方式与技术方法之间的关系  我幼年跟老师学习美术,正处于中国的“文化大革命”时期,当时能见到的大多数美术作品,应该说都是打上政治印记的“红、光、亮”式的。就在这种全国上下一片红海洋中过去了十几年,中国的美术学院逐步恢复了招生,也就是中国高考制度在“文革”后的恢复。这一时期中国的美术创作,从以人民大众为中心转向以学院为中心的创作状态。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中国的美术创作基本上都受到前苏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