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作的思维方式与技术方法之间的关系
我幼年跟老师学习美术,正处于中国的“文化大革命”时期,当时能见到的大多数美术作品,应该说都是打上政治印记的“红、光、亮”式的。就在这种全国上下一片红海洋中过去了十几年,中国的美术学院逐步恢复了招生,也就是中国高考制度在“文革”后的恢复。这一时期中国的美术创作,从以人民大众为中心转向以学院为中心的创作状态。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中国的美术创作基本上都受到前苏联美术创作模式影响。中期以后,美术学院中的学生成为了那一时期中国当代美术创作的主要力量,当时由学院中传出的“怀斯风”、“印象风”一时间传遍祖国的大江南北。当然,从前的“前苏联风”也还在许多地方存在,只不过曾经一统天下的局面已经名不副实了。现在回头来看这一切是可以理解的,关闭了十多年的国门,突然间被打开了,人们自然会发现身边的世界,特别是那些来自不同国度的艺术作品,给我们带来了不同的艺术创作思维方式和技术方法。这些新的艺术思潮的涌入,无疑给了我们太多新鲜的空气和养分。在当时,这些因素一方面让人受益匪浅;另一方面,也让很多人无所适从,这就是不同思维碰撞与艺术创作者个人素质之间关系的体现。
回过头来看,无论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红、光、亮”,还是后来活跃一段时间的“怀斯风"、“印象风”、“前苏联风”等艺术思潮,都是建立在大时代背景下的特定思维方式,它们是那一时期艺术表现形式和技术表现方法的具体体现。这一点可以适合于任何时代的任何艺术创作方式。可见,影响社会上艺术思潮的是艺术家对特定时代理解的思维方式,而可以展现给大众的各种艺术形式的作品,则需要艺术家在特定思维方式下找到恰到好处的技术方法。而所谓优秀的艺术作品,则应该是把合适的技术方法放到该放的画面上,否则,在漫长的艺术历史长河中怎么能出现古典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表现主义等方式和特定特征的优秀作品呢?所以,我感受到思维方式与技术方法对于艺术创作来说,就好比是人的手心与手背,缺一不可。
艺术创作者生活的经历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从幼年学习美术一直到今天,我在学习艺术的过程中,经历了俄罗斯奇斯恰柯夫的美术教育模式。那个时期我(我们)最得意和骄傲的是能把对象画得惟妙惟肖,特别是有哪位仁兄能把石膏像画得跟石膏本身一样,看上去能有“敲响”的感觉,这位仁兄就将成为小集体中令人羡慕的对象。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我们有机会接触到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如美国的安德鲁?怀斯的名作《克里斯蒂娜的世界》、荷兰大IJ币伦勃朗的《自画像》、前苏联的画家莫依谢延科的《红军来了》等等,是它们让我第一次感受到原来这世界上还有这么多比画好石膏像还要精彩得多的真正艺术作品。于是,我又开始在学习过程中模仿起古典的、现实主义的、印象主义的以及其他各种流派、各种风格的作品。现在回头看那时的我是如此的单纯可爱,但就是在这过分的单纯中,我学会去看各种各样的艺术作品,并接触和学到了各种各样的技术手段和方法,直到今天,我还在陶艺和绘画创作中经常使用的“点彩”手法,也是在那一时期学习并掌握的。
就在这样的情形下,我度过了整个学生时代。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我开始了教学工作。其实,这一阶段是我在艺术创作上最茫然的时期。有多少次我都觉得过去几年所学的是不是都还给老师了,我不知道什么是自己的创作,更谈不上系统的思维方式了。周围的同事们都在忙于各种展览赛事的创作,我感觉大家都很得心应手,但在相处中,我也慢慢看到了他们的创作方式,基本上是把图片资料、写生作品与大师作品构图的组合。尽管这些作品也不时地参加中国各地各种艺术展览,但我隐约地知道这不是我心中的艺术创作方式,更不是我需要的艺术创作方式。在这种不满和茫然中,时间又过了六七年。随后,我离开贵州到山西工作。有一天想起了上工艺美院时,我醉心于油画学习,对于陶瓷,尤其日用陶瓷设计是怎么也找不到喜欢的理由。而有一次在中国美术馆看到了一个由瑞士国家博物馆来华举办的“瑞士陶瓷艺术展”,我看到了一个用两条线装饰的陶瓷盘,这种艺术表现形式,让我第一次找到了对陶瓷作品心动的感觉。好多年后我才知道,这样的陶瓷作品叫“陶艺”。这样的感受让我在当时每天思索,我的个人气质是什么?我喜欢的艺术作品形式到底是什么?我适合做什么样的作品?
在这样的状态下,不知不觉来到了20世纪90年代。有一天我坐飞机过黄河时,突然间想到了上地理课时中学老师说,中国的黄河是“几”字形的。我试着寻找这种感觉,当时确实无法看到身下的黄河是“几”字形的,但我清楚地看到黄河从波涛滚滚的河面变成一条彩带,再由一条彩带变成一条弯曲的线条,直到在人们的视线中消失。这一瞬间我明白了线条是可以有生命的,更是不可重复的,这是因为大自然本来就是变化无穷的。中国画中的“十八描”尽管很有水准,但对于不可重复而又强调个性的艺术来讲,在自然面前已显得苍白异常。我终于在生活中学到根本,从人群中学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它们让我明白自己是谁,自己需要什么,人们需要什么。直到现在我才明白,在学习中不但要看自己深爱的作品,更要看那自己难以接受,但的确是优秀的作品,它们能让你始终明白自己。在艺术创作中,创作者自身的生活经历对艺术创作是何等的重要,它们是你一生创作的根本。 创作者对待生活与艺术创作的态度,决定了艺术作品的品质
一个时代的任何与人的创造相关的事物,都有很强的时代特征。这是因为我们人类除了生命和天赋是来源于父母之外,人的思维和日常生活方式都在很大程度上受限于生活年代的自然状态和科学技术水平。在艺术创作中,这一点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所以,对于特定时代的理解,相对于个人来讲,就更多体现在我们的世界观和生活接触的范围中。有人说过你想了解一座城市,就应该研究这个城市所处的地区;你想了解一个地区,就应该了解这一地区在国家的位置。因此,学习艺术的人更应该在思维上尽量与世界上的各种思维方式产生碰撞,才有可能实现艺术无国界的宗旨。纵观世界上的优秀作品,无一不是来自这些站立于世界文化思潮前沿的大师门,而从这些大师的成长经历来看,又有谁不是认真对待生活、醉心对待艺术创作的呢?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大师达?芬奇画鸡蛋的故事流传千古。再说说我本人学习美术过程中心仪的大师们,法国的米勒、莫奈、毕沙罗、高更,荷兰的凡?高,德国的丢勒,米勒为了画农村风情,举家搬到巴比松与农民去生活,在与农民的共同相处和对农村的了解中,他理解了农村农民骨子里的美,然后画出了《拾穗者》、《牧羊女》等旷世名作,以至于后世称之为“农民画家”;莫奈为了研究光线对色彩的影响,每天坚持在同一地点分别画出上午、中午、黄昏中的《里昂大教堂》,至今奥赛博物馆中这一名作可以给世人作证;而高更为了自己的绘画事业,竟然离开巴黎到了塔希提岛与当地土著生活在一起,然后画出了一大批具有原始意味的优秀作品,它们成为高更永远的艺术符号;众所周知的凡?高更是为了自己的艺术追求而甘于贫困,一生几乎是过着飘浮不定,近似于流浪的生活而留给后人的则是一批可歌可泣的作品,难怪有人会说“阿司匹卡木无法让向日葵花开不败,只有凡?高的信念让他的向日葵始终向阳”。
通过对历史的了解,我们知道了无数优秀的艺术作品永存人间。对于学习艺术的人,我们更应该从了解创作出这些优秀作品的艺术大师开始,去仔细了解他们生活的时代背景,分析他们对待生活的态度,研究他们的优秀作品。尽管生活中优秀的大师与不优秀的人同属人群中的少数,但只要我们能以超出常人的认真态度去找寻,那么,优秀的人们也会伴你一生。在创作中,我们需要了解历史上的经典,也需要了解当代优秀大师的成功方式,但更应该找到这个世界中你自己对待生活的态度和相伴终生的事业。毕竟,成功的方式各种各样,但你只有一个,它来源于与你自身生活相辅相承的方式、方法。
在有朋友的地方,你永远不会感觉到寂寞。我们都希望有朋友,而真正的朋友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真诚。艺术是人类的朋友,它们在这个世界上已伴随我们人类近万年。而对这样的朋友,我们能说艺术无标准吗?如果真的没有标准,我们为什么能看到不同国度、不同种族、不同年龄,甚至是不同性别的人们审美都有明确指向?这就是为什么“文革”的一代会喜欢所谓的“伤痕美术”,而现代的一代更喜欢西方个性化倾向的作品的原因。因为人的一切与人相关,没有一个人可以摆脱所处的时代去生存。同样,人们之所以喜欢那些优秀的艺术作品,完全是因为那些是他们想到却做不到的东西,这就是优秀艺术作品的灵魂所在。所以,艺术创作者对待生活与艺术创作的态度,自然是决定艺术作品品质的关键因素。
我幼年跟老师学习美术,正处于中国的“文化大革命”时期,当时能见到的大多数美术作品,应该说都是打上政治印记的“红、光、亮”式的。就在这种全国上下一片红海洋中过去了十几年,中国的美术学院逐步恢复了招生,也就是中国高考制度在“文革”后的恢复。这一时期中国的美术创作,从以人民大众为中心转向以学院为中心的创作状态。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中国的美术创作基本上都受到前苏联美术创作模式影响。中期以后,美术学院中的学生成为了那一时期中国当代美术创作的主要力量,当时由学院中传出的“怀斯风”、“印象风”一时间传遍祖国的大江南北。当然,从前的“前苏联风”也还在许多地方存在,只不过曾经一统天下的局面已经名不副实了。现在回头来看这一切是可以理解的,关闭了十多年的国门,突然间被打开了,人们自然会发现身边的世界,特别是那些来自不同国度的艺术作品,给我们带来了不同的艺术创作思维方式和技术方法。这些新的艺术思潮的涌入,无疑给了我们太多新鲜的空气和养分。在当时,这些因素一方面让人受益匪浅;另一方面,也让很多人无所适从,这就是不同思维碰撞与艺术创作者个人素质之间关系的体现。
回过头来看,无论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红、光、亮”,还是后来活跃一段时间的“怀斯风"、“印象风”、“前苏联风”等艺术思潮,都是建立在大时代背景下的特定思维方式,它们是那一时期艺术表现形式和技术表现方法的具体体现。这一点可以适合于任何时代的任何艺术创作方式。可见,影响社会上艺术思潮的是艺术家对特定时代理解的思维方式,而可以展现给大众的各种艺术形式的作品,则需要艺术家在特定思维方式下找到恰到好处的技术方法。而所谓优秀的艺术作品,则应该是把合适的技术方法放到该放的画面上,否则,在漫长的艺术历史长河中怎么能出现古典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表现主义等方式和特定特征的优秀作品呢?所以,我感受到思维方式与技术方法对于艺术创作来说,就好比是人的手心与手背,缺一不可。
艺术创作者生活的经历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从幼年学习美术一直到今天,我在学习艺术的过程中,经历了俄罗斯奇斯恰柯夫的美术教育模式。那个时期我(我们)最得意和骄傲的是能把对象画得惟妙惟肖,特别是有哪位仁兄能把石膏像画得跟石膏本身一样,看上去能有“敲响”的感觉,这位仁兄就将成为小集体中令人羡慕的对象。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我们有机会接触到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如美国的安德鲁?怀斯的名作《克里斯蒂娜的世界》、荷兰大IJ币伦勃朗的《自画像》、前苏联的画家莫依谢延科的《红军来了》等等,是它们让我第一次感受到原来这世界上还有这么多比画好石膏像还要精彩得多的真正艺术作品。于是,我又开始在学习过程中模仿起古典的、现实主义的、印象主义的以及其他各种流派、各种风格的作品。现在回头看那时的我是如此的单纯可爱,但就是在这过分的单纯中,我学会去看各种各样的艺术作品,并接触和学到了各种各样的技术手段和方法,直到今天,我还在陶艺和绘画创作中经常使用的“点彩”手法,也是在那一时期学习并掌握的。
就在这样的情形下,我度过了整个学生时代。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我开始了教学工作。其实,这一阶段是我在艺术创作上最茫然的时期。有多少次我都觉得过去几年所学的是不是都还给老师了,我不知道什么是自己的创作,更谈不上系统的思维方式了。周围的同事们都在忙于各种展览赛事的创作,我感觉大家都很得心应手,但在相处中,我也慢慢看到了他们的创作方式,基本上是把图片资料、写生作品与大师作品构图的组合。尽管这些作品也不时地参加中国各地各种艺术展览,但我隐约地知道这不是我心中的艺术创作方式,更不是我需要的艺术创作方式。在这种不满和茫然中,时间又过了六七年。随后,我离开贵州到山西工作。有一天想起了上工艺美院时,我醉心于油画学习,对于陶瓷,尤其日用陶瓷设计是怎么也找不到喜欢的理由。而有一次在中国美术馆看到了一个由瑞士国家博物馆来华举办的“瑞士陶瓷艺术展”,我看到了一个用两条线装饰的陶瓷盘,这种艺术表现形式,让我第一次找到了对陶瓷作品心动的感觉。好多年后我才知道,这样的陶瓷作品叫“陶艺”。这样的感受让我在当时每天思索,我的个人气质是什么?我喜欢的艺术作品形式到底是什么?我适合做什么样的作品?
在这样的状态下,不知不觉来到了20世纪90年代。有一天我坐飞机过黄河时,突然间想到了上地理课时中学老师说,中国的黄河是“几”字形的。我试着寻找这种感觉,当时确实无法看到身下的黄河是“几”字形的,但我清楚地看到黄河从波涛滚滚的河面变成一条彩带,再由一条彩带变成一条弯曲的线条,直到在人们的视线中消失。这一瞬间我明白了线条是可以有生命的,更是不可重复的,这是因为大自然本来就是变化无穷的。中国画中的“十八描”尽管很有水准,但对于不可重复而又强调个性的艺术来讲,在自然面前已显得苍白异常。我终于在生活中学到根本,从人群中学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它们让我明白自己是谁,自己需要什么,人们需要什么。直到现在我才明白,在学习中不但要看自己深爱的作品,更要看那自己难以接受,但的确是优秀的作品,它们能让你始终明白自己。在艺术创作中,创作者自身的生活经历对艺术创作是何等的重要,它们是你一生创作的根本。 创作者对待生活与艺术创作的态度,决定了艺术作品的品质
一个时代的任何与人的创造相关的事物,都有很强的时代特征。这是因为我们人类除了生命和天赋是来源于父母之外,人的思维和日常生活方式都在很大程度上受限于生活年代的自然状态和科学技术水平。在艺术创作中,这一点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所以,对于特定时代的理解,相对于个人来讲,就更多体现在我们的世界观和生活接触的范围中。有人说过你想了解一座城市,就应该研究这个城市所处的地区;你想了解一个地区,就应该了解这一地区在国家的位置。因此,学习艺术的人更应该在思维上尽量与世界上的各种思维方式产生碰撞,才有可能实现艺术无国界的宗旨。纵观世界上的优秀作品,无一不是来自这些站立于世界文化思潮前沿的大师门,而从这些大师的成长经历来看,又有谁不是认真对待生活、醉心对待艺术创作的呢?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大师达?芬奇画鸡蛋的故事流传千古。再说说我本人学习美术过程中心仪的大师们,法国的米勒、莫奈、毕沙罗、高更,荷兰的凡?高,德国的丢勒,米勒为了画农村风情,举家搬到巴比松与农民去生活,在与农民的共同相处和对农村的了解中,他理解了农村农民骨子里的美,然后画出了《拾穗者》、《牧羊女》等旷世名作,以至于后世称之为“农民画家”;莫奈为了研究光线对色彩的影响,每天坚持在同一地点分别画出上午、中午、黄昏中的《里昂大教堂》,至今奥赛博物馆中这一名作可以给世人作证;而高更为了自己的绘画事业,竟然离开巴黎到了塔希提岛与当地土著生活在一起,然后画出了一大批具有原始意味的优秀作品,它们成为高更永远的艺术符号;众所周知的凡?高更是为了自己的艺术追求而甘于贫困,一生几乎是过着飘浮不定,近似于流浪的生活而留给后人的则是一批可歌可泣的作品,难怪有人会说“阿司匹卡木无法让向日葵花开不败,只有凡?高的信念让他的向日葵始终向阳”。
通过对历史的了解,我们知道了无数优秀的艺术作品永存人间。对于学习艺术的人,我们更应该从了解创作出这些优秀作品的艺术大师开始,去仔细了解他们生活的时代背景,分析他们对待生活的态度,研究他们的优秀作品。尽管生活中优秀的大师与不优秀的人同属人群中的少数,但只要我们能以超出常人的认真态度去找寻,那么,优秀的人们也会伴你一生。在创作中,我们需要了解历史上的经典,也需要了解当代优秀大师的成功方式,但更应该找到这个世界中你自己对待生活的态度和相伴终生的事业。毕竟,成功的方式各种各样,但你只有一个,它来源于与你自身生活相辅相承的方式、方法。
在有朋友的地方,你永远不会感觉到寂寞。我们都希望有朋友,而真正的朋友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真诚。艺术是人类的朋友,它们在这个世界上已伴随我们人类近万年。而对这样的朋友,我们能说艺术无标准吗?如果真的没有标准,我们为什么能看到不同国度、不同种族、不同年龄,甚至是不同性别的人们审美都有明确指向?这就是为什么“文革”的一代会喜欢所谓的“伤痕美术”,而现代的一代更喜欢西方个性化倾向的作品的原因。因为人的一切与人相关,没有一个人可以摆脱所处的时代去生存。同样,人们之所以喜欢那些优秀的艺术作品,完全是因为那些是他们想到却做不到的东西,这就是优秀艺术作品的灵魂所在。所以,艺术创作者对待生活与艺术创作的态度,自然是决定艺术作品品质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