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师在教学中要化静为动,启动学生内部学习的动因;要以动促思,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关键词: 数学课堂教学 数学活动 化静为动 以动促思 思维品质
孤立、静止的数学教学致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单一的、枯燥的“在听中学”和“在看中学”,此时学生的思维往往处于消极被动的静止状态。在新课标理念的引领下,数学学习应当是学生主动地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探索新问题的过程。因此教师就要具备化静为动的能力,让学生“动”起来,通过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接受,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
一、化静为动,启动学生内部学习的动因
学生能够主动学习,积极学习数学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们认知的内驱力,即满足他们求知欲的学习动机。这种动机是个体在好奇心和探究新问题的基础上,经过学习活动带来知识能力的增长。
1.组织“课前热身”,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每节课开始的2—5分钟属于准备进入课堂教学阶段,学生人虽进了课堂,但大脑的兴奋点由课前活动向课堂教学内容转移尚需要一个过渡过程。此时教师若能设计一个“课前热身”活动,既营造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又巩固了知识,让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的角色。
在学习七年级上《丰富的图形世界》一章时,学生对几个特殊几何体的特征容易混淆,导致在后续分类、归类、展开折叠等学习中有困难。在每节课前设计“热身活动”:让学生在讲台前扮演不同的几何体,用第一人称“我”来描述自己的特征,以及和其它几何体的不同,看谁说得对说得多。学生对此兴趣盎然,参与面广,同时也准确区分出了这几个几何体的特征。
2.创设“动态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数学知识大多以抽象的图形、符号为表现形式,学生往往对此不感兴趣,课堂上无意注意占优势。根据这一特点,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让“静”的知识“动”起来,通过直观的图像、动态的教具,创设动态的情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去积极地探索、主动地发现。在“动态的情境”中,通过让学生亲身体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学会了鲜活、灵动的知识。
3.结合“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
俗话说:“听来的不可信,看来的不真实,亲身经历的难忘怀。”在课堂教学中,不仅仅要让学生听、看,有机会还要让学生动手实践,动手“做”数学,在“做”中学数学,会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在学习七年级(可能性)一章中,教学掷一个图钉结果的可能性时,我设计了让学生通过大胆猜想—动手操作—归纳总结这样的教学环节。学生兴趣高涨,而且得出了正确的结论。所以充分让学生动手“做”数学,在实践中遇到的困难、障碍会促使他们主动、积极地开动脑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知识和方法一旦掌握将会终身难忘。
二、以动促思,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思维从动作开始,切断动作和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人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情境中训练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是创造力的基础,在解决问题中是必不可少的智力因素。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首先要重视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在七年级上《活动与思考》一课中有一段用火柴棒搭三角形的教学过程。许多老师在教学中让学生模仿书上搭法后归纳总结,而事实上放手让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会有不同的多种搭法,学生也随即产生更多的思维火花,从而发展了思维灵活性。因此在数学课堂中应多给学生经历一些“风口浪尖”的机会,让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完成探究,逐步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2.在相互交流和倾听中提升思维的严密性。
思维是语言的内核,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学生在活动中与同学、老师的交流表达,往往反映了他内在的思维过程。对学生表达的指导,让学生对他人表达的“挑刺”,其实就是一个思维的锻炼过程,一种科学思维方法的学习。
七年级学生刚开始学习用几何的符号语言说明问题时,还未具备很强的逻辑推理能力,说理过程很乱,漏洞百出。此时教师要让学生经常相互交流说理思路,多让学生表达和倾听,听别人的过程,对比自己,进行反思,进而作出严密性说理。在不断的交流中逐渐弥补自身的不足,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定能有所提高。
3.在不断深入的活动中锻炼思维的深刻性。
在许多数学活动中,学生兴趣浓,情绪高涨,但在经历轰轰烈烈的操作实践后却没能得到数学问题的本质,课堂气氛看上去热热闹闹,但实际上学生的能力并没有得到真正提高,思维也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延续和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设计有效问题串,针对每个问题设计有效活动串,针对每个活动设计预设目标的达成串。
数学活动给了数学课堂一种蓬勃的生机。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如果教师能带着“发展学生思维”的理念指导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活动,相信数学课堂教学就会产生更大的效益,学生也会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他们的思维品质、思维能力也将真正得到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如何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延边人民出版社.
[3]给数学教师的101条建议.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 数学课堂教学 数学活动 化静为动 以动促思 思维品质
孤立、静止的数学教学致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单一的、枯燥的“在听中学”和“在看中学”,此时学生的思维往往处于消极被动的静止状态。在新课标理念的引领下,数学学习应当是学生主动地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探索新问题的过程。因此教师就要具备化静为动的能力,让学生“动”起来,通过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接受,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
一、化静为动,启动学生内部学习的动因
学生能够主动学习,积极学习数学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们认知的内驱力,即满足他们求知欲的学习动机。这种动机是个体在好奇心和探究新问题的基础上,经过学习活动带来知识能力的增长。
1.组织“课前热身”,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每节课开始的2—5分钟属于准备进入课堂教学阶段,学生人虽进了课堂,但大脑的兴奋点由课前活动向课堂教学内容转移尚需要一个过渡过程。此时教师若能设计一个“课前热身”活动,既营造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又巩固了知识,让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的角色。
在学习七年级上《丰富的图形世界》一章时,学生对几个特殊几何体的特征容易混淆,导致在后续分类、归类、展开折叠等学习中有困难。在每节课前设计“热身活动”:让学生在讲台前扮演不同的几何体,用第一人称“我”来描述自己的特征,以及和其它几何体的不同,看谁说得对说得多。学生对此兴趣盎然,参与面广,同时也准确区分出了这几个几何体的特征。
2.创设“动态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数学知识大多以抽象的图形、符号为表现形式,学生往往对此不感兴趣,课堂上无意注意占优势。根据这一特点,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让“静”的知识“动”起来,通过直观的图像、动态的教具,创设动态的情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去积极地探索、主动地发现。在“动态的情境”中,通过让学生亲身体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学会了鲜活、灵动的知识。
3.结合“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
俗话说:“听来的不可信,看来的不真实,亲身经历的难忘怀。”在课堂教学中,不仅仅要让学生听、看,有机会还要让学生动手实践,动手“做”数学,在“做”中学数学,会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在学习七年级(可能性)一章中,教学掷一个图钉结果的可能性时,我设计了让学生通过大胆猜想—动手操作—归纳总结这样的教学环节。学生兴趣高涨,而且得出了正确的结论。所以充分让学生动手“做”数学,在实践中遇到的困难、障碍会促使他们主动、积极地开动脑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知识和方法一旦掌握将会终身难忘。
二、以动促思,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思维从动作开始,切断动作和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人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情境中训练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是创造力的基础,在解决问题中是必不可少的智力因素。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首先要重视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在七年级上《活动与思考》一课中有一段用火柴棒搭三角形的教学过程。许多老师在教学中让学生模仿书上搭法后归纳总结,而事实上放手让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会有不同的多种搭法,学生也随即产生更多的思维火花,从而发展了思维灵活性。因此在数学课堂中应多给学生经历一些“风口浪尖”的机会,让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完成探究,逐步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2.在相互交流和倾听中提升思维的严密性。
思维是语言的内核,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学生在活动中与同学、老师的交流表达,往往反映了他内在的思维过程。对学生表达的指导,让学生对他人表达的“挑刺”,其实就是一个思维的锻炼过程,一种科学思维方法的学习。
七年级学生刚开始学习用几何的符号语言说明问题时,还未具备很强的逻辑推理能力,说理过程很乱,漏洞百出。此时教师要让学生经常相互交流说理思路,多让学生表达和倾听,听别人的过程,对比自己,进行反思,进而作出严密性说理。在不断的交流中逐渐弥补自身的不足,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定能有所提高。
3.在不断深入的活动中锻炼思维的深刻性。
在许多数学活动中,学生兴趣浓,情绪高涨,但在经历轰轰烈烈的操作实践后却没能得到数学问题的本质,课堂气氛看上去热热闹闹,但实际上学生的能力并没有得到真正提高,思维也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延续和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设计有效问题串,针对每个问题设计有效活动串,针对每个活动设计预设目标的达成串。
数学活动给了数学课堂一种蓬勃的生机。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如果教师能带着“发展学生思维”的理念指导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活动,相信数学课堂教学就会产生更大的效益,学生也会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他们的思维品质、思维能力也将真正得到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如何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延边人民出版社.
[3]给数学教师的101条建议.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