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密语

来源 :大视野iLOOK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t960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师Yucco的脑海中常常浮现这样的情景:茂密的森林里隐藏着神秘的湖泊,远处是广阔的原野和闪闪发光的山川,各种可爱的动物生活在其中……这样美妙的大自然让她深深着迷,也是她的最新服装作品“In the Forest”系列的灵感来源。森林中树的形态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有着丰富的层次和美感,Yucco最喜欢松柏科的树,她觉得无论是用作圣诞树的枞树,还是梵高画里的丝柏,都有种积极向上的张力,远远看去呈现出的圆锥形态也相当可爱。长久以来不断被这些坚韧的植物所触动,最后Yucco终于开始了这一系列的创作。
  Yucco常常用漫画来绘制森林的场景,主人公经常是小兔子、小熊等动物,而画中一定会出现松柏科的树,在那个幻想世界里,单纯善良的小动物们过着快乐简单的生活。在做服装设计时,她也想把这样的画面呈现出来。“线条不一定要用笔才能画出,色块可以,用更丰富的面料也可以,这都会让画面变得更立体。”除此以外,Yucco还给“In the Forest”的每款衣服都取了名字,设定了不同的场景,她希望它们不仅是一件衣服,还能将宁静温柔的心境传递给穿着者。于是,这些服装似乎成了Yucco心中那个世界和现实连接的一个窗口,并且更加具体,你可以触摸到小熊柔软的毛,枞树一丝一丝的针叶,开满原野的星星花散落的花瓣……这些来自大自然的美好事物由画保留下来,变成了衣服,包裹着人的身体,也保护着每一颗充满童真的心。
  这一季服装最吸引人的地方莫过于繁杂的刺绣,Yucco对刺绣一直很感兴趣,她觉得在传统的织布工艺中,线本身就是组成面料的基本元素,而由线穿梭在面料中形成的图案,就好像从面料生长出来一样,是和面料合为一体的。“和印花工艺对于面料的附加感比起来,刺绣更有一种融入的精神,这也是其他材料无法比拟的。”这次用在“In the Forest”系列里的刺绣工艺花了Yucco许多心思,她认真研究了配色以及线迹的走法和方式,包括如何用线来表现图案的立体和层次,还要能保留手绣的笨拙感……一个小小的图案也会做好多次实验才能调整到满意的程度。
  Yucco幼年的理想是当一名画家,那时候的她相当安静内向,认为拿起画笔表达自己比说话要轻松许多。长大后接触到服装设计,像开启了另外一扇奇妙的门,让她能够更加自如地和大家分享自己对这个世界的感受。在服装设计的道路上一路坚持下来,支撑她的最大动力就是好奇心,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对自己的好奇,对许多日常生活之外的美好幻想的好奇,因此尽管那个奇幻世界只为她掀开了一个小小的角落,她依然不断在探索,希望有朝一日能够走入林中深处。
其他文献
总有一些人喜欢用惊世骇俗的行为告诉你“我就是要与众不同”——正如陈威宇和他最喜欢的粉色长颈鹿耳钉。面对这样一类人,大众惯常的了解方式、认知方式和认知程序全都无法正常启动,他们的身体观、审美观甚至是两个鼻孔中间的鼻环,都是让别人完全陌生的。  陈威宇从小就自觉“与周围的世界格格不入”,于是选择了服装设计作为表达与众不同的出口。对他来说,世界永远是陌生的,周遭的环境也永远是陌生的,于是便有了更广阔的探
期刊
对文化事业抱有特殊责任心的Prada在2013年发起了一场名为“Prada Joumal”文学创作比赛,短短两个月内征得超过1300篇、以29个语种写作的参赛作品。前一阵子Prada在纽约宣布了得奖名单,来自中国的青年作家彭扬以短篇小说《灰故事》和来自美国、阿根廷、澳洲和意大利的作者一起获奖了。在和iLook的采访中,彭扬表示Prada创造了一个“故事的联合国”。  纽约百老汇大道上,由Rem K
期刊
有的人天生灵气过盛,他们喜欢思考别人想不到的问题,观察别人看不到的世界,讨厌循规蹈矩,专注于古怪的趣味。这让他们在大众眼里常常显得怪异,也许还有那么一点儿“神经质”,但是据说脱离了这种古怪和从日常审美中跳脱的天赋,他们就不知道该怎么表达对这个世界与众不同的关切。在充满创意的时尚界里,这样的怪咖特别多,梁锦桢就是其中一个。  梁锦桢出生在广州,从小就开始无止境的绘图,她的潜意识里堆积的都是色彩、形状
期刊
设计师Pierre和MIN对缥缈无形的空气相当痴迷,并从中寻找设计灵感。Pierre是台湾人,纯美术科系毕业后专攻金工,MIN在韩国学习美术设计后赴法国攻读空间设计,后来两人在法国巴黎的AFEDAP珠宝学校认识并一起攻读珠宝设计专业。他们的珠宝设计造型简约,擅用文学上拟人、通感的手法,打造出充满活力和动感色彩的首饰,象征性的立体结构如同独特的情感标识,而严谨的秩序美则往往传递出未知的神秘感。200
期刊
在一块肥沃的土地上,农民不但会根据气候与地理环境决定在上面种植什么,还会科学设置苗株之间的间距,精心耕耘,最终获得丰硕的果实。这种通过理性设置与自然生长来共同实现收获的行为,就像平面设计师把原始内容变成一本可阅读的书。“页面”是文字栖息的“土地”,而文字所采用的字体以及对字距、字数、行距、版面空间的设定在很大程度上都直接影响着阅读的结果。在电子读物越来越普及的今天,如何将传统书籍设计得更为引人入胜
期刊
每个极简主义的实践者,背后都蕴含着强大的逻辑推理和计算能力,与其说几何元素让这样的设计者缺乏强烈的个人风格,倒不如说他们因为对逻辑美学的挚爱,而将极简发挥到了极致。受德国式哲学思想的影响,设计师张逸凡总喜欢思考或探究事物内在的逻辑,并用推理的方式理性推敲设计的可能性。在他的作品中,较常出现以点、线、面的思维方式为切入点,直接而有效的显露功能主义的核心,让人感慨这些设计作品方便实用的同时,亦能读懂其
期刊
中国的设计似乎一直以来都有一个误区,认为设计作品就该和批量制造划清界限,毕竟设计创意的精华是廉价的量产制造产物所不可比拟的。对此,独立产品设计师绮云有自己的一些保留想法,她认为好的设计应该像诗歌一样,有经过锤炼的精妙,同时朴素易懂,并具有启发人的美德,而这和量产或独立制造并无太大关系。绮云今年刚从瑞士洛桑艺术设计大学ECAL的产品设计硕士专业毕业,在此之前她已经在广东工作了几年并参与完成了一些产品
期刊
设计师贺晶目前正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的皇家艺术学院学首饰专业,大学毕业工作了两年以后,她选择出国上第二个本科,这件事本身对她来说就是一个重大的决定。可以说,到一个陌生国家对她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在荷兰生活的四年多里,她比过去更像一个观察者,观察别人的同时也在观察在这个陌生国家里的自己。她说:“这期间我对日常琐碎更感兴趣,学着对自己更诚实。最大的收获可能是学会了去看事物里更多的可能性,学会让失控与错误发生
期刊
在设计领域里,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需要在一定框架下进行,如同物种起源、自然演变,好的设计方法经过岁月沉淀,被证明有用并保留下来,继而“进化”到人们的生活中。无论大众喜欢何种形式的设计,能陪伴人们的作品,一定也都饱含着独特的个人符号和情感印记。  设计师王瑛生于江苏,曾在上海师范大学视觉传达系学习,因为喜爱手工制作的皮具,在上海成立了一家独立皮具设计品牌Fun&Function。在工业化流水线商品充斥市
期刊
在上海新兴的时尚圈子里,李鸿雁可以算数一数二的人物,她开在富民路上的“HelenLee”很早就享誉国内外,时常可见众多买手和时尚爱好者们在店里流连忘返。而她于2003年创立的独立设计品牌“Insh”(In Shanghai),也因为独特的设计风格、过硬的品质与合理的性价比而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李鸿雁推崇都市摩登式的设计风格,无论是“Helen Lee”作为高端成衣定制品牌所坚持的简约流畅的线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