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施教者要认识儿童的身心差异,发现他们的特点以解决教学中统一要求与个别差异的矛盾。施教者不仅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因材施教,更要在教学设计中因材施教。
关键词: 低年级语文教学 目标层次化 方法多样化 因材施教
陶行知先生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十分丰富,其中一条这样说道:“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但对陶先生的“因材施教”的思想却没有足够重视。陶先生明确提出“因材施教”的主张,是在他创办育才学佼帷草五年之后,即1944年12月16日的《大公报·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论述了培养儿童的创造力需要“因材施教”。他用了一个十分形象而生动的比喻:松树和牡丹花所需要的肥料不同,你用松树的肥料培养牡丹,牡丹会瘦死,反之,你用牡丹的肥料培养松树,松树受不了,会被烧死。培养儿童的创造力要同园丁一样。首先要认识他们,发现他们的特点,而予以适宜之肥料、水分、太阳光,并须除害虫。这样他们才能欣欣向荣,否则不能免于枯萎。这个比喻充分表明了陶先生的因材施教思想,施教者要认识儿童的身心差异,发现他们的特点,解决教学中统一要求与个别差异的矛盾。施教者不仅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因材施教,更要在教学设计中体现因材施教。下面谈谈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因材施教问题。
一、教学目标层次化
每位学生从生下来就注定存在差异,世上没有两个人是完全一样的,学生因为个体差异而被分为“优秀生、中等生、学困生”,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坚持因材施教的理念。设计教学目标,提出学习任务要从各层次学生的实际出发,使各层次学生都有自己的奋斗目标。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要对学生进行朗读表达的训练,即听、说、读的训练,而每一课有具体要求,有训练点。制定教学目标要从大纲、教材出发,从各层次学生可能达到的能力出发考虑教学目标和发展目标(即提高目标)。这样制定出来的目标才恰当、全面、具体,体现了层次性。如《世界多美呀》第二课时的目标就可以这样制定:(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的5个生字,绿线内的12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通过朗读课文,借助课文插图了解小鸡的孵化过程,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兴趣;(4)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学习仿照课文用ABB型的词语描述事物。从课后题目、教材内容、大纲要求看目标(1)、(2)、(3)是达纲目标,是优秀生、中等生、学困生都能达到的,而制定的目标(4)就是提高目标,是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也就是所谓的“优秀生”能达到的。提问时就可挑选会做的同学做。以上的教学目标,就是充分考虑各层学生的实际而制定的,体现了目标分层的特点,也让课堂上的每位学生都乐于动起来。
二、因材施教方法多样化
因材施教方法的多样化应贯穿教学始终,让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习兴趣。材是因,教是果,“施教”要“因材”,要适应不同学生的特点,实施针对性的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既要做到在了解学生优缺点、学情、实际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因势利导,又要采取一些具体措施,如实施分层教学、灵活使用教法、个别辅导、关注特殊学生等。
为了让每个孩子在40分钟里都有或多或少的收获,首先,我把竞争带入了课堂。针对小学生表现欲强且争强好胜的心理特征,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竞争的方法,例在复习《小松树找花生果》第二课时的词语和分角色朗读时,采用“开小火车”、“小组对抗赛”、“男女生对决”等方法,让每个孩子都能参与朗读环节,让班上的每一个成员都肩负起为集体争得荣誉的使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甚至是在维持课堂纪律都让他们展开竞争,激发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其次,在作业方面,我布置了可选性作业。这具有“因材施教”的特点。如《蚂蚁和蝈蝈》一课的作业设计:作业1.第二年冬天即将来临,此时的蚂蚁和蝈蝈分别在做些什么呢?请续写故事《蚂蚁和蝈蝈》。作业2.请你用自己的话叙述《蚂蚁和蝈蝈》这则故事,并能说出懂得的道理。由于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能力层次高低不等,针对这一不同,推出了作业的选择性,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作业,达到对课文的复习和巩固。最后,课后对课文和生字词巩固阶段,我开展了竞争过关活动。因为小学生自觉性、自制力和耐性都比较弱,尤其是后进生。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在课后设立了朗读关、背诵关、默写关。根据低年段学生的心理特点,我通过实行过关奖励制度,充分调动了他们复习巩固知识的积极性。朗读关与背诵关的竞争奖励是这样的:全班50位学生,前15位过关的学生可获得3张贴纸,之后15位过关的学生可获得2张贴纸,以此类推,最后的5位学生就没有奖励了。而默写关奖励则是全对就能得到一张贴纸,集满5张就能换取一块小橡皮。由于任务较轻,再加上每一个人之间的相互竞争,比谁过得快,因此大部分学生都能轻而易举地过关甚至是超前过关。这样,教师能够重点帮扶余留的几个学困生。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酌情拓展内容过关,比如学校下发的《古诗文经典诵读》。
三、教学评价的因人而异
因材施教让课堂中的每位学生勤动脑。根据小学教学各阶段目标的不同,制定相应的学习评价,辅助学生进行接下来的学习活动。学习评价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对学生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在小学教学中运用学习评价,提升学生对学习效果的关注度,从而不断积极向上。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对学生的评价要因人而异。对每个学生的评价语言要准确、得体,富有针对性,而不是以一概全地用“你真棒!”评价每一个人。教师要有很强的听辨能力,并能根据学生的参与性学习表现及时进行反馈,准确、客观地指出学生的长处及存在的问题。如:“你很有创意,这非常可贵,能再响亮地说一遍吗?”“你倾听得真仔细,耳朵真灵,这么细微的地方你都注意到了。”“你讲得很有道理,如果能把语速放慢一些,其他同学听得就更清楚了。”“啊!你的课外知识真丰富,都可以成为我的老师了。”等等。这样的评价,较好地发挥了评价的激励功能。
学生学习是动态的、可变的。在学习中,中下等学生有时也会很有见地地回答出提高目标的问题,此时老师应该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表扬鼓励。如果用分数表示,优等生全部答对得满分,差点的学生答对一个就可得满分。评价时,要注意语言的艺术,中下等生应以鼓励为主,如“今天的你上课是那么专注,连这样有点难的问题都答出来了!希望继续保持这份认真!”之类的肯定和鼓励的话语让他们感到成功的喜悦。当中上生错漏一个字时要及时纠正,并指出归纳段意要准确,不能随便。这样就可使几个层面的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只有抓住这股力量,激发各类型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推动各类型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争取小学语文教学大面积丰收。总之,教学评价因人而异,目的就是设法让全班几个层次的学生都进入积极的思维探索过程。
老师对学生要有一颗爱心,始终做到教学上有耐心,工作上细心,关注差异,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只有转变后进生,促进中等生,培育优等生,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工作就能取得可喜的成绩。“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任重道远。在教学工作中,教师要秉承因材施教的理念,努力实践因材施教的原则。因材施教的目的是使学生成为健全的人,我们应该重视学生在德、智、体、美等诸方面的全面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民族素质。
参考文献:
[1]李彤彤.浅谈因材施教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史志,2009(17).
[2]杜娟.关于小学数学因材施教的方案研究[J].教师,2013(27).
[3]李莉.小组学习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关键词: 低年级语文教学 目标层次化 方法多样化 因材施教
陶行知先生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十分丰富,其中一条这样说道:“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但对陶先生的“因材施教”的思想却没有足够重视。陶先生明确提出“因材施教”的主张,是在他创办育才学佼帷草五年之后,即1944年12月16日的《大公报·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论述了培养儿童的创造力需要“因材施教”。他用了一个十分形象而生动的比喻:松树和牡丹花所需要的肥料不同,你用松树的肥料培养牡丹,牡丹会瘦死,反之,你用牡丹的肥料培养松树,松树受不了,会被烧死。培养儿童的创造力要同园丁一样。首先要认识他们,发现他们的特点,而予以适宜之肥料、水分、太阳光,并须除害虫。这样他们才能欣欣向荣,否则不能免于枯萎。这个比喻充分表明了陶先生的因材施教思想,施教者要认识儿童的身心差异,发现他们的特点,解决教学中统一要求与个别差异的矛盾。施教者不仅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因材施教,更要在教学设计中体现因材施教。下面谈谈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因材施教问题。
一、教学目标层次化
每位学生从生下来就注定存在差异,世上没有两个人是完全一样的,学生因为个体差异而被分为“优秀生、中等生、学困生”,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坚持因材施教的理念。设计教学目标,提出学习任务要从各层次学生的实际出发,使各层次学生都有自己的奋斗目标。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要对学生进行朗读表达的训练,即听、说、读的训练,而每一课有具体要求,有训练点。制定教学目标要从大纲、教材出发,从各层次学生可能达到的能力出发考虑教学目标和发展目标(即提高目标)。这样制定出来的目标才恰当、全面、具体,体现了层次性。如《世界多美呀》第二课时的目标就可以这样制定:(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的5个生字,绿线内的12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通过朗读课文,借助课文插图了解小鸡的孵化过程,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兴趣;(4)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学习仿照课文用ABB型的词语描述事物。从课后题目、教材内容、大纲要求看目标(1)、(2)、(3)是达纲目标,是优秀生、中等生、学困生都能达到的,而制定的目标(4)就是提高目标,是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也就是所谓的“优秀生”能达到的。提问时就可挑选会做的同学做。以上的教学目标,就是充分考虑各层学生的实际而制定的,体现了目标分层的特点,也让课堂上的每位学生都乐于动起来。
二、因材施教方法多样化
因材施教方法的多样化应贯穿教学始终,让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习兴趣。材是因,教是果,“施教”要“因材”,要适应不同学生的特点,实施针对性的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既要做到在了解学生优缺点、学情、实际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因势利导,又要采取一些具体措施,如实施分层教学、灵活使用教法、个别辅导、关注特殊学生等。
为了让每个孩子在40分钟里都有或多或少的收获,首先,我把竞争带入了课堂。针对小学生表现欲强且争强好胜的心理特征,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竞争的方法,例在复习《小松树找花生果》第二课时的词语和分角色朗读时,采用“开小火车”、“小组对抗赛”、“男女生对决”等方法,让每个孩子都能参与朗读环节,让班上的每一个成员都肩负起为集体争得荣誉的使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甚至是在维持课堂纪律都让他们展开竞争,激发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其次,在作业方面,我布置了可选性作业。这具有“因材施教”的特点。如《蚂蚁和蝈蝈》一课的作业设计:作业1.第二年冬天即将来临,此时的蚂蚁和蝈蝈分别在做些什么呢?请续写故事《蚂蚁和蝈蝈》。作业2.请你用自己的话叙述《蚂蚁和蝈蝈》这则故事,并能说出懂得的道理。由于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能力层次高低不等,针对这一不同,推出了作业的选择性,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作业,达到对课文的复习和巩固。最后,课后对课文和生字词巩固阶段,我开展了竞争过关活动。因为小学生自觉性、自制力和耐性都比较弱,尤其是后进生。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在课后设立了朗读关、背诵关、默写关。根据低年段学生的心理特点,我通过实行过关奖励制度,充分调动了他们复习巩固知识的积极性。朗读关与背诵关的竞争奖励是这样的:全班50位学生,前15位过关的学生可获得3张贴纸,之后15位过关的学生可获得2张贴纸,以此类推,最后的5位学生就没有奖励了。而默写关奖励则是全对就能得到一张贴纸,集满5张就能换取一块小橡皮。由于任务较轻,再加上每一个人之间的相互竞争,比谁过得快,因此大部分学生都能轻而易举地过关甚至是超前过关。这样,教师能够重点帮扶余留的几个学困生。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酌情拓展内容过关,比如学校下发的《古诗文经典诵读》。
三、教学评价的因人而异
因材施教让课堂中的每位学生勤动脑。根据小学教学各阶段目标的不同,制定相应的学习评价,辅助学生进行接下来的学习活动。学习评价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对学生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在小学教学中运用学习评价,提升学生对学习效果的关注度,从而不断积极向上。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对学生的评价要因人而异。对每个学生的评价语言要准确、得体,富有针对性,而不是以一概全地用“你真棒!”评价每一个人。教师要有很强的听辨能力,并能根据学生的参与性学习表现及时进行反馈,准确、客观地指出学生的长处及存在的问题。如:“你很有创意,这非常可贵,能再响亮地说一遍吗?”“你倾听得真仔细,耳朵真灵,这么细微的地方你都注意到了。”“你讲得很有道理,如果能把语速放慢一些,其他同学听得就更清楚了。”“啊!你的课外知识真丰富,都可以成为我的老师了。”等等。这样的评价,较好地发挥了评价的激励功能。
学生学习是动态的、可变的。在学习中,中下等学生有时也会很有见地地回答出提高目标的问题,此时老师应该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表扬鼓励。如果用分数表示,优等生全部答对得满分,差点的学生答对一个就可得满分。评价时,要注意语言的艺术,中下等生应以鼓励为主,如“今天的你上课是那么专注,连这样有点难的问题都答出来了!希望继续保持这份认真!”之类的肯定和鼓励的话语让他们感到成功的喜悦。当中上生错漏一个字时要及时纠正,并指出归纳段意要准确,不能随便。这样就可使几个层面的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只有抓住这股力量,激发各类型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推动各类型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争取小学语文教学大面积丰收。总之,教学评价因人而异,目的就是设法让全班几个层次的学生都进入积极的思维探索过程。
老师对学生要有一颗爱心,始终做到教学上有耐心,工作上细心,关注差异,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只有转变后进生,促进中等生,培育优等生,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工作就能取得可喜的成绩。“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任重道远。在教学工作中,教师要秉承因材施教的理念,努力实践因材施教的原则。因材施教的目的是使学生成为健全的人,我们应该重视学生在德、智、体、美等诸方面的全面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民族素质。
参考文献:
[1]李彤彤.浅谈因材施教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史志,2009(17).
[2]杜娟.关于小学数学因材施教的方案研究[J].教师,2013(27).
[3]李莉.小组学习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