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且在“总目标”中对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有了具体而明确的量化规定:“其中,小学一至六年阶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所以,今天来谈谈小学生的课外阅读。
一、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意义
(一)课外阅读有利于小学生发展个性
阅读好的书刊,作品可以陶冶一个人的思想情操,提升一个人的素养和修养,开阔一个人的视野,塑造一个人的个性,使人的心理品质比较健全。因此在教育教学中必须学会因材施教,扩充孩子的课外阅读量,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课外阅读有利于学生的语文水平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课外拓展和延伸,是课内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少年儿童时期,正是一个求知欲汹涌勃发的年龄,一本稍微有趣的课外读物,就能点燃他们对书籍的强烈好奇。书是什么?是历史、自然、人灵魂的记载。读书,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使学生储备较广阔的知识背景和认知能力。当新的学习内容呈现在他们面前时,他们就会比别的学生学得更好、学得更多,语文能力便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正如吕叔湘先生说的一样:“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的是得益于课外阅读。”
(三)课外阅读有利于学生的各科学习
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语文水平的提高,同时对其它学科的学习也有很多正面影响。课外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阅读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在课内学到的各科知识,学生会将自己从课外学到的知识融汇到他们从课内书籍中所获得的知识中去,融会贯通,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使知识更加牢固,这对学生学好其他学科都起到了极好的互助作用。
(四)课外阅读有利于小学生的智力开发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阅读是智力和思维发展的源泉,通过广泛大量的课外阅读,可使学生获得知识底子、智力基础,乃至情感审美基础。他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说:“学生的学习越困难,他的脑力活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阅读,就像感光力弱的胶卷需要更长的感光时间一样,成绩差的学生,智力也需要更明亮更长时间的科学知识之光来照耀。不是补习,不是识字一样的督促,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广泛的课外阅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智力来源,可以说课外阅读可以改变人生。
(五)课外于都有利于学生道德品质的提高
英国的威·沃克曾说过:“只要读书用心,人的举止自然会一点点优雅起来。”要是我们的孩子有着广阔的胸襟,有着真善美的高尚品质和健全人格,从哪儿做起?肯定是从读书做起。学生阅读时会潜意识地将自己的思想行为与书中所描述的人物形象进行比较,无形中就提高了自身的思想意识和道德素质,并积极地履行到自身的思想行为方式上。
二、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
(一)对课外阅读价值的认识不足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但是有些学生、家长、非语文老师都不这样认为。有一所学校抽取了一百名六年级学生进行调查:22.5%的学生和家长对读课外书的态度不够支持;28.3%的家长认为课外书会耽误孩子的成绩;27.5%的学生家长不支持也不反对;只有21.7%的家长认为会提高孩子的成绩。这是这群孩子的悲哀,更是一个民族的悲哀。
(二)适应学生读的好书不多
阅读是一场心灵的对话。读一本好书,就如同与一位心灵高尚的人交谈。因此要找到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书籍很重要。首先是藏书不足,有的地方特别是农村小学,甚至没有图书室,学生得不到课外书;其次是找不到有益的书,有的有藏书,有图书室,但分类不清,放一“大杂烩”,学生不知哪本好。
(三)没时间读书
“没时间?”大家听着就觉得好笑。有的学校专门安排了阅读课,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大多被迫用来做练习题,或者学校任意挪作他用:学书法、学美术、学音乐……总之,读书课名不符实。
三、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
(一)选择适合的课外读物
选择合适的书籍是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第一步,应当遵循以下原则:学生喜欢的;贴近学生生活;内容健康有益;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
(二)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科学的方法
一位哲人说过:“没有恰当的方法,即使有眼睛的博学者,也像瞎子一样盲目探索。”以下方法供参考。
1.运用迁移
指导学生把从课堂上学到的理解词句、概括内容、归纳中心等方法,迁移到课外阅读中去,培养自己运用知识、独立思考和理解、归纳、概括的能力。
2.掌握一般读书程序
一般先看封面书名,再看内容提要、目录、扉页,然后逐页阅读。边看边想,不懂之处做上记号,思考不懂问题,掌握中心,最后写出读书笔记。读报也有阅读顺序,即先要通看所有版面,略知全部内容后,再抓住重点细看,掌握内容。
3.掌握几种基本的读书方法
品味性精读;吸收性的阅读;随意性浏览。
(三)引导学生从多方面获得阅读资料
1.从图书室来
很多学校都在不同程度拥有一定数量的图书,但很多学校的书都是“死书”,关在图书室里,很少得到利用。可以每个班建一个“流动书箱”或“流动书架”,将学校图书根据学生年级的差异适当分类,装入“流动书箱”或“流动书架”,让这些图书在班级流动起来。
2.从家长来
现在的家庭,即便是农村家庭,每学期给孩子买一本书应该是没有太大问题的。关键是老师是否能与家长沟通,让家长意识到,阅读对孩子的重要性。要求家长每期给孩子买一本课外书,并将这本书带到教室放在“图书角”,与其他同学分享。
3.从废报纸来
现在每个学校都有报纸,但很多报纸杂志过了一定时间就变成一堆废纸。为什么不可以变成学生的阅读资源呢?而且分文不要。
总之,“课外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必不可少。
一、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意义
(一)课外阅读有利于小学生发展个性
阅读好的书刊,作品可以陶冶一个人的思想情操,提升一个人的素养和修养,开阔一个人的视野,塑造一个人的个性,使人的心理品质比较健全。因此在教育教学中必须学会因材施教,扩充孩子的课外阅读量,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课外阅读有利于学生的语文水平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课外拓展和延伸,是课内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少年儿童时期,正是一个求知欲汹涌勃发的年龄,一本稍微有趣的课外读物,就能点燃他们对书籍的强烈好奇。书是什么?是历史、自然、人灵魂的记载。读书,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使学生储备较广阔的知识背景和认知能力。当新的学习内容呈现在他们面前时,他们就会比别的学生学得更好、学得更多,语文能力便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正如吕叔湘先生说的一样:“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的是得益于课外阅读。”
(三)课外阅读有利于学生的各科学习
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语文水平的提高,同时对其它学科的学习也有很多正面影响。课外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阅读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在课内学到的各科知识,学生会将自己从课外学到的知识融汇到他们从课内书籍中所获得的知识中去,融会贯通,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使知识更加牢固,这对学生学好其他学科都起到了极好的互助作用。
(四)课外阅读有利于小学生的智力开发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阅读是智力和思维发展的源泉,通过广泛大量的课外阅读,可使学生获得知识底子、智力基础,乃至情感审美基础。他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说:“学生的学习越困难,他的脑力活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阅读,就像感光力弱的胶卷需要更长的感光时间一样,成绩差的学生,智力也需要更明亮更长时间的科学知识之光来照耀。不是补习,不是识字一样的督促,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广泛的课外阅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智力来源,可以说课外阅读可以改变人生。
(五)课外于都有利于学生道德品质的提高
英国的威·沃克曾说过:“只要读书用心,人的举止自然会一点点优雅起来。”要是我们的孩子有着广阔的胸襟,有着真善美的高尚品质和健全人格,从哪儿做起?肯定是从读书做起。学生阅读时会潜意识地将自己的思想行为与书中所描述的人物形象进行比较,无形中就提高了自身的思想意识和道德素质,并积极地履行到自身的思想行为方式上。
二、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
(一)对课外阅读价值的认识不足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但是有些学生、家长、非语文老师都不这样认为。有一所学校抽取了一百名六年级学生进行调查:22.5%的学生和家长对读课外书的态度不够支持;28.3%的家长认为课外书会耽误孩子的成绩;27.5%的学生家长不支持也不反对;只有21.7%的家长认为会提高孩子的成绩。这是这群孩子的悲哀,更是一个民族的悲哀。
(二)适应学生读的好书不多
阅读是一场心灵的对话。读一本好书,就如同与一位心灵高尚的人交谈。因此要找到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书籍很重要。首先是藏书不足,有的地方特别是农村小学,甚至没有图书室,学生得不到课外书;其次是找不到有益的书,有的有藏书,有图书室,但分类不清,放一“大杂烩”,学生不知哪本好。
(三)没时间读书
“没时间?”大家听着就觉得好笑。有的学校专门安排了阅读课,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大多被迫用来做练习题,或者学校任意挪作他用:学书法、学美术、学音乐……总之,读书课名不符实。
三、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
(一)选择适合的课外读物
选择合适的书籍是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第一步,应当遵循以下原则:学生喜欢的;贴近学生生活;内容健康有益;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
(二)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科学的方法
一位哲人说过:“没有恰当的方法,即使有眼睛的博学者,也像瞎子一样盲目探索。”以下方法供参考。
1.运用迁移
指导学生把从课堂上学到的理解词句、概括内容、归纳中心等方法,迁移到课外阅读中去,培养自己运用知识、独立思考和理解、归纳、概括的能力。
2.掌握一般读书程序
一般先看封面书名,再看内容提要、目录、扉页,然后逐页阅读。边看边想,不懂之处做上记号,思考不懂问题,掌握中心,最后写出读书笔记。读报也有阅读顺序,即先要通看所有版面,略知全部内容后,再抓住重点细看,掌握内容。
3.掌握几种基本的读书方法
品味性精读;吸收性的阅读;随意性浏览。
(三)引导学生从多方面获得阅读资料
1.从图书室来
很多学校都在不同程度拥有一定数量的图书,但很多学校的书都是“死书”,关在图书室里,很少得到利用。可以每个班建一个“流动书箱”或“流动书架”,将学校图书根据学生年级的差异适当分类,装入“流动书箱”或“流动书架”,让这些图书在班级流动起来。
2.从家长来
现在的家庭,即便是农村家庭,每学期给孩子买一本书应该是没有太大问题的。关键是老师是否能与家长沟通,让家长意识到,阅读对孩子的重要性。要求家长每期给孩子买一本课外书,并将这本书带到教室放在“图书角”,与其他同学分享。
3.从废报纸来
现在每个学校都有报纸,但很多报纸杂志过了一定时间就变成一堆废纸。为什么不可以变成学生的阅读资源呢?而且分文不要。
总之,“课外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