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生活 才能感悟数学

来源 :天津教育·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mxx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作为重点科目之一,学生必须扎实掌握其知识要领。但是在目前,我们却发现很多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表现得差强人意,例如缺乏兴趣、无法理解知识概念等等,以至于很多学生谈数色变。究其原因,一方面与数学知识枯燥乏味有关,一方面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关。本文是作者结合自身经验,针对本文要点展开进一步的论述。
  挖掘生活元素,探索數学现象
  生活是数学知识的发源地,在围绕生活角度打造数学课堂时,我们可以事先带领学生挖掘生活元素,以此帮助学生生成生活意识,懂得身边的哪些现象与数学相关。这样既能让知识具有代入感,而且还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能力。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为例:在教学时,我们可以将学校操场的平面图出示给学生,然后出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由此让学生懂得工人在施工时是如何确定操场的总面积的。同理,在教学统计学知识点期间,我们可以将相关单位的财务报表,或者是将超市的每月销售清单出示给学生,由此让学生了解到统计学知识在生活中发挥着哪些作用。
  案例列举,引导学生实践
  在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开展数学教学的同时,我们也要适当地为学生出示生活案例,随后鼓励学生围绕案例展开分析,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这样不但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并且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具体的实践方法上,我们可以围绕以下两点进行:
  选择生活案例,解决生活问题
  在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时,要从生活的角度入手讲解数学基础知识,我们要利用这些案例展开实践练习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练习平台。譬如在讲解加法和减法的知识点时,我们可以将学生喜欢收藏的卡片出示给学生,然后拿走一部分卡片,随后再添加一部分卡片,以此来帮助学生形成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同理,我们也可以将一些生活现象编撰成数学练习题,然后让学生通过解题的方式来解决生活问题。譬如:某小学组织学生前往当地的动物园游玩,已知一张门票25元,两人购买门票可以得到优惠,共45元。如果所有学生同学(35人)一起前往这所动物园,一共需要花费多少钱?怎样购买门票可以节省更多的钱?这个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开放性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来设计不同的解答思路。在学生完成解答之后,教师可以将典型的解答方案出示在黑板上,然后带领学生一起分析各种解法的利弊,以此来扩展学生的思维。
  制定练习计划,建立数学思维
  培养学生数学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所以我们要懂得循序渐进的道理,并在平日的教学中渗透指导,而在围绕生活元素打造数学课堂期间,我们也要在布置作业、设计学习任务时合理融入生活元素,由此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学习空间,丰富他们的学习体验。
  例如,在学习人民币相关的知识点时,作者在课堂中开展了名为“生活小超市”的课堂体验活动:首先,准备一定数量的学习用具,如七巧板、直尺、铅笔、橡皮等;其次,选择数名学生到讲台前饰演超市老板和顾客;最后,在学生表演购物和售货的同时提出问题:XXX同学买了哪些物品,这些物品的价格是多少?一共花了多少钱?这样一来,不但可以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同时不知不觉地融入学习中,而且可以帮助他们体会数学的趣味。类似的活动还有许多,比如带领学生前往校园花团,计算花团的周长和面积。又或者,要求学生计算出操场甬道栽植树苗所需要的树木数量等等。而在为学生布置家庭作业时,我们同样可以导入生活元素,例如要求学生前往当地的银行进行存钱;要求学生前往当地的超市购物,并设计出条形统计图等等。这种身临其境的体验形式,往往可以更全面地激发学生的数学意识,促进他们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结语
  总而言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利用生活元素可以帮助学生扎实掌握数学学习技巧,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在以后的备课与教学中,我们有必要深度挖掘生活元素,合理选择素材,由此为学生展现出与众不同的学习平台,让学生在反复的体验和学习中逐渐形成数学思维,扎实地掌握数学知识,并懂得如何利用数学知识来丰富自己的生活。值得注意的是:小学生的综合能力存在局限性,在围绕生活元素开展数学教学时,我们要时刻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比如他们的思维模式、思考方法、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和运用能力等,随后针对个别问题采取合理的解决措施,从而帮助学生真正地掌握知识。
其他文献
[摘 要]课本涉及的知识不可能面面俱到、天衣无缝,各种细节也无法尽善尽美。教学时,教师难免会遇到一些教学困扰,如时间计算的格式问题,乘法竖式的倒装问题……这些游离于课本之外的知识,教师应严肃对待,给予学生正确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时间;时刻;竖式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08-0020-02  课本是一课之本,里面的素
[摘要]一道好题能串联起许多知识点,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压力。数学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设计好的题目,应尽可能将一个单元要考查的知识点融入其中,让学生经历较少的问题就能遍历所有的知识点,这样一方面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另一方面能培养学生仔细审题、发散思维的习惯与能力。  [关键词]表内除法;平均分;审题;发散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9
[摘 要]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在学生的学习关键处、认知肤浅处、课堂生成处进行追问,通过追问让学生的数学学习从低阶走向高阶,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关键词]数学课堂;追问;数学思维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20-0083-02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关注学生需求,积极落实“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凸显学生的学习主
[摘 要]以“圆的认识”概念教学为例,提出概念教学的策略,使学生在初步感知概念、建立数学概念、深化概念理解的过程中实现概念建构的精准化、系统化和实用化。  [关键词]概念教学;圆的认识;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35-0069-02  目前,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存在以下几种现象:首先,重计算、轻概念,教师忽略了运算实际上源
[摘要]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控力,使其主动对自身进行约束,取得高质量的学习效果。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应从生理和心理动力定型两个方面对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入手,探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策略。  [关键词]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0
[摘要]“数据的收集和分类整理”例l是统计内容的起步,通过精心研究,实现“数据的收集和分类整理”课堂教学的“五变”,即变问题解决为凸显统计、变情境引入为内容延展、变方法单一为方法多样、变小步缓进为跨越迈进、变单一练习为层级应用,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关键词]统计;数据收集;分类整理;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0)17-0009
[摘 要]“鸡兔同笼”问题之所以经典,不仅在于其对严密的逻辑推理提出要求,而且蕴含了丰富的思想方法,尤其体现了灵活创新的数学精神。在教学中,教师应施以问题导学,创设新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创新思考解题方法,进而有效解决问题。  [关键词]鸡兔同笼;变通;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11-0040-01  当今的课堂,在面对
“互联网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给职业教育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十九大报告指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因此,我校致力于探索办学改革,建立校企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加强中职生创新创业教育。校企协同育人,培养工匠精神。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新型城镇化、“中国制造2025”等建设规划的实施,“互联网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
乘法估算作为小学数学“数与计算”领域的重要内容,是新课程增添的教学内容之一。当前。由于对乘法估算教学认识的偏差。有的教师把乘法估算教学简单化为求积的近似值教学,大大束缚了估算教学的潜在功能,偏离了估算教学的初衷。那么,该怎样教学乘法估算呢?根据新课标所提出的“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养成自觉估算的习惯”这一目标,笔者认为乘法估算教学应达成“四会”的要求。下面结合人教版教材的教
[摘 要]综合实践课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设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综合实践课的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真实的實践和有趣的科学活动获得合作、观察、分析处理信息、推理论证结果等能力的大幅提升。  [关键词]小学教学;综合实践课;树叶中的比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20-0039-02  苏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