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烹调的目的是使饮食更营养,使味道更鲜美。而在烹调中,五花八门的调料更是必不可少的角色。合理使用它们,五味调和才能相得益彰。掌握其中的真谛,不仅能让我们身体更健康,也能为我们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乐趣。
关键词: 调料;烹调;五味调和
中图分类号:TS753
烹饪可以做出色香味俱全的美食,烹调的目的是使饮食更营养,使味道更鲜美。而在烹调中,五花八门的调料更是必不可少的角色。
所谓五味,是指酸、苦、甘、辛、咸。要做到五味调和,要了解它们的特性、使用技巧。合理使用它们,不仅能使食物的口味有很大提升,对保留食物的营养,一样颇有益处。
一、酸味
自然界中含有酸味成分的物质特别多,大多是植物原料,主要有醋、醋精、酸梅及泡菜的乳酸,腌渍菜的醋醣等多种有机酸,它的产生主要是由于酸味的物质解离出的氢离子,在口腔中刺激了人的味觉神经后而产生酸味,酸味有化钙除腥、解腻、提鲜、增香等作用。
醋是酸味的主要调料。食醋的味酸而醇厚,液香而柔和,它是烹饪中一种必不可少的调味品。
(1)食醋与其他调味料搭配,会产生奇妙的效果
①酸味与甜味。二者之间发生减弱的关系,比如在食醋中添加了甜味调料后,酸味减弱,如果在砂糖中添加少量的食醋后则甜味减弱。当酸味和甜味结合在一起时,它还能使甜味变得更加灵动,更加通透。
②酸味和咸味。在食醋中添加少量的食盐后,会觉得酸味减弱。但是在食盐溶液中添加少量的食醋则咸味会增强。
③酸味和鲜味。如在食醋溶液中添加了高浓度的鲜汤后,则可使鲜味有所增高,所以有用食醋调味的菜肴时如需提高鲜味,应添加鲜汤,而不宜添加味精。
(2)食醋的作用
烹炒煎炸盐为主,五味调和醋为先。醋在烹饪调味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去腥味,所以做鱼类菜时常放醋;发出醇香味,增加菜肴色香味;解油腻。在烹制肉类时,酸味还能加速肉的纤维化,使肉质变得更加细嫩。当然,“酸”味本身,不仅能促进消化,还能增进食欲。醋应在菜加热后放,以免丧失醋的香气,只酸无香。如出锅前勾一点芡,可以增味,防止香气丧失。
二、苦味
自然界中苦味物质的种类很多,如分布于植物体内的生物碱、苷类、内酯和肽类等化合物;动物体内的胆汁也是具有很强的苦味。
苦味原料有茶叶、啤酒、咖啡、苦瓜、苦菜、菊花、杏仁、陈皮、可可、莲子、白果、苦竹笋等等。这些苦味原料入馔后,不仅赋予菜肴独特的风味,还有祛暑解热、清除异味的作用。
苦,古有良药苦口之说。中医认为“苦生心”,“苦味入心”。能泄、能燥、能坚阴。泄有通泄、降泄、清泄之意。苦味具有除湿和利尿的作用。像桔皮、苦杏仁、苦瓜、百合等;如苦瓜,常吃能治疗水肿病。
三、甜味
甜味指各类糖、蜂蜜以及各种含糖调味品的味道。
糖是甜味的主要调料,又能与其他調料如盐、醋一起调出鲜美的复合味。烹调时应先放盐,然后加糖,最后放醋。糖不宜放过早,以免焦锅。
它的主要作用有:
(1)具有增加调味作用
在制作面点时,加入适量的食糖,使食品增加甜味改善面点品质的功效。在菜肴制作时适量的食糖,能增强菜肴的鲜味,调和诸味、增香、解腻、使复合味增浓的作用。
(2)具有使原料增光、调色、转色作用
增光,在烤熟的菜肴上抹些糖饴,可使菜肴增甜增光;调色,糖色广泛用于制作卤菜、红烧菜肴的调色;转色,如:鸡、鸭、猪头肉等有皮的原料,煮熟后抹上糖水经烤或炸后,成品色泽转变成红色。
(3)具有防腐作用
当糖液达到饱和浓度时,它就有较高的渗透压,可以使微生物脱水产生质壁分离现象,从而抑制微生物在制品中的成长,加糖越多,制品的存放期就越长。
(4)具有拔丝作用
原料一般先经过挂糊和不挂糊,再起锅熬糖(油熬、水熬、油水熬)。熬时不停地搅动,待糖溶化,由稠变稀,气泡由大变小,色呈金黄,到拔丝火候时,即投入炸好的原料,尽快颠翻或翻炒,至原料全部裹匀糖液时,立即装盘,快速上桌,趁热食用,称拔丝。如:拔丝香蕉、拔丝莲子、拔丝肉等。
(5)具有缓和酸味的作用
在制作酸味菜肴时,加入少量的食糖,可以缓解酸味,并使口味和谐可口。如:醋熘菜肴、酸辣菜肴等。
四、辣味
人们常吃的葱、蒜、姜、辣椒、胡椒,均是以辣为主的食物。辣入肺,有发汗、理气之功效。上述食物中所含的“辣素”既能保护血管、又可调理气血、疏通经络;经常食用可预防风寒感冒。但患有痔疮便秘、神经衰弱者不宜食用。葱姜蒜等辣味也是我国传统烹调中的重要调味剂,烹调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葱、蒜都要炒生一点,半生不熟香气才浓;
(2)姜要与原料一起放入同时加热,才能有效去除腥味和膻味;
(3)胡椒做汤料最好,美味无比,但须汤烧好再放,以免损失香气;
(4)辣椒可以制苦,所以辣椒炒苦瓜,可以减轻苦味。
有经验的厨师在烹制不同食物时葱姜蒜的使用很有讲究。
(1)贝类多放葱。大葱不仅能缓解贝类(如螺、蚌、蟹等)的寒性,而且还能抗过敏。在烹调中,葱常被加工成丝、末,作为凉菜的调料,或加工成段,经油炸后与主料同烹。还有在熄火之后再撒上葱花,可使菜品更可口。
(2)鱼类多放姜。生姜既可缓和鱼的寒性,又可解腥味。姜的吃法有很多,嫩姜可用于炒、拌、爆等。炒菜热油时放点儿姜丝,炖肉煎鱼时放姜片,制作水饺馅时加点姜末,不仅使味道鲜美,又有助于开胃健脾,帮助消化。
(3)禽肉多放蒜。蒜能提味,烹调鸡、鸭、鹅肉时宜多放,这样肉更好吃。在菜肴起锅前,放入一些蒜末,可增加菜肴美味。在烧鱼、煮肉时加入一些蒜瓣,可解腥、去异味。做凉拌菜时加入一些蒜泥,可使香辣味更浓。
五、咸味
咸味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基本味。咸味能解腻、提鲜、除腥、去膻,能突出原料中的鲜香味道。中医认为“咸入肾”,有调节人体细胞和血液渗透、保持正常代谢的功效。呕吐、腹泻、大汗之后宜喝适量淡盐水,以保持正常代谢。
在菜肴烹制中,盐是百味之首;重要的使命是调出食物本身固有的味道,是调制各种复合味的基础,改善某种肌体的质地。
尽管我们需要盐,但目前大多数人吃得太多,远远超过了每日所需。成人每天最大的需要量是6克,孩子的需要量在2~6克之间。食盐过多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危险的,因为他们的肾脏不能承受如此大的负担。食盐过多可能会引起高血压和胃癌,也可能加重骨质疏松症和哮喘。
因此适当地减少盐的食用量,有助于降低血压,减少患心脏疾病的风险。要控盐,就要少吃即食食品和罐头食品,因为这些食品中含有大量的盐;如果自己做饭的话,要注意烹调时减少用盐量,以平衡饮食中的盐;如果经常在外吃饭的话,要注意合理点菜,以便控制盐的摄入量。
古人强调,大道至简,这句话在烹调中同样适用。做饭时要尽量味薄,少味厚,经常吃厚味对健康不利。对懂得生活的人来说,做饭是学无止境的,从营养搭配到色香味的调和,有太多神秘和喜悦等着我们去探索。掌握其中的真谛,不仅能让我们身体更健康,也能为我们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乐趣。用心做好每一道菜,你会从中获得厚报的。
参考文献
[1](唐)孟诜 张鼎.食疗本草. 中华书局.2011.11.
[2]李玉崴. 烹调技术.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
[3]朱太治 双福.调料使用大全.农村读物出版社.2011
关键词: 调料;烹调;五味调和
中图分类号:TS753
烹饪可以做出色香味俱全的美食,烹调的目的是使饮食更营养,使味道更鲜美。而在烹调中,五花八门的调料更是必不可少的角色。
所谓五味,是指酸、苦、甘、辛、咸。要做到五味调和,要了解它们的特性、使用技巧。合理使用它们,不仅能使食物的口味有很大提升,对保留食物的营养,一样颇有益处。
一、酸味
自然界中含有酸味成分的物质特别多,大多是植物原料,主要有醋、醋精、酸梅及泡菜的乳酸,腌渍菜的醋醣等多种有机酸,它的产生主要是由于酸味的物质解离出的氢离子,在口腔中刺激了人的味觉神经后而产生酸味,酸味有化钙除腥、解腻、提鲜、增香等作用。
醋是酸味的主要调料。食醋的味酸而醇厚,液香而柔和,它是烹饪中一种必不可少的调味品。
(1)食醋与其他调味料搭配,会产生奇妙的效果
①酸味与甜味。二者之间发生减弱的关系,比如在食醋中添加了甜味调料后,酸味减弱,如果在砂糖中添加少量的食醋后则甜味减弱。当酸味和甜味结合在一起时,它还能使甜味变得更加灵动,更加通透。
②酸味和咸味。在食醋中添加少量的食盐后,会觉得酸味减弱。但是在食盐溶液中添加少量的食醋则咸味会增强。
③酸味和鲜味。如在食醋溶液中添加了高浓度的鲜汤后,则可使鲜味有所增高,所以有用食醋调味的菜肴时如需提高鲜味,应添加鲜汤,而不宜添加味精。
(2)食醋的作用
烹炒煎炸盐为主,五味调和醋为先。醋在烹饪调味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去腥味,所以做鱼类菜时常放醋;发出醇香味,增加菜肴色香味;解油腻。在烹制肉类时,酸味还能加速肉的纤维化,使肉质变得更加细嫩。当然,“酸”味本身,不仅能促进消化,还能增进食欲。醋应在菜加热后放,以免丧失醋的香气,只酸无香。如出锅前勾一点芡,可以增味,防止香气丧失。
二、苦味
自然界中苦味物质的种类很多,如分布于植物体内的生物碱、苷类、内酯和肽类等化合物;动物体内的胆汁也是具有很强的苦味。
苦味原料有茶叶、啤酒、咖啡、苦瓜、苦菜、菊花、杏仁、陈皮、可可、莲子、白果、苦竹笋等等。这些苦味原料入馔后,不仅赋予菜肴独特的风味,还有祛暑解热、清除异味的作用。
苦,古有良药苦口之说。中医认为“苦生心”,“苦味入心”。能泄、能燥、能坚阴。泄有通泄、降泄、清泄之意。苦味具有除湿和利尿的作用。像桔皮、苦杏仁、苦瓜、百合等;如苦瓜,常吃能治疗水肿病。
三、甜味
甜味指各类糖、蜂蜜以及各种含糖调味品的味道。
糖是甜味的主要调料,又能与其他調料如盐、醋一起调出鲜美的复合味。烹调时应先放盐,然后加糖,最后放醋。糖不宜放过早,以免焦锅。
它的主要作用有:
(1)具有增加调味作用
在制作面点时,加入适量的食糖,使食品增加甜味改善面点品质的功效。在菜肴制作时适量的食糖,能增强菜肴的鲜味,调和诸味、增香、解腻、使复合味增浓的作用。
(2)具有使原料增光、调色、转色作用
增光,在烤熟的菜肴上抹些糖饴,可使菜肴增甜增光;调色,糖色广泛用于制作卤菜、红烧菜肴的调色;转色,如:鸡、鸭、猪头肉等有皮的原料,煮熟后抹上糖水经烤或炸后,成品色泽转变成红色。
(3)具有防腐作用
当糖液达到饱和浓度时,它就有较高的渗透压,可以使微生物脱水产生质壁分离现象,从而抑制微生物在制品中的成长,加糖越多,制品的存放期就越长。
(4)具有拔丝作用
原料一般先经过挂糊和不挂糊,再起锅熬糖(油熬、水熬、油水熬)。熬时不停地搅动,待糖溶化,由稠变稀,气泡由大变小,色呈金黄,到拔丝火候时,即投入炸好的原料,尽快颠翻或翻炒,至原料全部裹匀糖液时,立即装盘,快速上桌,趁热食用,称拔丝。如:拔丝香蕉、拔丝莲子、拔丝肉等。
(5)具有缓和酸味的作用
在制作酸味菜肴时,加入少量的食糖,可以缓解酸味,并使口味和谐可口。如:醋熘菜肴、酸辣菜肴等。
四、辣味
人们常吃的葱、蒜、姜、辣椒、胡椒,均是以辣为主的食物。辣入肺,有发汗、理气之功效。上述食物中所含的“辣素”既能保护血管、又可调理气血、疏通经络;经常食用可预防风寒感冒。但患有痔疮便秘、神经衰弱者不宜食用。葱姜蒜等辣味也是我国传统烹调中的重要调味剂,烹调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葱、蒜都要炒生一点,半生不熟香气才浓;
(2)姜要与原料一起放入同时加热,才能有效去除腥味和膻味;
(3)胡椒做汤料最好,美味无比,但须汤烧好再放,以免损失香气;
(4)辣椒可以制苦,所以辣椒炒苦瓜,可以减轻苦味。
有经验的厨师在烹制不同食物时葱姜蒜的使用很有讲究。
(1)贝类多放葱。大葱不仅能缓解贝类(如螺、蚌、蟹等)的寒性,而且还能抗过敏。在烹调中,葱常被加工成丝、末,作为凉菜的调料,或加工成段,经油炸后与主料同烹。还有在熄火之后再撒上葱花,可使菜品更可口。
(2)鱼类多放姜。生姜既可缓和鱼的寒性,又可解腥味。姜的吃法有很多,嫩姜可用于炒、拌、爆等。炒菜热油时放点儿姜丝,炖肉煎鱼时放姜片,制作水饺馅时加点姜末,不仅使味道鲜美,又有助于开胃健脾,帮助消化。
(3)禽肉多放蒜。蒜能提味,烹调鸡、鸭、鹅肉时宜多放,这样肉更好吃。在菜肴起锅前,放入一些蒜末,可增加菜肴美味。在烧鱼、煮肉时加入一些蒜瓣,可解腥、去异味。做凉拌菜时加入一些蒜泥,可使香辣味更浓。
五、咸味
咸味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基本味。咸味能解腻、提鲜、除腥、去膻,能突出原料中的鲜香味道。中医认为“咸入肾”,有调节人体细胞和血液渗透、保持正常代谢的功效。呕吐、腹泻、大汗之后宜喝适量淡盐水,以保持正常代谢。
在菜肴烹制中,盐是百味之首;重要的使命是调出食物本身固有的味道,是调制各种复合味的基础,改善某种肌体的质地。
尽管我们需要盐,但目前大多数人吃得太多,远远超过了每日所需。成人每天最大的需要量是6克,孩子的需要量在2~6克之间。食盐过多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危险的,因为他们的肾脏不能承受如此大的负担。食盐过多可能会引起高血压和胃癌,也可能加重骨质疏松症和哮喘。
因此适当地减少盐的食用量,有助于降低血压,减少患心脏疾病的风险。要控盐,就要少吃即食食品和罐头食品,因为这些食品中含有大量的盐;如果自己做饭的话,要注意烹调时减少用盐量,以平衡饮食中的盐;如果经常在外吃饭的话,要注意合理点菜,以便控制盐的摄入量。
古人强调,大道至简,这句话在烹调中同样适用。做饭时要尽量味薄,少味厚,经常吃厚味对健康不利。对懂得生活的人来说,做饭是学无止境的,从营养搭配到色香味的调和,有太多神秘和喜悦等着我们去探索。掌握其中的真谛,不仅能让我们身体更健康,也能为我们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乐趣。用心做好每一道菜,你会从中获得厚报的。
参考文献
[1](唐)孟诜 张鼎.食疗本草. 中华书局.2011.11.
[2]李玉崴. 烹调技术.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
[3]朱太治 双福.调料使用大全.农村读物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