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意法教育是一种教育者运用“创意法”思维,对受教育者思维进行“展示、激活和修复”,从而使受教育者得到和谐发展的创意教育体系。创意法教育认为,创造力是人人皆有的一种潜在的自然属性,是一种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两方面运用创意法,从而“激活”每个学生的创意思维教育。创意法为创立新意、学生个人不被淘汰之法。在我们看来,学生没有优差区别,差会变优,优会变更优,只是他们的能力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关键词:创意法教育;物理教学;提问技巧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善问。“授人于鱼,只供一食之需,教人以渔,则终生受用。”要使学生善问,必须“教以渔。”也就是教师要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提问,让学生掌握提出问题的一般思维方法。在物理教学中,通过运用创意法教育原理,我总结了七种提问方法。
一、阅读提问法
上课前通过预习,把教材不懂之处用问号标注,再用铅笔把与本节有联系但自己又不能回答的问题写在教材边缘角处,便于课堂提问。这种做法适合于任何一节新授课的提问。
二、“顺瓜摸藤”提问法
“瓜”是结果,“藤”是原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见到的物理现象多问一问产生的原因。
为什么神七登月宇航员在飞行舱外时那么近不能直接对话,而要打手势?为什么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不同?狗为什么听的距离比我们人远?天为什么是蓝的?水不是透明的吗,怎么海水看起来是蓝的?冬天口里能冒热气,怎么夏天冰糕也冒热气?现在我们这里的公共汽车为什么都不烧汽油,而改烧天然气了?养路工人为什么总穿黄色工作服?为什么交通指示灯使用红黄绿三种颜色?为什么烧红的铁块立即放入冷水中会变硬变结实?……
三、比较提问法
为了让学生发现矛盾、激化思维,在巩固旧知识,学会新知识的同时,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养成利用分析的方法解决问题的习惯,可运用对比、反比、类比等比较的方法设计提问。
例如:在讲生活中的透镜时,我们观察到:照相机,它的镜头是个凸透镜,它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投影仪,它的镜头也是凸透镜,它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放大镜,它就是个凸透镜,它成的像却是正立放大的虚像。学生不由就发出置疑:同样都是凸透镜怎么成的像不一样呢?凸透镜成像的各种情况会受什么因素影响?凸透镜成像时,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发生变化时,生成的像会怎么变?任何情况下凸透镜都能成像吗?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变化是随着什么变化的?凸透镜成放大实像和缩小实像的分界点在哪里?凸透镜成虚像和实像的分界点在哪里?凸透镜会不会成倒立的虚像和正立的实像?
又如:学习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后,可以提问并联电路有什么特点呢?在学习了蒸发后,可以提出沸腾和蒸发有什么不同点和相同点?在学习了光的反射规律后,可以提出光在折射时要遵循的规律是什么呢?在复习时,可以提出欧姆定律和焦耳定律各自研究的方法和内容有什么区别?
四、反问提问法
物理中不少现象或问题可通过变未知为已知,变已知为未知,变换因果关系,增加、减少前提条件等方法,提出新的问题。如:同学们学习了摩擦生热,能使物体的内能增加,这说明做功方式能增加物体的内能,引导学生运用逆反原理可提出新的问题:做功方式能减少物体的内能吗?还可以进一步提问:做功能改变内能,那么内能能对外做功吗?学习了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就可以问:当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就一定会改变运动状态吗?学习了牛顿第一定律时,可以问:是不是只要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运动状态,就一定不受力的作用?在学习了串联电路的开关可以控制整个电路之后,可以这样问,能控制整个电路的开关一定是接在串联电路中的吗?在学习了电能生磁——通电导体的周围存在磁场,可以问,磁能生电吗?等等。
五、推广提问法
对从某种特殊情况下总结出来的规律,要思考把它推广到一般情况下还是否成立,从而认识到这个规律是具有普遍性,还是只适用于某些特殊情况。如:温度计的刻度是均匀的,所有测量仪器的刻度都是均匀的吗?为什么有的测量仪器(量杯,密度计)刻度不均匀?又如,在电学中为什么纯电阻电路中用电器放出的热量Q可用公式Q=I2Rt或Q=(U2/R)t计算,而在非纯电阻电路中用电器放出的热量,却不能用上述公式计算?
六、物理规律七方面提问法
从语文角度讲凡事都有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原因和发展的基本特征,即:①谁;②什么时候;③什么地点;④做什么;⑤为什么;⑥怎样;⑦有那些情况。类比物理规律,我们也可以从这7个方面提出问题。例如:在复习“阿基米德原理”时,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提出如下的问题:
(1)哪些物体符合该定律?(浸在液体中的一切物体。)
(2)在什么情况下符合该定律?(在受浮力的所有情况下。)
(3)在什么地点能符合该定律所需的条件?(液体和气体中都适合。)
(4)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是什么?(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会受到液体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所排开的液体的重力。)
(5)为什么要研究阿基米德原理?(因为要研究浮力的大小。)
当然,在具体问题中,上述七个问题不一定非要全部提出,要根据具体的情况确定问题。另外,这七个问题仅仅是七个问题的方向,具体的问题不一定非要一致。
七、物理仪器七方面提问法
实验仪器是物理学习的伴侣,对它我们也要善问。①有无其他用途?②还能用什么原理制成?③可不可以变形?④能否变大或增加某些因素?⑤能否变小或去掉某些因素?⑥内部组件可否替换?⑦使用不合要求什么后果?
在学习“电流表”时,当主要内容结束后,可根据上述七项内容,让学生进行提问。
(1)电流表除了可以测量电路电流外,有无其他用途?(如:可以做摩托车或汽车上的油量表。可以做握力计上的力的大小的显示仪等)
(2)我们所学的电流表是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制成,那么,其他原理能否制成电流表?
(3)根据你的需要,可否做成其他形状的电流表?(如:超薄透明可投影型的。)
(4)电流表量程选择过大将会怎样?
(5)电流表量程的选择过小又会出什么问题?
(6)电流表内的永磁体能否用电磁体替代?代替了又将如何?
(7)电流表的接线若正负接线柱接反了会怎样?
“提出问题就等于问题解决了一半”。有了好的提问方法和技巧,使学生多方向发散思考,对于突破由于传统教学而使学生形成的惰性思维障碍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非常有助于学生提问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关键词:创意法教育;物理教学;提问技巧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善问。“授人于鱼,只供一食之需,教人以渔,则终生受用。”要使学生善问,必须“教以渔。”也就是教师要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提问,让学生掌握提出问题的一般思维方法。在物理教学中,通过运用创意法教育原理,我总结了七种提问方法。
一、阅读提问法
上课前通过预习,把教材不懂之处用问号标注,再用铅笔把与本节有联系但自己又不能回答的问题写在教材边缘角处,便于课堂提问。这种做法适合于任何一节新授课的提问。
二、“顺瓜摸藤”提问法
“瓜”是结果,“藤”是原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见到的物理现象多问一问产生的原因。
为什么神七登月宇航员在飞行舱外时那么近不能直接对话,而要打手势?为什么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不同?狗为什么听的距离比我们人远?天为什么是蓝的?水不是透明的吗,怎么海水看起来是蓝的?冬天口里能冒热气,怎么夏天冰糕也冒热气?现在我们这里的公共汽车为什么都不烧汽油,而改烧天然气了?养路工人为什么总穿黄色工作服?为什么交通指示灯使用红黄绿三种颜色?为什么烧红的铁块立即放入冷水中会变硬变结实?……
三、比较提问法
为了让学生发现矛盾、激化思维,在巩固旧知识,学会新知识的同时,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养成利用分析的方法解决问题的习惯,可运用对比、反比、类比等比较的方法设计提问。
例如:在讲生活中的透镜时,我们观察到:照相机,它的镜头是个凸透镜,它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投影仪,它的镜头也是凸透镜,它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放大镜,它就是个凸透镜,它成的像却是正立放大的虚像。学生不由就发出置疑:同样都是凸透镜怎么成的像不一样呢?凸透镜成像的各种情况会受什么因素影响?凸透镜成像时,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发生变化时,生成的像会怎么变?任何情况下凸透镜都能成像吗?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变化是随着什么变化的?凸透镜成放大实像和缩小实像的分界点在哪里?凸透镜成虚像和实像的分界点在哪里?凸透镜会不会成倒立的虚像和正立的实像?
又如:学习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后,可以提问并联电路有什么特点呢?在学习了蒸发后,可以提出沸腾和蒸发有什么不同点和相同点?在学习了光的反射规律后,可以提出光在折射时要遵循的规律是什么呢?在复习时,可以提出欧姆定律和焦耳定律各自研究的方法和内容有什么区别?
四、反问提问法
物理中不少现象或问题可通过变未知为已知,变已知为未知,变换因果关系,增加、减少前提条件等方法,提出新的问题。如:同学们学习了摩擦生热,能使物体的内能增加,这说明做功方式能增加物体的内能,引导学生运用逆反原理可提出新的问题:做功方式能减少物体的内能吗?还可以进一步提问:做功能改变内能,那么内能能对外做功吗?学习了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就可以问:当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就一定会改变运动状态吗?学习了牛顿第一定律时,可以问:是不是只要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运动状态,就一定不受力的作用?在学习了串联电路的开关可以控制整个电路之后,可以这样问,能控制整个电路的开关一定是接在串联电路中的吗?在学习了电能生磁——通电导体的周围存在磁场,可以问,磁能生电吗?等等。
五、推广提问法
对从某种特殊情况下总结出来的规律,要思考把它推广到一般情况下还是否成立,从而认识到这个规律是具有普遍性,还是只适用于某些特殊情况。如:温度计的刻度是均匀的,所有测量仪器的刻度都是均匀的吗?为什么有的测量仪器(量杯,密度计)刻度不均匀?又如,在电学中为什么纯电阻电路中用电器放出的热量Q可用公式Q=I2Rt或Q=(U2/R)t计算,而在非纯电阻电路中用电器放出的热量,却不能用上述公式计算?
六、物理规律七方面提问法
从语文角度讲凡事都有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原因和发展的基本特征,即:①谁;②什么时候;③什么地点;④做什么;⑤为什么;⑥怎样;⑦有那些情况。类比物理规律,我们也可以从这7个方面提出问题。例如:在复习“阿基米德原理”时,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提出如下的问题:
(1)哪些物体符合该定律?(浸在液体中的一切物体。)
(2)在什么情况下符合该定律?(在受浮力的所有情况下。)
(3)在什么地点能符合该定律所需的条件?(液体和气体中都适合。)
(4)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是什么?(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会受到液体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所排开的液体的重力。)
(5)为什么要研究阿基米德原理?(因为要研究浮力的大小。)
当然,在具体问题中,上述七个问题不一定非要全部提出,要根据具体的情况确定问题。另外,这七个问题仅仅是七个问题的方向,具体的问题不一定非要一致。
七、物理仪器七方面提问法
实验仪器是物理学习的伴侣,对它我们也要善问。①有无其他用途?②还能用什么原理制成?③可不可以变形?④能否变大或增加某些因素?⑤能否变小或去掉某些因素?⑥内部组件可否替换?⑦使用不合要求什么后果?
在学习“电流表”时,当主要内容结束后,可根据上述七项内容,让学生进行提问。
(1)电流表除了可以测量电路电流外,有无其他用途?(如:可以做摩托车或汽车上的油量表。可以做握力计上的力的大小的显示仪等)
(2)我们所学的电流表是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制成,那么,其他原理能否制成电流表?
(3)根据你的需要,可否做成其他形状的电流表?(如:超薄透明可投影型的。)
(4)电流表量程选择过大将会怎样?
(5)电流表量程的选择过小又会出什么问题?
(6)电流表内的永磁体能否用电磁体替代?代替了又将如何?
(7)电流表的接线若正负接线柱接反了会怎样?
“提出问题就等于问题解决了一半”。有了好的提问方法和技巧,使学生多方向发散思考,对于突破由于传统教学而使学生形成的惰性思维障碍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非常有助于学生提问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