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坠落在人间的天使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tingzh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一篇极为感人的童话,成功塑造了小女孩的形象,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文章主要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命运。作者主要对小女孩大拖鞋、金黄色头发和当时恶劣环境进行描写,旨在揭露当时不公平的腐朽的社会现实,让学生感受到童话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细节描写;人物命运;分析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0-0064-02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一篇经典的童话,读了之后不禁黯然泪下。究竟是什么让读者这般感动呢?主要是小女孩划火柴时出现的四次幻觉,表现小女孩对社会的无奈和迷惘,同时写出了小女孩的可怜和可悲。文章主要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命运。
  一、对小女孩大拖鞋的细节描写
  在文中,作者这样给我们进行介绍:“在一个下雪的晚上,小女孩穿着妈妈的大拖鞋走在马路旁,一辆马车飞奔过来,她的两只鞋都跑掉了。当她找的时候,一只找不到了,另一只又被一个男孩当足球踢走了,小女孩只好光着脚走路。小女孩由于家里极为贫困,连一双鞋都没有,妈妈的鞋大得可以当‘摇篮’了。”这是作者用夸张的手法,渲染了小女孩由于生活的贫困,不得不穿着“一向是妈妈穿的”大拖鞋,在寒冷的冬天上街卖火柴。这是对小女孩家庭贫困的介绍,也为后文小女孩的死去埋下了伏笔,深化了童话的悲剧色彩。
  文中还描写了一辆飞奔的马车,把小女孩吓得鞋都跑掉了。这是她仅有的一双鞋啊!作者通过对比的方法谴责了富人(坐马车的人飞扬跋扈),他们在街上横冲直撞,根本不把小女孩放在眼里,以至小女孩吓得把鞋都跑丢了。这是一种讽刺,批判那些富人对小女孩的熟视无睹,让读者不禁感到心寒,也不知不觉地为这可怜的小女孩落泪。这样的一个悲惨社会,注定了小女孩有这样一个悲惨的结局。
  在这个描写片断中,小女孩把鞋跑掉了以后,一个男孩把她的一只鞋当足球踢走了。这表现了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冷酷无情,说明了人与人之间没有同情和帮助,矛头直指当时罪恶的社会。这是多大的嘲讽!同样是在成长的儿童,但他们之间没有丝毫的友情,哪怕是一点点的同情也没有,反而是欺负、嘲笑。黑暗的社会污染了这些本应纯真可爱的小心灵,让他们变得冷酷,这让小女孩在寒冷的冬天更寒冷,也与后文小女孩死去时犹如天使般的纯净美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二、对小女孩金黄色头发的细节描写
  “雪花落在她的金黄色的长头发上,那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不过她没注意这些。”这是文中作者对小女孩头发进行的细节描写。我们试想一下,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孩子,有着天使般的脸庞,留着长长的金黄色的头发,并时不时地有雪花飘落在她的长头发上,这是一位多么美丽的小姑娘。但就是因为她贫穷,所以寒冷和饥饿包围着她,让她根本注意不到自己也拥有如此美丽的外表。上天赋予她如此美丽的外表,与当时黑暗丑陋的旧社会形成鲜明的对比。小女孩不光外表美丽,她的内心也是美丽的。在这寒冷的除夕之夜,她只想多卖一些火柴,好为她那躺在病床上的妈妈买些吃的;可她不但没有卖出一根火柴,还把那仅有的一双妈妈的拖鞋跑丢了。
  孤独和无助包围着她饥寒交迫的身体。如果在这个时候路人能关注一下这个美丽的可怜的小女孩,能给她哪怕是一个铜板,可能这个故事的结局就会改写。可是没有,没有人关心她,也没有人来买她的火柴。在这如此寒冷却又意义重大的日子,小女孩只好选择自己一个人去承受。这些贫穷、饥饿、寒冷、痛苦遮盖了小女孩的美丽。她犹如一个掉入人间的天使,身上没有尘埃,干净得犹如那些飘落的雪花。
  三、对恶劣环境的细节描写
  每一篇文章的环境描写都是至关重要的。在这篇文章中,一系列的环境描写更是衬托了小女孩的悲惨遭遇。“天渐渐黑了”“雪越下越大”,这些有关环境的细节描写进一步烘托出女孩的可怜与孤独。当火柴熄灭后,“她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墙”。让我们置身于当时的环境中去试想一下,原本有一根火柴,它那微弱的火光可以让你感受到那种温暖,却由于火柴燃尽火光突然熄灭,而我们看到的又是漆黑一片。试想一下,小女孩如何去承受着这强烈的落差,去感受这短暂的温暖呢?在这一亮一暗的对比中,突显出小女孩的孤独,没有人去关心她,她只有通过在这微小的火光中出现的短暂幻觉来安慰自己。小女孩幻觉中的火炉、烤鹅和面包、圣诞树,这些都是在除夕之夜家家都会有的最普通的物品。可在小女孩这里,所有的一切都只能是想象,只会出现在她的幻觉里。
  出现在小女孩最后的幻觉中是她的奶奶。文中描写她在看见奶奶之前,还看到了一颗明亮的星星,并且有一颗星星落下来了,在天空中划出一条长长的火丝,所有的星星也跟着落下来了,就像彩虹一样从天上一直挂到地上。多么美丽的一幅图画,但是星星的堕落代表了一个人的死亡。在这里也暗示着小女孩最终也将美丽地离开这个冰冷的世界。在这样寒冷的天气中,小女孩见到自己的亲人,而且是最温柔慈祥的奶奶,无疑是给她最大的温暖。小女孩央求奶奶把她带走,这是她唯一的一个心愿。火柴又一次熄滅,四周仍是一片漆黑,但小女孩已经看不见了,她带着快乐和光明永远地闭上了眼睛。这也是环境描写的作用,它不仅能让读者通过环境的变化去感觉主人公内心的变化,而且能烘托出更深层次的意境。
  四、对其他场面的一些细节描写
  “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儿,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这是文中另外一处细节描写。作者运用对比的方法告诉人们,资本主义社会是多么的不平等,有的人富有,有的人流浪街头。在这除夕之夜,家家都围着火炉吃着烤鹅,并时不时地传出笑声;而在黑暗和寒冷的街上,只有小女孩一个人,她还没有吃过东西,身上穿的衣服少得可怜。这是多么强烈的对比!当人们在温暖的屋子中时,有谁关心冻得发抖的小女孩;当人们在屋中吃烤鹅和烤面包时,又有谁在乎饿得发昏的小女孩;当人们团团圆圆发出欢声笑语时,又有谁考虑一个孤独可怜的小女孩?
  同样是孩子,别的孩子有家回、有东西吃、有新衣穿,而可怜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什么都没有,她只能划亮火柴,依靠在火光中出现的幻觉让她去感受新年的快乐。在幻觉中出现的奶奶是她心目中太阳的化身,只有在奶奶身边,她才会感到光明和温暖。
  文中的这四次细节描写,极大地帮助我们去理解这个小女孩的悲惨遭遇和苦难命运。她是一个坠落在人间的天使,没有被黑暗腐蚀,如此纯洁,如此甜美。她的结局是可悲的,因为她死在了新年的早晨,是被活活冻死的,陪伴她的仅是一堆烧剩了的火柴梗,而且根本没有人去在意这些。不过,她是在美丽中死去,在最后的火光中看见了她的奶奶,感受到了无比的温暖和快乐。小女孩虽然永远地闭上了眼睛,但她是微笑的,那美好的幻觉是她想要的,她只是去寻找那属于她的地方。
  (责编 韦 雄)
其他文献
[摘 要]语文课程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但是,随着教学实践的深入,语用的“窄化”和“泛化”等现象日渐突出。教学《螳螂捕蝉》一文,要根据单元教材的编排特点,结合课后的练习题,引导学生读懂文本的表达密码,从对话描写、行为描写等感悟人物形象,学习文章从正面和侧面相结合塑造人物的方法。  [关键词]教学案例 语用 文本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
[摘 要]在学习《维生素C的故事》这篇课文时,教师从情境创设、阅读指导和课堂训练等角度展开教学创新设计,引发学生展开多种自主学习活动,凸显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成功历练了学生多种语文素养,极大提升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维生素C的故事;高效課堂;语文视角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31-0077-01  《维生素C的故事
【设计理念】  《掌声》是苏教版第五册教材的一篇课文,主要讲了这样的故事:小英因残疾而忧郁自卑,一次偶然的演讲使她不得不面对同学们的目光,想不到同学们给了小英鼓励的掌声;从此,小英以微笑面对生活,变得自信开朗。文章字里行间流露出真挚的情感和真切的关怀。在设计本课教学时,我紧扣文眼“掌声”,抓住文中重点词句及细节描写,采用对比品读感悟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教学流程】  一、探寻“掌
教学目标  在读通、读熟课文的基础上学习课文,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文中的相关词语的意思;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的词句,明白种树和找朋友之间的联系;体验文中小熊的情感变化,明白创建美好的生态环境、可爱的绿色家园的重要性。  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的过程是学生、教师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我们要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情感体验。本文分为两部分,关键在于两个字:一是“荒”,即种树前的荒凉;二
语文教学中提倡“读写结合”。所谓“读写结合”,就是阅读与写作的结合。通过读写训练,达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读写结合”不是新鲜的话题,但是个常青的话题。  教师是开发文本读写价值的真正实践者。关于读写结合,当下许多教师已经在精读课文中进行了很好的探究和实践,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略读课文和选读课文在读写结合方面的教学价值也是很大的。只是略读课文、选读课文不同于
[摘 要]:“语文园地”是单元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语文教学中,它往往被简单地作为练习指导来处理,其内涵与亮点都无法显现出来。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将“语文园地”融入单元整组教学中,注意教学的前勾后联,明确每道题的出题意图;细读整组教材,明确单元教学目标;整合单元教学,分散园地教学内容;联系生活拓展,组织学生进行语文实践活动。这样,才能发挥它最大的教学价值。  [关键词]语文园地 整组教学 整合
[摘 要]陈凤老师执教的《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对当下的第一学段语文教学,特别是起始学期的语文教学,具有很好的借鉴价值。在识字教学上,基于学情证据,体现精准教学的追求;在情境的创设上,体现第一学段的游戏精神;在写字教学上从严要求,体现指导设计形象生动的特点。这样的教学既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使学生乐于学习,体会到语文学习魅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 第一学段 实录 评析  [中图
诵读是一种审美欣赏性的阅读。新课标对第三学段诵读的要求是: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它关注了诗歌的音律节奏,把感受诗歌的情感,并通过诵读传达出来作为重点。基于以上认识,笔者以古诗《游子吟》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对第三学段诗歌诵读有效性的认识。  一、创设情境,营造“美”的氛围  师:最近,我听了一首歌叫《儿行千里母担忧》,很受感动,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仔细听听,感受一下歌曲中的母
[摘 要]《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课堂教学,以语文核心素养来观照整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始终以认真的、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这一条线贯穿始终;以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为着力点,同时结合课文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使课堂教学体现了语文核心素养的内在要求。这样的课堂不仅“得言”“得意”,更“育人”。  [关键词]核心素养 教学实录 评析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
[摘 要]民间戏曲进课堂是目前教育大背景下的有益尝试。何夏寿老师的民间戏曲课是新课程开发的一个成功样本,有其特别的引领意义和教学价值,具体表现为为课程意识定性定量、为文本阅读定质定序、为语用功能定向定效、为戏曲特色定位定效。  [关键词]课程开发 民间戏曲 样本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4-006  2014年3月,教育部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