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研究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tanium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数学是一门偏重于基础的学科,其中最为重要的内在组成就是“问题”,故此多样化的问题解决是帮助学生树立良好数学思维的有效前提,学生具有良好数学思维后就能为其数学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一、小学问题多样化研究的重要意义
  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要想引导学生的多样化问题解决,就要先培养学生的创新理念,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理解,就要从教学实际出发,让学生切实了解真实的学习状况,引领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探寻和看待问题,学生能够通过一个问题举一反三,那么学生的解题思路就会初步形成,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各个问题都环环相扣,最终形成系统性链条。为让数学问题的解决更具多样性,就要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爱好,并要探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的思维得到解放,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发展,进而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举措
  (一)让学生从生活实际考虑数学问题
  生活实践给学生带来的知识远远多于书本,目前数学教材中的很多内容越来越贴近生活,故此从身边的小问题出发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如果学生考虑数学问题过于片面和浅显,一旦数学问题脱离生活实际那么生活就会显得毫无意义。故此,为让思考小学数学问题多样化,就要让实际生活与数学紧密结合。例如学生在学习分数初步认识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根据现有的市场鸡蛋价格为教学引导内容,让学生了解目前鸡蛋的价格是0.5元一个,有时候市场价格偏高的时候能够达到0.6元一个,如果一个人手里有2元钱,并且他买了3个鸡蛋,那么试问这时鸡蛋的价格是多少。通过此类提问,学生能够和实际生活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通过帮助学生认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带给学生帮助,能够借助实际的生活背景引出新的知识内容,教师教学中恰当的生活情境预设,对消除学生对新知识的恐惧心理有着积极的意义,这将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知识主要是对客观事物的认知,需要教师通过观察,从数学中提炼知识,实际生活案例是教学活动的铺垫,学生在想象力充分发挥的前提下,通过解答问题,不断活跃课堂气氛,让课堂教学更具生活化特点,学生通过自己获取的实际生活经验解决遇到的问题。
  (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1.由易到难,环环相扣
  在引导学生学会提问题的时候,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数学知识能力水平差异,有层次性地教授给学生提问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在提问的过程中能够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地提问,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有层次性地逐步递进提高。比如在教学“乘除法”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提出比较基础或者简单的问题,如“乘法的意义和除法的意义”,然后在提出更进一步的问题,如“乘法公式和除法公式间有什么相同或者差别之处”,紧接着让学生提出“乘法公式以及除法公式在解题中有哪些注意点”,并且让学生之间互相讨论研究,并学会验证。这样有由浅到深的提问方式,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提问、分析、解答以及探讨验证的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发展,所提的问题也会越来越有价值。
  2.在动手操作中学会提问题
  小学生大都比较活泼好动,因此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不但有助于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习时注意力的集中,而且有助于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提出具有学习价值的问题,从而强化了学生自己本身的问题意识。比如在教学平面图形的面积这一课时,教師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和学生共同操作,由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通过操作推导这一过程,可以强化学生对面积公式的记忆,同时也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不断地发现新的问题,并且解决问题,让学生的认知由感性转化为理性,从而使学生对问题的意识得到强化和提高。
  (三)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的多样性是让整个数学在实践教学中,做到实事求是,因材施教。小学生的智力和能力正处于黄金开发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由于差异性比较大,因而能力提升程度参差不齐。教师在授课时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状况,对学生的知识进行重塑,不要太急于求成,让学生在循序渐进中掌握知识内容。
  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于知识体系比较完整,因而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进程中要给学生构建良好的知识体系,但是不要花费太多的额外时间,兼顾正常课时,不要给学生太大的学习压力。通常一节课只有四十五分钟,所以学生的接受能力也会有较大的不同,教师要在教学时考虑学生的实际状况,循序渐进开展深入课堂教学活动,确保学生知识学习进程中能够做好逻辑的递进,不是杂乱,无计划无目的教学,导致学习内容结束后学生不能回忆出学习到的内容。例如,教师在讲授“多边形面积”时,教师为培养学生的专注度,可以先给学生讲解长方体,由于这个形状是学生最先接触到的形状,所以学生学习起来难度偏低。待学生对该内容有深入了解后就能引入梯形或者三角形组成长方形,学生在循序渐进的学习中对各类图形有着初步认识,就能系统性开展全面学习。
  三、结语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就是要在教学中挖掘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新的提升。这样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处于互动,教师在授课中要引导学生的举一反三能力,且在掌握学生基本解题思路以后,给学生寻求创新发展的新解题思路。由于小学生问题解决的多样性,能够让学生的创新思路得到更新,不但能加强学生的创新精神,更能让学生有自己独特的解题思维模式,这对学生的素质养成意义重大。
  【作者单位:寻乌县三二五小学 江西】
其他文献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有问题虽然不一定有创造,但没有问题一定没有创造”。它形象地说明了提出问题的重要性。《数学新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也明确提出教师要重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和问题能力呢?  一、积极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让
当前,我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体制转轨时期。在深刻而复杂的体制转轨过程中,地方政府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充分认识地方政府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正
企业家不是一般的领导人,应是具有创新和冒险精神的领导人。这不仅因为他们是新的社会生产力的开拓者,而且还因为他们是体制改革的先行者。一个企业的成功,固然取决于机制、
The effects of nitroquine on the sporogony of Plasmodium yoelii werestudied with electron microscope.The drug was given by feeding female mosqui-toes directly i
苏·霍姆林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个发明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新课程标准强调的是“做科学”、“懂科学”,而不是象以前一样“读科学”、“听科学”、“记科学”“看科学”这就是要求科学教师在课堂中充当的应是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的合作者、引导者,而学生才是课堂中学习的主宰者。在教学活动中,我始终抓住学生这一主体,做到“四自、二让、
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很多,但最突出的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一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二是农业生产方式落后;三是农村与城市的差距扩大.这些问题产生和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长期
<正>幼儿期是创造性思维形成的黄金时期。幼儿具有创造力的萌芽,他们的创造力具有不自觉性、不稳定性和可塑性强等特点。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教育发
The majority of rice (Oryza sativa L.) produced in the southern USA is drill-seeded and grown under upland-like conditions because permanent flooding is establi
The brown planthopper (BPH), Nilaparvata lugens (Stal), appeared as a devastating pest of rice in Asia.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three
一、绘本的整体积极作用  绘本意指图画书,字面理解为图与文相辅相成的一种文化产物,摆脱了枯燥乏味的文字识读,而转化为从简单有趣、色彩鲜艳的一幅幅图画中获得对故事的理解,甚至可能这本书中一个字也没有,但幼儿依然能够看得津津有味,这也就是绘本本身所具有的巨大魅力。  在新《纲要》中也指出: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培养前书写技能。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绘本被公认为幼儿早期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