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用新课程标准上好高中音乐欣赏课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co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我们力求通过对不同音乐作品的欣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获得情感的体验。那么,如何在新课标下使高中学生获得情感的体验呢?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创设情境的形式丰富多彩,各具特色。比如,我在上少数民族音乐欣赏课时,开始让学生听的是《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这首歌,接下来由学生演奏了一首《牧民新歌》,给学生展示才华的机会,同时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的情绪一下就调动起来,然后我很自然地引出本节课题。又如,讲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时,我介绍作品说道:《梁祝》在国内被誉为“民族交响乐”,作品被看作是欧洲音乐表现形式与中国传统音乐相结合的成功范例。这样让学生首先认识到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并有了积极探索音乐内涵的动力,即作品为什么有这么高的艺术价值。再如,欣赏声乐组曲《黄河大合唱》、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时,我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将黄河的咆哮、江南的美景直观、形象地展示给学生,给了学生视觉上的冲击,不需要更多的语言就使学生获得了情感的体验及潜移默化的审美教育。可见,通过创设情境这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审美目的是非常有成效的。
  二、了解作品
  每一首音乐作品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它的背后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教师应向学生简单地介绍作品的相关的知识,如作者、创作背景等,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作品,为欣赏教学做好充分地准备。例如,在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时,仅仅让学生聆听音乐作品是不够的,教师还应给学生讲授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使学生明白这首曲子的含义,这样学生才能更深刻地理解作品。
  三、聆听作品
  这是欣赏教学最重要的一部分。在长期的实际教学经验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介绍作品时,往往对作品的作用、艺术价值、地位给予高度的评价,但在赏析作品的过程中,却没有取得预想的效果,甚至很难调动起来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气氛很沉闷。因此,教师要想改变这种情况,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应做到教师精讲,学生多听
  聆听者要想深刻地理解音乐作品,首要前提就是对音乐作品的表现手段有灵敏的感知能力,而获得灵敏的感知能力就必须通过大量的音乐欣赏积累才能完成。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让学生进行听的训练,但同时还要注意进行“听”后的信息反馈,即学生聆听后的感性认识。教师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聆听音乐,然后在学生的主动参与中做到精炼总结与分析。教师要切记说得过多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会阻碍了学生的独立思考,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必要的作品分析和知识介绍应尽量富有启发性。
  2.运用合作教学,强化学生主体想象活动,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在合作教学中,由于营造了一种独立思考与合作互相结合的教学氛围,从而使学生的想象能力得到了提高。比如,在欣赏少数民族音乐时,教师要想让学生了解与藏族、蒙古、新疆等民族相关的风土人情、音乐的风格特点等,不能仅仅依靠教师本身的直接讲授,还可以通过聆听音乐、教师的提问、学生间的讨论、师生间的探究和合作、学生的主动参与完成,使学生从音乐基本要素入手,如节奏、旋律、音色等分析、总结出这些知识。所以,要想让学生有情感的体验,一定要教授准确的知识,要联系实际,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例如,在聆听欣赏《梁祝》时,体验音乐情感要紧紧围绕音乐要素来展开,学生可以通过简单视唱来体验音乐的内涵。又如,欣赏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时,作品音乐结构特点是采用了换头合尾的变奏手法,可学生不知道换头合尾的意思,教师可通过让学生聆听每段结尾、学生练唱一两次,这样不需要教师更多的提示,学生就熟悉了这种手法的特点。曾经有位教师在音乐优质课比赛中讲的是少数民族音乐,他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演奏一段音乐、跳舞、学摔跤、练习献哈达等活动,使学生感受体验蒙古族的音乐风格,虽然他所在的学校当时没有先进的多媒体教学,但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最更大限度地调动起来了,效果很好。上述几点就是三维目标中“过程和方法”的体验、比较、探究、合作的体现。
  四、听赏中的“辨”
  这是指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联想感悟力,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可以说,“辨析”的方法贯穿在作品的各部分当中,是高中教学区别初中教学的主要特征之一。
  具体来说,就是学生通过音乐自身的内容(音乐的要素)来进行情感的体验,作品的分析紧紧围绕音乐的表现形式。在具体教学中,就是指教师将不同的模块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分析其不同作品的节奏、旋律、力度、速度变化等,给人带来一种不同的感受。例如,景金立老师将不同少数民族的音乐风格的作品进行对比,分析异同。再如,在教学歌曲《保卫黄河》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采用齐唱、二部轮唱、三部轮唱三种演唱形式,齐唱可以展现游击队员高昂的战斗精神;二部轮唱展现游击队员神出鬼没,奇袭敌人;三部轮唱可以塑造千军万马驰骋在抗日战场的形象。再如,教学《梁祝》时,优美抒情的爱情主题与欢快活泼的副部主题的对比,楼台相会中小提琴的如泣如诉与展开部中小提琴坚强的反抗及撕心裂肺呐喊的对比,优美朦胧的弦乐音色与残暴的管弦乐音色的对比等,通过这样的分析比较,可以使学生在听赏、辨析、比较中掌握知识。这种探究式学习贯穿在听赏教学中,这节课的总体教学目的就已经达到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以提升。
  五、加深理解,在“练”中提高音乐鉴赏力
  例如,在对《梁祝》的爱情主题、《春江花月夜》的主题音乐进行反复聆听和背唱中,既感受了音乐的旋律、节奏等要素的丰富表现力,又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通过积累丰富的优秀音乐作品,从而提高了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六、使学生认识作品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通过欣赏中外优秀的音乐作品,增进学生对祖国音乐艺术的热爱,让他们体会到作品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意义,这是新课标下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体现。比如,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其艺术特点表现在哪里呢?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指导,让学生通过欣赏进行分析、总结,如作品采用交响乐与我国民间戏曲音乐表现手法(大小提琴对话形式、京剧的摇板、越剧中紧拉慢唱等),小提琴的演奏吸取了二胡的某些技法,奏鸣曲式突出了情节的戏剧性等。此外,教师还要使学生认识到作品的社会价值,即作品不仅表现了人民的痛苦,还表现了人民的意志。它不仅写了悲剧,还写了理想,这个理想推动中国这个民族生存下去。教师还可以用其他艺术形式丰富学生视野,了解作品,如让学生观看芭蕾舞《化蝶》。
  总之,在欣赏教学中引导学生实施自主,紧紧围绕知识与技能进行听赏,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才能上出别开生面的优质音乐欣赏课。
其他文献
一、案例背景  因特殊原因,我中途接手了中班的音乐教学任务。在我的教学理念中,一直提倡让孩子在宽松的环境中自主、自由地学习,音乐活动也不例外。我接手后组织的第二个教学活动是律动《调皮的猴子》,没想到孩子们上演了“极为精彩”的一幕,这让工作至今很少担任音乐教学任务的我深深思考:如何在音乐活动中寻找“自由”与“自律”之间的平衡点。  二、案例描述  本周主题是《顽皮的猴子》,开展有近四天时间了,各方面
期刊
高中物理既考查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同时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运用文字能力的要求也非常高。但是,由于初中至高中物理知识的跨度大,学生已有的数学基础与高中物理学习所需的数学运用能力配合不够密切等原因,使得占相当比例的高中学生认为物理难学,习题难做。更有学生称高中物理为“无理”课,因测试成绩不理想,逐渐丧失了学好物理的信心。  因此,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特别是在高中的基础年级,首先应注意充
期刊
课题:7B Chapter 1 Travel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习有关旅游的词汇(地名、景物名和表达心情的形容词)和相关句型;(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新单词、句型就“暑假旅游”这一话题进行交流;(3)情感目标:畅想感受轻松愉快的暑假生活。  教学重难点:want to go/want to do句型。  教学课时:一个课时。  课前准备:(1)每位同学搜集自己暑假旅游目的地的图片。(2
期刊
运动技能学习领域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主干学习领域,因为它最能体现“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课程性质。该学习领域也是实现其他学习领域目标的载体。如果没有运动技能学习领域,其他学习领域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就会失去本课程的特征,“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的整体健康目标就无法得以实现。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让学生通过自主尝试,亲历体育技能形成过程,将会使学生更容易达成该领域的学习目标。  一、案例剖
期刊
摘要: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能够充分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因为阅读能力是其他学习能力的前提。阅读的准确性、阅读的速度和阅读时的分析总结能力都影响着学习效率和效果。所以训练学生迅速而准确地阅读,能有力地促进课堂学习效率。  关键词:阅读能力 提高 课堂学习 效率    学生阅读能力是一切学习能力的前提,阅读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知识的效率。一个阅读水平很高的学生,他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
期刊
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一门学科。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抽象化和逻辑性,正是由于它本身的这个特点,所以导致很多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不大,更有甚者一提起数学就头疼。其实数学真的没有大家想象得那么难,只要学生上课时跟着老师的思路思考,课下再做适当的练习进行巩固,完全能很好地掌握。那么,教师应该怎样让学生跟着他的思路走呢?我认为,关键的问题是把握好问的技巧。课堂应该用提问来串联、指引、开
期刊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加强和重视情感教育。本文从语文教师要有激情,要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要创设情境,要从语言品味中悟情,要讲究语言艺术等角度阐述了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  关键词:语文 情感 教师 教材 情境 语言    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一个永恒的话题。新课程标准强调:“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加强和重视情感教育。”语文教育,不光是将知识传输给学生,而是一定要把学生当成一个有生命的人,
期刊
2010年7月13日至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这是中国进入新世纪之后首次召开的全国性教育大会。胡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教育是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促进教育公平”。我听到这番话,虽身边已是热浪滚滚,但仍觉有股东风袭来,酷暑炎炎
期刊
前段时间网易报道: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世界21个国家的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想象力却世界倒数第一。在教学中也看到这样一幅漫画:一群脑袋各异的学生来到学校,在老师的精心雕琢打磨下,最后都顶着一颗相同的圆圆脑袋走出校门。  为此,教育界的有识之士不断在倡导呼吁教育改革,期间也有不少学校取得了成功。像江苏泰兴“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课改,山东昌乐二中的“271课堂
期刊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语文课程活动设计的首要目的是把学生吸引到教学中来,引导他们体验情感,培养他们的能力。文章不是无情物,每一篇文章无不饱含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在课堂中如何激发学生的情感呢?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有感情的朗读、课本剧教学、读后感写作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情感,达到情感共鸣,让学生尽“情”舞蹈。  关键词:情感激发现代教育技术课本剧朗读读后感写作     新课程改革不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