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心理教育教育是高职德育工作不可缺少的组成,更是帮助学生形成健全人格的主要途径。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因客观或非客观因素都出现一些如抗压能力差、缺乏自信心以及性格叛逆等问题,严重影响学生健康成长。因而需要在德育工作中应用心理健康教育,改善学生不良心理状态。对此,本文则从把握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学会倾听关注学生心理以及优化心理健康教育途径等分析其具体应用策略,望给予高职德育教育提供教学参考。
【关键词】高职德育;心理健康教育;应用
【作者简介】张慧,江苏财会职业学院。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的同时培养理性平和、自尊自信且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正是此思想指导要求高职德育教育者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结合学生实际心理情况优化教育途径,从而培养出抗压能力以及健全人格的新一代接班人。
一、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情况主要集中于以下方面:
1.抗压能力差:大部分高职学生缺乏自信心,认为自己无论在学生还是生活能力方面都不如其他人,一旦遇到失败和挫折较易受到打击,从而情绪越来越消沉,如果不能顺利排解负面情绪则有可能会患上抑郁症和焦虑症,严重会危及自身生命。
2.缺乏自信心:高职院校学生都来自经济贫困地区且文化水平偏低,和普通高等院校学生相比,此类学生总认为自己不如其他人,无法正视自己高职生的身份,即使面对机会也不能较好地把握,自己身上长处和优点更是无法看到。
3.自律能力差:高职院校学生成绩录取较低,多数学生在入校之前已形成自由懒散等不良习惯,进入高职院校无疑是原形毕露,不能自我约束和管理。
4.叛逆且迷茫:多数高职院校学生没有奋斗目标和远大理想,性格叛逆且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因缺乏明确的奋斗目标而感觉理想和现实有很大出入,从而选择消极度日。
二、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工作中的应用
1.把握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在德育工作中应用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内在要求。高职院校在教育中增加部分研究性以及可操作性的课程可较好地培养学生能力,增强学生独立自主性和竞争以意识,进而锻炼学生抗压能力。德育教师在道德修养教学中应准确阐述心理教育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和深远影响,借助相关案例使学生了解常见心理问题以及产生原因,引导学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学习以及人生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此外学校德育应重点关注特殊心理学生,定期检查学生心理健康情况,建立学生心档案,避免学生因不良心理问题走向极端。
2.学会倾听关注学生心理。谈心是高职院校开展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但以往谈心方式严重忽略学生主观能动性,学生十分容易产生抵制和厌倦心理,降低德育效果。对此高职德育工作者在谈心时应从施教者转为启悟者和倾听者,拉近和学生之间距离。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深入了解学生成长背景、个性特点、思想动态等并在此基础上为其提供针对性和个性化指导,可以较好地帮助学生化解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此外教师还应做到共情,即从聆听和观察中感受到学生的快乐、悲伤与愤怒,接纳学生分析自己行为原因,再通过肢体或语言传递给学生,当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接纳、理解和关注,自然而然愿意和其倾诉内心。
3.优化心理健康教育途径。高职院校学生年龄差距不大,文化水平也较为相似,因而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略为简单。但传统德育工作过于重视传输与教导,惯性运用参观访问、讨论报告、榜样示范、检查评比等程序化和刻板化方法,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不仅无法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更难以引发学生情感共鸣,影响德育效果。对此在应用心理健康教育时就可紧紧围绕高职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启发、感染、鼓励,改变学生传统思维观念和行为,引导其接受新的观念与学习方式,获得自我成长。高职德育工作应用心理健康教育常见方式为集体讨论,即组织学生集体讨论当下学生群体作为关注的问题,而这种方式也是学生在针对相同问题原因和解决方法讨论时除了发表自己意见,也要学会听取他人意见和建议,对自己的想法进行修订。可以说讨论也是相互学习和理性思考的过程,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观。
三、结语
总之,随着经济水平的大幅度提升和社会快速发展,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情况越来越受到重视,也进一步凸显高职德育工作重要性。可以说高职德育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有着紧密联系,要求学校把握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学会倾听学生心中想法,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分析其心理状况,并在此基础上运用科学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径,进一步缓解高职学生心理压力,促使学生快乐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蔺首睿,董佩玲,刘思雅.心理健康教育技术在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6(28).
[2]李颂平.构建高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共动模式建议[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1):69-71.
[3]袁君.心理健康教育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7(2):152-153.
【关键词】高职德育;心理健康教育;应用
【作者简介】张慧,江苏财会职业学院。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的同时培养理性平和、自尊自信且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正是此思想指导要求高职德育教育者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结合学生实际心理情况优化教育途径,从而培养出抗压能力以及健全人格的新一代接班人。
一、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情况主要集中于以下方面:
1.抗压能力差:大部分高职学生缺乏自信心,认为自己无论在学生还是生活能力方面都不如其他人,一旦遇到失败和挫折较易受到打击,从而情绪越来越消沉,如果不能顺利排解负面情绪则有可能会患上抑郁症和焦虑症,严重会危及自身生命。
2.缺乏自信心:高职院校学生都来自经济贫困地区且文化水平偏低,和普通高等院校学生相比,此类学生总认为自己不如其他人,无法正视自己高职生的身份,即使面对机会也不能较好地把握,自己身上长处和优点更是无法看到。
3.自律能力差:高职院校学生成绩录取较低,多数学生在入校之前已形成自由懒散等不良习惯,进入高职院校无疑是原形毕露,不能自我约束和管理。
4.叛逆且迷茫:多数高职院校学生没有奋斗目标和远大理想,性格叛逆且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因缺乏明确的奋斗目标而感觉理想和现实有很大出入,从而选择消极度日。
二、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工作中的应用
1.把握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在德育工作中应用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内在要求。高职院校在教育中增加部分研究性以及可操作性的课程可较好地培养学生能力,增强学生独立自主性和竞争以意识,进而锻炼学生抗压能力。德育教师在道德修养教学中应准确阐述心理教育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和深远影响,借助相关案例使学生了解常见心理问题以及产生原因,引导学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学习以及人生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此外学校德育应重点关注特殊心理学生,定期检查学生心理健康情况,建立学生心档案,避免学生因不良心理问题走向极端。
2.学会倾听关注学生心理。谈心是高职院校开展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但以往谈心方式严重忽略学生主观能动性,学生十分容易产生抵制和厌倦心理,降低德育效果。对此高职德育工作者在谈心时应从施教者转为启悟者和倾听者,拉近和学生之间距离。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深入了解学生成长背景、个性特点、思想动态等并在此基础上为其提供针对性和个性化指导,可以较好地帮助学生化解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此外教师还应做到共情,即从聆听和观察中感受到学生的快乐、悲伤与愤怒,接纳学生分析自己行为原因,再通过肢体或语言传递给学生,当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接纳、理解和关注,自然而然愿意和其倾诉内心。
3.优化心理健康教育途径。高职院校学生年龄差距不大,文化水平也较为相似,因而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略为简单。但传统德育工作过于重视传输与教导,惯性运用参观访问、讨论报告、榜样示范、检查评比等程序化和刻板化方法,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不仅无法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更难以引发学生情感共鸣,影响德育效果。对此在应用心理健康教育时就可紧紧围绕高职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启发、感染、鼓励,改变学生传统思维观念和行为,引导其接受新的观念与学习方式,获得自我成长。高职德育工作应用心理健康教育常见方式为集体讨论,即组织学生集体讨论当下学生群体作为关注的问题,而这种方式也是学生在针对相同问题原因和解决方法讨论时除了发表自己意见,也要学会听取他人意见和建议,对自己的想法进行修订。可以说讨论也是相互学习和理性思考的过程,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观。
三、结语
总之,随着经济水平的大幅度提升和社会快速发展,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情况越来越受到重视,也进一步凸显高职德育工作重要性。可以说高职德育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有着紧密联系,要求学校把握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学会倾听学生心中想法,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分析其心理状况,并在此基础上运用科学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径,进一步缓解高职学生心理压力,促使学生快乐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蔺首睿,董佩玲,刘思雅.心理健康教育技术在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6(28).
[2]李颂平.构建高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共动模式建议[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1):69-71.
[3]袁君.心理健康教育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7(2):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