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文章首先阐述了翻转课堂的概念及价值,然后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最后提出 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利用翻转课堂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途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翻转课堂;学生自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標识码:A 文章编号:(2020)-17-265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翻转课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形成语文思维与语文核心素养,进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文本结构与重点、难点,增进其理解能力。
1翻转课堂的概念及价值
翻转课堂指的是颠覆以往教学观念,一改学生课上学习、课后练习的常态,提倡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利用课余时间展开预习与巩固,将遇到的复杂问题带入课堂,借助小组合作、教师指导等方式加以解决,在保证学生做到温故而知新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及各方面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引入网络技术,引导学生自主运用各类媒介查阅书籍资料,与其他学生形成良好的小组合作关系,围绕教学重点与难点,归纳个人难以理解的问题,逐渐构成一个完整规范的知识体系。这种模式是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小学语文教学的一次新尝试,学生作为课堂的第一主人,拥有自由支配学习思维的权利,有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把握好课堂活动开展的进度与侧重点。翻转课堂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另外,翻转课堂的使用价值一般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生自主进行课前预习是有目的的,旨在引导学生深入探索,尽可能地发挥个人潜能,归纳以往学习经验。第二,实现了某种程度上的师生互换,学生掌握了学习主动权,会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并保持高度热情参与学习活动。第三,加深了课堂参与人员彼此之前的沟通与了解,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一言一行,明晰学生需要强化的关键部分,在真正意义上做到因材施教。
2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由于各地区经济、教育资源等分布不均匀,专业师资队伍基础薄弱,当前我国多数小学语文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仍相对落后,基本上以“填鸭式教学为主,课堂活动推进具有单一性,难以真正发挥出实际效果。教师过于注重对语文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小学生自控能力较弱,长时间接受单纯的理论教学很容易产生枯燥乏味的心理,无法始终集中注意力,主体地位并未得到彰显,长此以往,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将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发散式思维的最佳时期,随着年龄增长,学生思维发展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将更加明显,教师如若把握不当,会错失培养学生质疑精神、创造精神的最佳时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均更加倾向于以分数来认知学生,忽视了学生在这——过程中做出的努力学生的潜能与各方面能力未得到公正、客观的评价。除此之外,随着时间推移,学生个性化特征逐渐凸显,学生形成的思维模式与教师授课方式出现了一定分歧与代沟,导致教学问题涌现。
3小学语文教学中利用翻转课堂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途径
(一)课前翻转
新课标要求教师通过翻转课堂,让学生从最初的被动学习逐渐变为课前自主学习探究,并在课中将读与写结合,使二者互相促进。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分析文章结构,并能从中感悟作者情感。但在实际的翻转课堂中,教师经过对学生课前预习检测可知,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对文章还处于浅层次的理解上,对主要架构与深层含义缺少细致的观察,自学效果不明显。基于此,教师要充分探究教学目标与重难点,做好导学案。对于翻转课堂来说,课前的准备工作很重要,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基于此,教师将课前翻转设置为:第一,教师发放微课,让学生自学,使其在此过程中掌握本文章的结构;第二,课前让学生自主交流与认知,找出文章中对童趣内容的描写,并带感情朗读:第三,品析文章,通过比较阅读法,使学生体会文中表达实物的方法;第四,课中体验,要求学生自主找出文本中另外几件趣事的表达途径。另外,教师可以制作微课,本节课的重点是学生可以围绕文本内容开展观察,并口述中心思想与情感表达。因此,教师设计微课的时候要以学生认知规律为原则,使其对作者口中的“童年趣事”有更多了解,为学生后期学习奠定基础。课前教师通过发放导学案与微课的形式,让学生通过自学掌握知识,并在此过程中对文章有深入理解。
(二)课中传授
1.展示成果。翻转课堂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将自主学习放在首位,引导学生将知识点内化。课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并在小组中展示自己课前学习的成果,如有的学生说:“我通过阅读,找到了一件与骆驼有关的事情,如剪羊毛。”这时其他学生补充,“我还找到了关于驼铃的内容”,以合作交流促进学生思考,并在展示成果的过程中拓宽学生对文本的认知面,使其对文章中的结构顺序有初步的了解。
2.以交流解决疑惑,促进学生自学。课前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学习,往往对文章内容有一些不理解的地方,在课堂中学生可以将自己的问题提出来,主动与教师沟通,也可通过教师设置的问题重新思考。
(三)课后延伸
课后教师布置问题:“对于文章中阐述的趣事,你从中还能找到哪些有趣的表达?”解答时间由学生自己确定,使其通过自主探究分析作者介绍趣事的过程中采用的表达方法与途径,并感受其重要性。这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一种挑战,学生只有主动进行验证并学习,才能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价值。
结束语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预习任务,令学生借助网络平台搜索、查阅书籍资料、观看微课等形式,与教师课堂教学相结合,形成翻转课堂,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其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求知欲,开阔学生视野,进步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林霞.浅议提问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福建轻纺,2019(12):52-54.
[2]傅翠丽.小学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策略研究[J].科技风,2019(35):73.
[3]孔祥雪.打好小学生阅读基础 不断提升写作能力[J].现代交际,2016(21):233.
[4]杨晓敏.小学语文教学中体验式学习的应用分析[J].现代交际,2016(17):170.
关键词:小学语文;翻转课堂;学生自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標识码:A 文章编号:(2020)-17-265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翻转课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形成语文思维与语文核心素养,进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文本结构与重点、难点,增进其理解能力。
1翻转课堂的概念及价值
翻转课堂指的是颠覆以往教学观念,一改学生课上学习、课后练习的常态,提倡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利用课余时间展开预习与巩固,将遇到的复杂问题带入课堂,借助小组合作、教师指导等方式加以解决,在保证学生做到温故而知新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及各方面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引入网络技术,引导学生自主运用各类媒介查阅书籍资料,与其他学生形成良好的小组合作关系,围绕教学重点与难点,归纳个人难以理解的问题,逐渐构成一个完整规范的知识体系。这种模式是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小学语文教学的一次新尝试,学生作为课堂的第一主人,拥有自由支配学习思维的权利,有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把握好课堂活动开展的进度与侧重点。翻转课堂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另外,翻转课堂的使用价值一般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生自主进行课前预习是有目的的,旨在引导学生深入探索,尽可能地发挥个人潜能,归纳以往学习经验。第二,实现了某种程度上的师生互换,学生掌握了学习主动权,会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并保持高度热情参与学习活动。第三,加深了课堂参与人员彼此之前的沟通与了解,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一言一行,明晰学生需要强化的关键部分,在真正意义上做到因材施教。
2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由于各地区经济、教育资源等分布不均匀,专业师资队伍基础薄弱,当前我国多数小学语文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仍相对落后,基本上以“填鸭式教学为主,课堂活动推进具有单一性,难以真正发挥出实际效果。教师过于注重对语文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小学生自控能力较弱,长时间接受单纯的理论教学很容易产生枯燥乏味的心理,无法始终集中注意力,主体地位并未得到彰显,长此以往,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将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发散式思维的最佳时期,随着年龄增长,学生思维发展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将更加明显,教师如若把握不当,会错失培养学生质疑精神、创造精神的最佳时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均更加倾向于以分数来认知学生,忽视了学生在这——过程中做出的努力学生的潜能与各方面能力未得到公正、客观的评价。除此之外,随着时间推移,学生个性化特征逐渐凸显,学生形成的思维模式与教师授课方式出现了一定分歧与代沟,导致教学问题涌现。
3小学语文教学中利用翻转课堂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途径
(一)课前翻转
新课标要求教师通过翻转课堂,让学生从最初的被动学习逐渐变为课前自主学习探究,并在课中将读与写结合,使二者互相促进。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分析文章结构,并能从中感悟作者情感。但在实际的翻转课堂中,教师经过对学生课前预习检测可知,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对文章还处于浅层次的理解上,对主要架构与深层含义缺少细致的观察,自学效果不明显。基于此,教师要充分探究教学目标与重难点,做好导学案。对于翻转课堂来说,课前的准备工作很重要,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基于此,教师将课前翻转设置为:第一,教师发放微课,让学生自学,使其在此过程中掌握本文章的结构;第二,课前让学生自主交流与认知,找出文章中对童趣内容的描写,并带感情朗读:第三,品析文章,通过比较阅读法,使学生体会文中表达实物的方法;第四,课中体验,要求学生自主找出文本中另外几件趣事的表达途径。另外,教师可以制作微课,本节课的重点是学生可以围绕文本内容开展观察,并口述中心思想与情感表达。因此,教师设计微课的时候要以学生认知规律为原则,使其对作者口中的“童年趣事”有更多了解,为学生后期学习奠定基础。课前教师通过发放导学案与微课的形式,让学生通过自学掌握知识,并在此过程中对文章有深入理解。
(二)课中传授
1.展示成果。翻转课堂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将自主学习放在首位,引导学生将知识点内化。课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并在小组中展示自己课前学习的成果,如有的学生说:“我通过阅读,找到了一件与骆驼有关的事情,如剪羊毛。”这时其他学生补充,“我还找到了关于驼铃的内容”,以合作交流促进学生思考,并在展示成果的过程中拓宽学生对文本的认知面,使其对文章中的结构顺序有初步的了解。
2.以交流解决疑惑,促进学生自学。课前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学习,往往对文章内容有一些不理解的地方,在课堂中学生可以将自己的问题提出来,主动与教师沟通,也可通过教师设置的问题重新思考。
(三)课后延伸
课后教师布置问题:“对于文章中阐述的趣事,你从中还能找到哪些有趣的表达?”解答时间由学生自己确定,使其通过自主探究分析作者介绍趣事的过程中采用的表达方法与途径,并感受其重要性。这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一种挑战,学生只有主动进行验证并学习,才能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价值。
结束语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预习任务,令学生借助网络平台搜索、查阅书籍资料、观看微课等形式,与教师课堂教学相结合,形成翻转课堂,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其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求知欲,开阔学生视野,进步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林霞.浅议提问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福建轻纺,2019(12):52-54.
[2]傅翠丽.小学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策略研究[J].科技风,2019(35):73.
[3]孔祥雪.打好小学生阅读基础 不断提升写作能力[J].现代交际,2016(21):233.
[4]杨晓敏.小学语文教学中体验式学习的应用分析[J].现代交际,2016(17):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