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古诗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大浪淘沙后留下来的精髓,古今情志相同,我们应继续学习传统诗歌。当下初中语文教材中古诗文的内容很多,但是许多学生没有构建起正确的古诗审美。基于此,本文简要阐述了现阶段初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面临的困境,并提出古诗词审美课堂的构建途径,旨在培养学生的古诗兴趣、提升民族文化素养与自信。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专题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17-290
引言
古诗有着精美的语言、真挚的情感、奇妙的想象、丰富的手法。古诗寄情世外,体察入微,或执著或酒脱,或沉郁或飘逸,或振拔或淡远,风情万种。诗还可以兴、观、群、怨。古诗伴我们慢慢成长,生活中不止有苟且,还有诗意。但古诗有时较难理解,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难点。
一、现阶段初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面临的困境
首先,学生缺乏对古诗的兴趣。理解古代诗歌要咬文嚼字、回顾历史、理解背景,这种工作对追求直观、快节奏的中学生来说费时费力。其次,大多数学生无法建立系统的古诗词体系,迁移能力较差。另外,初中生课业十分繁重,学生普遍存在哪门学科提分快就学哪门的倾向。其一,教师教学价值取向不同。由于教学兴趣的不同,有的教师认为古诗文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有着独特的美感和魅力,我们有义务承担起传承文明的重担。有的老师认为古诗文不能给社会带来明显的效益。有的老师认为在历年高考中古诗鉴赏得分率较低,下功夫多,成效却不好,就转向能得分的部分。其二,教师课堂教学并未真正以学生为主体。现在不少老师仍然采用的是满堂讲、满堂问、满堂抄、死记硬背式的教学方法。将古诗的美感抹杀之后,谁还会徜徉在自由的精神世界。其三,教师个人素养不同,钴研精神参差。
二、初中语文诗歌“审美课堂”教学模式实践
(一)进行古诗词专题教学
从初中语文新课标新提出的十八个学习任务群着手,这十八个学习任务群对看似庞大无法着手的语文学习内容进行了细致的任务分类,我们可以借鉴其任务群分类的精华部分。从初中古诗词这一特定教学角度出发,我们清楚地知道,初中古诗词教学不应是零碎的,它应该是系统化的专题教学,完全可以结合众多古诗词所内含的历史文化对其进行充分的合理的解构,古代诗人、词人所创作品的思想情感表达种类繁杂,不大容易进行区分。而每位作者所处的朝代是十分固定的,以所处朝代划分进行朝代专题教学无疑是初中古诗词教学内容系统化的重要支撑。在古诗词专题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研讨的问题往往不是由教师提出的,而是来自师生的互动过程。有学者认为古诗词教学过程中,相互用的“对话”是优秀教学的本质标识,古诗词专题教学中的问题往往是在動态的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在师生、生生互动的相互作用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不断被质疑、修正,在相互交流、碰撞的过程中,学生会逐渐深化对古诗词的认知,在双向互动的专题教学中提升自身核心素养。
(二)激情导入,创设古诗词学习环境
古诗词课堂导入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常见的直接导入、开门见山,即直接告诉学生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古诗词是哪篇并进行讲解;第二种间接导入则需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对于古诗词课堂教学来说间接导入的方式有很多,例如:故事导入法、背景导入法、疑问导入法、预习导人法等。其中,疑问导人法值得每位语文教师在古诗词课堂上应用,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进行古诗词习得,会更好地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保证后续教学任务的有序进行。由于古今文化存在差异,学生学习古诗词存在定难度,教师可在激情导入后交代作者时代背景等信息,将学生引入作品产生的时代,完成古诗词教学情境的创设,这样更有利于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更好地挖掘作品所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古诗词的学习中接受优秀古诗词文化的熏陶。
(三)学习诗歌理性分析
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单篇古诗教学无法增进学生自学诗歌的能力。不系统指导,教多少首古诗效果都甚微,大多数学生依旧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所以,教师必须系统地进行方法指导。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教会学生快速把握诗歌的情感方法,让学生不畏诗歌鉴赏,树立自信心。在教学实践中我进行意象归纳总结,典故总结,诗歌按题材内容粉类、将学过的所有诗歌串联起来带学生归纳总结诗歌的复杂情感,教学生快速把握诗歌情感的方法,为进一步深入赏析诗歌打下基础。
(四)总结诗歌鉴赏题型
从诗歌的形象题(物象、人物)、诗歌的炼字题、诗歌的表达技巧题和不同作者的艺术风格题四大类型题引导学生学习。目前诗歌得分率较低,有时均分不到1分,如果不好拿分就放弃的话,那么语文学习将会失去很多美,很多日后生活的感悟和深思、甚至解惑与宽慰。我们必须直面难题,迎难而上。在几年诗歌教学中,我发现,完成第二方面的学习,基本能保证一分的得分;完成第三方面的教学,班级均分还会提升一分左右,喜爱诗歌的学生受益更多。古诗词教学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每次课堂教学都有其独特性,这就要求在一节古诗词课堂教学结東后,教师必须进行教学反思,将自己本节课的优缺点进行记录,自己先归纳总结,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也可以与学生进行交流,从学生处得到更切合实际情况的教学评价及反馈,这样不仅有利于提升教师自身古诗词授课的水平,更对学生获得古诗词学习成果有很大保障。
结论
马克思曾经说:“越是民族的才能是世界的。”古典诗歌承载着中国文化最精华最美的东西,中学生读古诗,思接千载,感悟古人的智慧、胸怀与情操将会影响他的一生。希望我们能在中国优美精深的古诗中涵养我们的灵魂,坚守我们的根,在世界发扬我们的精气神。
参考文献
[1]李丽明.初中语文古诗词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J].科教导刊(下旬),2019(02):164-165.
[2]裴东彦.初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及培育路径[J].科技资讯,2019,18(06):140+142.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专题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17-290
引言
古诗有着精美的语言、真挚的情感、奇妙的想象、丰富的手法。古诗寄情世外,体察入微,或执著或酒脱,或沉郁或飘逸,或振拔或淡远,风情万种。诗还可以兴、观、群、怨。古诗伴我们慢慢成长,生活中不止有苟且,还有诗意。但古诗有时较难理解,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难点。
一、现阶段初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面临的困境
首先,学生缺乏对古诗的兴趣。理解古代诗歌要咬文嚼字、回顾历史、理解背景,这种工作对追求直观、快节奏的中学生来说费时费力。其次,大多数学生无法建立系统的古诗词体系,迁移能力较差。另外,初中生课业十分繁重,学生普遍存在哪门学科提分快就学哪门的倾向。其一,教师教学价值取向不同。由于教学兴趣的不同,有的教师认为古诗文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有着独特的美感和魅力,我们有义务承担起传承文明的重担。有的老师认为古诗文不能给社会带来明显的效益。有的老师认为在历年高考中古诗鉴赏得分率较低,下功夫多,成效却不好,就转向能得分的部分。其二,教师课堂教学并未真正以学生为主体。现在不少老师仍然采用的是满堂讲、满堂问、满堂抄、死记硬背式的教学方法。将古诗的美感抹杀之后,谁还会徜徉在自由的精神世界。其三,教师个人素养不同,钴研精神参差。
二、初中语文诗歌“审美课堂”教学模式实践
(一)进行古诗词专题教学
从初中语文新课标新提出的十八个学习任务群着手,这十八个学习任务群对看似庞大无法着手的语文学习内容进行了细致的任务分类,我们可以借鉴其任务群分类的精华部分。从初中古诗词这一特定教学角度出发,我们清楚地知道,初中古诗词教学不应是零碎的,它应该是系统化的专题教学,完全可以结合众多古诗词所内含的历史文化对其进行充分的合理的解构,古代诗人、词人所创作品的思想情感表达种类繁杂,不大容易进行区分。而每位作者所处的朝代是十分固定的,以所处朝代划分进行朝代专题教学无疑是初中古诗词教学内容系统化的重要支撑。在古诗词专题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研讨的问题往往不是由教师提出的,而是来自师生的互动过程。有学者认为古诗词教学过程中,相互用的“对话”是优秀教学的本质标识,古诗词专题教学中的问题往往是在動态的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在师生、生生互动的相互作用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不断被质疑、修正,在相互交流、碰撞的过程中,学生会逐渐深化对古诗词的认知,在双向互动的专题教学中提升自身核心素养。
(二)激情导入,创设古诗词学习环境
古诗词课堂导入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常见的直接导入、开门见山,即直接告诉学生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古诗词是哪篇并进行讲解;第二种间接导入则需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对于古诗词课堂教学来说间接导入的方式有很多,例如:故事导入法、背景导入法、疑问导入法、预习导人法等。其中,疑问导人法值得每位语文教师在古诗词课堂上应用,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进行古诗词习得,会更好地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保证后续教学任务的有序进行。由于古今文化存在差异,学生学习古诗词存在定难度,教师可在激情导入后交代作者时代背景等信息,将学生引入作品产生的时代,完成古诗词教学情境的创设,这样更有利于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更好地挖掘作品所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古诗词的学习中接受优秀古诗词文化的熏陶。
(三)学习诗歌理性分析
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单篇古诗教学无法增进学生自学诗歌的能力。不系统指导,教多少首古诗效果都甚微,大多数学生依旧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所以,教师必须系统地进行方法指导。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教会学生快速把握诗歌的情感方法,让学生不畏诗歌鉴赏,树立自信心。在教学实践中我进行意象归纳总结,典故总结,诗歌按题材内容粉类、将学过的所有诗歌串联起来带学生归纳总结诗歌的复杂情感,教学生快速把握诗歌情感的方法,为进一步深入赏析诗歌打下基础。
(四)总结诗歌鉴赏题型
从诗歌的形象题(物象、人物)、诗歌的炼字题、诗歌的表达技巧题和不同作者的艺术风格题四大类型题引导学生学习。目前诗歌得分率较低,有时均分不到1分,如果不好拿分就放弃的话,那么语文学习将会失去很多美,很多日后生活的感悟和深思、甚至解惑与宽慰。我们必须直面难题,迎难而上。在几年诗歌教学中,我发现,完成第二方面的学习,基本能保证一分的得分;完成第三方面的教学,班级均分还会提升一分左右,喜爱诗歌的学生受益更多。古诗词教学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每次课堂教学都有其独特性,这就要求在一节古诗词课堂教学结東后,教师必须进行教学反思,将自己本节课的优缺点进行记录,自己先归纳总结,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也可以与学生进行交流,从学生处得到更切合实际情况的教学评价及反馈,这样不仅有利于提升教师自身古诗词授课的水平,更对学生获得古诗词学习成果有很大保障。
结论
马克思曾经说:“越是民族的才能是世界的。”古典诗歌承载着中国文化最精华最美的东西,中学生读古诗,思接千载,感悟古人的智慧、胸怀与情操将会影响他的一生。希望我们能在中国优美精深的古诗中涵养我们的灵魂,坚守我们的根,在世界发扬我们的精气神。
参考文献
[1]李丽明.初中语文古诗词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J].科教导刊(下旬),2019(02):164-165.
[2]裴东彦.初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及培育路径[J].科技资讯,2019,18(06):14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