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高校古代汉语课程分组层级体系的教学探索

来源 :文学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yin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分组层级体系以自主学习为导向,在学习目标、活动过程、资料提取和成果呈现四大微观层面各具特色,逐层指向学习主动权、自我监管、项目扩展三大阶段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引入了良构型和非良构型知识的基础上,以应用型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古代汉语课程为例,为教师提供设计思路。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古代汉语;分组层级;自主学习
  1.引言
  分组教学转变了传统教学的组织形式、交流模式,有助于学生集体意识的建构和个性化发展,但在实际操作中,教师是否参与小组构成、分配、监管、呈现等环节以及参与的比例颇有争议。知识在学习者的自我建构中形成,自主学习能力也已成为21世纪人才的重要技能之一,因此我们认为分组教学的目标导向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文参考新加坡国立教育学院(NIE)“从合作向协作学习转变的活动体系” ,加入“良构知识”与“非良构知识”的概念,重新设计了适用于应用型高校的的“自主学习导向的分组层级体系”,并结合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古代汉语课程的设计思路加以阐述。
  2.自主学习导向的分组层级体系作为设计的依据
  自主学习导向的分组层级体系具备三个层级的分组活动,每层均有各自的学习目标,逐层递进指向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具体到每一次小组活动的微观层面则包括学习目标、活动过程、资料提取和成果呈现四大环节。
  2.1指示層级
  分组的初级阶段,教师对学习任务、组员和任务分配、进度监控以及成果标
  准都有严格把控,任务类型以良构型知识为主。
  应用型大学学生沿袭了中学的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和进度都局限于老师的课堂讲授,对老师的依赖性比较强,缺少自己探索的动力。学生认为及格即可、以获得学分作为学习的目的,如果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常常逃避和抱怨。针对学生特点,增强学生自信和培养合作意识、减少依赖感是初级阶段的首要目标。
  而良构型知识涉及“某一主题的事实、概念、规则和原理,它们是以一定的层次结构组织在一起的” ,知识点排列清楚,任务目标容易达成,有助于学生自信心的建立;通过教师对任务的分配,小组学生对自己的责任有清晰地认识,减少依赖感,逐渐形成合作意识。
  2.2鹰架层级
  分组的中级阶段,教师提出可选课题和待解决问题,学生从中选择或投票达成共识,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通过头脑风暴的活动生成一些题目清单;教师对小组构成和任务分配给出指导原则,学生们据此进行任务分配和管理并给出理由,教师和组长协助同学们达成学习目标,鼓励分享、交流和参与;讨论过程中,教师给出初始资料,但鼓励学生独立搜集资料,并给出甄别、过滤的方法;最终根据教师的指导原则,学生们决定输出的成品类型,教师对创意和独特性给予鼓励。
  这一阶段的学习目标以非良构性知识为主,注重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技能。因为在知识应用的过程中,由于概念本身的复杂性和应用实例的不规则性,需要学生调动自身能动性进行思考和整合,从而锻炼独立思考的能力;小组任务的自由分配和领受,也有助于责任感的建立。而当学生们慢慢习惯了小组学习的形式,有助于合作学习的鹰架就可以渐渐撤离。
  2.3自主层级
  分组的高级阶段,也是自主合作学习的理想阶段。学生们通过投票或讨论达成共识并自主选题;自由分组并分解任务,设置不同阶段目标和日程,自我监管进程,必要时可以寻求专家帮助;学生搜集、选择、辨别相关资料;自由组织、分配和管理最后的呈现方式,小组成果和个人付出都是有建设性并富有成效的。
  这一阶段仍然以非良构性知识为主,但注意培养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即善于发现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能以自己的坐标或独特的知识视角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有效自我评价也是此阶段的目标。
  3.分组层级体系与古代汉语应用型教学设计
  应用型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以培养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师资和语言文化传播工作者为目标,古代汉语课程教学目标“应立足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注重学生语言运用和运用汉语进行教学能力的培养。” 有鉴于此,我们将三个阶段能力的培养融入分组层级。
  3.1以语言本体理论为基础的良构型知识
  知识类型包括音韵、文字、词汇、语法、训诂等方面的基础理论,教学形式采用拼图式教学法。以下列举例子供参考(表1)。
  3.2以训练教学技能为主的非良构型知识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古代汉语教学主要针对两大群体:一是以汉语言为专业的留学生,我们把这类学生定位在“专门型人才,甚至研究型人才上,他们是海外中国文化的传承者;还有一类是在备受认可的国际课程IB(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中,开设了一门母语与世界文学,教授IB课程的学生需要汉语教师在掌握良好古代汉语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具备讲授浅易文言文的技能。
  我们选择了深具儒家文化内涵的《论语》作为学生的讲授材料。
  3.3 以文化拓展为项目内容的非良构型知识
  前两阶段重点是教师引导学生确立学习方向并进行自我监管,这一阶段则侧重于帮助学生找到所学知识与个人生活的联系。古代汉语因为时代的久远和文字的艰涩,与现代生活的联系似乎不那么紧密,但典籍中涉及的文化符号及其内涵在现代影音作品、风土人情和文化景点中仍可见一斑,我们的文化拓展实训活动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
  结语
  分组层级体系不仅在学习目标、活动过程、资料提取和成果呈现四大微观层面各有特色,而且提醒了我们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其独特的阶段性。由于不同的层级涉及不同能力的培养,我们引入了良构型和非良构型知识的概念,以汉语国际教育系古代汉语的应用型教学为例,为老师们提供了一些设计思路的建议。
  参考文献
  [1]Lynde Tan, Joyce Koh Hwee Ling. Self-Directed Learning: Learning in the 21st Century Education [M], Singapore: Ministry of Education, 2014
  [2]陈育焕,张永慧.基于TPACK的华文资讯科技教学设计思路[J].华文老师.2015(59):32-36
  [3]彭绍东.混合式协作学习的设计与分析[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4]庞维国.论学生的自主学习[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0)2:78-83
  [5]朱焱炜.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古汉语教学[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4(3)
  ①Chai Ching Sing, Lim Wei-Ying, So Hyo-Jeong, Cheah Horn Mun. Advancing Collaborative Learning with ICT: Conception, Cases and Design [M], Singapore: Ministry of Education, 2011:68
  ②刘儒德.论认知的灵活性[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1995,155(5):61
  ③王丽,朱宏.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古代汉语课教学探讨与实践[J]. 语文建设. 2013,10:8
其他文献
摘要:“当个人和群体觉得他们经历了可怕的事件,在群体意识上留下难以抹灭的痕迹,成为永久的记忆,根本且无可逆转地改变了他们的未来,文化创伤就发生了。”①但文化创伤的重点不仅限于造成创伤的事件本身,而在于将创伤意义进行社会文化的建构,扩大其影响力,从而实现集体认同。本文以电影《金陵十三钗》为例,浅析文化创伤的建构目的和意义,并对文化创伤的建构过程及建构成效进行思考。  关键词:文化创伤 《金陵十三钗》
期刊
摘要:2001年由日本能乐大师野村万斋和英俊小生伊藤英明出演了电影《阴阳师》(一、二集),由潼田洋二郎监督,成为了经典之作。而阴阳师历史上则来源于中国的文化。阴阳师是起源于中国的阴阳家,懂得观星宿、相人面,测方位,知灾异、寻风水、施行祭祀的一种修士。唐朝时期日本大规模向中国派遣唐使学习中原文化,阴阳师开始在日本流行。在蒙昧时期,阴阳师是整个国家的精神支柱。而日本的阴阳之学来自中国的阴阳五行学说,代
期刊
摘要:《归来》是2014年张艺谋导演拍摄的劇情文艺电影,改编自严歌苓小说《陆犯焉识》的尾点,讲述的是大时代背景下的个人遭遇。文章以文化创伤理论为理论基础,具体分析电影《归来》中知识分子陆焉识与妻子冯婉瑜的在大时代际遇下的情感变迁故事,从小人物的创伤去理解大时代的悲痛,以此思考灾难给个人和整个民族带来的创伤,呼吁人们正视历史,牢记创伤,展望未来。  关键词:文化创伤理论;《归来》;创伤;记忆  中国
期刊
摘要:21世纪以来,全球文化交融程度日渐加深,而电影作为文化交流的桥梁,需要有一个坚实稳固的基础,去帮助不同文化之间的触碰和了解。翻译则是电影出口的基石之一,一部经历有着优秀翻译的中国电影,能更好地帮助中国文化与世界对接,也有助于中国文化的传播。本文在目的论的指导下,以《刺杀小说家》字幕翻译为例,分析字幕翻译对电影输出的重要性。  关键词:目的论;字幕翻译  一、研究背景  随着近几年来,全球化带
期刊
摘要:在全球化进程的推动下,电影产业蓬勃发展,电影字幕翻译在对外传播中起重要作用,成为翻译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本文结合电影《你好,李焕英》的字幕翻译,分析功能对等理论对字幕翻译的指导作用,并从意译、归化与异化等角度出发分析该理论在此影片中的应用实例,以期为影视字幕翻译提供借鉴,促进我国电影字幕翻译进步。  关键词:功能对等理论;电影字幕翻译;《你好,李焕英》  一、引言  现如今,电影已然成为现代
期刊
摘要:松尾芭蕉是江户中期著名的俳人,他独创的“蕉风”对日本文坛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芭蕉在鼎盛时期从江户市中心隐居至深川郊外,并去全国各地徒步旅行。他选择隐居和徒步旅行的生活与自身的郊外志向有很深的联系。尤其是纪行文的集大成之作《奥州小道》更是悉数尽显了芭蕉的郊外志向。  关键词:松尾芭蕉 奥州小道 郊外志向 不易流行  松尾芭蕉是江户中期有名的俳人,在其作品《奥州小道》中集大成地阐述了他的“不易流行
期刊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这是新课标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师从事教育行业的根本教学任务。小学语文会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及三观形成产生重大影响,故教师必须要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在以往的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习惯于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而忽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拟对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进行创新探究,以期为小学语文课堂的高质量发展助力。  一.积极引入新兴信息技术
期刊
摘要:随着全国教育各阶段思政教育的不断深入,如何更好地在小学生群体中开展思政教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小学思政教育面临专业教师队伍缺口大、教育形式单一等问题。就地取材,合理利用当地资源,尤其是红色旅游资源,是开展好小学思政教育的良好抉择。在思政课课程规划、课程开展、课后反思等方面不断突破,创新创造小学思政教育的新道路。文章以丹凤县马炉党性教育基地为例,对于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提升路径--红色旅游
期刊
摘要:幼儿区角活动是通过操作、摆弄以促进其全面发展的自主性学习活动,在幼儿通过与外界刺激互动而成长的过程中具有独特价值。但目前在小学附属幼儿园中区角创还存在区角创设由教师包揽,缺乏幼儿主动参与、空间布局偏向小学化,忽视幼儿年龄特点、材料投放问题频出,难以提升幼儿经验、创设内容重视装饰,忽略主题教育活动等问题。本文尝试在揭示其现存问题的基础之上,为幼儿园教师合理创设区角活动提供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
期刊
内容摘要:思辨性阅读对语文教学有多种积极作用:改进学习方式,促进语言与思维的共同发展;改变思考模式,尊重各层次学生的差异;强化沟通交流,凸显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思辨性阅读 初中语文 教学改进 方式方法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概括为四个方面: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理解与传承。这四个方面既并列又互相渗透融合。思维发展与提升在语文阅读教学的领域中,不应该局限于“文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