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电影进入彩色时代后,如何利用大荧幕营造出良好的视觉效果成为电影成功与否的判断标准之一,而在目前电影商业化的大潮之下,能构建出强大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的电影作品往往能够取得票房上的大丰收。在视觉效果中,色彩设计占据了重要的地位,电影能够适应于情绪和观影需要的色彩设计不仅可以辅助剧情发展,而且能够依靠色彩形成独特的色彩语言,构成电影艺术性的组成元素。动画电影的受众人群较为特殊和局限,但是近年来出现了许多十分卖座的动画电影,其色彩设计的重要特点就是广泛性,既可以满足儿童,也适合成人的观影习惯。本文以例释的方法来对动画电影中的色彩、色彩语言、色彩设计与色彩效果等进行详细论述。
关键词:动画电影 色彩设计 动画色彩 色彩语言 电影色彩
引言
视觉效果是电影追求的主要艺术特征之一,动画电影自20世纪上半叶开始进入彩色时代,之后便通过迪士尼公司的风格引领开启了崭新的动画电影时代,卡通人物形象更加富有特点,形成了新的电影类型。20世纪末,日本电影大师宫崎骏引领了全球新动画电影的潮流,动画电影越来越讲究色彩设计,而成功的动画电影不仅可以给儿童以良好的思想教育,而且还能吸引大量的成人走进影院观影。色彩语言已经成为动画电影的支柱之一。下面本文将以例释的方法来对动画电影中的色彩、色彩语言、色彩设计与色彩效果等进行详细论述。
一 色彩设计在动画电影中的地位与作用
从动画电影发展的历史来看,越来越能够形成一种关于色彩在动画影像中的地位共识,即色彩设计在动画电影中具有独立性美感。
1 色彩设计的独立性地位
与一般的电影不同,动画电影没有实地的取景地点和拍摄地点(尽管可能有借鉴现实的某处风景),而且也没有真实的演员参与表演,电影中的一切元素都是创作者们绘制出来并且利用电影技术让它们动起来的。因此,色彩在动画电影中具有独立的地位,某个物体或者某一人物的色彩搭配都有很大的主观创作空间。由此,动画电影中的色彩语言除了辅助剧情外,也具有独立的审美意义。
在动画电影中,色彩以从一种外在形式变成了荧幕视觉效果的内在构成者和参与者,它参与了剧情,形成了造型语言与场景语言,是动画内在生命的外在表现。色彩设计在动画电影中具有独特的视觉语言与形象,展示着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动画电影与卡通绘画以及一般影视在色彩上的巨大区别就在于独立的色彩语言与色彩审美。
色彩在视听艺术范畴内的动画电影中具有不可估量的创造力和美学价值,在完成其视觉美感创造力使命的同时,还为人们提供了对电影极其丰富的联想与想象空间,启发着观众理解、思考其内涵。正如迪士尼公司的众多色彩设计师所说,色彩感是动画电影中首要的也是最普遍的感官,色彩是塑造动画艺术的主要手段之一。在《白雪公主》之后,色彩进入到动画电影之中,成为了打动人类知觉和感情的重要力量,这也被称为电影艺术的第二次技术革命。在众多动画电影如《埃及王子》、《萤火虫之墓》中,我们感受到了运动的色彩美。再如,动画电影《风中奇缘》,让我们惊叹着那种和谐的、美不胜收的色彩处理效果。正如其片名一样,影片中的色彩设计带领观众进入到一个风中绮丽的世界之中。
2 色彩设计在动画电影中的作用
关于色彩设计对于动画电影的作用研究有许多,但大多流于表面,缺乏对于色彩与电影本质属性的结合研究。笔者认为,对于色彩设计的运用能够让人们全心地投入到动画电影之中,并且获得色彩升华后的意境和思考,这才是色彩设计在电影中的本质作用和内涵。一部优秀的动画片,除了有丰富、有趣的剧情内容外,其受欢迎程度也与色彩的运用有很大关系。虽然没有真实的拍摄场地与演员,但在色彩处理中,动画电影更为强调主观创作的视觉美感应该来源于生活中人们对色彩的感受。如果能够真正投入到动画舞台中的生活和人物中,就可以利用和享受色彩来给我们带来真实的生命感受,感悟生活的奥秘。当画面要着重表现某些喜悦的故事或者心情时,色彩便可以利用它独特的魅力来渲染这种美好的画面;而当故事中的人物用嫉妒去对待这个世界时,画面中便利用色彩反射出一种苦闷抱怨的调子。概括来讲,动画电影中,色彩用来传达思想、表达情绪、体现主题或制造动感和空间感。
二 色彩意境在动画电影中的构成
1 塑造角色
动画角色的色彩设计是动画电影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角色不仅是构成影片的主要成分,而且还承担了传递情绪的作用,好的角色设计可以用他自己的情感去吸引和感染观众。而创作者们常常会利用色彩来表达动画电影中某一角色的人物性格、命运等。例如,我们看到的如《千与千寻》等好的动画电影作品都是善于抓住人物身上的色彩设计细节,然后利用精雕细琢的色彩来表达其中隐藏的视觉效果,让观众在看到了表现化的人物之后,再进一步通过色彩领会其中的人物情绪以及性格。
对于角色的认知,除了基本的名称、造型和大小、类别等区分外,最突出的就是利用色彩设计去区分。就电影艺术而言,诉诸于视觉色彩比诉诸于记忆的名字更为生动和直接,也比造型等更为清晰。以国产动画片《葫芦娃》为例,创作者们似乎并没有想在外型上给七个葫芦兄弟以区别,甚至在单独看到他们的脸时也分不清楚究竟是哪个,创作者们利用了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不同的颜色将葫芦兄弟给予区分,观众便可以利用颜色分辨出他们的个性和特长。
除了强化角色的外在特征外,色彩还可以强化角色的内心和情感。动画电影在角色塑造上的色彩要求是要恰当的点缀,既要有真实性,还必须有装饰性的存在,从而构建一种角色的性格或者关于角色的某种暗示。以动画片《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为例,其中的王后便是黑色的衣服配上蓝紫色的冷色装饰,与穿着洁白无瑕的白雪公主形成了极大的对照,从而暗示出王后性格中的阴险与黑暗。动画电影中的角色色彩设计,总体是要以表现全片主题为目标的,在这个总的要求下,使得角色性格与作品主题和气氛密切关联起来,成为为主题服务的色彩符号。因此,在动画电影中,任务通常不具有现实生活中的复杂性、客观性和丰富性,而是变成了用色彩传达的符号。这就是动画电影在人物上的一个突出特点,性格是单层且有明确指向的。 2 烘托氛围
在动画电影中,色彩意境不单单表现在区分角色的特征和表现角色的情感上,它还构成了影片的场景,来烘托出特定的气氛。例如,勾画出梦幻般的仙境,或者节奏紧张的恐怖场景。以2005年的动画电影《马达加斯加》为例,故事主题概念很简单,就是如果把四只来自动物园的动物重新放到野外,那么这四只离开人类世界的动物们将会怎样呢?为了表达这一主题,创作者们在描绘纽约这个国际都市时,利用了混乱、眩晕的色彩,使画面表现出城市中充满光污染的环境,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便是影片中的非洲大草原,而在非洲大草原的色彩描绘中则显示出纯洁、干净的颜色,一望无际海水、繁盛茂密的热带色林、纯净闪光的沙滩等。这样的色彩烘托让人觉得心中无比激动,从而使人们不自主地对城市产生厌烦感,而对自然产生了无与伦比的向往。
除了强化主题和引起人们心里的情绪之外,色彩在动画电影中还具有最为基本的和最为重要的陈述功能。例如,《出埃及记》这部动画电影,讲述的是摩西如何经受住考验并带领以色列人离开埃及获得自由的故事。这段来自《圣经》的故事,要求画面的色彩设计必须严密而慎重。为了使观众能够更加理解故事内容,创作者们在创作时利用了色彩的叙事功能,在塑造了严肃和神圣感的同时,也增加了故事的背景叙述。动画的色彩采用了壁画和雕塑风格,动画中埃及神殿上的壁画让人很轻松地联想起了尼罗河的古老文明,联想到了原始艺术的粗犷,还有埃及金黄色的时代文明。这种色彩设计还利用了强烈的对比,整体的背景呈现暗色,而红色在其中就显得十分突出,使人赏心悦目,增加了视觉上的观赏度,深化主题并且补充了剧情的矛盾冲突,让观众更容易看懂故事究竟在讲述什么。
3 讲述故事
色彩意境除了在视觉效果中的塑造人物与烘托场景氛围之外,还具有推动故事发展的作用,这首先要得益于色彩的联想功能。我们知道,色彩除了其表现光的物理属性之外,还具有超出其本身的情感作用与联想作用。例如,红色会让人想到热烈的爱情、残忍的鲜血或者暴乱的革命;而蓝色会让人想到静谧的海洋;绿色会让人联想到茂密的森林等。而动画电影运用色彩讲述故事就是基于色彩具有联想能力这一点上。例如,动画电影《鬼妈妈》便利用了这一特点,在现实、虚拟世界和打破虚拟世界三个阶段运用了不同的色彩搭配,让观众容易联想到不同世界的特点。
当然,除了基本的联想作用与叙事之外,色彩还可以帮助影片做起承转合的连接作用。
三 例释动画电影中的色彩设计
本部分将具体提出几部动画电影的色彩设计,以便在特例中说明动画电影如何进行色彩设计和色彩语言的作用。
1 《花木兰》的色彩设计与色彩语言
动漫电影《花木兰》,首先在人物造型上,当木兰还在家里时,从头到脚就是一个平凡女孩的装束,衣服色彩鲜艳,使人能够感受到花木兰性格的活泼,而当她离开家毅然加入军队中,则是满身的铠甲戎装,着装色彩便变得单一,而当她结束军队生活重回家里时,则又回到了过去的婉约动人。其次在场景设计和故事叙述上,匈奴进犯时采用了阴暗的色调进行渲染,随后色彩开始发挥叙述性作用,讲述木兰如何与匈奴进行抗争,并且在极其激烈的打斗场面中加入了强烈的颜色对比。这一段故事以木兰的胜利而结尾,在篇末,设计师采用了绚烂的烟花来表达故事的结局。
2 《鬼妈妈》的色彩设计与色彩语言
国外的动画电影还有十分出色的色彩设计案例,这就是上文曾提到过的《鬼妈妈》。鬼妈妈塑造了现实与虚拟的两个世界,在这两个世界中间,影片的色彩设计起到了很大的对比和烘托作用。现实世界总体运用冷、暗的灰色色调,而幻想世界则采用明亮、鲜艳的暖色来描绘。而当卡洛琳的幻想消除,“鬼妈妈”的阴谋被揭穿后,原本明亮、鲜艳的色彩迅速被灰色所取代,而原本镜像世界的温暖的灯光也瞬间从黄色调变成了诡异的绿色调。在这样的冷暖色调转换中,创作者表达出了现实与幻想之间的取舍态度,揭示了影片的主题,并引起观众的共鸣。影片最后告诉观众,珍贵的亲情也许看似就像灰白色调一样卑微冰冷,但却是最温暖的。
结语
本文结合具体的动画电影实例,分析了在动画电影中,色彩设计的独立性与审美特色,并提出了色彩意境的具体作用。
参考文献:
[1] 易欣欣、生喜,孙立军主编:《影视动画经典作品剖析》,海洋出版社,2004年版。
[2] [英]罗杰·沃尔顿,韩春明译:《大色彩》,安徽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
[3] [墨]埃乌拉里奥·费雷尔,归溢等译:《色彩的语言》,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
(许磊,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李丽,石家庄经济学院华信学院助教)
关键词:动画电影 色彩设计 动画色彩 色彩语言 电影色彩
引言
视觉效果是电影追求的主要艺术特征之一,动画电影自20世纪上半叶开始进入彩色时代,之后便通过迪士尼公司的风格引领开启了崭新的动画电影时代,卡通人物形象更加富有特点,形成了新的电影类型。20世纪末,日本电影大师宫崎骏引领了全球新动画电影的潮流,动画电影越来越讲究色彩设计,而成功的动画电影不仅可以给儿童以良好的思想教育,而且还能吸引大量的成人走进影院观影。色彩语言已经成为动画电影的支柱之一。下面本文将以例释的方法来对动画电影中的色彩、色彩语言、色彩设计与色彩效果等进行详细论述。
一 色彩设计在动画电影中的地位与作用
从动画电影发展的历史来看,越来越能够形成一种关于色彩在动画影像中的地位共识,即色彩设计在动画电影中具有独立性美感。
1 色彩设计的独立性地位
与一般的电影不同,动画电影没有实地的取景地点和拍摄地点(尽管可能有借鉴现实的某处风景),而且也没有真实的演员参与表演,电影中的一切元素都是创作者们绘制出来并且利用电影技术让它们动起来的。因此,色彩在动画电影中具有独立的地位,某个物体或者某一人物的色彩搭配都有很大的主观创作空间。由此,动画电影中的色彩语言除了辅助剧情外,也具有独立的审美意义。
在动画电影中,色彩以从一种外在形式变成了荧幕视觉效果的内在构成者和参与者,它参与了剧情,形成了造型语言与场景语言,是动画内在生命的外在表现。色彩设计在动画电影中具有独特的视觉语言与形象,展示着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动画电影与卡通绘画以及一般影视在色彩上的巨大区别就在于独立的色彩语言与色彩审美。
色彩在视听艺术范畴内的动画电影中具有不可估量的创造力和美学价值,在完成其视觉美感创造力使命的同时,还为人们提供了对电影极其丰富的联想与想象空间,启发着观众理解、思考其内涵。正如迪士尼公司的众多色彩设计师所说,色彩感是动画电影中首要的也是最普遍的感官,色彩是塑造动画艺术的主要手段之一。在《白雪公主》之后,色彩进入到动画电影之中,成为了打动人类知觉和感情的重要力量,这也被称为电影艺术的第二次技术革命。在众多动画电影如《埃及王子》、《萤火虫之墓》中,我们感受到了运动的色彩美。再如,动画电影《风中奇缘》,让我们惊叹着那种和谐的、美不胜收的色彩处理效果。正如其片名一样,影片中的色彩设计带领观众进入到一个风中绮丽的世界之中。
2 色彩设计在动画电影中的作用
关于色彩设计对于动画电影的作用研究有许多,但大多流于表面,缺乏对于色彩与电影本质属性的结合研究。笔者认为,对于色彩设计的运用能够让人们全心地投入到动画电影之中,并且获得色彩升华后的意境和思考,这才是色彩设计在电影中的本质作用和内涵。一部优秀的动画片,除了有丰富、有趣的剧情内容外,其受欢迎程度也与色彩的运用有很大关系。虽然没有真实的拍摄场地与演员,但在色彩处理中,动画电影更为强调主观创作的视觉美感应该来源于生活中人们对色彩的感受。如果能够真正投入到动画舞台中的生活和人物中,就可以利用和享受色彩来给我们带来真实的生命感受,感悟生活的奥秘。当画面要着重表现某些喜悦的故事或者心情时,色彩便可以利用它独特的魅力来渲染这种美好的画面;而当故事中的人物用嫉妒去对待这个世界时,画面中便利用色彩反射出一种苦闷抱怨的调子。概括来讲,动画电影中,色彩用来传达思想、表达情绪、体现主题或制造动感和空间感。
二 色彩意境在动画电影中的构成
1 塑造角色
动画角色的色彩设计是动画电影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角色不仅是构成影片的主要成分,而且还承担了传递情绪的作用,好的角色设计可以用他自己的情感去吸引和感染观众。而创作者们常常会利用色彩来表达动画电影中某一角色的人物性格、命运等。例如,我们看到的如《千与千寻》等好的动画电影作品都是善于抓住人物身上的色彩设计细节,然后利用精雕细琢的色彩来表达其中隐藏的视觉效果,让观众在看到了表现化的人物之后,再进一步通过色彩领会其中的人物情绪以及性格。
对于角色的认知,除了基本的名称、造型和大小、类别等区分外,最突出的就是利用色彩设计去区分。就电影艺术而言,诉诸于视觉色彩比诉诸于记忆的名字更为生动和直接,也比造型等更为清晰。以国产动画片《葫芦娃》为例,创作者们似乎并没有想在外型上给七个葫芦兄弟以区别,甚至在单独看到他们的脸时也分不清楚究竟是哪个,创作者们利用了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不同的颜色将葫芦兄弟给予区分,观众便可以利用颜色分辨出他们的个性和特长。
除了强化角色的外在特征外,色彩还可以强化角色的内心和情感。动画电影在角色塑造上的色彩要求是要恰当的点缀,既要有真实性,还必须有装饰性的存在,从而构建一种角色的性格或者关于角色的某种暗示。以动画片《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为例,其中的王后便是黑色的衣服配上蓝紫色的冷色装饰,与穿着洁白无瑕的白雪公主形成了极大的对照,从而暗示出王后性格中的阴险与黑暗。动画电影中的角色色彩设计,总体是要以表现全片主题为目标的,在这个总的要求下,使得角色性格与作品主题和气氛密切关联起来,成为为主题服务的色彩符号。因此,在动画电影中,任务通常不具有现实生活中的复杂性、客观性和丰富性,而是变成了用色彩传达的符号。这就是动画电影在人物上的一个突出特点,性格是单层且有明确指向的。 2 烘托氛围
在动画电影中,色彩意境不单单表现在区分角色的特征和表现角色的情感上,它还构成了影片的场景,来烘托出特定的气氛。例如,勾画出梦幻般的仙境,或者节奏紧张的恐怖场景。以2005年的动画电影《马达加斯加》为例,故事主题概念很简单,就是如果把四只来自动物园的动物重新放到野外,那么这四只离开人类世界的动物们将会怎样呢?为了表达这一主题,创作者们在描绘纽约这个国际都市时,利用了混乱、眩晕的色彩,使画面表现出城市中充满光污染的环境,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便是影片中的非洲大草原,而在非洲大草原的色彩描绘中则显示出纯洁、干净的颜色,一望无际海水、繁盛茂密的热带色林、纯净闪光的沙滩等。这样的色彩烘托让人觉得心中无比激动,从而使人们不自主地对城市产生厌烦感,而对自然产生了无与伦比的向往。
除了强化主题和引起人们心里的情绪之外,色彩在动画电影中还具有最为基本的和最为重要的陈述功能。例如,《出埃及记》这部动画电影,讲述的是摩西如何经受住考验并带领以色列人离开埃及获得自由的故事。这段来自《圣经》的故事,要求画面的色彩设计必须严密而慎重。为了使观众能够更加理解故事内容,创作者们在创作时利用了色彩的叙事功能,在塑造了严肃和神圣感的同时,也增加了故事的背景叙述。动画的色彩采用了壁画和雕塑风格,动画中埃及神殿上的壁画让人很轻松地联想起了尼罗河的古老文明,联想到了原始艺术的粗犷,还有埃及金黄色的时代文明。这种色彩设计还利用了强烈的对比,整体的背景呈现暗色,而红色在其中就显得十分突出,使人赏心悦目,增加了视觉上的观赏度,深化主题并且补充了剧情的矛盾冲突,让观众更容易看懂故事究竟在讲述什么。
3 讲述故事
色彩意境除了在视觉效果中的塑造人物与烘托场景氛围之外,还具有推动故事发展的作用,这首先要得益于色彩的联想功能。我们知道,色彩除了其表现光的物理属性之外,还具有超出其本身的情感作用与联想作用。例如,红色会让人想到热烈的爱情、残忍的鲜血或者暴乱的革命;而蓝色会让人想到静谧的海洋;绿色会让人联想到茂密的森林等。而动画电影运用色彩讲述故事就是基于色彩具有联想能力这一点上。例如,动画电影《鬼妈妈》便利用了这一特点,在现实、虚拟世界和打破虚拟世界三个阶段运用了不同的色彩搭配,让观众容易联想到不同世界的特点。
当然,除了基本的联想作用与叙事之外,色彩还可以帮助影片做起承转合的连接作用。
三 例释动画电影中的色彩设计
本部分将具体提出几部动画电影的色彩设计,以便在特例中说明动画电影如何进行色彩设计和色彩语言的作用。
1 《花木兰》的色彩设计与色彩语言
动漫电影《花木兰》,首先在人物造型上,当木兰还在家里时,从头到脚就是一个平凡女孩的装束,衣服色彩鲜艳,使人能够感受到花木兰性格的活泼,而当她离开家毅然加入军队中,则是满身的铠甲戎装,着装色彩便变得单一,而当她结束军队生活重回家里时,则又回到了过去的婉约动人。其次在场景设计和故事叙述上,匈奴进犯时采用了阴暗的色调进行渲染,随后色彩开始发挥叙述性作用,讲述木兰如何与匈奴进行抗争,并且在极其激烈的打斗场面中加入了强烈的颜色对比。这一段故事以木兰的胜利而结尾,在篇末,设计师采用了绚烂的烟花来表达故事的结局。
2 《鬼妈妈》的色彩设计与色彩语言
国外的动画电影还有十分出色的色彩设计案例,这就是上文曾提到过的《鬼妈妈》。鬼妈妈塑造了现实与虚拟的两个世界,在这两个世界中间,影片的色彩设计起到了很大的对比和烘托作用。现实世界总体运用冷、暗的灰色色调,而幻想世界则采用明亮、鲜艳的暖色来描绘。而当卡洛琳的幻想消除,“鬼妈妈”的阴谋被揭穿后,原本明亮、鲜艳的色彩迅速被灰色所取代,而原本镜像世界的温暖的灯光也瞬间从黄色调变成了诡异的绿色调。在这样的冷暖色调转换中,创作者表达出了现实与幻想之间的取舍态度,揭示了影片的主题,并引起观众的共鸣。影片最后告诉观众,珍贵的亲情也许看似就像灰白色调一样卑微冰冷,但却是最温暖的。
结语
本文结合具体的动画电影实例,分析了在动画电影中,色彩设计的独立性与审美特色,并提出了色彩意境的具体作用。
参考文献:
[1] 易欣欣、生喜,孙立军主编:《影视动画经典作品剖析》,海洋出版社,2004年版。
[2] [英]罗杰·沃尔顿,韩春明译:《大色彩》,安徽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
[3] [墨]埃乌拉里奥·费雷尔,归溢等译:《色彩的语言》,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
(许磊,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李丽,石家庄经济学院华信学院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