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创新驱动将在新时期中国的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战略支撑作用。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在创新创业文化建设,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本文针对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不足提出了从培养目标、教学、政策、平台等角度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背景下高校实践育人机制。
关键词:高等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育人
创新是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也是建立现代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进一步明确了创新在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标志着创新驱动将在中国的发展进程中发挥越来越显著的战略支撑作用。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在创新创业文化建设、创新创业平台搭建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2015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从国家层面做出了系统设计、全面部署。多部门高度重视,多措并举推动改革。各大高校也针对学校自身发展情况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做出了安排与部署,但效果参差不齐,多出现理论与实践不能协调发展,导致创新创业教育停留在理论层面,实践育人方面亟待加强。
一、国内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1、政策深度不够
政府和大学的资本投资和支持政策是创新和创业教育实践的最有力保障。近年来,创新创业教育受到了国家政府的重视,并在各大高校中得到了推广和实践。 但是对于这种新形势的教育理念,政府及高校的资金投入力度远不及传统专业教育。虽然目前各大高校陆续加大资金支持,但是扶持政策的普及和执行程度不高, 难以让学生充分理解,享受政策支持,导致学生对创新创业成本产生畏惧,止步不前。
2、教学方法单一
当前形势下,针对于创新创业教育,我国多数高校习惯于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上缺乏创新性及针对性,在教学形式上缺乏灵活性及多样性,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很难得到发挥,创新创业想法容易消失在萌芽中。
3、师资配備不合理
由于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引入相对国外较晚,相关方面的师资力量非常薄弱,缺乏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理念和经验。如果想要大力推广创新创业教育的最佳实践,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师资结构的配备问题。从线下理论基础课程,线上网络课程,创新创业实践,国家和高校政策培训等,每一环都需要配备专业的师资力量。
4、市场的开发程度不够
一些初创企业是以研发新产品为主,但在当前社会背景下,政府及市场没有明确的为此类型企业提供平台和支持,资金和资本也没有对此类型企业进行倾斜,市场开发程度不够,没能做到对创业产品的先行先试,体制机制的壁垒和障碍依然存在。
二、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背景下高校实践育人机制
1、确立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是教育学生开办,管理,经营一家公司,而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业技能等综合素质,便于学生毕业后能顺利适应自己的工作岗位。创新创业教育的最基本、最普通的目标应是培养具有良好创新创业素质的大学生,并把创新创业教育的精神和理念融入人才培养机制,为未来学生走向社会奠定基础。更深一层次培养目标旨在培养未来工作的创造者。 本目标在于引导一部分学生在未来步入社会后,首先寻求工作岗位的经验及资源的积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把握机会,创建自己的企业,成为自我工作的创造者。最高层次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成为未来经营管理企业的创造者。这一层的目标是针对少数计划在学校或进入社会时开办企业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应该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最高层次的培养对象,从基础理论课程,到创业实践,逐步引领其走上创业道路。
2、改革教育教学方法
打破传统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障碍,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教学有机结合,合理安排和设置课程,在确保专业教育有序开展的前提下,建立创新创业教育系统培训体系。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创新创业教育基础理论课程以及实践课程,开展线下课堂和线上网络课堂,并为创新创业实践提供资源及平台,形成一套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体系。例如在专业选修课中开设与创新创业相关的课程,结合专业特色,让学生了解到自己专业未来的创业方向及可能性,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及动力。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应引入国外经验丰富的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师或者招募具有企业或创业经历的人士担任创业导师, 并对高校本的教师进行培是训和安排到企业中参与创新创业实践, 以便更好地给学生以创新创业指导。合理地将教师分配到创新和创业教育的各个方面,确保创新和创业教育的专业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4、增强政府扶持力度
要通过各种政策的宣传以及平台的搭建激发大学生创业热情,使大学生敢于创业、乐于创业。出台支持和引导大学生创业的措施,为其提供有效的政策支持。政府除了对有发展潜力的项目提供资金上和技术上的支持外,更应该鼓励市场增强开放性与包容性,尤其对一些技术型初创企业给予更多的支持,对他们的产品先行先试,给予初创企业更多的发展空间。
5、打造创新创业一站式服务平台
一是建立健全学生创新创业指导中心,对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实行全程指导、持续帮扶、一站式服务;二是持续改进信息服务体系,实时向学生提供国家政策和市场趋势信息,协助企业项目完成孵化和对接。三是建立企业孵化器,将企业扶持、创业教育和研究相结合,为学生创业实践提供有效平台。
创新创业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内在要求,知识产业化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特色,在这个时代背景下,结合我国高校人才培养需求,建立和完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机制是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进行的重要举措,也是高校教育改革创新的又一次突破。
参考文献:
[1]胡宝华,唐绍祥. 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设计探讨——来自美国百森商学院创业教育课程设计的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10(7):90.
[2]李珍晖.高校需进一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J].大学生就业,2010( 5) : 28.
[3]高伟. 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问题反思与对策探讨[J].就业指导,2015(8):92-94.
[4]谢和平.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引导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J].中国高教研究,2017(3):1-5.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京理工大学2016年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项目编号:DSKT16023)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施维,女(1989-),汉族,黑龙江大庆,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关键词:高等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育人
创新是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也是建立现代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进一步明确了创新在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标志着创新驱动将在中国的发展进程中发挥越来越显著的战略支撑作用。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在创新创业文化建设、创新创业平台搭建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2015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从国家层面做出了系统设计、全面部署。多部门高度重视,多措并举推动改革。各大高校也针对学校自身发展情况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做出了安排与部署,但效果参差不齐,多出现理论与实践不能协调发展,导致创新创业教育停留在理论层面,实践育人方面亟待加强。
一、国内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1、政策深度不够
政府和大学的资本投资和支持政策是创新和创业教育实践的最有力保障。近年来,创新创业教育受到了国家政府的重视,并在各大高校中得到了推广和实践。 但是对于这种新形势的教育理念,政府及高校的资金投入力度远不及传统专业教育。虽然目前各大高校陆续加大资金支持,但是扶持政策的普及和执行程度不高, 难以让学生充分理解,享受政策支持,导致学生对创新创业成本产生畏惧,止步不前。
2、教学方法单一
当前形势下,针对于创新创业教育,我国多数高校习惯于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上缺乏创新性及针对性,在教学形式上缺乏灵活性及多样性,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很难得到发挥,创新创业想法容易消失在萌芽中。
3、师资配備不合理
由于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引入相对国外较晚,相关方面的师资力量非常薄弱,缺乏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理念和经验。如果想要大力推广创新创业教育的最佳实践,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师资结构的配备问题。从线下理论基础课程,线上网络课程,创新创业实践,国家和高校政策培训等,每一环都需要配备专业的师资力量。
4、市场的开发程度不够
一些初创企业是以研发新产品为主,但在当前社会背景下,政府及市场没有明确的为此类型企业提供平台和支持,资金和资本也没有对此类型企业进行倾斜,市场开发程度不够,没能做到对创业产品的先行先试,体制机制的壁垒和障碍依然存在。
二、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背景下高校实践育人机制
1、确立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是教育学生开办,管理,经营一家公司,而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业技能等综合素质,便于学生毕业后能顺利适应自己的工作岗位。创新创业教育的最基本、最普通的目标应是培养具有良好创新创业素质的大学生,并把创新创业教育的精神和理念融入人才培养机制,为未来学生走向社会奠定基础。更深一层次培养目标旨在培养未来工作的创造者。 本目标在于引导一部分学生在未来步入社会后,首先寻求工作岗位的经验及资源的积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把握机会,创建自己的企业,成为自我工作的创造者。最高层次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成为未来经营管理企业的创造者。这一层的目标是针对少数计划在学校或进入社会时开办企业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应该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最高层次的培养对象,从基础理论课程,到创业实践,逐步引领其走上创业道路。
2、改革教育教学方法
打破传统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障碍,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教学有机结合,合理安排和设置课程,在确保专业教育有序开展的前提下,建立创新创业教育系统培训体系。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创新创业教育基础理论课程以及实践课程,开展线下课堂和线上网络课堂,并为创新创业实践提供资源及平台,形成一套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体系。例如在专业选修课中开设与创新创业相关的课程,结合专业特色,让学生了解到自己专业未来的创业方向及可能性,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及动力。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应引入国外经验丰富的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师或者招募具有企业或创业经历的人士担任创业导师, 并对高校本的教师进行培是训和安排到企业中参与创新创业实践, 以便更好地给学生以创新创业指导。合理地将教师分配到创新和创业教育的各个方面,确保创新和创业教育的专业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4、增强政府扶持力度
要通过各种政策的宣传以及平台的搭建激发大学生创业热情,使大学生敢于创业、乐于创业。出台支持和引导大学生创业的措施,为其提供有效的政策支持。政府除了对有发展潜力的项目提供资金上和技术上的支持外,更应该鼓励市场增强开放性与包容性,尤其对一些技术型初创企业给予更多的支持,对他们的产品先行先试,给予初创企业更多的发展空间。
5、打造创新创业一站式服务平台
一是建立健全学生创新创业指导中心,对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实行全程指导、持续帮扶、一站式服务;二是持续改进信息服务体系,实时向学生提供国家政策和市场趋势信息,协助企业项目完成孵化和对接。三是建立企业孵化器,将企业扶持、创业教育和研究相结合,为学生创业实践提供有效平台。
创新创业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内在要求,知识产业化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特色,在这个时代背景下,结合我国高校人才培养需求,建立和完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机制是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进行的重要举措,也是高校教育改革创新的又一次突破。
参考文献:
[1]胡宝华,唐绍祥. 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设计探讨——来自美国百森商学院创业教育课程设计的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10(7):90.
[2]李珍晖.高校需进一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J].大学生就业,2010( 5) : 28.
[3]高伟. 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问题反思与对策探讨[J].就业指导,2015(8):92-94.
[4]谢和平.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引导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J].中国高教研究,2017(3):1-5.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京理工大学2016年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项目编号:DSKT16023)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施维,女(1989-),汉族,黑龙江大庆,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