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提问是每堂课上必不可少的环节,利用好这一手段,师生能够在相互的交流、反馈中,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但是,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显然没有给予提问应有的重视,提问的随意性较强。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对提问的方式、内容进行调整和改进,以精准有效的提问促进教学质量提升。本文分析了传统初中语文课堂上提问的不足,提出了几点改进建议。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提问;改进
引言:
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互动的主要方式就是提问。提出问题能够引发头脑风暴,让学生处于不断思索的状态,问题中给出的线索也能够给学生提供思考问题的入口,将使学生的主动性完全调动起来。但是,一些无价值、无意义的问题,不但不能起到以上作用,还会浪费时间,带来反效果,教师必须对自我提问的不足进行反思和调整。
一、初中语文课堂中提问存在的不足之处
1.问题的随意性强
一些教师在课堂上提问学生完全是即兴发挥,没有提前对问题进行精心设计,想到什么就问什么,竟然会给出一些突兀的问题,对教学完全起不到任何作用。这样的提问只能是白白浪费课堂上的时间,是毫无质量的。
2.问题缺乏连贯性
在一些难度较高的问题上,教师如果直接以一次性的提问让学生接触问题的核心,那么解决这个问题的难度将会是极大的。对于难题,应该以层层深入的连贯性问题一步步引导学生,直接提出难题,导致每堂课上都会遗留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陷入了困境。
3.提问不能抓住核心
一堂课上,不需要教师不住的提问,在一些学生能够轻松解答的问题上,是没有任何提问必要的。找不准提问的关键点,抓不住教学内容的核心,以至于学生在解答问题后发现仍然一无所获,这是课堂提问的又一个问题。
二、初中语文教学提问有效性策略
1.精心设计有价值的问题 教师提出问题的目的是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能够将问题作为学习思路,对课文进行分析,从而达到强化学生对课文理解的目的。所以,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应对问题进行精心设计,而不能在课堂上随意地提出问题。例如,在《变色龙》的教学中,整篇课文的重点是奥楚蔑洛夫断案,教师可让学生先认真阅读这部分内容,再对奥楚蔑洛夫的断案过程进行详细的分析,尤其要注意细节方面的讲解。在讲解完以后,教师就可以顺势提出问题:“奥楚蔑洛夫在断案的过程中,哪些细节让人滑稽可笑?”这个问题的提出,既能引导学生去回顾奥楚蔑洛夫斷案的过程,又能促使学生从这些细节中去分析奥楚蔑洛夫是怎样的一个人,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课文所要表达的主题[1]。
2.围绕教学难点设计连贯性问题
一堂课上,教师设计的问题应该始终围绕教学的核心目标,前后相互联系,层层递进,将一个难题拆分成多个简单的小问题,这样学生解决问题的效率更高,也更能突显出提问的艺术。
《皇帝的新装》这一课,教师开始让学生进行十组反义词的练习,如虚假、虚伪、假意与真实、真诚、真情等,接着问“今天我们就到《皇帝的新装》中去打一回假。大家说说看,你最早是什么时候听说这个故事的?当时觉得这个故事怎么样?”由这些问题,通过前述语言形式练习层次升华到它的意义层次,即从这几个词的单独练习进而延展、切入本节课学习最核心的东西,让学生清楚皇帝及一帮大臣们为什么会“骗”。从第一步“聚焦:撩开虚假的存在”到第二步“转述:体味人物的内心”是紧密联系的,两个环节之间存在内在逻辑必然性,不撩开虚假的一面,则不能够体会出人物的极端丑恶内心;只有撕开假面具,才能发现人物灵魂的丑恶。这两个步骤之间不可颠倒,更不可缺少。再从教学课堂中窥察,第三个环节“冥思:虔敬童年的真实”,当学生们说到因为“爱美”过度的时候,教师则因话利导:“哪里过度了?”学生们说,“所有的钱都拿来买衣服”“连军队都不关心了”“不理朝政”“因为钱财、官职、荣誉说假话”等,学生已经认识到这些,的确不错了,接着要学生推测,皇帝“骄傲地游行”会有怎么样的结果?这样,逐层引导学生认识到了皇帝及一帮大臣的虚伪,并想象到如此将误国误民的后果[2]。
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必须除考虑学生已有知识体系前提外,最好还顾及执教者本人一系列设问之间的关联,如果它们间都呈“峭峰”“崖壁”,彼此割断,内部毫无丝缕牵挂,那么,教学各环节易显出生硬、死板、脱节问题,至少是不连贯、不和谐。
3.围绕重点内容设计关键性问题
课堂提问应该服务于课堂教学,而不是流于形式。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该围绕教学目标和关键内容,确保问题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忠于教学目标,不断激发学生的思维,启迪学生的心灵。一方面问题设计应该围绕教学内容,体现重点、难点,让学生在探索问题答案的过程中锻炼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在易混淆等关键处设计提问,让学生加深理解,提升课堂效果。
例如,在学习《秋天的怀念》一课时,学习课文对人物内心的刻画和描写,体会课文蕴涵的情感力量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我向同学们提出一个问题:你们知道哪些描写人情感的词语?同学们纷纷说出自己的答案。接着,我又问同学们文中的主人公遭遇了什么样的不幸?文中有哪些体现?母亲是怎样帮助他走出绝望的?在这一系列的问题中,学生的思维被打开了,他们带着疑问去品读课文,带着情感去理解那些词句,学习效率自然也大大提高了。因此,在设计课堂提问时,围绕教学目标设计问题,既要考虑课文内容的安排,又要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从而不断启发学生的思维,帮助他们根据已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激活课堂、扩展思维的效果。
结语:
总之,课堂提问要在充分把握问题难易度的基础上,抓住提问契机,随机应变,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针对学生所处的位置提出恰当的问题,加强课堂提问的意义,给学生留下较鲜明的印象,以加深他们的理解和认识,优化教学效果。目前,初中语文课堂提问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有待教师去思索、去完善,在未来的教学之路上,还有更多门槛等待我们去跨越。
参考文献:
[1]戚培培.新时期下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提问策略分析[J].现代语文旬刊,2016(9):108-109.
[2]彭向菊.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提问策略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243.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提问;改进
引言:
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互动的主要方式就是提问。提出问题能够引发头脑风暴,让学生处于不断思索的状态,问题中给出的线索也能够给学生提供思考问题的入口,将使学生的主动性完全调动起来。但是,一些无价值、无意义的问题,不但不能起到以上作用,还会浪费时间,带来反效果,教师必须对自我提问的不足进行反思和调整。
一、初中语文课堂中提问存在的不足之处
1.问题的随意性强
一些教师在课堂上提问学生完全是即兴发挥,没有提前对问题进行精心设计,想到什么就问什么,竟然会给出一些突兀的问题,对教学完全起不到任何作用。这样的提问只能是白白浪费课堂上的时间,是毫无质量的。
2.问题缺乏连贯性
在一些难度较高的问题上,教师如果直接以一次性的提问让学生接触问题的核心,那么解决这个问题的难度将会是极大的。对于难题,应该以层层深入的连贯性问题一步步引导学生,直接提出难题,导致每堂课上都会遗留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陷入了困境。
3.提问不能抓住核心
一堂课上,不需要教师不住的提问,在一些学生能够轻松解答的问题上,是没有任何提问必要的。找不准提问的关键点,抓不住教学内容的核心,以至于学生在解答问题后发现仍然一无所获,这是课堂提问的又一个问题。
二、初中语文教学提问有效性策略
1.精心设计有价值的问题 教师提出问题的目的是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能够将问题作为学习思路,对课文进行分析,从而达到强化学生对课文理解的目的。所以,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应对问题进行精心设计,而不能在课堂上随意地提出问题。例如,在《变色龙》的教学中,整篇课文的重点是奥楚蔑洛夫断案,教师可让学生先认真阅读这部分内容,再对奥楚蔑洛夫的断案过程进行详细的分析,尤其要注意细节方面的讲解。在讲解完以后,教师就可以顺势提出问题:“奥楚蔑洛夫在断案的过程中,哪些细节让人滑稽可笑?”这个问题的提出,既能引导学生去回顾奥楚蔑洛夫斷案的过程,又能促使学生从这些细节中去分析奥楚蔑洛夫是怎样的一个人,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课文所要表达的主题[1]。
2.围绕教学难点设计连贯性问题
一堂课上,教师设计的问题应该始终围绕教学的核心目标,前后相互联系,层层递进,将一个难题拆分成多个简单的小问题,这样学生解决问题的效率更高,也更能突显出提问的艺术。
《皇帝的新装》这一课,教师开始让学生进行十组反义词的练习,如虚假、虚伪、假意与真实、真诚、真情等,接着问“今天我们就到《皇帝的新装》中去打一回假。大家说说看,你最早是什么时候听说这个故事的?当时觉得这个故事怎么样?”由这些问题,通过前述语言形式练习层次升华到它的意义层次,即从这几个词的单独练习进而延展、切入本节课学习最核心的东西,让学生清楚皇帝及一帮大臣们为什么会“骗”。从第一步“聚焦:撩开虚假的存在”到第二步“转述:体味人物的内心”是紧密联系的,两个环节之间存在内在逻辑必然性,不撩开虚假的一面,则不能够体会出人物的极端丑恶内心;只有撕开假面具,才能发现人物灵魂的丑恶。这两个步骤之间不可颠倒,更不可缺少。再从教学课堂中窥察,第三个环节“冥思:虔敬童年的真实”,当学生们说到因为“爱美”过度的时候,教师则因话利导:“哪里过度了?”学生们说,“所有的钱都拿来买衣服”“连军队都不关心了”“不理朝政”“因为钱财、官职、荣誉说假话”等,学生已经认识到这些,的确不错了,接着要学生推测,皇帝“骄傲地游行”会有怎么样的结果?这样,逐层引导学生认识到了皇帝及一帮大臣的虚伪,并想象到如此将误国误民的后果[2]。
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必须除考虑学生已有知识体系前提外,最好还顾及执教者本人一系列设问之间的关联,如果它们间都呈“峭峰”“崖壁”,彼此割断,内部毫无丝缕牵挂,那么,教学各环节易显出生硬、死板、脱节问题,至少是不连贯、不和谐。
3.围绕重点内容设计关键性问题
课堂提问应该服务于课堂教学,而不是流于形式。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该围绕教学目标和关键内容,确保问题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忠于教学目标,不断激发学生的思维,启迪学生的心灵。一方面问题设计应该围绕教学内容,体现重点、难点,让学生在探索问题答案的过程中锻炼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在易混淆等关键处设计提问,让学生加深理解,提升课堂效果。
例如,在学习《秋天的怀念》一课时,学习课文对人物内心的刻画和描写,体会课文蕴涵的情感力量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我向同学们提出一个问题:你们知道哪些描写人情感的词语?同学们纷纷说出自己的答案。接着,我又问同学们文中的主人公遭遇了什么样的不幸?文中有哪些体现?母亲是怎样帮助他走出绝望的?在这一系列的问题中,学生的思维被打开了,他们带着疑问去品读课文,带着情感去理解那些词句,学习效率自然也大大提高了。因此,在设计课堂提问时,围绕教学目标设计问题,既要考虑课文内容的安排,又要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从而不断启发学生的思维,帮助他们根据已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激活课堂、扩展思维的效果。
结语:
总之,课堂提问要在充分把握问题难易度的基础上,抓住提问契机,随机应变,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针对学生所处的位置提出恰当的问题,加强课堂提问的意义,给学生留下较鲜明的印象,以加深他们的理解和认识,优化教学效果。目前,初中语文课堂提问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有待教师去思索、去完善,在未来的教学之路上,还有更多门槛等待我们去跨越。
参考文献:
[1]戚培培.新时期下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提问策略分析[J].现代语文旬刊,2016(9):108-109.
[2]彭向菊.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提问策略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243.